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9787040222272
[十位:7040222272]
页数:547
定价:¥41.00
店铺售价:¥12.30
(为您节省:¥28.70)
店铺库存:3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3759117981
店主推荐图书:
-
¥15.60
-
¥10.00
-
¥18.00
-
¥16.0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9-19 08:42:18]
吴*
新乡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7-20 11:18:02]
胡**
天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4-04 17:26:34]
舒*
重庆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11-25 10:11:22]
龚**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6-13 13:28:50]
易**
深圳市
《民事诉讼法》内容提要:
《民事诉讼法》作为“十五”**级规划教材,不仅及时反映民事诉讼法学界*新、重大学术动向,而且也应对民事诉讼立法以及司法解释的诸多变化和民事诉讼审判实务中提出的新问题及时进行理论总结。
《民事诉讼法》是对2002年8月第二版所做的修改和补充,既有对教材体系的调整,也有对原书知识内容的重新精编、整合,突出核心、主干,同时在叙述风格上更加强调简洁、通俗、轻松,以满足教学需求。
《民事诉讼法》是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十六门核心课程之一,该书吸收了2004年以来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有关民事诉讼制度的规定,并总结民事司法改革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审判和执行工作经验,展示了民事诉讼法学近年来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对民事司法实践的影响。《民事诉讼法》共分为22章,具体内容包括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诉权的理论学说、当事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等。
《民事诉讼法》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总序
第三版序言
**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节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一、民事纠纷的概念
二、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概述
三、ADR
第二节 民事诉讼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二、民事诉讼的目的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性质
二、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三、民事诉讼法的发展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一、民事诉讼法��宪法
二、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
三、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
四、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
五、民事诉讼法与人民调解法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三、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分类
第二节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第三节 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
第四节 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
第五节 辩论原则
第六节 处分原则
第七节 诚实信用原则
第八节 检察监督原则
第三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节 民事审判基本制度概述
第二节 合议制度
第三节 陪审制度
第四节 回避制度
第五节 公开审判制度
第六节 两审终审制度
第四章 诉权与诉
**节 诉权
一、诉权的涵义
二、关于诉权的理论学说
第二节 诉
一、诉的概念
二、诉的要素
三、诉的种类
第三节 诉的利益
一、诉的利益的涵义
二、权利保护的资格
三、权利保护的利益
第四节 诉讼标的
一、诉讼标的的涵义
二、诉讼标的在民事诉讼实务中的地位
三、诉讼标的的识别
第五节 诉的变动
一、诉的变更
二、诉的合并
三、诉的追加
第六节 反诉
一、反诉的概念和性质
二、反诉的要件
三、反诉的程序
四、反诉与诉的抵消
第五章 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节 当事人概述
一、当事人的概念
二、各种当事人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当事人的认定
一、当事人认定的概念和意义
二、有关当事人认定的理论学说
三、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的认定
四、正当当事人(当事人适格)
第三节 当事人主体资格
一、当事人能力
二、当事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
三、当事人的诉讼能力
第四节 诉讼代理人
一、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定诉讼代理人
三、委托诉讼代理人
第六章 多数当事人
**节 共同诉讼
一、共同诉讼概述
二、必要共同诉讼
三、普通共同诉讼
第二节 诉讼代表人
一、诉讼代表人制度概述
二、诉讼代表人
三、代表人诉讼的种类
四、关于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特殊程序
第三节 诉讼第三人
一、第三人的涵义和特征
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
第七章 主管与管辖
第八章 民事诉讼证据
第九章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
第十章 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和解
第十一章 诉讼保障制度与程序
第十二章 诉讼费用与司法救助
第十三章 **审普通程序
第十四章 简易程序
第十五章 民事诉讼中的裁判
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
第十七章 再审程序
第十八章 特别程序
第十九章 民事执行总论
第二十章 民事执行分论
第二十一章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第二十二章涉港澳台民事诉讼程序
……
《民事诉讼法》文章节选:
**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节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一、民事纠纷的概念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诸领域的社会关系都要受法律调整,各种社会平等主体间的法律关系由民法等民事实体法予以规范,人们通常遵循这些规则来安排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社会呈现出有秩序的状态。但由于社会成员在观念及利益方面的不一致,导致了民事领域的各种社会冲突,这种社会冲突就是民事纠纷。民事纠纷,又称为民事冲突、民事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民事纠纷具有以下特点:
1.民事纠纷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民事纠纷主体即是民事主体,他们之间不存在服从与隶属的关系,在纠纷中处于平等的地位。
2.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民事主体之间争议的内容,只限于他们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构成民事纠纷的内容,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不属于民事纠纷。
3.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由于民事纠纷是民事权利享有和民事义务承担的争议,基于私法自治原则,民事纠纷主体有进行处分的权利。
根据民事纠纷的内容和特点,可将民事纠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财产关系的纠纷,包括财产所有关系的纠纷和财产流转关系的纠纷;另一类是人身关系的纠纷,包括人格权关系的纠纷和身份关系的纠纷。
二、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概述
民事纠纷的存在有害于社会的稳定,导致当事人的权益无法正常实现,如果纠纷得不到解决则可导致矛盾激化,有可能使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并可能波及纠纷当事人之外的成员,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因此,现代社会创设了各种解决民事纠纷的制度,以解决民事纠纷、保护合法权益,称之为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可以分为私力救济、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其中,前两种可称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国外被称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简称ADR。
《民事诉讼法》编辑推荐与评论:
《民事诉讼法》是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十六门核心课程之一,该书吸收了2004年以来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有关民事诉讼制度的规定,并总结民事司法改革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审判和执行工作经验,展示了民事诉讼法学近年来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对民事司法实践的影响。《民事诉讼法》共分为22章,具体内容包括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诉权的理论学说、当事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