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51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2 1 0 0 3 34 1127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田辉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072908533 15991729249    地址:陕西省 西安市 长安区 西北政法大学南校区西门对面盛世商都C#112
促销广告:本店库存准确,每天两次发货。部分地区满39包邮。详情见公告!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满足包邮的用户必须先下单,客服后台改价,然后再付款。不下单客服看不到您的订单,就没法改价包邮哦。
为了回馈广大新老客户,晨阳书店特开展“部分地区满39包邮”活动,包邮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安徽、天津、广东、山东、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四川。详情请咨询客服。

本店库存准确,可直接下单。下单付款之后请一定把收货地址、姓名、电话、邮编等信息通过QQ告诉店主!
店铺介绍
本店经营二手书十余年,致力于二手书第一品牌。本店经营种类繁多,价格便宜,信誉度高,兼营批发和零售,团购从优!主要包括:教材、教辅、理工类、文史类、经管类、计算机类、外语类、社科类、建筑类、医学类、公务员、等级考试等。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李国强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版)
出版日期:2008年02月
ISBN:9787112096954 [十位:7112096952]
页数:292      
定价:¥30.00
店铺售价:¥12.00 (为您节省:¥18.00
店铺库存:2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072908533 15991729249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版)》内容提要:
本教材自2002年**版以来,被许多高校采用,五年来已重印十余次。2006年以来,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结合**和建设部规划教材的建设,作者对本教材**版进行了较全面的修订。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场地与地基、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多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设计、单层厂房抗震设计、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等。
本书可作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各类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版)》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地震与地震动
§1.2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3 地震灾害概说
§1.4 工程抗震设防
§1.5 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习题
第2章 场地与地基
§2.1 场地划分与场地区划
§2.2 地基抗震验算
§2.3 地基土液化及其**
习题
第3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1 概述
§3.2 单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3.3 单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与反应谱
§3.4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3.5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大地震反应与水平地震作用
§3.6 竖向地震作用
§3.7 结构平扭耦合地震反应与双向水平地震影响
§3.8 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3.9 结构抗震验算
习题
第4章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4.1 多层砌体结构的震害特点
§4.2 多层砌体结构选型与布置
§4.3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计算
§4.4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4.5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习题
第5章 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5.1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
§5.2 选型、结构布置和设计原则
§5.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
§5.4 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5.5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5.6 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
§5.7 例题
习题
附表
第6章 多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设计
§6.1 多高层钢结构的主要震害特征
§6.2 多高层钢结构的选型与结构布置
§6.3 多高层钢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6.4 多高层钢结构的抗震计算要求
§6.5 多高层钢结构抗震构造要求
习题
第7章 单层厂房抗震设计
§7.1 震害分析
§7.2 抗震设计
§7.3 抗震构造措施和连接的计算要求
§7.4 计算实例
习题
第8章 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
§8.1 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
§8.2 隔震原理与方法
§8.3 减震原理与方法
§8.4 结构主动控制初步
习题
附录A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
附录B 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与地震分组
参考文献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版)》文章节选:
第1章 绪论
§1.1 地震与地震动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据统计,地球每年平均发生500万次左右的地震,其中,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约1000次左右。如果强烈地震发生在人类聚居区,就可能造成地震灾害。为了抵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有必要进行工程结构的抗震分析与抗震设计。
1.1.1 地震类型与成因
地震可以划分为诱发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
诱发地震主要是由于人工爆破、矿山开采及重大工程活动(如兴建水库)所引发的地震,诱发地震一般不太强烈,仅有个别情况(如水库地震)会造成严重的地震灾害。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前者由地壳构造运动所产生,后者则由火山爆发所引起。比较而言,构造地震发生数量大(占地震发生总数约90%)、影响范围广,是地震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版)》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教材共分八章,分别介绍了地震有关知识、抗震设计原则与要求、场地分类与基础抗震、地震作用与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砌体结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多高层钢结构和单层厂房结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与减震设计。为便于学生理解与学习,各章均配有例题及习题与思考题。可作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各类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