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9787562324836
[十位:7562324832]
页数:337
定价:¥29.00
店铺售价:¥8.70
(为您节省:¥20.3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924022418
店主推荐图书:
-
¥8.20
-
¥15.90
-
¥9.10
-
¥11.9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5-04 15:49:49]
迟**
济南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3-25 09:57:34]
白*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3-22 22:22:07]
武**
襄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3-03-19 20:59:27]
罗**
上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2-12-26 09:10:29]
韩**
儋州市
《当代自然辩证法导论》内容提要:
本教材广泛地吸取了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的新成果。在当代自然观部分突出了当代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部分,更多地介绍了现代科学哲学的理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部分,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技术的基本理解、技术方法、技术演化的观点;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着重探讨了科学的社会运行、科学对文化的影响的问题。
本教材可作为全日制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用书,也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用书。
《当代自然辩证法导论》图书目录:
绪论
**节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发展
一、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二、自然辩证法早期在中国的传播及学科的建立
三、自然辩证法的全面繁荣
四、学科的两个名称并存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一、自然哲学
二、科学哲学
三、技术哲学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
五、科学技术史
第三节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和教育功能
一、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性质
二、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育功能
**篇 当代自然观
**章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节 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二、时间与空间
三、自然界物质的统一性
四、物质可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第二节 自然界物质的系统性
一、系统的涵义
二、系统的描述
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普遍性
四、物质系统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五、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三节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
一、层次结构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层次
三、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
**节 自然界演化的科学图景
一、自然界的历史观的确立
二、自然界演化的过程性
第二节 序、信息、熵与白组织的概念
一、可逆与不可逆的涵义
二、有序与无序
三、经典信息与量子信息
四、熵与熵增原理
五、自组织与他组织
六、自组织的范例
第三节 自然界自组织演化的机制和条件
一、开放是系统进化的先决条件
二、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三、非线性是系统进化的内在根据
四、随机涨落是系统进化的直接诱因
第四节 自然界演化的复杂性
一、混沌的逻辑斯蒂模型
二、混沌系统的性质
三、复杂性的涵义
四、突现的涵义与基本特点
第三章 人与自然
**节 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根源
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
二、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第二节 生态自然观
一、生态**主义的主要观点
二、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
第三节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三、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第四章 知识的分类与科学的本质
**节 知识的分类与科学的涵义
一、知识的分类
二、科学的涵义
第二节 科学的哲学研究
一、科学哲学与科学
二、科学哲学的研究进路
三、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新趋势
第五章 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
**节 科学事实
一、客观事实、经验事实和科学事实
二、科学事实的特点
三、科学事实的作用
第二节 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
一、观察与实验的重要性
二、科学观察的涵义及类型
三、科学实验的涵义及功能
四、科学实验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科学仪器在实验观察中的作用
一、科学仪器及其种类
二、科学仪器的作用
第四节 观察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
一、观察和实验的理论负荷
二、观察的客观性
三、观察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第六章 科学发现的基本方法
**节 演绎法和约定论
一、演绎法及其哲学背景
二、约定论
第二节 归纳法及归纳问题
一、归纳法
二、归纳问题
第三节 科学问题及科研选题
一、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二、科学问题的来源
三、科研选题的原则
第四节 科学问题的人工智能求解途径
一、问题求解的搜索式方法和启发式方法
二、实例研究
三、BACON发现系统
第五节 科学发现的其他方法
一、回溯推理
二、类比
三、科学隐喻
四、科学直觉
第七章 科学假说的检验和科学理论的评价
**节 科学假说的特征与作用
一、科学假说的定义
二、科学假说的基本特征
三、科学假说的作用
第二节 科学假说的检验
一、科学假说检验的类型
二、科学假说的间接检验
第三节 科学理论的评价
一、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
二、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一、科学哲学中关于划界问题的争论
二、科学与伪科学的对立
第三篇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第八章 技术观的基本问题
**节 技术的界定
一、技术的一般定义
二、技术人工客体的二重性
三、实践智能
第二节 技术与科学
一、前科学时期的技术
二、技术与科学的结合
三、枝术与科学的阪别
第三节 技术研究的一般观点
一、技术的实体理论
二、技术的工具论
三、技术的批判理论
四、技术的认识论研究
第九章 技术方法
**节 技术方法的一般研究
一、技术认识的方法论基础
二、技术方法的一般过程
第二节 常规技术设计
一、技术问题
二、解决发明问题的一般方法(TRIz)
三、技术常规设计中的知识
四、技术规则的评价
第十章 技术的演化发展
**节 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科学理论导向型
二、社会需要导向型
三、现象发现导向型
四、日常改进型
第二节 技术演化的过程
一、技术演化的方向
二、技术演化的一般特征
三、技术演化的选择机制
四、技术与科学的协同进化
第三节 技术创新
一、技术创新的一般观点
二、**创新系统的理论分析
第四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十一章 科学的社会运行
**节 科学共同体及科学家的社会规范
一、科学共同体
二、科学家的社会规范
第二节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概念
二、科学共同体的分层现象及其成因
三、“承认”的主要构成因素及主要影响因素
第三节 科学奖励系统
一、默顿的“承认”理论
二、“交换”理论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控制
**节 科学技术推动物质文明进步
一、科学技术推动物质文明的历史进程
二、科学技术推动物质文明的原因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伦理
一、科研伦理中的两种看法
二、价值中立论的理由及其局限
三、科研人员的伦理规范
四、科研伦理的意义
五、科研伦理的局限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公共管理
一、科学技术的体制化
二、科学技术公共管理的手段与方式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与文化
**节 科学对文化的影响
一、“文化”一词的含义
二、科学冲击传统文化,塑造新文化
第二节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与融合
一、两种文化的涵义
二、两种文化分离的涵义
三、融合论及其局限
第三节 走出困境的宽容之路
一、科学自身的局限
二、科学需要其他文化
三、对待文化的宽容态度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