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81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3 0 1 0 8 29 3422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拾光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74791540    地址:湖南省 长沙市 望城区 书堂山
促销广告:正版二手 八五成新左右 ,多仓发货,多本可优惠,可开发票,急单慎重,最好先咨询。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提交订单后,在“入驻店铺订单”内查看。
多本可优惠,具体联系客服。

正版二手书籍,八五成新左右,发货以后品相问题不退货退款,买家原因造成的退货退款拒收,都需要买家承担相应的运费。
确认后的订单在入驻店铺订单里找;确认后请及时付款,长时间未付款书籍也会被别人买走。店铺二手书默认不含CD,有CD的我们会附赠的,购买套装的请联系客服,低价是一本书的价格。
多本书籍多仓寄出,请耐心等待,有问题最好电话或者短信联系。

电话或微信:15974791540
店铺介绍
找书具体联系客服。
多本多仓发货,不指定快递,具体看公告
咨询,找书,售后都打电话加微信,QQ上不了
订单在入驻店铺订单查看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美学导论
作/译者:张法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学导论
出版日期:1999年04月
ISBN:9787300032726 [十位:7300032729]
页数:237      
定价:¥18.00
店铺售价:¥7.10 (为您节省:¥10.9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74791540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美学导论》内容提要:
本书在对世界美学史进行批判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中国古代美学精华和西方*新美学成就,按照当代学科体系要求,重新建构美学原理体系,对重要美学难是,如美的本质,审美过程,美的基本类型、美的文化模式,美的人类学起源,美的宇宙论根据,都有新的思考和精论,本书把高深的问题放在具体的审美和艺术中来讲解,在讲解具体审美和艺术时又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美学导论》图书目录:
**章 什么是美学
一、 美≠美学
二、 美如何成为"学"
三、 美作为"学"的历史(西方)
四、 美作为"学"的历史(中国)
五、 美学如何存在 第二章 什么是美
一、 柏拉图之问
二、 美的本质的追求史
三、 "美的本质是一个假问题"
四、 言说美的两种新方式
五、 美如何存在 第三章 怎样获得美
一、 美从何谈起
二、 美基于心理距离
三、 美呈现为直觉形象
四、 美表现为内模仿和移情
五、 美体现为主客同构
六、 美通向意义的深度 第四章 美的基本类型
一、 审美类型三大模式
二、 美(优美、壮美、典雅)
三、 悲(悲态、悲剧、崇高、荒诞)
四、 喜(怪、丑、滑稽)
五、 审美分类的意义 第五章 美的文化模式
一、 美向文化生成
二、 美的西方模式
三、 美的中国模式
四、 美的印度模式
五、 美的伊斯兰模式
六、 文化模式与美 第六章 美的人类学起源
一、 寻源从何处入手
二、 美的礼中孕育
三、 美从"文"中涌出
四、 美在抽象中流动
五、 美在变像中凝结
六、 美破礼而出 第七章 美的宇宙学根据
一、 根据之一:人与对象的同一性
二、 根据之二:形式美规律(形式原素)
三、 根据之三:形式美规律(结构原理)
四、 根据之四:原型与象征
《美学导论》文章节选:
一、 美向文化生成 美的文化模式是从文化维度来深入关于美的理论。美,在其现实性上,不可能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它只能表现在具体文化中,成为具体文化中的美。这样,在不同的文化中,美就有不同的形态,它仍然包含审美的三个方面,(1)有已被文化定义为美的客体,(2)有从文化中积淀而成的审美心理,(3)有使这些客体成为美,同时也使一定的审美心理得以形成的文化的审美方式。 美的文化模式在本书的第五章出现,决定了论题的双重视角,一是文化模式自身的角度,二是文化模式与前面讨论的美的理论的关联。 从**个角度,可以说美的文化模式就是探讨美在种文化中形成的特殊性,美首先在于形象,不把形象与其他意义相连,而就形象自身而言,有它的基本要素,这就是纯粹的"形式",即形、色、声、味本身,这种形式自身的意义,本书将在第七章中探讨,纯粹形式不可能以纯粹的形式出现,而总是被组织为具体的形象,这里"组织"有两种含义,一是人工形态,如各门艺术显被人组织而成,二是自然形态,它的形象被按照人的心理结构来审视和按照一种特殊的方式理解,这种由文化而形成的组织的固定程式,就是文化模式,一个文化有自己特殊的组织美的观照美的方式。因此,文化是一个基本的模式单位,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美。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西方的教堂区别于伊斯兰的清真寺,伊斯兰的传奇有异于印度的史诗,印度的佛塔不同于玛雅的金字塔……这种不同仅仅是形式上的不同,更是境界上的不同,各文化有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观念,这观念形成了它们独特的美的理想和形象。理解美,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理解各文化中显现出来的美,我们将通过对四大文化——中国、西方、印度、伊斯兰——的美的模式的分析,来提供对美的一种新的理解。 从第二个角度,不同的文化中不同的美的客体、审美心理、审美过程,将使第三章中关于美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深入或修正,在该章中论述的美从心理距离到直觉形象到内幕摹仿和移情到同构的过程是一个理论(抽象)过程,一旦把这个过程运用到不同的文化中,特别是运用于差异极大的文化中,将会产生极大的差异。把我们所选来的谈美的四个文化——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放到一起,作一比较,可以说,印度和伊斯兰文化是纯宗教文化,而西方由于有科学和哲学主潮,中国由于有儒家主潮,可以称为理性文化。第三章对美的总结,主要来自理性型的西方文化,那么它适用于宗教型的印度和伊斯兰文化吗? 我们不能否定印度和伊斯兰文化有美,而且在美的现实凝结上,印度和伊斯兰的艺术得到全世界的共认,这说明,在感性形式上,说它们是美的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按照第三章的理论,宗教型文化中可以被定义为美的形象和艺术在套入公式的时候,*后得到的一定是一种宗教情怀,在宗教型文化中,*高的体验一定是一种宗教体验,*高的美也是一种宗教的美。这样,第三章的理论,在宗教型文化中就进入了一个悖论: 第三章定义:美,是一种*高的体验,它不同于认识、功利或其他体验。 现在,或者: 美,是一种*高体验,但它是在宗教体验中实现的,因此它本就是一种宗教体验。 或者: 美,不是一种宗教体验,因而,它不是一种*高体验。 无论我们选择哪一个定义,它都不同于第三间的定义。由此,可以知道,第三章的定义,主要是从西方文化得出的,是在一个强调各文化因素的分工合作的文化思想中作出的,*适合西方文化的审美实践,对于从这种文化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是否*接近于美学本性,那是另一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它运用到宗教型文化中产生了逻辑困难,就说明,研究不同美的文化模式正好敞开了美的理论在纯抽象思考中所遮蔽的东西,从而会使美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深入。 在第三章中,我们指出了美的多层结构,具有深度是其主要特点,这就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它是超越具体时空而与人的本性相契合的,在文化模式中,我们将发现,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同样表现为一种文化性质,因此美的深度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深度,而不是呈现为一种超文化的性质,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三章所指出的美的深度其实是文化性的,是对理性型文化的深度描述。第二,美的深度应是建立在不同文化深度之上的,只有在文化模式的比较中才容易呈现出来。因此美的文化模式是推进美的理论的一个必须的环节。 本章的目的,就是通过四大文化的美的模式的呈示而引入对美的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