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9787560620404
[十位:756062040X]
页数:240
定价:¥22.00
店铺售价:¥5.00
(为您节省:¥17.00)
店铺库存:10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339167916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7 22:35:22]
方**
重庆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6 16:56:09]
张*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5 19:44:29]
桂*
连云港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2 18:18:30]
李**
威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05 08:40:41]
苏**
淮安市
《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内容提要:
电磁兼容(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正在迅速发展,它涉及到电子、计算机、通信、航空航天、铁路交通、电力、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磁兼容的原理与技术。全书共分为9章:第1章电磁兼容技术概述;第2章电磁兼容理论基础;第3章干扰耦合机理;第4章滤波技术;第5章屏蔽技术;第6章印制电路板PCB的电磁兼容设计;第7章接地技术;第8章计算机系统中的电磁兼容性;第9章电磁兼容的预测与建模技术。
本书适合于电子工程、电气工程、信息和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与机电一体化、仪器和测试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作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还可供从事电气和电子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质量管理、检测与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图书目录:
第1章 电磁兼容技术概述
1.1 电磁兼容概述
1.1.1 引言
1.1.2 电磁干扰的危害
1.1.3 电磁兼容的含义
1.1.4 电磁干扰的三要素
1.1.5 电磁干扰(骚扰)源的分类
1.1.6 电磁干扰(骚扰)源的时、 空、 频谱特性
1.1.7 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设计方法
1.1.8 电磁兼容性研究的基本内容
1.2 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及电磁认证
1.2.1 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
1.2.2 电磁兼容技术的认证
习题
第2章 电磁兼容理论基础
2.1 电磁干扰(骚扰)的数学描述方法
2.1.1 周期性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2.1.2 非周期性干扰信号的频谱分析
2.1.3 脉冲信号的傅里叶积分
2.1.4 脉冲信号的快速时频域转换
2.2 电路与磁路
2.2.1 电路
2.2.2 磁路
2.3 分贝的概念与应用
2.3.1 分贝的定义
2.3.2 分贝的应用
习题
第3章 干扰耦合机理
3.1 传导耦合
3.1.1 电容性耦合
3.1.2 电感性耦合
3.1.3 电容性耦合与电感性耦合的综合考虑
3.2 高频耦合
3.2.1 分布参数电路的基本理论
3.2.2 高频线间的耦合
3.2.3 低频情况的耦合
3.3 辐射耦合
3.3.1 电磁辐射
3.3.2 近场区与远场区的特性
3.3.3 电磁波的极化
3.3.4 辐射耦合
习题
第4章 滤波技术
4.1 电磁干扰滤波器
4.1.1 电磁干扰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4.1.2 电磁干扰滤波器的特殊性
4.1.3 滤波器的插入损耗
4.2 滤波器的分类及特性
4.2.1 反射式滤波器
4.2.2 吸收式滤波器
4.2.3 电源线滤波器设计示例
4.3 常用滤波器元件
4.3.1 电容器
4.3.2 电感
4.3.3 铁氧体EMI**元件
4.3.4 滤波器的安装
习题
第5章 屏蔽技术
5.1 电磁屏蔽原理
5.2 屏蔽效能
5.3 电磁屏蔽的类型
5.3.1 电场屏蔽
5.3.2 磁场屏蔽
5.3.3 电磁屏蔽
5.4 屏蔽效能的计算
5.4.1 金属平板屏蔽效能的计算
5.4.2 非实芯型的屏蔽体屏蔽效能的计算
5.4.3 多层屏蔽体屏蔽效能的计算
5.4.4 导体球壳屏蔽效能的计算
5.4.5 圆柱形壳体低频磁屏蔽效能的近似计算
5.5 屏蔽材料
5.5.1 导磁材料
5.5.2 导电材料
5.5.3 薄膜材料与薄膜屏蔽
5.5.4 导电胶与导磁胶
5.6 屏蔽完整性
习题
第6章 印制电路板PCB的电磁兼容设计
6.1 有源器件敏感度特性和发射特性
6.1.1 电磁敏感度特性
6.1.2 电磁骚扰发射特性
6.1.3 ΔI噪声电流和瞬态负载电流
6.2 线路板上的电磁骚扰辐射
6.3 单、 双和多层板的PCB设计
6.3.1 单面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
6.3.2 双面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
6.3.3 单面板和双面板几种地线的分析
6.3.4 多层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
6.4 面向21世纪的表面安装技术
6.4.1 表面安装技术的特点
6.4.2 SMT设备的发展
6.4.3 SMT封装元器件及工艺材料的发展
习题
第7章 接地技术
第8章 计算机系统中的电磁兼容性
第9章 电磁兼容的预测与建模技术
附录A 电磁兼容**标准
附录B 部分电磁兼容国际标准
附录C 电磁干扰(骚扰)源的频谱
附录D 电磁兼容技术术语
参考文献
《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文章节选:
第3章 干扰耦合机理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电磁兼容问题出现的情形总是存在两个互补的情况:一个干扰发射源和一个对此干扰敏感的受害设备。如果这两种情况中任何一个都不存在,那就不可能出现EMC问题。如果干扰源与受害设备都处于同一设备中,我们面临的则是一种“系统内部的”EMC情况;如果它们处在两个不同的设备中,例如,一个计算机显示器与一个无线电接收机,则被称做“系统间的”EMC情况。同一个设备在某一种情况下可能是一个干扰源,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则可能是一个干扰敏感的受害设备。了解干扰是如何被耦合到敏感的受害设备上是一个关键点,这是因为一个产品若想满足其性能规范,降低耦合因素通常是降低干扰影响的**途径。通常这两者之间是互易的,也就是说,用改善发射的方法也可以改善敏感性。
大多数电子硬件都包含了这样一些部件:它们具有类似于天线的特性,例如,电缆、PCB布线、内部配线及机械结构等,这些部件能够通过与电路相耦合的电场、磁场或电磁场而不经意地转移能量。在实际情况下,设备之间和设备内部的耦合受到了屏蔽与绝缘材料的限制,同时也受到干扰与敏感设备尤其是它们各自电缆的布局与接近程度的限制。电缆对电缆的耦合既可以是电容性的也可以是电感性的,并且取决于方位、长度及接近程度等因素。电缆是效率很高的电磁波接收天线,空间的电磁干扰往往首先被电缆接收到,然后传入到设备中,造成电路的误动作。电缆还是效率很高的电磁波辐射天线,当设备被屏蔽起来后,电缆是产生电磁波辐射的主要原因。当设备或系统不能满足有关电磁干扰的限制要求时,90%是电缆的原因。
在电磁兼容设计时,必须分析传输电磁干扰的通路或媒介,即耦合途径。各种电磁干扰源与敏感设备间的耦合途径有传导、感应、辐射,以及它们的组合。
3.1 传导耦合
传导是干扰源与敏感设备之问的主要骚扰耦合途径之一。传导骚扰可以通过电源线、信号线、互连线、接地导体等进行耦合。
在音频和低频时,由于电源线、接地导体、电缆的屏蔽层等呈现低阻抗,故电流注入这些导体时易于传播。当噪声传导到其他敏感电路时,就可能产生骚扰作用。
传导耦合包括通过导体间的电容及互感而形成的干扰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