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 -- -- -- -- -- --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小王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634813702    地址:上海 上海市 浦东新区 金海路2449弄6号12层A区
促销广告:诚信小王,诚不欺我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介绍
2年老店,主营高校教材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传播学概论
作/译者:胡正荣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传播学概论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
ISBN:9787040477160 [十位:7040477165]
页数:299      
定价:¥38.00
店铺售价:¥15.20 (为您节省:¥22.8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634813702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传播学概论》内容提要:
本书是资源共享课《传播学概论》的配套教材。本书将全面系统地介绍传播学的历史、特点及形态、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信息、符号与讯息、传播过程、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内容,旨在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熟悉信息传播的过程及模式、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透过传播表象,掌握传播原理及规律,并能用抽象的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传播学概论》图书目录:
前辅文
**章 传播学史
**节 传播学的诞生
一 早期的传播研究
二 传播学的诞生和发展
三 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传播学的先驱者
一 沃尔特·李普曼
二 哈罗德·拉斯韦尔
三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四 库尔特·卢因
五 卡尔·霍夫兰
六 威尔伯·施拉姆
思考题
第二章 传播
**节 什么是传播
一 传播的定义
二 对“传播”的溯源
三 对“传播”的理解
第二节 传播演进的历史阶段
一 符号和信号时代
二 口语时代
三 文字时代
四 印刷时代
五 大众传播时代
六 网络传播时代
第三节 传播演进的历史规律
一 人类传播的五次飞跃
二 人类传播的演进规律
三 对人类传播演进规律的反思
思考题
第三章 传播的材料
**节 信息
一 理解信息
二 信息的特点
三 与信息相关的重要概念
四 信息理论
第二节 符号
一 理解符号
二 符号的结构
三 符号的特征
四 符号的分类
五 符号的传播功能
思考题
第四章 传播类型
**节 类型思维与传播类型的划分
一 类型思维
二 划分人类传播类型的四个标准
三 人类传播现象的六种类型
第二节 自我传播
一 自我传播的概念
二 自我传播的形式
第三节 人际传播
一 人际传播的定义
二 人际传播的特征
三 人际传播的社会理论
四 人际传播的动机
五 人际传播的基础
六 人际传播的过程
第四节 群体传播
一 群体的概念
二 群体传播及其特征
三 群体动力论
四 群体事件与群体传播
第五节 组织传播
一 组织的定义和特征
二 组织研究的基本学派
三 组织传播的概念形式手段和功能
四 组织传播与公共关系
第六节 大众传播
一 大众传播的定义及其发展
二 大众传播的特征
三 网络传播
四 大众传播的功能与目的
思考题
第五章 传播过程
**节 理解传播过程的本体
一 传播过程及其特征
二 传播过程模式
第二节 线性传播模式
一 拉斯韦尔模式
二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三 线性传播模式的缺点
第三节 控制论传播模式
一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二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三 梅尔文德弗勒的环形模式
四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第四节 系统传播模式
一 赖利夫妇模式
二 马莱兹克模式
三 梅尔文·德弗勒的大众传播模式与媒介系统依赖模式
四 大众传播系统
五 其他模式
思考题
第六章 传播者
**节 传播者与把关
一 发现把关人:库尔特·卢因与饮食习惯研究
二 把关过程研究
三 影响把关人的因素
第二节 媒介专业主义
一 媒介专业主义的定义
二 客观性原则
三 媒介伦理
第三节 媒介制度
一 《报刊的四种理论》
二 媒介所有权
三 比较媒介制度范式
思考题
第七章 传播内容
**节 传播内容概述
一 传播内容的内涵
二 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征
第二节 大众传播内容的类型与趋势
一 大众传播内容的类型
二 大众传播内容的娱乐化倾向
三 传播内容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理解大众文化
一 大众文化及其特征
二 大众文化的理论
第四节 文本分析法
一 符号分析
二 再现分析
三 叙事分析
四 类型分析
五 互文性分析
六 意识形态分析
思考题
第八章 传播媒介
**节 理解大众媒介
一 什么是媒介
二 什么是大众传播媒介
三 施拉姆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
第二节 大众媒介的本体特征
一 报纸的本体特征
二 广播媒介的本体特征
三 电视的本体特征
四 网络媒介的本体特征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派
一 哈罗德·英尼斯的传播偏向理论
二 麦克卢汉的媒介诸论
第四节 媒介机构和媒介产业
一 研究媒介产业的两个理论框架
二 媒介机构——公共媒体和商业媒体
三 跨国媒介集团
思考题
第九章 受众
**节 理解受众
一 受众的概念
二 受众的类型
三 受众的特点
四 受众的变迁
第二节 受众的行为
一 受众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二 传受关系
三 受众的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四 受众的权利
第三节 研究受众
一 国内外对受众价值的认识
二 受众理论
三 受众调查
思考题
第十章 传播效果
**节 传播效果的认识历程
一 恐惧传承
二 从枪弹论到**果论
三 寓教于乐
第二节 宣传研究和宣传教育
一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二 宣传教育
第三节 两级传播与创新扩散
一 两级传播与舆论**
二 创新扩散理论
第四节 议程设置
一 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
二 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与特征
三 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第五节 知识沟
一 知识沟理论的提出
二 知识沟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产生原因
三 知识沟理论的相关拓展
四 知识沟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六节 涵化理论
一 电视暴力假说
二 格伯纳的文化指标研究
三 涵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 涵化理论的发展与修正
第七节 沉默的螺旋
一 “沉默的螺旋”研究缘起
二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 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批评与修正
第八节 第三者效果
一 第三者效果理论的缘起
二 第三者效果的基本假设与影响因素
三 第三者效果的相关评价
第九节 对传播效果的整合认识
一 传播效果研究的拓展
二 不同学派视域下的传播效果研究
三 传播效果研究的特征和趋势
思考题
阅读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