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504949783
[十位:7504949787]
页数:503
定价:¥98.00
店铺售价:¥33.90
(为您节省:¥64.1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9747915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4 20:52:51]
黄**
武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4 16:59:36]
张**
新乡市
-
100分
满分
还好还好哈哈哈哈
[2025-01-04 15:14:03]
王**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4 10:57:38]
祁**
长沙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3 11:23:09]
韩**
苏州市
《回归恒等式》内容提要:
中国真的“钱多”吗?怎样看待“钱多”?怎样解决“钱多”?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均衡,也关系到世界经济均衡,更关系到中国国民福利的得失。本书从我国国情出发,运用宏观经济恒等式原理,提出中国“钱多”只是一种贫困中的富裕假象,是国内投资与储蓄失衡的反映,中国不存在“钱多”问题,只存在如何用好钱的问题。是用来投资,还是用来消费;是借给别国使用,还是用来增加国内就业,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和融入世界的大问题。
《回归恒等式》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消费过低论
1.2.2 储蓄过多论
1.2.3 投资过多论
1.2.4 外部冲击论
1.2.5 投资不足论
1.2.6 对经济增长方式论及其他理论的总体评价
1.3 全书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全书结构
1.3.2 研究方法及原则
1.3.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条件
2.1 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的历史演变
2.1.1 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没有投资一储蓄恒等式的宏观经济均衡
2.1.2 威克塞尔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宏观经济内部失衡的调节机制
2.1.3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投资一储蓄相等是实现宏观经济均衡的关键
2.1.4 米德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宏观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冲突
2.1.5 亚历山大的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外部失衡调节与内部失衡调节相互依赖
2.1.6 蒙代尔一弗莱明的宏观经济均衡观点——汇率变动的完全支出转换效应
2.1.7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均衡理论——深入研究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转换效应
2.1.8 马克思的社会总产品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机制——投资一储蓄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均衡
2.2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恒等式
2.2.1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消费与储蓄
2.2.2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投资
2.2.3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税收与政府支出
2.2.4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2.2.5 封闭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失衡的调节方向
2.3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恒等式
2.3.1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消费与储蓄
2.3.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投资
2.3.3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税收与政府支出
2.3.4 外贸与国际收支
2.3.5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2.3.6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失衡的调节方向
2.4 宏观经济均衡的目标、失衡的原因及测度
2.4.1 宏观经济均衡的目标
2.4.2 引发投资一储蓄失衡或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原因及运作机制分析
2.4.3 宏观经济失衡的表现形式
2.4.4 宏观经济均衡的测度指标
2.4.5 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表现
第3章 消费与宏观经济均衡
3.1 消费和宏观经济均衡的关系
3.1.1 消费的定义
3.1.2 消费在宏观经济均衡中的作用
3.2 消费理论及消费的决定因素
3.2.1 主要消费函数理论
3.2.2 消费的决定因素
3.3 消费率的测度和国际比较
……
第4章 储蓄与宏观经济均衡
第5章 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均衡
第6章 投资与宏观经济均衡
第7章 回归恒等式是产现我国和世界经济均衡的根本途径
附录
《回归恒等式》文章节选: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30年前的计划经济年代,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如何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如何解决外汇短缺问题,如何解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总量超出**储蓄能力引致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如何解决“钱少”的问题。30年前的1978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用“改革开放”帮我们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改革开放30年来,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景象已变成为繁华似锦、百业兴旺的美丽画卷。30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78年至2007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至249529.9亿元,翻了68倍;国民经济平均增速9.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381元增至18934.0元,增长了49倍;进出口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至21737.3亿美元,增长了104倍;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至1.53万亿美元,增长了9000多倍。30年后的今天,我们似乎面对的是“钱多”的问题。有经济学家将其概括为“五多”,即储蓄过多、外贸顺差过多、投资过多、外汇储备过多、流动性过多(樊纲,2007),并认为这“五多”造成了我们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围绕这过多的原因,我们的经济学家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是我们生产钱的能力过强即投资太多,生产能力过剩;有的认为是我们的消费太少即消费不足论;有的认为是储蓄太多即储蓄过多论;有的则归因于外部,认为是国际市场上的流动性冲击造成即所谓外部冲击论。其中主流经济学家的看法是,我们的流动性过剩、外贸顺差太大、外汇储备太多是因为我们的投资太多、生产能力过剩,而投资太多是因为消费太低、储蓄太高。其理论逻辑是:消费过低→储蓄过高→投资过大→生产能力过剩→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多→流动性过剩→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此,要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必须控制投资,降低储蓄,扩大消费,减少出口。依据这种政策主张,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一直强调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强调扩大消费,强调降低储蓄,强调压缩出口减少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