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类
-
成功励志(24)
-
生活时尚(3)
-
旅游地理(4)
-
心理(3)
-
汽车与交通运输(1)
-
法律(1)
-
医学卫生(3)
-
自然科学(9)
-
社会科学(2)
-
政治军事(3)
-
哲学(6)
-
教育考试(5)
-
工具书(1)
-
计算机与网络(13)
-
管理(13)
-
经济金融(10)
-
科技工程(24)
-
语言学习(6)
-
少儿(2)
-
艺术(5)
-
文学小说(72)
-
文化历史(10)
-
建筑(4)
店铺公告
书友们 正常发货了(偏远地方去外)有事请致电13718589322.QQ:1195769945.主营最近年专业.社科类新书;单本为主,折扣低、品相好;适合图书馆装备,书店零售用书
我们诚恳地与各地单位合作!
.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9日
店铺介绍
本店图书库存书正版图书价格低 欢迎各位书友来选购。联系电话13718589322客服电话
入驻时间:2013年01月23日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
ISBN:9787550029750
[十位:755002975X]
页数:248
定价:¥45.00
店铺售价:¥18.00
(为您节省:¥27.00)
店铺库存:1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253708&r=1739240634)
13681225785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5-02 22:08:39]
王**
赣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4-21 19:47:09]
泰*
东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1-01 19:51:49]
邓**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12-06 12:26:25]
乐**
扬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10-25 11:49:45]
罗*
上海市
《情绪电梯》内容提要:
我们的情绪,就像一部电梯,每天上上下下,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知道怎样按下确的按钮来推动“情绪电梯”到达顶部?用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避免陷入底层,是不是就能掌控情绪,释放*的活力? 这是一部非常实用的指南书,世界**级心理大师拉里·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操作手册来让我们远离情感的底层,与一系列负面“楼层”——沮丧、紧张、焦虑、挑剔等情绪说再见。 在拉里·森二十年心理咨询和管理工作的生涯中,他提出的“情绪电梯”调控法则得到了数千万人的青睐和膜拜,更以其专业、权威和**让每个练习者在情绪掌控、人际关系、工作质量、心理调控方面获得了本质的飞跃和改变,是当今心理学身居前沿的**成果。
《情绪电梯》图书目录:
**章 情绪电梯 / 001 第二章 什么在驱动情绪电梯 / 015 第三章 情绪电梯上层:巨大回报 / 027 第四章 避开不健康常态 / 051 第五章 情绪电梯刹车:好奇的力量 / 073 第六章 打破你的模式 / 087 第七章 培养你偏爱的思维 / 101 第八章 活在温和偏好中 / 115 第九章 改变你的调定点:健康等式 / 127 第十章 让你的大脑冷静下来 / 149 第十一章 培养感激之情 / 159 第十二章 尊重各自不同的现实 / 177 第十三章 培养信仰和乐观 / 199 第十四章 应对情绪低谷 / 213 第十五章 人际关系与情绪电梯 / 221 第十六章 乘坐情绪电梯的指示器 / 227 后记 / 233
《情绪电梯》文章节选:
**章 情绪电梯 *鼓舞人心的事实莫过于,人无疑有能力靠主观努力提升生命价值……能影响生活品质的学问才是无上的学问。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在生活中,不知道你可曾遇到过像我朋友约翰那样的人,我来给你说说他的故事吧。 在许多方面,约翰算是幸运的。他有个漂亮的妻子、两个聪明的孩子,在一家我们姑且称作顶好产品公司的市场部有一份有趣的工作。在许多人眼中,约翰的日子可谓风光无限。但在我们的故事开始时,他却感觉心烦意乱。这天他刚刚下班,离开顶好产品公司的办公室,像往常一样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决定去附近的公园待上一会儿,冷静冷静。 约翰的烦恼缘自几分钟前与一位名叫弗兰的同事的一番谈话。 “喂,约翰,”弗兰在他办公室门外探进头说,“听说关于明年经费的*新传言了吗?公司内部都传遍了。” “啥也没听到。”约翰答道,“出了什么情况?” “哦,只是传言而已,我听他们说,董事会在为这个季度的利润下滑而担忧。我听说他们在谈论裁员,你的部门可能也在削减之列。” 约翰感到胸口一阵发紧:“真的?谁告诉你的?” 弗兰摇摇头答道:“我不能说,而且那也许只是捕风捉影。不过我觉得你可能会想知道。” “谢谢你,弗兰。”约翰说。 突然之间,他那个晚上的全部计划和家人一起享受晚餐,然后在电视上看一场橄榄球赛似乎变得完全微不足道。他带着满脑子的忧虑和担心离开了办公室。 约翰在公园的一张长凳上坐了几分钟,考虑他会不会丢掉工作和丢掉工作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要是找不到另一份工作,该如何是好?他的两个孩子还能上大学吗?会不会连房子都保不住?(一个邻居一年前失业,只得搬回去和父母同住)他的自尊心能承受解雇带来的打击吗?他该怎么把这个消息告诉妻子?苏茜是一个那么容易担惊受怕的人,也许她还会以为,他肯定是做错了什么事才被解雇的。说不定她还会想,要是当初嫁给前男友就好了他现在不是大律师吗?谁还会怪她?她应该过上更好的生活,至少不是跟着个像我这样的失败者。约翰的情绪很快恶化,从焦虑迅速变成了担忧、沮丧。 接着他的思绪又回到顶好产品公司。他想起这么多年来付出的艰辛劳动和为公司所做出的贡献。那些头目是如何一步步把公司做到这步田地的?他们怎么确定裁员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做出这个决定是不是只顾及到高层人员自身的利益?我敢肯定那些身居高位的大佬不会少拿一分钱,更别提解雇了,约翰愤愤地想。他之前的沮丧变成了怨恨和对高层自以为是的愤怒。 这时他突然想起了弗兰的话:“那也许只是捕风捉影。”这话也有道理,不是吗?这样的谣言以前在公司里也传过,*后却都成了无稽之谈。而且,弗兰一直都是闲话不管真假*早的传播者之一。想到这里,约翰的焦虑开始慢慢消散。他舒了一口气,告诉自己,也许根本就没那回事!毕竟,一个季度的不良业绩算不了什么。我敢肯定公司利润很快就会回归正常,董事会大概也是这么想的。这样想着,他站起了身。 约翰漫步在公园中,他的思绪转到另一个方向。他告诉自己,也许,这个谣言其实是一记打醒我的当头棒。过去一年以来,我一直想鼓起勇气离开顶好公司,找个更好的工作,比如好友罗恩刚进入的那家高技术创业公司。现在也许正是时候。他开始想象新的职业生涯可能带给他的激动人心的变化:更高的薪水、更大的办公室,也许还有公司配车和乡村俱乐部会员资格。他想象自己带着新雇主发的大笔奖金回家时,苏茜脸上的钦佩表情,不由得心神激荡,甚至豪情满怀。他发誓一定要抓紧更新自己的简历也许他今晚就会去做! 这时,约翰看到两个孩子,和他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大,在攀缘架上爬上爬下,他的心情顿时变得更轻松了。毕竟,他想,有一个心爱的家,那才是真正重要的,不是吗?于是,约翰步履轻快地离开了公园,一心盼着回家和妻儿享受一段快乐时光。至于顶好公司的那个传言,留到明天再说吧。那时他再跟亲近的同事打探打探,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也许一辈子都不用面对那天下午让约翰心神不定的裁员谣言,但你一定经历过他那种情绪起伏。这是种常见的、几乎普遍的经历,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充满无法预测、无法控制变化和风险的世界。你也从故事中看到了,约翰的情绪起伏完全随着他的想法而定。正是我们的种种想法和情绪让我们坐上了生活里的“过山车”。 我把这种经历称作“乘坐情绪电梯”,但你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人的生存状态。它是我们时刻都在经历的生活体验,随着我们在各种情绪之间大幅摇摆,情绪电梯也带着我们上上下下。那些感觉在决定我们的生活质量及我们应对日常挑战的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每天都乘坐情绪电梯上上下下。因此,如果知道按哪些按钮可以让我们一直待在上层,岂不妙哉?如果知道如何让我们对低层的造访不那么不爽、时间不那么长,岂非大有裨益?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诀窍,帮你自如控制你的情绪电梯。 让我们先看看情绪电梯和它所到达的不同楼层吧。数百个组织和成千上万人参加了森·德莱尼公司和我们的客服所设计和主持的研讨会,情绪电梯图的基础框架就是他们提供的信息,也包含我自己个人的经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独有的楼层,但图中显示的大部分楼层对你而言也许并不陌生,并且很有可能,你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到过那些地方。 想想你自己乘坐情绪电梯的经历。先从你到达的较高楼层开始,那些就是我们心情轻松的若干瞬间、几个小时或是几天。在这些时刻,我们遇到的是生活中令人满意的事物,我们感觉**、自信、才思泉涌。我们不易被外面的人或事所累,并且不大可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担心”。我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吹毛求疵,倾向于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我们轻松自如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感受到生命的自然流淌,甚至有能力用上普遍的人类智慧和知识。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置身于“上行情绪电梯”,回想起这些时刻,我们的感觉很可能是满足和愉悦。 但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有坐上“下行情绪电梯”的时刻。在这种时候,我们的生活似乎不那么美好,我们感觉不安、忧虑。我们心烦意乱,容易受外人和环境的干扰。我们可能会抱怨、怀有戒心,并且自以为是,我们也可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低落、烦恼或抑郁。乘坐情绪电梯下行时,我们的情绪状态可以从消极、无精打采或失意到生气、愤恨、恐惧。 我将在本书中用情绪电梯作为人类各种体验的指导,它简单、直白,契合我对情绪改变方式的主观感受。当然,情绪电梯并非科学概念,它只是我个人生活中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很多和我分享过它的人也都这么认为。 情绪电梯 感激 理智/深刻 想象力/创造力 机智 乐观 欣赏 耐心/谅解 幽默感 灵活/适应 好奇/兴趣 急躁/失意 烦恼/焦虑 担心/忧虑 戒备/不安 评判/责备 自以为是 压力/疲倦 愤怒/敌意 抑郁 要考虑情绪电梯和它在你生活中的作用,首先要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作为我日常生活经历的一部分,我*熟悉的是哪几层? 哪几层*直接地表明了我的性情?那些*熟悉我的人通常会到哪些楼层去找我? 我在生活中愿意光顾的是哪几层?我不愿长驻的是哪几层? 在不顺利的日子里,我常常会被困在哪些楼层? 情绪开始低落时,我通常会跑到哪几层? 感觉精力充沛、才思泉涌和心情愉快的日子里,我会去哪几层? 每个人体验情绪电梯的方式各不相同。于我而言,处在个人情绪电梯*高层时,感激之情通常是这些时刻的标志。当我放慢脚步,放松下来并且丢开这**的事务和压力时,我开始意识到对妻子贝尔纳黛特和膝下五个孩子的感激之情。当十几岁的儿子洛根或别的孩子拥抱我,对我说“我爱你,爸爸”时,或者当我停下来欣赏美丽的落日,看着它将天空涂满各种惊艳的色彩时,我的心中同样会涌上感激之情。 位于情绪电梯上层时,好事似乎都落到了我的头上。我会感觉到脑洞大开,想法和答案源源不绝,解决问题的方法似乎变得唾手可得。我体验到爱、希望、耐心和好奇的感觉,我的生活更加丰富,能够为家人、朋友和我所选择的终生事业付出更多的力量。 实际上,从位于情绪电梯高层的日子中所得到的愉悦正是驱使我写作本书的动机,并且也是它让我得以将那个愿望变为现实。当我位于某个低层时,创造性的想法便踪迹全无。我感到江郎才尽,想不出事例和故事来阐述我的观点,就算勉强能想出几个��看上去也是干巴巴的,于事无补。相比之下,在有些日子里,譬喻和意象则纷至沓来,似乎我连接上了一个比我自身更大的灵感和想法的源泉,连接上了某种普遍智慧和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只要信手拈来即可。 乘坐情绪电梯下行时,一些信号会告诉我这一点。我学会了识别那些警告信号,其中之一就是注意到自己越来越不耐烦,越来越容易烦恼和焦虑。当我落向低层时,平时满不在乎或一笑置之的一个小麻烦、错误或误解似乎会惹来挥之不去的烦恼或怒火。 我敢肯定,你也能回想起自己在生活中乘坐情绪电梯的经历。大部分人都愿意长期停留在情绪上层过日子,这是人的天性使然。谁不想少操点心,让自己少点压力、少点烦恼、少点焦虑?谁不想体会更多感激、爱和轻松悠闲?谁不想体验更高程度的创造性、好奇心、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 而且,生活在情绪高层的好处是长期持续和累积的。我们在上层待的时间越长,我们的生活就越好,因为在情绪电梯高层,我们的表现*好,思维*清晰,做出的选择*明智,工作*富有创造性。想一想,当你尝试打造或修复一份重要的私人关系时,当你与某个心爱的人讨论一个敏感问题时,当你在工作中处理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当你做出生命中的一个重要决定时,你愿意停留在哪几层? 对我们大部分人而言,答案显而易见。情绪电梯高层会带来更大成功、更少压力,带来更良好的关系、更强的个人能力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无论你个人如何定义成功,无论哪些领域的成就和快乐对你*重要,情绪电梯高层都是催生、启动和建立职业生涯的好地方。 想象一下,如果你停留在情绪电梯高层的时间足够长,如果你知道如何将对低层不可避免的造访给自己和他人的负面影响降到*小,你的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将会有多大的不同。 我和别人谈到情绪电梯时,几乎每个人都会立刻认识到这个概念,然而很少有人从这个方面去考虑他们的生活经历。这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情绪电梯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们无法改变它,因此思考它毫无意义。 毋庸置疑,我们所有人都会乘着情绪电梯上上下下,我们都曾经经历过大部分楼层。但我们在不同楼层度过的时间却大相径庭。你认不认识这样的人,他们似乎永远停留在标着“急躁失意”“担心忧虑”和“评判责备”的楼层上?另一方面,你是否有幸认识那样的人,他们似乎经常住在写着“机智”“乐观”和“耐心”“谅解”的楼层?我们的选择可以对我们大部分时间停留在哪些楼层产生重大影响,反过来,那也会深刻影响到我们接触的人和我们生活的质量。 情绪电梯的话题还有很多可供探讨。不同楼层间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从一层楼移到另一层楼有时会相当艰难。我们将在下面的章节中更深刻地探讨如何规划情绪电梯上的生活。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关键结论是:本书的**目的是提供一些技术,你可以应用它们增加你停留在情绪电梯上层的时间,减少情绪电梯在低层停留的时间和不良影响。我在以下章节中分享的原则已经让无数人得以在高层度过更多时间,相信你也能做到。 第二章 什么在驱动情绪电梯? 成败由己……(作为)他自己思想的主人,人掌握着对付各种形势的关键。 詹姆斯·爱伦(James Allen) 要想熟练驾驭情绪电梯,你需要理解的是什么在控制它。 驱动情绪电梯的是什么呢?载着我们上上下下的情绪来自何方?答案也许出乎你的意料,因为它既不明显,也非大部分人的想象,而仅仅了解这个答案就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些情绪似乎像无法预料的天气一样让人不知所措,说来就来。我们早上起床,自觉情绪不佳,毫无来由地急躁易怒。我们常说的“我从起床起就一直心情不好”就是那类情绪的真实写照。 但许多情绪似乎有一个更明确的来源,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表面上,我们感觉到的情绪来自我们身上发生的事情或是别人对我们说的话,想想我在**章的故事里说到的朋友约翰。如果有人问起,约翰也许会说,他的情绪大起大落是与弗兰的谈话引起的,是她传出了顶好产品公司可能会裁员的谣言。大部分人相信他们的情绪是由外部环境引起的,这一点特别适用于将我们带到情绪电梯低层的负面情绪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情发生了,或者某人做了某件“按下我们的按钮”的事情。 你可以想到许多例子:一个亲近的人对你的衣着或厨艺指手画脚,或者在你不厌其烦地为他们做了好事时也没有对你表示感谢;股市掉头向下,你的退休金亏掉了一大笔;你站上体重秤,却看到一个不愿看到的数字;孩子带回家的异性朋友身上穿的孔多到让你看不顺眼;你无意间闯了红灯,吃到一张巨额罚单;上司或同事错怪你,或者更糟,为你确实做错的事恰如其分地责怪你!我想,我这么一说,你该明白了吧。 我们每天甚至每小时都会遇到这样的考验,但它们并不能解释我们的情绪从何而来。毕竟,稍稍思考一下,你就会明白,一些情绪与外部事件并没有明显的联系,我们常常“没来由地”感觉好或坏。实际情况往往是,这些情绪*终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和体验,而不是被其影响。在其他情况下,一些通常可能引发情绪变化的事件却并未影响到我们的情绪。 确实,有时候,爱人的一句批评可以让你的情绪一落千丈,引来对抗或怒火,但也有些时候,你会一笑置之,甚至回以戏谑、打趣,把双方都逗笑起来。有时候,股市大跌会带来忧虑或消沉,但另一些时候,它会迫使你去找你的财务顾问,计划一次早就该做的关于如何*好地重新平衡投资组合的谈话。有时候,上司的责备会引发敌意和怨恨,但有时候,你会把它当成一次机会,借此弄清如何才能改进你的工作方法,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不是机械地对外部的刺激做出预测反应的机器人。我们是人,我们对环境的反应方式各不相同,这些方式不是取决于外部事件,而是取决于我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事件也许会激发我们的想法,但决定我们情绪的却是思维。 回头再想想我的那位朋友约翰。确实,弗兰的话引发了他感情上的剧烈变化,让他坐上情绪电梯飞速下降后又上升。但电梯的每次转向都是由约翰脑子里的想法驱动的。首先,他回忆起为顶好产品公司付出的辛勤劳动,接着他又想象到好友罗恩的高新技术公司、继而步步高升成为主管的美好未来。约翰的故事表明,引发我们情绪的不是我们的生活境遇,而是我们对那些境遇的理解。事件及其导致的情绪之间决定性的变量是我们对它的理解我们脑中的想法。 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看到这一真相。辛苦**下来,你也许会感觉疲惫,对明天将要面对的一切茫然不知所措,想到今天还没有完成的事情,心情沮丧。接着你睡了一宿好觉,早上起来阳光灿烂,你去散会儿步,或者跑一圈,近乎奇迹般地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然后,你奔向新**的工作,心中充满希望,随时准备应付各种挑战。 你的生活境遇没有丝毫变化。**改变的是你对它的想法。 同样的情况适用于我们*亲密的关系。我有五个孩子,年龄从16到52岁不等。三个大些的儿子现在已经四五十岁了,对于他们,我经历了养育子女的全部阶段,从换尿布的无数个不眠之夜,到教他们游泳、冲浪、滑水、骑越野摩托,到大学毕业典礼。差不多36年前,我经历了第二次婚姻。又过了好几年,贝尔纳黛特说想要开始一个全新的家庭。我55岁时有了肯德拉,65岁时有了洛根。孩子们之间的年龄跨度让洛根看上去像我的独子,因此我经常落到成为他的玩伴从桨叶式冲浪到滑水到高空滑索。我也从早到晚观看俱乐部排球联赛,因为那是洛根喜欢的运动项目。 这一系列不寻常的经历使我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些想法又可以将我置于有天壤之别的情绪电梯楼层。大部分**或假日早晨,当洛根说“出发了,爸爸!”时,我会想起洛根给我的生活带来的灿烂阳光。因为他用一个孩子纯洁好奇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从而帮助我学习和成长。作为他的玩伴增加了我在健康方面的投入,这样我才能跟上他的节奏。对洛根的邀请,我通常的反应是大喊“落后的是坏蛋!”,然后带他开始一段快乐的追逐。 但时不时地,我的想法会走向另一个方向。有些**或假期,我更想睡个好觉,放松放松,养精蓄锐,这时如果要我打起精神去狂野水世界,或者跳下怀梅阿湾的石壁,我就忍不住会想:“这么老了还添个孩子,我脑子是不是进水了?!我本来可以多眯会儿,或者躺在吊床上读喜欢的书,而不用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我发牢骚,翻身,拿被子蒙住头。当然这些通常都没什么用。 有什么变了吗?还是那个洛根,还是我选择的生活。真正起作用的是我对它的理解我脑中的想法。是的,生活就是我们对它的看法。 你脑子里的电影 一段时间前,森·德莱尼公司雇用了一个叫黛博拉的咨询师。她之前在休斯敦一家公司工作,因为我们的咨询师经常要坐飞机去会见客户,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地方居住,黛博拉选择住在休斯敦。 黛博拉进入公司开始培训后不久,我计划对休斯敦一家大型公用事业公司的CEO做一次推销拜访,我决定邀请黛博拉和我一起去。我当时想的是,参加会面可以让她有机会听到我们是如何向潜在客户展示自己的,这也许会给她带来些家门口的业务。 这是一次考虑不足,但用意良好的邀请。我根本没想到它会如何影响黛博拉的想法。 很久之后,黛博拉向我描述了当时她脑子里闪过的无数念头: 与新公司老板的一次推销访问?可是我还是个新员工,刚开始了解森·德莱尼公司。如果表现不好怎么办?我不是销售员,我是咨询师。如果我说了什么傻话呢?如果我妨碍了老板,让我们丢掉这笔生意呢?我会被炒鱿鱼的!那会是我履历上一个大大的污点。我冒险离开做了很久的工作,现在也回不去了。要是我找不到另一份工作怎么办?我家老大就上不了大学,我还会丢掉房子。 在控制自己胡思乱想之前,黛博拉想象出自己无家可归,住在高速公路旁边一个硬纸箱里的情景。 实际上,和客户的会面完全不是黛博拉担心的那个样子。三个人相谈甚欢,并且我们发现,黛博拉和那家公用事业公司的CEO去同一家教堂,还有一些共同的朋友。森·德莱尼公司顺利地拿到那份咨询合约,黛博拉得到在家乡开始新职业生涯的机会。后来,黛博拉和我谈到她陷入的那些可怕想法,顿时引来我们一阵开怀大笑。 但黛博拉的例子绝非个例。在生活中,我们都会解读发生或尚未发生的每件事,就像在脑海里拍电影一样编出关于它们后果的故事。无论什么想法,我们都把它看作真正的情绪和身体反应,就像好莱坞**部门将想象变成视觉一样真实。因为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可以将同一件事延伸为一个喜剧或悲剧。 有时候,思考的力量甚至能让我们经历从未真正发生过的事件。你有没有因为你认为某人做过的某事大光其火,后来却发现他根本没做过那件事?你有没有曾经确信你的职位申请被拒绝或你被诊断出某种可怕的疾病,随后却发现那样恶劣的情况并未发生?你也许经历过一两天毫无必要的折磨,所有这些都是因为难以置信的思维能力。 多年前,在森·德莱尼公司考虑接受一家大公司的收购时,我们经历了一段员工情绪波动期,这些情绪变化的基础就是他们对交易完成时可能会发生的事件的设想。我们一半的雇员为合并可能会带来的额外机会(增加的销售渠道、更大的能力和有助我们更快增长的额外投资)感到激动。另一半人则认为我们会失去我们独特的企业文化,他们几乎如丧考妣,作为从他们“失去的”公司逃出的难民,他们在考虑更新简历,寻找新的工作。每个群体都在创作一部关于未来的电影,然后再对其做出反应,而所有这些都只不过基于他们脑子里的设想。 *终,交易并未发生,那些电影脚本一夜之间消失不见,代之以熟悉的现实。有趣的是,多年后,我们确实加入了一家大公司海德思哲。但到那时,我们已经教会所有员工更好地理解思想的力量和情绪电梯。交易进行得颇为顺利,因为没有人再为想法驱动的情绪波动所累。 理解思想对情绪的影响力可以帮你控制你的反应,就像你在真正看电影时做的:你坐在黑暗的影院里,陷入剧情和悬念中;音乐响起,**勾起你奔涌的肾上腺素但在意识中,你知道它只是一部电影,你知道如果它变得太恐怖,你可以休息一下,买点爆米花;就算那是个悲剧故事,你也知道,电影结束时,你还是会回归正常生活。 当你学会以那种方式处理脑中的电影时,你的想法对你的影响力将开始下降。你永远不可能完全没有任何情绪,但明白想法是那些情绪的源泉,这一点可以让你更加超脱,可以帮你控制自己。要想学会乘坐情绪电梯向上,而不是在你无法控制的情绪力量面前感觉像个无助的受害者,这是很有力的**步,也是你将在随后章节中学到的许多做法中的一个。
《情绪电梯》作者介绍:
拉里·森(Larry Senn),美国知名心理学家、作家,现任森德莱尼国际咨询公司董事长。森德莱尼当今世界*富盛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拉里·森在二十年职业生涯中广泛服务于**巨富、世界500强企业及欧美各国政府部门、组织。他与其他人曾合著过《致胜团队》(Winning Teams)《致胜文化》(Winning
Cultures)及《21世纪领导力》(21st Century Leadership)等畅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