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9年03月
ISBN:9787521604207
[十位:7521604202]
页数:--
定价:¥68.00
店铺售价:¥27.20
(为您节省:¥40.80)
店铺库存:1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253708&r=1739279784)
13681225785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5-02 22:08:39]
王**
赣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4-21 19:47:09]
泰*
东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1-01 19:51:49]
邓**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12-06 12:26:25]
乐**
扬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10-25 11:49:45]
罗*
上海市
《让清正托起教育脊梁:党建工作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文集之三》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党建工作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的集成之作,其主要特点是集成性和创新性,随着理论水平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理论思辨更为精准,实践创新更加**。本书分为政治率廉、认识引廉、研究探廉、教育倡廉、文化育廉、监督护廉、风险警廉、创新促廉、发展兴廉、对比述廉10个单元,精选了16年来作者在担任高校纪委书记过程中推进党建工作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工作报告、调研报告、课题报告30篇约27万字。
《让清正托起教育脊梁:党建工作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文集之三》图书目录:
目录 政治率廉 思想认识先行 对策措施跟进 ——试论构建基于思想认识层面高校腐败惩防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2006年5月)/ 003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在云南省社会科学学术沙龙上的主题发言 (2017年4月)/ 011 认识引廉 提高认识水平 把握工作原则 (2006年4月)/ 019 流言终于正者 谣言止于智者 (2018年5月)/ 025 正确认识工作关系 准确拿捏管理分寸 (2018年8月)/ 037 研究探廉 加强纪检监察自身建设 提升维护党风党纪能力 (2007年6月)/ 047 云南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创新实践回顾与展望 (2008年6月)/ 070 云南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综合调研报告 (2009年9月)/ 081 云南高校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2011年7月)/ 097 教育倡廉 紧扣教育特点 探索反腐规律 ——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特点探析 (2010年1月)/ 111 发扬优良作风 争当清廉表率 ——新提拔处级领导干部任前集体廉政谈话 (2013年9月)/ 126 一心中国梦 万古下泉诗 ——研究生形势与政策课专题讲座 (2014年5月)/ 132 文化育廉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党风廉政建设 ——关于荣辱观与廉腐观的良性互动思考 (2006年6月)/ 147 中华廉政文化、历史、人物概观 ——关于中华廉政传统的溯源与追思 (2009年4月)/ 153 弘扬大学精神 拒止贪亵文化 ——在党务干部培训班上的廉政专题讲话 (2015年4月)/ 160 研习中国古典诗歌 传承中华清廉文化 ——研究生形势与政策课专题讲座 (2016年10月)/ 165 监督护廉 转变纪检监察方式 提升保驾护航能力 (2014年9月)/ 179 打造专兼结合队伍 形成上下联动机制 ——在基层纪检委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2012年12月)/ 186 坚持监督唯物论 用好监察辩证法 (2018年9月)/ 194 风险警廉 高校勤政建设与廉政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研究 (2012年7月)/ 203 高校廉政风险环境评价与形势研判 (2013年9月)/ 214 云南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对策规划与措施设计 (2014年7月)/ 223 创新促廉 由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 (2017年6月)/ 231 全面从严治党时代特征论析 (2017年7月)/ 259 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动能研析 (2017年7月)/ 267 发展兴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若干重要关系辨析 (2011年4月)/ 279 以思想大解放**高校大改革和大发展 (2008年10月)/ 294 肩负起新时期林业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 (2007年12月)/ 301 争当新时代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开拓者和**者 (2018年9月)/ 314 对比述廉 新自由主义的危机 (2012年12月)/ 327 后记/ 341
《让清正托起教育脊梁:党建工作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文集之三》文章节选: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在云南省社会科学学术沙龙上的主题发言 (2017年4月) 在全省上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努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消除党内政治生活的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之际,云南省社科联、云南省纪检监察学会以“严肃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为主题,联合举办这次社会科学学术沙龙活动,很及时,很必要,很有创意,很有担当。下面,我根据主办部门安排做个简要发言,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关于自然生态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历史和实践反复昭告人们,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应当以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为基准,应当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为依归。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一旦人类活动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临界值,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恣肆报复和疯狂反噬,甚至有可能引发综合性、整体性、灾难性、毁灭性的严重后果,比如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海平面上升、土地荒漠化、自然灾害加剧和人类生存危机加深,等等。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中国黄河文明的衰落,西方发达**一度面临的生态危机,中国目前遭遇的环境阵痛,莫不如此,概莫能外。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社会面临的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任务极为艰巨,千万不可小觑,万万不能懈怠。否则*终面临重大危机的只能是也必然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关于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是由自然生态转化而来的一个全新概念,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的基本情况,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状况,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本状态,是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稳固程度的基本标识,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遵循,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准绳。政治生态与自然生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从相同方面而言,政治生态也有其不可逾越的底线和不能触碰的红线。一旦越过党纪底线和法律红线,不仅会使党员干部陷入倾家荡产和身败名裂的高危境地,而且会给党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声誉造成无法挽回和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净化政治生态的难度不亚于修复自然生态,甚至比修复自然生态更艰苦、更艰难、更艰巨。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包括**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慵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本位主义、拜金主义日益严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愈演愈烈,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问题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现象滋生蔓延,严重侵蚀党的思想和肌体,严重侵害党的团结和统一,严重破坏党内生活和生态,严重损坏党的形象和声誉。我们党肩负的管党治党担子尤为繁重,丝毫不能松劲,须臾不容松懈,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工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否则*后受到致命伤害的只能是也必然是党和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三、关于净化政治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党内政治生活严肃性有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相关制度的出台、相关规矩的明晰、相关督查的跟进,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的问题已经有了明显改观,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有少数地区、部门、单位还存在党内政治生活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问题,比如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交心谈心活动流于形式、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开展不起来、批评与自我批评缺乏麻辣味,等等,导致党员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无法经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的磨炼和考验,到了关键时刻容易掉链子,进而导致政治纪律的打头、管总地位难以充分凸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纪律的惩防性能。 二是思想道德教育有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党纪党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传统作风教育、时代精神教育的制度化和常态化,思想道德教育不扎实的问题已经有了显著改变,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有少数地区、部门、单位还存在教育形式不丰富、教育**不突出、教育效果不理想问题,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尚未完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教育的教化潜能。 三是制度执行有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内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在管党治党和管权治吏方面的标本兼治作用日益显现,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有少数地区、部门、单位还存在重形式轻效果、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落实问题,有的制度甚至成为“纸老虎”“稻草人”“橡皮泥”,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度的约束机能。 四是党内监督有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党内监督责任得到细化和强化,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有少数地区、部门、单位还存在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党委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基层党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作用发挥不均衡和不托底问题,有的甚至把监督责任完全推到纪检监察部门身上,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监督的制衡功能。 五是责任落实有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党委“一把手”的“**责任人”责任、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在分管工作范围内的主要领导责任落实的不断深化,各类责任主体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得到相应强化,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有少数地区、部门、单位还存在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一手硬一手软、一头重一头轻、一个实一个虚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落实的工作效能。 六是干部问责有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问责条例的颁布施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追责已经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有少数地区、部门、单位还存在只问责乱作为行为不追责不作为行为、只问责一般干部不追责领导干部、只问责直接责任人不追责领导责任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问责的倒逼动能。
《让清正托起教育脊梁:党建工作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文集之三》编辑推荐与评���:
本书集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阶段;阐述了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八个摒弃、八个确立”的新型理念。
《让清正托起教育脊梁:党建工作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文集之三》作者介绍:
王映平,男,汉族,1959年出生,云南通海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早年曾当过回乡知青、代课教师、民办教师。长期从事人才、科技、教育、纪检、监察管理与研究工作,在全面完成管理工作职责和文字工作任务的前提下,相继主持或参与研究课题18项,主编或参编专著10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2项、省部级和厅局级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成果(论文)奖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