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81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3 0 1 0 8 29 3422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拾光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74791540    地址:湖南省 长沙市 望城区 书堂山
促销广告:正版二手 八五成新左右 ,多仓发货,多本可优惠,可开发票,急单慎重,最好先咨询。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提交订单后,在“入驻店铺订单”内查看。
多本可优惠,具体联系客服。

正版二手书籍,八五成新左右,发货以后品相问题不退货退款,买家原因造成的退货退款拒收,都需要买家承担相应的运费。
确认后的订单在入驻店铺订单里找;确认后请及时付款,长时间未付款书籍也会被别人买走。店铺二手书默认不含CD,有CD的我们会附赠的,购买套装的请联系客服,低价是一本书的价格。
多本书籍多仓寄出,请耐心等待,有问题最好电话或者短信联系。

电话或微信:15974791540
店铺介绍
找书具体联系客服。
多本多仓发货,不指定快递,具体看公告
咨询,找书,售后都打电话加微信,QQ上不了
订单在入驻店铺订单查看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认知语言学
作/译者:王寅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认知语言学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9787544602051 [十位:7544602052]
页数:680      
定价:¥37.00
店铺售价:¥22.50 (为您节省:¥14.50
店铺库存:7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74791540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认知语言学》内容提要:
本书将狭义认知语言学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并以此为主线,将定义中提及的主要观点,特别是对诸如感知体验、范畴化、认知模型(包括CM、ICM、ECM、心智空间)、意象图式、隐喻转喻、识解等认知方式,逐一展开论述。
狭义认知语言追求用有限的认知方式对语言各个层面作出统一解释,包括语音、词汇、词法、句法、构造、乃至语篇(**尝试运用这些认知方式来解释语篇的生成、连贯和理解)。本书还将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扩展应用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认知语言学》图书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章 认知研究简介
**节 认知、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
第二节 两代认知科学
第三节 认知语言学与其他主要语言学派
第二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节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节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学基础
第三章 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上)
**节 范畴与范畴化
第二节 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
第四章 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下)
第三节 范畴化的基本层次
第四节 范畴化的上义层次和下义层次
第五节 范畴层次与词语表达
第六节 原型范畴理论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
第五章 意象图式
**节 概述
第二节 “OVER”、“ON”、“上”的意象图式与语义分析
第三节 动觉意象图式与形式空间化假设
第四节 意象图式与句法构造
第六章 认知模型理论
**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心智空间和融合理论
第三节 ICM与主义理解
第四节 ICM与转喻
第七章 事件域认知模型
**节 事件域认知模型提出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解释基本句法构造的原因
第三节 兼顾线性与层级分析
第四节 兼顾动态与静态分析
第五节 缺省信息与转喻机制
第六节 间接言语行为
第七节 记性转换
第八节 转喻的体验基础
第九节 词义变化方式
第十节 反义同词现象
第十一节 结语
第八章 认知语义学
**节 语义研究简史
第二节 客观主义语义观与非客观主义语义观
第三节 语义外在论与语义内在论
第四节 认知语义学主要内容
第五节 结语
第九章 认知语法与构造语法
**节 历史回顾
第二节 象征单位和构造
第三节 区分两种自治观
第四节 Langacker论构造语法理论
第五节 Croft和Cruse论构造语法理论
第十章 认知与语篇(上)
**节 语篇研究简介
第二节 衔接与连贯
第三节 认知世界与语篇连贯
第十一章 认知与语篇(下)
第四节 动态分析
第五节 连贯的程度性与原型理论
第六节 话题与连贯
第十二章 隐喻认知理论(上)
**节 隐喻的性质和定义
第二节 隐喻的分类
第三节 语音隐喻
第四节 语法隐喻
第十四章 隐喻认知理论(下)
第五节 隐喻的特点
第六节 隐喻的产生原因及其功能
第七节 隐喻的工作机制及理解过程
第八节 中西隐喻研究对比
第九节 隐喻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第十四章 语言符号象似性
**节 象似性的狭义和广义理解
第二节 象似性与任意性争论简史
第三节 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哲学基础
第四节 单层面与多层面
第五节 描写性与解释性
第六节 理论性与实践性
第七节 象似性辩证观与任意性支配观
第十五章 象似性原则的语用分析
**节 拟象性话语
第二节 象似性原则与语用原则比较
第三节 小结
第十六章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节 传统语义观与翻译
第二节 解释派哲学的语义观与翻译
第三节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第四节 实例分析
第十七章 认知语言学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一:本书主要术语汉译对照表
附录二:国外主要人名汉译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