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 -- -- -- -- -- --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赵老师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833413595    地址:河北省 保定市 涿州市 码头镇西辛村
促销广告:百万图等您选购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百万图书等您选购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希阿荣博堪布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寂静之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次第花开》作者新书。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
ISBN:9787510044229 [十位:7510044227]
页数:457      
定价:¥35.00
店铺售价:¥22.50 (为您节省:¥12.50
店铺库存:2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83341359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寂静之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次第花开》作者新书。》内容提要:
在这个浮躁喧嚣、竞争激烈的时代,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视野更广阔,然而内心的安宁和幸福感似乎反而变得遥不可及。《寂静之道》这本书收录了希阿荣博堪布对现代人的困惑和烦恼所作的开示,从一个佛法修行人的角度,解读该如何对待宝贵而短暂的生命,如何面对烦恼重重的生活。
本书不但涵盖了“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样的**命题,也包括了对治负面情绪、处理人际关系这些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对于有兴趣了解佛教的读者,这本书里也完整地介绍了因果、缘起等基本理论以及修行的内容、方法,并解答了在学修佛法的过程中常见的疑问和误区。
修行就是修心,完善自我的同时也增长了帮助他人的能力。《寂静之道》这本书可以说是开卷有益,任何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解决自己困惑的方法。本书采用语录体的形式,便于阅读,也符合当今快节奏生活的阅读需求。
《寂静之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次第花开》作者新书。》图书目录:
前 言 1 **部 四法印…………………………………………1
精神之道 3
痛 苦 8
四圣谛 8 /诸受是苦 9 /六道轮回 11 /娑婆世界 13
无 常 16
执着 16 /诸行无常 19 /诸法无我 21
空 性 24
缘起性空 24 /因果 25 /快乐 28 /涅槃 30 第二部 修行纲要……………………………………33
皈 依 35
皈依 35 /戒杀茹素 41 /祈祷 45 /善良 48
出 离 53
出离心 53 /放下 60 /死亡 64 /暇满人身 70
居士戒 75
居士戒 75 /八关斋戒 81 /出家 83
爱 85
大乘小乘 85 /菩提心 87 /爱自己 91 /你我他 93
愿菩提心 97
四无量心 97 /慈爱 98 /悲心 99 /喜乐 103 /平等舍 105 /如母有情 106
行菩提心 110
愿与行 110 /布施 111 /持戒 112 /忍辱 113/精进 115 /禅定 116 /智慧 118 /菩萨戒 119
三殊胜 123
三殊胜 123
谨慎取舍 133
因果不虚 133 /十善十恶 134 /烟酒过患 138 /僧财 141
金刚乘 144
金刚乘 144 /传承 145 /灌顶 147 /密乘五戒 148 /会供 164
往生西方 167
极乐世界 167 /净土法门 168 /法王的心愿 171 /往生四因 173 /五无间罪 175 /谤法罪 177
闻思修 184
闻思 184 /恭敬求法 188 /道次第 192 /勤修行 195
积资净障 201
本尊 201 /忏悔 204 /顶礼 207 /共修 208 /供养 209
大圆满 213
大圆满 213 /宁玛之光 216 /龙钦宁提 218 /大圆满前行 222 /普贤上师言教 229
上师瑜伽 232
喇嘛钦 232 /视师为佛 236 /上师瑜伽 238
纪念法王 245
无尽藏 245 /金刚舍利 249 /思念 251 第三部 六度万行……………………………………257
放 生 259
众生平等 259 /护生放生 262 /普贤放生组 268
公 益 273
慈善 273 /环境保护 276 /灾难 276
僧 团 279
和合僧团 279 /活佛 283 /扎西持林 285 附 录…………………………………………………291
一 新年寄语 293
二 给聪达喇嘛的一封信 299
三 问与答 303
四 生命这出戏 327
《寂静之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次第花开》作者新书。》文章节选:
**部 四法印 精神之道 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物质丰富多样,但这个时代的人看上去却并不安乐。生活富足却不快乐,不是幸福的生活。 在我的家乡德格,至今还保持着藏民族传统的生活状态,而且人们非常虔诚地信仰佛教,修持佛法是生活的主要内容。在那里,物质条件与大都市相去甚远,但人们的内心很安乐,常常能看到有人边干活边跳舞。走在夏季的草原上,更是随处可以看见人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而站在拥挤的城市街头,我很少看到人们发自内心地欢笑,只有一个个匆忙的身影。 科技和物质只能满足一些感官需求,无法满足精神需求,解决精神层面的烦恼。人对物质很容易厌倦,没得到时不甘心,千方百计去争取,一旦满足却又立即生厌。一个人如果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生活很容易就陷入这种不甘和厌倦的循环,导致内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空虚。真正的信仰能帮助排遣负面情绪,保持生活的平衡喜乐。 也有人把烦恼增多、内心空虚归咎于物质繁荣,其实不尽然。物质会对人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关键是人心在作怪。烦恼多,是因为物质条件改善后内心执着的东西更多了。内心空虚也是因为物质丰富后有更多逃避痛苦的选择,人们可以更频繁地变换安慰的方式,结果便更频繁地感受到不满足和挫败。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为了追求富足而苦恼或者整日忙碌得忘记去生活的,大有人在。辛苦操劳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不快乐,而一生却已经过去了。 高楼大厦、飞机、网络,这些先进的技术只是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便利,对学佛人来说,并不意味着发达。在我们看来,社会没有犯罪、众生平等、人们安居乐业,没有烦恼才是发达。 在这个幻化游舞的世界当中,**和地位没有什么实质的利益,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烦恼与痛苦。真正能对治这些烦恼与痛苦的只有佛法。 许多人没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自己需要帮助,或者不能谦逊地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每个人的世界观应由自己建立,盲目或被迫接受他人的观点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但是封闭内心、固守成见同样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虽然在我幼年的时候,藏地的寺庙基本都被毁坏了,但我在十一岁那年听说了札熙寺的哥宁活佛,就很想去拜见。阿妈一直没答应,因为路远,我年纪又太小。过了一两年,经不住我反复乞求,阿妈借了一匹马,拜托一位正好顺路的老喇嘛带我去札熙寺。那个时候,我就坚信自己这一生所能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跟随上师学习佛法,寻求**的快乐和解脱。 我并不排斥其他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也很愿意增加对它们的了解,但我四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和见闻让我确信:寻遍整个世界,唯有释迦牟尼佛宣讲的妙法能帮助人们实现**的安乐。 幸福源自内心的安宁。许多人到了老年才真正开始关注心灵和生命的价值,更多的人,哪怕死亡迫在眉睫,也不去思考自己的一生何去何从。然而,无常的脚步从来不会为谁而停止,生命中的痛苦也不会因为谁忽略和回避它而减少一些。 希望过安定富足的生活,这一点藏族人与其他的民族并没有区别。然而,佛陀关于无常和因果的开示给了我们无限的勇气和希望,哪怕目不识丁的藏民也深信因果并无惧地接受无常,有着世俗教育难以造就的见地和胸襟。 真正的佛教**不是迷信, 它一定能真真切切地给众生带来利益。释迦牟尼佛也不鼓励盲目相信, 他说:“就像金子被加热、切割和打磨一样,你们要好好检视我说过的话,不要只是出于对我的敬畏而接受。” 很多不信佛的人,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认同佛陀的教法,而是他们没有机会了解佛法,所以尽管对痛苦、无常有认识体会,却也无可奈何,不知道人竟然还有可能从痛苦中完全解脱。 为了让自己的心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无论是否接受佛教作为自己的信仰,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佛教。人生中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烦恼,产生的原因,止息的方法,佛法里都有清晰的解释。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但是,人们总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认为谈论苦是悲观消极或不吉祥的。痛苦是轮回生命的常态, 如果对痛苦没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就不会有动力寻求解脱。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宣讲了苦、集、灭、道四谛, 首先宣说的就是苦谛。苦,生命的一切经历都不离痛苦的本质;集,痛苦的成因;灭,痛苦是可以止息的;道,止息痛苦的方法。四圣谛解释了什么是轮回、轮回的产生、是否能够结束轮回(即解脱),以及如何解脱。 为什么大多数所谓学佛者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想解脱?因为大家在心底不认为轮回真的那么苦。解脱之道始于对苦的正确认识,不从正确认识痛苦着手,脱离轮回几乎不可能。 六道轮回中所有生命的生存状态都具有苦的特质,这个“苦”不仅包括粗大剧烈的痛苦、伤害,也包括细微的不适、不如意等等。当你对苦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正确认识,远离痛苦就成为一股强烈的意愿,你迫切地想知道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生命中无所不在的缺憾——苦。而只有在你真正明白苦的成因后,才会知道苦是有可能终结的。于是,你通过各种途径远离痛苦、趣向安乐。 在四谛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但佛陀在宣讲这两对因果时,先讲果再讲因。因为在实际修行中,是按苦、集、灭、道的顺序,而不是按因果的顺序来修的。
身处痛苦中,应该了知自己在痛苦中;痛苦就是痛苦,不要把它误解成别的。 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苦苦,是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体和精神的创伤、病痛、恐惧、生离死别。对苦苦,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谁也不会认为它们是别的东西而想去追求、亲近。 通常被我们理解为快乐的种种体验和现象是变苦,因其本质为苦,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相聚是快乐的,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快乐里隐含着分离的痛苦;恋爱是快乐的,而相爱容易相处难,恋爱的快乐里隐含着争吵、猜忌、怨恨的痛苦;年轻貌美是快乐的,只是岁月无情催人老,年轻的快乐里隐含着衰老的痛苦;为人父母是快乐的,可把娇小脆弱的生命抚养成人,要付出多少精力,提心吊胆、不寝不食,这其中又有多少辛苦;升职加薪是快乐的,不过压力和焦虑也随之升级。仔细思量,生活里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行苦是一种更深刻也更细微的痛苦,它指的是陷于轮回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身心受到业力牵制,被种种烦恼束缚。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烦恼中来,到烦恼中去,全然不得自主地流转、流转。如果不是亲身遭遇变故、痛苦,一般人很难体会“诸受是苦”的深义。对痛苦的了解越深入、越全面,我们就越被激励着去实践离苦得乐的方法。在疾病以及其他的痛苦面前,我们完全有可能保持尊严和从容。
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假设,假如投资股票挣了钱, 假如退休了就去周游世界……我有时觉得奇怪,为什么人们不假设有来世, 这并不比假设有明天或有明年更荒谬。 常常听到质疑,说“如果有前世,为什么我不记得了”。记忆里没印象的不一定就没发生过,因为不记得就否认其存在,这没有道理。看不到前世后世并不能证明轮回不存在。如果经过观察和思考,没有谁能真正否定佛教关于轮回、转世的观点。 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位圣贤否认过轮回的存在,你也没有必要急于下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当你说“不相信轮回”时,你的意思其实是“不想相信有轮回”,因为轮回、转世这些概念听起来太陌生,让你感到束手无策,你甚至连试图了解它的兴趣和勇气都没有。 每次听说有人自杀时我心里都难过极了。死亡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巨大的未知,而未知多大恐惧就有多大! 死亡的过程是极其剧烈的变化,活着的人根本无法想象四大分离的那种痛苦。这个世界上没有真不怕死的人,以自杀的方式摆脱现世的痛苦,可以推知他们内心承受着多大的痛苦。**次听说抑郁症时,汉族弟子们给我解释了很长时间我才明白。在藏地,我从来没听说过谁有抑郁症,也没听说过自杀。 也有很多人没来由地相信轮回是件浪漫的事,想当然以为自己来生肯定还是重回人间,甚至能回到今生今世的种种因缘中,继续一段段爱恨情仇, 这种想法实在是一厢情愿。 地狱的寒热、饿鬼的饥渴、旁生的愚痴、非天的争斗、天人的堕落以及人道的生老病死,六道中的痛苦无量无边,没有任何地方能让我们真正获得安乐,轮回的本质就是痛苦。 有人口气大,说不怕下地狱,这是他忘了地狱的痛苦。人道世界*大的痛苦与地狱里*小的痛苦都无法相提并论,谁也受不了地狱的痛苦,到时候再怎么后悔也来不及。 说不怕地狱的人不信佛,也不信因果。觉得自己很勇敢很坚强的人,在火旁边多烤一会儿都受不了,还怎么受得了地狱的痛苦? 不用说十八层地狱,*近的地狱与人间的痛苦都根本不一样,比如无数次地被切开、再长好、再被切开。 也许你觉得活命已经够忙的了,哪里还顾得上考虑死后的事。如果你因为忙于活而顾不上死,那么可以等到活腻味了再思考轮回、生死。不过,看看周围,多少人都是满怀着对生活的热情筹划,突然间离开这个世界的,你没有理由相信自己会更幸运。
常有人向我诉说事业不顺、婚姻不幸、失眠厌食,希望我给个方法解决这些麻烦,像看医生那样,得到一系列建议,然后一二三四,按照步骤去做,就可以万事如意。我大概常常让他们失望,因为我总说:“对生活不要要求太高,好好修行!”我希望他们少受痛苦,但我更希望他们明白:轮回就是这样充满缺憾。烦恼无尽的纠缠,这就是生活。 身在轮回中,却追求圆满,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迷惑。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人生中烦恼不断,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如果很努力、很用心,事情一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可是,不论我们多注重锻炼保养,身体照样会生病、衰老;不论我们多么爱身边的亲人,他们早晚会与我们分离。事业、家庭,这一切,总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无论贫富强弱,所有人都无可避免要经历这八种痛苦。各种各样粗大的、细微的、强烈的、温和的痛苦伴随着我们短暂的一生,你也可以把它们称为压抑、孤独、怨恨、哀愁、恐惧、贫穷……这些东西无论我们现在做得好或不好都会出现在生命中。 佛经中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意思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痴心不改硬要在缺憾的世界里追求**,会有结果吗?
只要有这个身体在,我们就必定经历生老病死;只要心里还有贪执、嗔恨、困惑、傲慢,我们就必定感受痛苦。 人们对痛苦通常持四种态度:有人希望痛苦尽快结束,以为眼下的痛苦结束了今后就会一直幸福;有人在痛苦的同时不忘享乐,痛苦并快乐着;有人虽然不再惧怕痛苦,但痛苦妨碍了他的修行;有人拥抱痛苦,在痛苦中找到通向自由的路途。 如果能以烦恼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从烦恼入手去实现止息烦恼的*终目的,那么充满烦恼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好机缘。 我们自以为经验老到、广闻博学,而绝大多数时候,不过是凭概念和联想在理解世界;我们自以为明察秋毫,事实上往往只看见想看的,听到想听的。佛陀教我们以开放的心去观察和倾听,才能真正看到和听到。可是用清新、开放的眼光认知内在和外部的世界,不仅需要勇气,还很辛苦。 有一些成见和误解比较容易纠正,只需要稍稍改变心的习惯,还有一些错误的假设从久远以来流传至今,已经成为“真理”和“常识”。我们如果想活得更真一点,有时不得不做个没有“常识”的人甚至是叛逆者。 那些舍弃今生的修行人,他们只是拒绝继续生活在谬误里,也不想躲在别人的经验里混日子。他们觉得受够了捉弄,于是坚决远离这些骗人的把戏,开始真心诚意地去认识和感受万事万物。 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人们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没有认识到事物皆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刹那生灭,不是固有和恒常不变的,佛教里称之为“无我”和“无常”。 无常并非佛陀的发明,他只是指出了一个总被忽视的真相。佛法不向你承诺**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的幻想。 无常粉碎了我们对**感、确定性的幻想,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脚下随时可能踩空时,便本能地想抓住什么,这就是执着的由来。而我们想抓住、想依靠的东西本质上却是抓不住、靠不住的,痛苦便由此而生。 如果你把痛苦纯粹当作一种负面经历,想方设法要避免它;或者认为痛苦意味着失败,要是自己能力足够,一切都摆得平,就不会有痛苦,如果你这样想,毫无疑问,当遇到挫折时,你会分外感到压抑、焦虑和不公平。 “我”是一种错觉, 我们的整个生活却建立在这个错觉的基础上。 一切痛苦都来自于自己的执着,如果有人让我们痛苦,我们首先应该检视的是自己。 无始以来,我们所追求的都是过得更好更快乐,更有**感,然而,这种追求至今仍没有结果……是时候停下来重新思考了。如果不纠正两个错误,我们很难得到真正持久的安乐,一个是在缺憾中寻求**,另一个是只想自己快乐。 要真正止息痛苦,只能从破除我执入手。无我是佛教*独特也是*深奥的见解,能听闻到无我法门是值得庆幸的。对真正寻求解脱的人来说,仅在理论上理解无我还不够,要彻底解脱痛苦必须证悟无我。 有些事实显而易见,人们却总也认不清,比如说无常。常听人感叹人生失意,这种挫败感很多时候正是对无常的体验。 看看这世界,人们整天忙忙碌碌,无非为逃避无常;苦恼、挣扎那么多, 也无非源自对无常的恐惧。然而这世上没有一件事物是恒久不变的,所以我们拥有的一切都必然同时给我们带来不**感。 多数的人往往要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比如遭受突如其来的变故, 才会意识到无常的存在,所以总误以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要知道,造成痛苦感受的不是无常,而是自己对无常的恐惧。克服这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的原因。 无常的意思是变化。除了变化,生活中还有什么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四季更迭,人事代谢,身体、情绪、思想,无一不在变化之中。 无常像一个面貌丑陋、内心温柔的怪人。不熟悉的人,害怕看见他的脸;了解他的人,能与他愉快相处。 无常不好也不坏,开心还是伤心,全看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与无常没有必然关系。佛陀希望我们明了:一切都会耗尽,一切都是无常,毫无例外。即使是佛陀本人也示现了疾病、衰老和圆寂。 如果我们认为某些无常是好的、温和的,可以接受的,某些无常则无法接受,这说明我们并没有真正领会诸行无常的深意。说到底,我们还是不够谦卑,不肯彻底放下心中的傲慢和成见去认识无常。 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变化起伏,有得有失,这是普遍的,也是自然的。假使你坦然接受无常是生命的规律,你会放松下来。 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因此不存在注定不变的命运。我们甚至要感谢无常,因为它意味着凡事都有改变的可能。因为无常,我们永远有希望。 倘若没有无常,黑夜永远等不到白天,低落的心情永远盼不到阳光灿烂,得病的身体永远不能恢复健康,离别的人永远不能再相聚,这样的世界想想都很糟糕,不是吗? 人的一生中有顺境也有逆境,然而无论何种际遇,如果能转为道用,透过它认识生命的本质,就都是一生的财富,得失起伏无不是觉悟的契机。 有生就有灭,有聚就有散,这不过是事物的平常状态。坚强或者脆弱,接受或者抗拒,生活都会继续。
我们不喜欢无常,因为它总在试图传达另一个让人深感威胁的信息:万事万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是“无我”的,没有永恒、固有、实存的性质。
这个世界上*陌生的人就是自己,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机会安静下来好好了解自己。每天早晨在镜子里看到的那个人是“我”吗? 人们相信有一个**存在的“我”,我的身体、我的想法、我的房子、我的家……这只是由于不了解自己而形成的误解。 再美妙的身体也是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人的肉眼只能看到皮肤这个表层,皮肤的下面是血和肉,如果没有皮肤,你还会贪恋这样的身体吗? 一个人的身体,作为处于连续不断、无穷无尽的逐渐变化中的聚合体,会存在几年、几十年或者上百年,而思想、情绪、感受等心识却是念念生灭,更不具有常一性。如果身体不是“我”,刹那变化的心就更不可能是我了。 虽然迄今为止的科学发展还没有*终印证佛法中所说的“空性”,但一些研究成果,尤其是量子力学,已具有足够的说服力,使人们相信没有实存、常一的我。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微子……将某种物质现象如此分解下去,就算分解到*后不是虚空,而是某种**微小的单位,这个单位也不可能是“我”。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自我”的感受执着为真实。对自己太执着的话,没法获得解脱。 具备无我的见地之后,经过反复观修、体认,我执会逐渐弱化。佛教中分析和修行的方法都是用来帮助破除执着。只有当证悟无我时,困扰我们无量劫的痛苦才会当下消失。 空性
缘起性空
事物之所以无我,是因为它随缘生灭。因缘具足现象产生,因缘缺乏现象就不会产生,因缘变化则现象变化,因缘消失则现象消失,这就是缘起。 无我不是虚无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缘起都同时具有两层含义:空性和因果。讲无我是讲空性,讲无我也是讲因果。 “万法皆空”这个空是缘起性空,无而显、显而空,不是不存在。你我的究竟本质是空性,却仍有你我的显现;事物的究竟本质是空性,仍有因果的显现。 在生活中修无我需要双管齐下,既要体认事物的无自性,通过有意识地削弱对自身和外物的贪执减轻痛苦,又要重视因果。无我、空性等观点虽然殊胜,但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如果陷入断灭的观念,见解和行为反而会与正法背道而驰,觉悟、解脱更加遥遥无期。初学者从*基本也是*重要、*易于实行同时也*深奥的因果入手会比较稳妥、有效。
佛说因果就像种子在条件具足时一定会结果。行住坐卧、言谈举止无不是因果,无不在取舍。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带来改变。 行为的后果主要取决于它的动机,也就是发心。有些行为的后果很快显现,有些要很久以后才能看到。如果一个行为的果报今生没有成熟而你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阻止其成熟的话,它一定会在下一世或更晚的时间成熟。 世上没有无因无缘的事,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生活环境也相同,有的人幸福安乐,有的人却痛苦不堪,这也是因果的不可思议。 由于认知能力有限,我们只能看到无限因果相续中的某个片段。当事情的来龙去脉在空间或时间的跨度上超越了当前的认知范围时,我们会习惯性地怀疑是否凡事真的有因有果。可是要知道,想细说从头,就连神通广大的阿罗汉也不能完全知晓,只有成就了佛果才有遍知的能力。 死亡只是当前生命的结束,这段生命所承载的因果仍将继续,新的生命在继承旧因果的同时又将造作新的因果。连接前世、今生、来世的,不是一个具体的“灵魂”,而是未断的因果关系, 因果的传递不会因为死亡而终止。 由于行为的后果在性质和程度上不同,转世便有了不同的属性,这就是六道轮回,转生到哪一道完全由自己需要感受的业报决定。 从烦恼痛苦中获得解脱,关键在于谨慎取舍因果。 如果想快乐,就创造条件让他人快乐; 如果想免于痛苦,就不要伤害他人。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人们习惯把因果和报应相提并论,我却不喜欢“报应”这个词,因为它让人感觉冷漠、疏离,带着惩罚的意味。 一般人面对巨大的痛苦,往往怨天尤人、焦躁恐慌,或心灰意冷,好的学佛人因为懂得因果,懂得承担和化解,所以能以一颗坚强而平淡的心去面对。必须承受的,就勇敢地承受;能够转化的,就努力转化。 我们遭遇的困苦只是过去行为的一个结果,没有理由责怪他人,也没有必要自责。如果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它,那么正在经历的痛苦不仅完结了一段旧的因果,还会成为新的善因,开启一连串正面的反应。 否定因果,人们就会身不由己地迷失在无常的洪流之中,而如果懂得自己无论做什么,哪怕是*微小、*隐秘的念头也必定产生后果,我们会自然而然地生起责任感,不再只顾眼前、为所欲为。 快乐 什么是快乐?痛苦消失就是快乐。 快乐就在身边,可是我们要么因为心不够静,察觉不到,要么因为它转瞬即逝,我们来不及感受。 快乐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很多条件。再平凡的日子也充满快乐。口渴的时候,喝口水会快乐;肚子饿了吃碗面条会快乐;下班高峰的时候在地铁里意外得到一个座位会快乐。 如果不把快乐一味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带来的刺激,那么快乐的感受是可以延长、扩大的。 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试着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我们会发现情绪就像天空的浮云,变化多端又随时消散。远看一朵一朵仿佛人能在上面漫步起舞,走近才发现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不要被情绪推着到处乱跑,转过身正视它们,看它们从何而来,往哪里去。事实上,你就是想不间断地生一辈子气、发一辈子愁,也是办不到的。 《阿含经》中讲述了四念处的修行法门,就是从身、受、心、法着手,如实而又绵密地觉察自己的身心。在这种了了分明的觉察中,很多烦恼消失无踪了。 每天让自己的心安静片刻,只为单纯地去听、去看、去感受。 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太烦恼、太生气。生活原本就是变化无常,喜忧参半,甚至带点混乱的。 很多事情都不可强求,自己尽了心就好。做事之前善加考虑,从善意出发也尽心尽力了,即使结果仍不尽人意,这份善心依然会积累福报。 想得太多所以不开心,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很好。 无论生活际遇如何,我们都要发愿活得快乐。快乐的人生从接受缺憾开始,接受一个不那么**的自己,学会对自己说:“我不再需要什么,我很满意。”
涅槃
幸福源自内心的安宁。 轮回不是指一个地方,而是心的状态。心里有贪婪、嗔恨、愚痴、傲慢、怀疑、邪见就是轮回。心的不平垢染外现为山河大地、沟坎荆砾,种种悦意和不悦意的外境。心有局限导致眼、耳、鼻、舌、身、意的局限,以及生活际遇的百般痛苦缺憾。生老病死、苦难、分离、仇恨是轮回,相聚爱恋及一切会消逝会演变成痛苦的都是轮回。此心烦恼不歇,轮回不止。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并在随后的四十九年里,传讲八万四千法门引导众生证悟实相。《华严经》中记载了佛陀这样一句教言: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很多习惯,尤其是心的习惯,让我们看上去像个傻瓜,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困窘的境地。修行便是以温和的方式改变这些习惯,使自己逐渐走出窘境,这就是出离。 所有众生都有一颗本自具足的菩提心。不论我们曾经多么贪婪、残暴、奸诈、愚昧,都从未令它有丝毫减损。它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开我们,所以修行不为再去成就什么、证明什么,而只是引导我们放松下来,慢慢去贴近本心。
附录四
生命这出戏 序 言
2012年的农历新年,也是个龙年,很多家庭想要生个属龙的孩子,好像觉得这样有个“龙子龙孙”的寓意应该很吉祥,而人生为何生,为何死,在新年狂欢的假期里,似乎不适宜去提起,或讨论。我们常常习惯了在肤浅而表面的爱里表达对他人的感情,而佛教的修行者恰恰在他们眼里显得那么另类,在新年的**天,当人们还沉浸在鞭炮的喧闹,家人的聚餐,亲友的往来祝福,和对故乡的眷恋里,慈悲的希阿荣博堪布就通过菩提洲网站刊登了**篇新年教言,充满了清醒的提问。
佛教的修行者随时保持觉察,看护自己的身心活动,反省自己言行背后的动机,珍惜与他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种种缘起,是因为我们知道,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短暂而无法重来,我们的人生因而要过得有意义。
——希阿荣博堪布 以我们传统过年的习俗,抽烟、喝酒、吃肉、打牌等各种娱乐活动是不会少的,就算自己原本不喝酒,在聚餐和回家的氛围里,也大都难却其情,而堪布恰恰选择在这样的氛围里开示人生的意义和因果、轮回、戒律的含义,就像选择在饭馆旁边放生,在魔的身边传授佛法一样,没有大智慧,大慈悲,我们不会有机会蒙此教言。这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契机,也是我们常常忽略的缘起。而大圆满的修行人对缘起的观察也是超乎我们的认识的。
见过堪布的人,都会真切地感受到他身上不仅散发着喜乐、安详、自在,而且常常在玩笑和幽默间点醒他人的迷惑,不管每天见多少信众,开多长时间的法会,堪布从未让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感觉到他的疲劳和忽略,相反,每一个见到他,靠近过他,甚至走过他身边的人,都可以感受到他全部的关心,他似乎有着源源不断的正面能量,让接触他的人很难生起分别念,这就是大圆满修行者的示现,更进一步说,他就是大圆满的教法本身!
所以,从新年**天起,每天一篇文章依次登出,直到第八篇结语,每一篇宛若人生珍宝,值得反复琢磨,每一篇都带给人们如同皓旷夜空里明月般的清凉,堪布自己则说,这是他献给这个世界众生的八吉祥!这才是他说的:新年礼物!
愿所有读者、听闻者,以此因缘,踏上人生真正的解脱之路。
愿有缘者获得光明、自在、安乐! 菩提洲网站
2012年 2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
一 时间飞逝。
我们是一群搭载时间之车的乘客,疾驶在生命的单行线上。无法减速,不能回头。
悲喜,聚散,成败,像路边的花草,一闪而过。
一切的经历和感受,都径自往身后狂奔而去;我们却是径自前行。很奇妙,人们以为自己是与生活同行,而原来只是擦肩而过。 生活是一场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演成什么样都是自己担当。演好了,皆大欢喜。演坏了,也不可以叫停,不可以重来,换个场景,换副扮相,甚至换一个角色,换一个剧组,接着前面的线索,还得往下演。
可这是怎样的一个舞台呢?不同的剧组,不同的故事,同台献艺,全是直播。彼此影响,相互客串,又各行其是,各自连续,以致无穷。
演员们说话、做事、演绎与其他人物的关系,都需很小心,要演好自己的戏,又不妨碍他人演戏。 佛教的修行者随时保持觉察,看护自己的身心活动,反省自己言行背后的动机,珍惜与他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种种缘起,是因为我们知道,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短暂而无法重来,我们的人生因而要过得有意义。
二 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行为背后的动力是什么?为利?为名?为感情?为物质?为精神?
仔细看看这些动机的背后,还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的动机,那就是为了安乐。
安乐还有许多名字,代表它不同的侧面和程度,比如:快乐、幸福、享受、乐趣、舒适、喜悦、宁静、满足、**…… 安乐主要是内心的感受,它在心里,不在身外,所以内心如果不快乐、不满足,外境再美妙再丰富,也很难感到愉悦、富足;而一颗宁静柔和的心,在贫乏艰难的环境中,也能生出喜悦、自在。
倒不是说物资越贫乏,内心就必定越安乐,物质生活丰富就必定让人痛苦。这其实还是认为安乐与否完全由外在的物质决定,只不过与常人的思维相反,认为物资越少越快乐。
多数人却是走入另一个**,认为安乐就在于物质的积累、财富的增加,占有、享用的资源越多,就必定越幸福快乐。现代社会的人们毫无顾忌地竞争、攫取物质以及各种资源,忙于追逐名利,他们认为这些东西本身带有快乐的属性,能自然给人带来**感、幸福感。有些人过分投入地竞争、追逐,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是追求幸福安乐,慢慢地,把手段当成了目的,相信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与人竞争、囤积名利。如果有**,没有比较,也无须抢夺了,便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个人的价值往往取决于他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然而,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远比创造财富宽广、深刻。人活着,除了积累和占有外,还有很多事值得去做。 那么,安乐与物质无关吗?不是的,至少对一般人而言,完全摒弃物质而讲安乐,是不可能的。月称菩萨在《入中论》里讲到,大乘佛教六度波罗蜜首先是布施,其中包括财物布施,原因就是物质基础对安乐来说是重要的,布施无疑能给对方带来安适快乐,同时布施也让自己感到快乐满足,并给自己积累福报。
物质的确能解决不少问题,只是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仅靠物质手段是难以解决的。
人,除了物质生活外,还需要有精神生活,去抒发情绪、陶冶性情,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升华,获得内心持久的喜悦宁静。 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后,我们仅再需要一颗受过训练的心,就能得到安乐。
三 既然大家都目标明确,为了安乐,何以还是有很多人成心要受苦一样,眼睁睁直奔一个个痛苦而去呢?
佛陀初转法轮主要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因为人们误把痛苦当成快乐,跟在痛苦后面追,还以为是在追快乐。其次,人们不知道怎样才能真正远离痛苦忧恼,获得安乐,现用的那一套方法适得其反,用制造痛苦的办法去追求快乐,当然不会有结果。 佛教所讲的“苦”不仅包括剧烈粗大、毋庸置疑的痛苦、灾难、伤害,还泛指一切的忧恼、缺憾、局限。如此,人生所有的经历似乎都包含在苦的范畴之内了。自有生命便有忧患。老病别离、冤家相见、所求不得之苦自不待言,即便是快乐,也没有不*终变成忧恼、惋惜或惆怅的。
轮回中任何的生命形态都不离苦的本质。快乐不是没有,却短暂而趋于表面,就像在一碗汤药里加入一小片包着糖衣的药丸,那微不足道的甜味根本冲淡不了整碗药的苦涩。 我们经历的苦源自于烦恼和业。
这里所说的烦恼主要是指贪婪、嗔恨、嫉妒等会给自他身心带来伤害的情绪。
业是指过去的行为。从长远来说会带来快乐的行为,称为善业;长远来看会带来痛苦的行为,称为恶业。行为的后果不仅要看眼前,更重要是看长远的影响。比如贪婪会让人暂时感到满足,但长期来看,贪婪带来的是永无止境的不满足感和不**感,内心难得安宁。再比如,修行过程中我们毫无疑问是要吃苦、受委屈的,但这长远来说有助于解脱轮回的痛苦。 想象一下,每天从早到晚,我们会有多少念头,多少身体的行为。由此类推,我们一生以及过往的生生世世,又会有多少身心的行为。这些行为,每一个,真真切切是每一个,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后果又成为因,因再结果。因因果果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不同的生活际遇。
业(即行为)的力量有强有弱。强大的业决定一期生命的主要特征,比如投生在轮回六道中的哪一道,寿命长短等等。力量不是那么强大的业,则绘制出生命的各种细节,比如美丑、才艺、贫富、健康、疾病等等。
通常来说,具足四项条件的业力量会比较强大,也就是说一个行为有明确的意图、明确的对象、采取了实质的行动并实现预期的结果。以杀生为例,如果有杀生的意图,有明确的杀害对象,采取了杀的行动并确实杀死了对方,那么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杀业,需要完整感受杀生的果报。
即使四项条件具足,��图、对象的差异,也会极大地影响业的力量。意图、对象,在佛教中称为发心和对境。同样的行为,发心不同或对境不同,其果报会很不相同。
佛经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阿难尊者向佛陀供养了一碗粥,佛陀随即拨了半碗粥给过来乞食的狗吃。过后,佛陀问阿难:是你供养佛的功德大,还是我布施狗儿的功德大?阿难尊者说:是您布施狗儿的功德大。佛说:如是如是。
从对境的角度说,佛陀是无上殊胜的对境,供养佛陀的功德远胜布施狗儿的功德,其差距之大不可思议。而从发心的角度看,阿难尊者供养佛陀,发心自然是纯正殊胜的,但与佛陀的清净发心相比,又有不可思议的差距,所以供养佛陀的功德才会不及布施狗儿。
由此可知,凡做事,发心是何等关键。 根据力量的不同,业的果报会在今生、来世或者更晚的时间应现。果报的显现需要因缘具足。业,每一个行为,会在阿赖耶识里留下印记,不会自行消褪,直到所有引生果报的条件齐备,也就是因缘具足了,果报完全显现,业因才会消失。就像一粒种子留在土里,冬天没有动静,春天来了它才破土发芽,在阳光雨露中耐心地成长,长出枝叶,开出花朵,等到结果的时候,结果。有春天结果的,有秋天结果的,不一样。 业又分为共业和个业。共业指一群众生共同的业因果,个业指个体生命各自的业因果。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群人,往往有着共同的命运,虽然个人具体的生命轨迹会有不同,但很难逃脱大的趋势和框架。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负荷者。这份负重感,这股无形的牵引力、推动力、压力,就是共业的表现。时代会变,社会在变,因为业处于动态变化中。 迁徙的鸟,洄游的鱼,高峰时段的城市,都能让人直观地见到业的力量。
个体汇入群体的洪流,不知所以,不由自主,又那样执着,不知疲倦,耗尽生命也在所不惜地向前向前,为到达某个地方,然后,离开那里,原路返回,然后再去,再回,不尽往复。 我们的生命*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局限性。每个人都自以为独立,有想法,自由自主,实际上我们的每个念头、一言一行,都被无数条件、无数因素限制、影响、塑造着。无一不是条件的产物。
轮回中的生命,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
四 前文中讲到自有生命便有苦,这个生命指的是处于条件局限中的生命,以忧患为本质,与苦不分离。然而要知道,心的本然状态是超越痛苦的,只因为我们错误的见地、错误的行为让生命显现出种种局限性,才感受到忧苦缺憾。
我们被善业牵引走向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恶业则将我们引向痛苦,一再的痛苦。恶业即身口意的错误行为,它们源于对人和事物的错误认识。错误的认识可以纠正过来,因而错误的行为是有可能改变和停止的。既然改变了错误的行为,痛苦就有可能结束,不仅是单个的痛苦,还包括轮回中所有粗大、微细、各式各样的苦。轮回的苦消失了,限制不再,这种状态称为解脱、寂灭或涅槃。 痛苦由恶业而来,恶业由烦恼来。
什么是烦恼?人常说“烦恼众生”,可见轮回众生起心动念、言谈举止无不是烦恼。烦恼中有十个叫作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和戒禁取见。
贪、嗔、痴、慢的意思,大家应该基本了解,这里不多解释。
疑指对佛陀开示的真理心存猜疑。
身见指执着这个身体为“我”。
边见指断见和常见。断见是认为“我”死后归于断灭,人死如灯灭,什么也没有了。常见是认为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有一个不变的灵魂或主宰。
邪见指拨无因果。
见取见指坚持认为身见、边见、邪见这几种“见”是**正确,不容怀疑的。
戒禁取见指外道认为违反事物的客观规律,不当做的偏去做,凡事都反着来,这样才能获得解脱。比如认为杀生、自杀、不停地洗澡、**的苦行等等可以证得涅槃解脱。 无量无边的烦恼由无明而来。
无明指对人和事物错误的认识。就人而言,认为有一个独立、固有存在的“我”,继而对这个“我”生起执着,然后对“我的”生起执着。就事物而言,认为有独立、**、不依认识而客观存在的事物。
这样的见地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与人和事物的真实状态相反。无明不是单纯的无知,不知道,无明是指错误的认知。
比如一个苹果,它若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你对它的存在是无知的;它若就在你眼前,你看见了,却以为是一个橘子,则是错误的认知。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正是这样。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在别处,真实就在眼前,只是我们的认识出了问题。“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们的见闻觉知造成假象,当体转过来,就是实相。离此另向他处求实相,犹如离波求水。
“认识”不仅是智力层面的理解,懂得道理而已,还要把这道理拿到身心上实实在在去验证,真正见到,才算数。
“你见与不见,我都在那里。”见到了,才知道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开;没见到,自是咫尺天涯,相逢不相识。 佛教中讲“无我”,这个“我”是指独立、固有、恒常的存在,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事件、现象。“无我”是说人、物等等没有独立、固有、恒常的存在,因为任何现象都是缘起的,随条件的聚合、变化而生成、变化、坏失。 我们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我”的观念。什么是我?你会说这个身体是我。身体由地、火、水、风这“四大”组成。地指肌肉、骨骼、器官、毛发等;火指热量;水指水分、血液、体液等;风指呼吸、气脉等。这其中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单个来看,我们很难说肌肉、骨骼、器官或热量、体液、呼吸是“我”。当切除器官、截肢,或者吐唾沫、理发、呼吸时,我们不会认为自己被切除了,或者被吐到了地上,被呼出去又吸进来。没人会这么想。当然,思想、意识也不是“我”,因为思想意识只是一个个念头,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我在哪里?
可见,“我”不存在于各别的四大和念头中,也不存在于四大和念头之外,而是指身心的组合体。既然是组合体,就是相对、依赖其组成部分而存在,没有独立、固有的自体。因为由不同部分组成,各部分又都是变化运动的,所以整体形成的同时自然处于解构的状态,不具恒常性。
四大和合而成的这个“我”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任何独立自在之物可指认为“我”。然而,人们的常识与之相反,坚信有实存的“我”,并由此生出对“我的”的执着,认为这是我的手、我的头发、我的财产等等,想方设法地呵护保全。 事物也是一样,没有独立、固有的自体。比如一个苹果,它当体可析分为果皮、果肉、果核、果仁,这些又可各个析分,无限析分下去,苹果消失了,果肉果仁消失了,微粒微尘也消失了。把世界放到显微镜下,随着显微倍数的增加,整体纷纷消失,宏观化成微观,微观到*后,了不可得。
这个苹果不是生来就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它*初是一粒种子,种在土里,遇到适当的条件,土壤、温度、阳光、雨水等等都具足了,在适当的时机,它发芽,慢慢长成小树,开花结果,然后由工人摘下来,由司机运到城市,由商贩卖,我们买回来,洗干净,放到桌上,才有了面前这个苹果。而*初的那粒种子也是由另一个苹果那里来,那个苹果也经历了一番奇妙的由种子到果实的旅行。如此不断往前推,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苹果,来历也可无穷追溯,或远或近地与整个宇宙相关。缺失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有此刻面前这个苹果。 世间万物万象,皆相依相待而存在。任何一法,都或远或近地以一切法为缘而生住;一切法,也或远或近地以任何一法为其生住之缘。
佛经云:“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诸法互为缘起,这是佛教一个*基本的原理。
五 我们不仅误解了事物存在的方式,认为它们是独立、固有存在着,而且还一厢情愿地赋予它们种种特征和定义。
我们说天空是蓝色的,实际并非如此。科学研究发现,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波长*短的蓝紫光*容易被空气中的微粒散射,天空中便布满了被散射的蓝紫光,而人眼对紫光不如对蓝光敏感,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但这只是我们觉知的天空,并非天空的原貌。再说天空仅是个概念,找不到一个实在的“天空”,它是虚空经光线、微尘、人的感官、意识等共同作用,得出的一个印象。 同样的水,如果盛在杯子里,我们认为它可饮用;如果是在澡盆里,就认为它是用来洗澡洗衣服的,不会想到要去喝它;如果是在马桶里,哪怕是一只很干净的马桶,你也不会想用那水来解渴或洗澡。在这里,水的用途和属性完全是我们的心理和感受的投射。 两个人在一旁窃窃私语。
你怀疑他们在说你的坏话。这两个人不仅立刻成为你的敌人,而且你认为他们从来就人格低下、肥胖臃肿、丑陋不堪。
两分钟后你经过他们身旁,发现他们谈的完全是与你不相关的另一件事。几乎就在瞬间,他们变得不那么难看了,人格也急剧提升。
后来他们走过来,与你亲切交谈,对你的学识和才华由衷赞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现在变成了两个可爱的人,诚实,谦虚,有品味,而且长得富态大方、透着喜气。 再来说说关于杯子的定义。如果说能用来盛水的容器是杯子,那么澡盆和马桶也能盛水,为何不算杯子?要说小点的才算杯子,碗小也能盛水,但那不是杯子呀。要说杯子是玻璃的,鱼缸也是玻璃的,可那也不是杯子。杯子也有瓷的、不锈钢的、塑料的,有大有小。杯子可以盛水,也可以盛牛奶和沙子,还可以用来打人。但是,能装牛奶、沙子,能当武器打人的都是杯子吗?当然不是。
以此为例,对其他事物也都可以这样试着去寻找其决定性的特征,我们会发现,事实上根本无法**地界定事物。 《楞严经》、《俱舍论》等诸多经论,对认识都有详尽、深刻的阐述。其内容极其深奥,非轻易能理解、领悟。我想借用大家比较熟悉的现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词汇,作一个*初级、*简单的引述。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参阅相关佛教经论中对认识真正全面、**的阐述。
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感觉,对事物的个别接触;然后是知觉,根据感觉所了知的个别情况,得出一个整体印象。在知觉的基础上,再进行深一步的认识,不仅得到事物的表象,而且了解到事物的规律,从而掌握事物的作用。
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与神经相连。外境刺激由传入神经传到**神经,**神经对传递来的信息进行加工,之后由传出神经传递出应作的反应,又立即传入,再加工又传出,如此循环往复,反馈更新。
传入**神经的信息经过加工,外境不是被原样不变地反映出来。我们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经过**神经加工后的东西,不完全是外界境象的原状。 认识的过程也是眼耳鼻舌身与意识持续互动的过程。思维需要借助概念,根据概念组织判断和推理活动。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三种形式。
概念的成立是经过取舍的。也就是说,经过**神经加工后的东西,还要经过二次加工,经过抽象加以概括,把不需要的部分舍去,需要的部分集中起来。比如“灯”这个概念。有各式各样的灯,五花八门。若根据不同点,则无法概括,成立不了灯的概念。只有把不共同的舍掉,取共性,才能成立概念。
概念是我们思想的符号,并非事物本身。问题是,天长日久的,我们逐渐忘记了它是符号,以为概念就是事物本身甚至是全部。 认识,即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是对世界进行加工,那么在人的认识之外,是否有一个独立的、客观存在的世界呢?
现代社会的人都知道分子、原子,知道看似坚实的物体实际是一堆分子、原子、乃至更微小的各种粒子在那儿运动,我们却能把一堆堆相互独立、彼此间有缝隙、间隔的微粒,看成铁板一块、坚实存在的物体。
如果物理世界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那么同样的基本粒子为什么会构成五花八门、形态不同的物质?原子的不同特性从何而来?
“色”包括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波、场等,色分析到*后是虚空。正如我们能把一堆零散的微粒看成坚实的物体,在同样的分别念的作用下,我们也能从无中妄见各式各样的显现。就像眼睛疲劳时,能无由地在虚空中看见花纹。
这空花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依妄心而显现。所谓缘起,在更深刻的层面上,是指万法以妄心而起现。
妄心生起必然同时有见分和相分。见分指了别、能认识,相分指相状、所认识。相分包括:一、人们通常认为的客观存在的世界,这个“客观世界”实际是无始以来反复薰习而成的坚固妄想。有共业的众生会有共同的妄想。二、在此坚固妄想之上,由个业造就的眼耳鼻舌身意对之进行加工,得出个业的境象。
由此可知,一方面并没有离开“能认识”而独立客观存在的“所认识”,另一方面,也没有离开“所认识”而单独存在的“能认识”。能与所是一体的,互为缘起,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是截然分开的两回事。
六 《中论》颂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即中道义。”
事物依因缘而生住,其概念、定义、各种特性,只是我们的虚妄分别,因此不必等到事物消亡了,才说明它原本是空的,事物成住的时候就是空。
佛说“空”,并不是说一切断灭,并不否定世间万象多姿多彩。譬如水中月影,我们的确能看见月亮,而水中的确没有月亮。水月的显现和水月的空互不排斥。
万花筒里的图案若实实在在、一开始就在那儿,则只能有一幅图案,不会有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同理,一切事物若固有、恒常,那么任何变化都不可能发生,一切就是僵死的。正因为事物不是那样,才有了大千世界千姿百态。 空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事物是空性的表达。
没有不是空性的事物,也没有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空性,正如没有离开水而独立存在的“湿”,没有离开糖而独立存在的“甜”。
进一步说,不仅事物的究竟本质是空,事物显现的当体即是空,如梦中的山水人物。
感受、思想、意识也是这样,本质为空,没有独立恒常的自体,随因缘而有千变万化的显现,虽有显现,当体即空。 空性的见解有力地帮助我们削弱实执,从而减少烦恼,同时也让我们对因果律有了更深的了解。可以说,对空性的了解越深,对因果的信心就越大,取舍因果就越谨慎。《大般若经》云:“若了知一切法如空性,乃畏业及业相成熟之见,方是正法也。”
没有既定不变的命运,没有恒常存在的状态,当下身心活动的每一个取舍,都是因是缘,都参与塑造着自与他、现在未来、今生来世。没有理由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们的概念、判断、推理乃至感觉、知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和成见的影响,像贪婪、嗔恨、傲慢这样的负面情绪,不仅伤害身心,而且使我们的认识远远地偏离事物的真相。
止息了烦恼,才能清除认识上的粗大障碍,所以仅仅靠阅读或听闻,很难真正了解、体验空性,一定要有实际的修行,切实对治烦恼,见地才能日益清晰稳固。
佛在《圆觉经》中说:“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进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
现在很多人学佛,只想“开悟”,不想断烦恼;或者未证谓证,一身烦恼,而作出高深自在的样子,好像没有烦恼。
佛陀早就提出了告诫,末法时期的人,福报智慧浅薄,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开悟”,那样只是增加了知识和傲慢,对自我的执着反倒更强烈了。应该精进地降伏贪嗔痴慢等烦恼,相续调柔了,修行才能有所进益,才能树立坚定的正确的见地。
善知识指点提携,也只是帮助廓清我们错误的知见,修行还是要靠自己亲历亲为,烦恼还是要靠自己去降伏。自心烦恼不伏,妄念颠倒,“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 开发智慧,首先需要定,一步一步清除掉内心的干扰、杂念。没有定作为基础,一颗心恒时处于散乱攀缘当中,即便生起一点点智慧,也是力量极其微弱,犹如风中之烛,无法驱除愚痴黑暗。
定分为止和观。止,偏向于不起分别,专注一境;观,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分别止分别。止观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如果单修止,不修观,容易堕入无想定,空心静坐,一坐千年也还是在痴心里打转。 得定需要心理条件和生理条件,身心都要宁静、专注、敏锐,不紧不松,恰到好处。做到这样是需要持戒的。持戒,即通过持续、清醒的觉察规范自己的言行。如果连身体也管不住,如何去调伏比身体更难以捉摸的心呢?管不住心的话,定就无从谈起。所以,定的基础是戒。
戒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是佛陀根据自己的好恶,硬性制定的律法,没多少理由地规定必须这样、不准那样。佛教戒律完全不是如此。当年佛陀通过智慧和神通看到有些行为会造成恶性后果,使人远离安乐并障碍解脱。出于悲心,佛陀为大家开示了行为取舍的道理。这就是戒律的由来。制定戒律是为了帮助众生断除烦恼、灭诸过失。
受戒是自愿宣誓,表示自己决心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没有人强迫和命令你必须这样那样。一旦你自己发下了誓言,就该恪守之。没做到的话要忏悔,并不是因为不忏悔你就会触犯某个主宰者的权威而受其惩罚,而是因为不当行为会带来恶性后果,伤害到你自己,所以要通过忏悔,通过心的改变去改变缘起,并*终改变结果。
众生持守戒律的能力有强有弱,佛陀因而制定了不同的戒律,使众生得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能力,有选择地受持,可以受一条、受多条,也可以受**、受一生。 戒、定、慧在佛教中称为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依此而断烦恼,出生死。理论上说,戒、定、慧有个先后顺序,这是便于解释其内在关系,而实践中并没有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先戒,再定,再慧。
在较深刻的层面上,戒定慧一体无二。清净持戒,便是定,便是慧。定,便在戒中,在慧中。无漏智慧显发出来,便无时无地不在戒、定。 认为随心所欲、根本不需要约束自己、不用放弃任何享受和俗世的追求,就能领受佛陀教法的真谛,这是对佛法修行莫大的误解。然而这种误解现在很流行。
初学者尤其应该牢记,持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
七 大乘佛子须守持菩萨戒,菩萨戒总分为三类:一、摄律仪戒,即诸恶莫作;二、摄善法戒,即众善奉行;三、摄众生戒,又称饶益有情戒。发四无量心,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行,引导众生趣向解脱,不舍弃六道轮回任何一个有情。 大乘戒律以小乘戒为基础,小乘戒律总为别解脱戒,其核心可概括为不伤害,或说不侵犯,这实在是所有佛教徒都该努力去做到的。发心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而上求菩提、圆满觉悟,是大乘的发心。以此发心摄持身口意的,可称为大乘佛教徒。若不能停止伤害,何谈慈悲利益众生?自己尚不能解脱烦恼,何谈度化众生离苦得乐?
莫以为大乘佛子就不需要求解脱。
菩萨是智不住轮回,悲不入涅槃。他们有能力出轮回,却因为慈悲而不离轮回,继续在轮回里度化众生。他们入轮回,是因为慈悲愿力,来去自在,游舞世间。这完全不同于凡夫因业力牵引,身不由己在六道中轮转。 认为发菩提心就是发愿流转轮回帮助众生,这是对菩提心的误读。
愿菩提心有三种:你可以发愿自己先觉悟,之后再引导众生离苦得乐,这称为国王般的发心,像是一位从宝洲归来的国王,领着他的子民去那珍宝所成的乐土;
也可以发愿与其他众生一起到达究竟解脱的彼岸,这称为船夫般的发心,像是一位船夫,与他渡船上的乘客一起登岸;
或者发愿除非所有众生都解脱,否则誓不成觉,这称为牧童般的发心,像是一位尽职尽责的牧童,暮色降临之时,把看护的牛羊全部带回圈里安顿好之后,他才回家。
以上三种发心,无论哪一种都包括了发愿自己要圆满觉悟,不是只求自己成佛,而是为了所有众生都成佛。 破除了对“人我”的执着,以及大部分对“人我”之外的事物、现象的执着,就能解脱轮回的束缚。进一步把所有微细的执着都无遗破除,就是圆满觉悟,即成就佛果。可见发愿证得菩提、圆满佛果,自然包含了发愿解脱轮回。如果说我们现在所处被烦恼束缚不得自由的状态,是在一楼,解脱轮回是在二楼,圆满觉悟成就佛果是在三楼,那么从一楼到三楼,不论你在二楼停不停,都会经过二楼。
有些佛子发愿要在轮回中救度众生,这很好,但前提是你自己要有能力解脱烦恼,“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 守持小乘别解脱戒,正如戒名所指示的,不犯则能解脱。
别解脱戒条目繁多,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受持。总的来说,别解脱戒可帮助我们远离恶业,端正言行,少欲知足,并训练敏锐的觉察力,培养耐心和忍辱的精神。即使被攻击、被侵扰,也不失不忘“不伤害”的誓愿。 修行意味着改变态度,对自己、对其他众生、对世界、对生活的态度。
不用操心外在,真正的改变在内心。
修行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你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多么重大的变化,也都是从当下、小小的改变开始的。学佛要有耐心,尤其是初学者,不要把期望值定得太高,那样很容易失望,退失道心;也不要急于求成,那样会很危险,而且难有实质的效果。
不管是不是能够理解深奥的佛法,此时此刻,要做一个好人。善良,正直,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其他众生。
八 佛陀教导我们:如果有条件,就去帮助众生;如果没有条件,至少不要造成伤害。 懂得缘起的道理,有助于淡化分别念,淡化人我的界线、区别。我们认识到万物相互依存,息息相通。众生的欢笑、痛苦原本是相通的,互为缘起。
这份领悟,是悲心的基础。
如前所述,缘起直指空性。对空性的认识,佛教中称为智慧。
在这里,我们看到悲与智的统一。 真正的慈悲是平等的,针对所有众生,每一个众生。这要求我们先修好忍辱。忍辱,简单地说,就是在困境、窘迫之境、危险之境,仍然保持内心的开放与柔和,对其他众生怀着善意。
如果忍辱波罗蜜深入内心,我们便会开始把敌人,伤害我们、侵扰我们的人,看作给我们巨大帮助的朋友。敌人为我们创造了修习忍辱和慈悲的*好机会。
寂天菩萨曾说:没有磨难,你就无法修忍辱;不修忍辱,你的慈悲心就没有坚实的基础,所以受人欺侮、伤害、干扰时,应视其为训练慈悲心的可贵助缘。
他还说:敌人是修忍辱的因,忍辱是敌人造成的果。在这样的因果关系中,若此由彼而生,则彼为此助缘,非违缘。
牢记并反复思维寂天菩萨的教言,能增强我们忍辱的能力和决心,进而深化慈悲心。由此可见,真正的慈悲心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而非基于贪爱。 训练慈悲心首先要认识自己与他人、与其他众生的相同相通之处,体会自他在生命基本层面上的平等,和在生存生活基本追求上的共同点。
所有众生都希求快乐,不希望遭受痛苦。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无论哪一道众生,在这一点上都是平等、相同的。
有了比较稳固的自他平等的观念后,可以逐渐训练自他相换,由以自我为**,转向以他人为**。这个变化实现起来很难,但不是不可能。佛陀不会教我们去做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有那么多前辈、那么多同期的道友都做到了,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不要灰心。
设想一下,把自己的苦乐和无量众生的苦乐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你会意识到这两边的差距有多大,在众生的苦与乐面前,自己个人的痛苦和快乐显得那样渺小。如果自己的快乐能与众生的痛苦交换,那岂不是很划算的一件事!
观想自他相换的时候,根据情况、愿望和能力的不同,可以观想自己代受所有众生的苦,把快乐给所有众生;也可以观想代受个别众生的苦,把快乐给对方。
通常,只有与我们类似的人,我们才比较容易与之沟通,但修行恰恰就是要突破局限,作为修行者,我们需要把关怀和尊重扩展到更广阔的对象身上。 只忙于满足自己这样那样的需求,是会让人疲倦、不安的,因为人的需求层出不穷,永远没有彻底满足的时候,心里很难有安定;而慈悲,对其他众生的关怀,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能让内心喜乐和满足。
示他人以善意、关怀和尊重,尽管不是每次都能得到同等的回报,我们会遇到一些脾气比较坏、比较冷漠、比较固执、不善于表达的人,但没关系,总的说来,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会增长很多,得到的关怀和尊重毫无疑问也会更多。 对其他众生的真诚关怀,能有力地帮助我们远离恶业。举例来说,当我们的动机是不想让众生遭受被杀的痛苦,我们就会坚决地远离杀业,因为即使之后通过忏悔可以清净业障,众生遭受的痛苦却不可能勾销。同样地,盗窃、淫乱、恶语、诳语等恶业可以忏悔,而它们曾经制造的痛苦却没有机会勾销。
远离恶业是真正安乐的开始,所以关怀众生是安乐之始。 对其他众生的关怀,让我们的胸怀广阔,能以更现实的态度对待生活,不再任凭自己沉浸在对困难和问题无意义的想象中。
很多时候,麻烦、担忧、焦虑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小,只装得下自己。哪怕只是一个小问题,在闭塞、狭隘的心胸和眼界的“加持”下,也会变成无法承受的大困境。
每当我感到忧虑、压力的时候,普贤菩萨高尚的誓言总能给我帮助。他说:“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想到自己的誓愿,想到生活的目标,眼前便开朗了。怎样大的困境都是可以跨过去的。 慈悲是安乐之源,也是智慧所在。
它让短暂而无法重来的人生有了意义。 佛法浩如烟海,我以浅陋知见管窥蠡测,必定多诸谬误曲解。在此,至诚向诸佛菩萨忏悔罪过,祈求诸佛菩萨的宽宥、加持。
文章主要是对近来一些道友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解答。由于本人的局限,其中不尽之处、不是之处,还请各位师友包涵、指正。
如果说此中尚有些许功德,我愿将此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愿众生离苦得乐、圆满菩提!愿世界远离灾难、争战,人民幸福安康!
愿这八篇小文,如一组小小的八吉祥,给庆祝农历新年的道友们带去新春的问候,并激发大家探索佛法无尽宝藏的兴趣。 希阿荣博
完成于藏历铁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公元2012年1月21日)
《寂静之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次第花开》作者新书。》编辑推荐与评论: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
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我们是一群搭载时间之车的乘客
疾驶在生命的单行线上
无法减速,不能回头
悲喜,聚散,成败
像路边的花草,一闪而过
生活是一场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
演成什么样都是自己担当
生命这出戏,短暂而无法重来
我们的人生因而要过得有意义
《寂静之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次第花开》作者新书。》作者介绍:
希阿荣博堪布,1963年生于四川甘孜德格县,是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伟大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颇具影响力的弟子之一。
二十余年来,他不辞辛劳地赴海内外各地弘扬佛法,发起、组织规模宏大的放生和其他各类共修活动,以正式授课、现场开示、发表文章等多种形式接引、指导佛教弟子闻思修持佛法,深受海内外佛子的尊敬和喜爱。由部分发表文章结集出版的《次第花开》,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佛教类书籍中的畅销书。
1995年,在德格玉隆阔建立扎西持林闭关**,为藏族僧侣开设系统完整的佛教课程,并为在家众提供各种修行的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