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040228953
[十位:7040228955]
页数:227
定价:¥19.10
店铺售价:¥83.30
(为您节省:¥-64.20)
店铺库存:6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758542161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6 17:50:02]
孙**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6 17:41:44]
四***
大理白族自治州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6 12:47:59]
管**
南通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6 12:13:44]
夏**
青岛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6 09:04:11]
赖**
广州市
《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内容提要:
《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借鉴比较文学研究之“主题”概念,从微观(诗歌文本)和宏观(诗歌演变史)相结合以及“社会文化功用”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以唐诗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探究。在此基础上,《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归纳出中国古典诗歌在文化视阈中具有超越性、概括性、生成性的十种基本主题:时间、生命、情爱、别离、求仕、忧患、隐居、从军、怀古、娱乐。作者从文化诗学的视阈出发,注重发掘这些基本主题得以生成、演进的民族文化内蕴,在具体的诗歌文本解读中反观蕴涵其中的民族心理、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等;在具体的诗歌文本解读中融人中国古代诗歌社会文化功用理论的阐发,突出文学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和作品的当下意义;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根植的文化土壤、民族精神、情感特质和诗学内蕴。
《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适合于有兴趣对传统诗歌作深度思考与探究的高校文科学生,以及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用为参考,以助研读。
《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图书目录:
绪论 中国古典诗歌的“主题研究”
一、“主题研究”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的发展轨迹
三、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的分类问题
**章 中国古典诗歌的时间主题
一、从物理学到哲学的时间观念
二、及时行乐·惜时进取
三、“春女思,秋士悲”
四、诗意的哲思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主题
一、基于现世的生死观
二、生死道无常与临终自悼
三、厌世与游仙
四、哭挽与怀故
第三章 中国古典诗歌的情爱主题
一、中国古典诗歌表现情爱的传统
二、别离的相思与怨望
三、失恋的痛楚
四、宫怨、闺怨中爱的渴求
五、“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沉悼亡
六、躲闪与放肆:传统艳情诗歌的心态特征
第四章 中国古典诗歌的别离主题
一、别离主题的文化成因
二、孤客千里的悠悠乡愁
三、依依别情
四、怀远与赠答
第五章 中国古典诗歌的求仕主题
一、求仕: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
二、言志、咏怀与求仕动机
三、宦游、求仕的苦辛
四、干谒、奉和、应制与酬答
五、“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六、下第、感遇、感怀中的幽愤
第六章 中国古典诗歌的忧患主题
一、中国诗歌的忧患情结
二、早期诗歌中的忧患意识
三、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四、“心忧炭贱愿天寒”
五、对文化衰微的忧患
第七章 中国古典诗歌的隐居主题
一、隐逸人格精神的特点
二、陶渊明以前的隐居诗
三、以陶渊明诗为**
四、山水、禅悦与闲适
第八章 中国古典诗歌的从军主题
一、从军主题的文化释义
二、《诗经》战争诗篇与幽燕悲歌
三、从军主题的高扬
四、盛唐:从军诗的高潮
第九章 中国古典诗歌的“怀古”主题
一、“怀古”诗类的民族特征与成因
二、“怀古”主题诗类的界定与诗学含义
三、怀古主题诗类的子项划分
第十章 中国古典诗歌的娱乐主题
一、诗歌的开端:从“媚神”到“娱人”
二、卑贱的娱者:从“古优”到“赋家”
三、“释放”的时代:从“赋家”到“诗人”
四、把玩“作品”:魏晋诗人的自娱自乐
后记
……
《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文章节选:
第十章 中国古典诗歌的娱乐主题
文艺包括诗歌文学具有娱乐之功用,原本是中外文艺理论的一个定律。古罗马的理论家贺拉斯在其《诗艺》中说:“如果是一出毫无益处的戏剧,长老的‘百人连’(此为古罗马武装部队的单位——引者)就会把它驱下舞台;如果这出戏毫无趣味,高傲的青年骑士便会掉头不顾。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从理论上说,娱乐性是包括诗歌在内的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特征就是“无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判断力批判》)其后,席勒又在这个基础上将这一学说系统地继承并加以发挥。他认为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游戏冲动作为调和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中介,创造了一个活的形象,或者说,创造了*广义的美”。(《审美教育书简》)但是,对中国古典诗歌来说,这一理论似乎并不完全适用。中国古典诗歌特别强调言志抒情,表见情性,其社会功用特别注重政治教化,移风易俗。专就娱乐性的诗歌表现来看,把“自娱独乐”与“同乐娱众”之作的两种情形放在一起比较,显然后者要更为发达一些。中国古典诗歌的作者主体是历代的士大夫文人,即所谓“劳心”者**,心之劳,劳于教化百姓之事,所以看起来是“自娱独乐”,表现“情性”的诗,其实往往在自觉与不自觉地表现自己作为“教化者”的“目的性”,欧阳修所曾讴歌的“独乐乐不如与民同乐”,说到底还是他本人“独乐”的精神境界,也因此,西方戏剧文学之所谓“寓教于乐”,就很难成为中国古典诗歌自觉而为之的“目的性”。换言之,西方的“乐”,有真实为“众”的“目的性”,且更多用力在艺术形态方面,而中国诗的“乐”,“乐”在性情,主张以个人的“为人”境界来影响周围的“众”,包括后来的“众生”,比如陶渊明、苏轼的诗。这样说来,讨论中国古典诗歌娱乐主题的“个性”,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娱乐的诗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受着传统政教文化和专制的等级社会制度的严重约束,真正为民众的娱乐诗始终难登“大雅之堂”,事实上也从未融入中国古典诗的主流,至少在现存的诗歌遗产面前,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解读娱乐主题诗类,也只能从文化的复杂层面上入手,把我们所能够思考的成果呈现给读者,尽力而为。 一、缘起之说
从萌生写作这部书的想法开始直到完成它,其间大约隔了十年多的光阴,现在回忆起来,已经有些渺茫。记得当时学界正在倡导宏观研究的方法,一系列有关这方面的论文令我大开眼界,作为一种研究思维,它开阔的视界影响了我当时的写作,许多论文题目一时间都变“大”了。正是在这样一种“阅读”与思考的状态下,一本和“主题研究”有关的专著进入了我的视线。现在回想起来,在那本书里,论者纵横驰骋于不同文本,几乎是任情调遣众多文献材料的快意深深吸引了我。那时的我正埋头于诗学理论研究,终日冥思苦想,沿着自己设定的理论框架去寻找文献的支持,经常莫名其妙地陷入材料枯竭的状态。但是,在这本“主题研究”的论著里,情况却不然,浩繁的中国文献典籍,对他来说似乎是调遣不尽的。更吸引我的又不止于此:在这本书中,几乎每一个主题的展开思路都体现出了“主题学”理论所固有的那种“整体性”、“贯通性”的用思特性,而在这一点上,它恰好与当时的宏观研究方法“合辙押韵”。驰骋的自由和大气地挥斥,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坦白地说,这种思维性格,在当时很令我着迷。我始终信奉研究的“自由主义”原则,认为研究应该是研究者性情的表达,如果研究不能给研究者带来愉快,反而是束缚,那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摆脱,哪怕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主题研究”在这一点上似乎非常符合我的性情和奉行的主义。在那段时间里,那种研究思考的自由感几乎时刻在召唤着我,只是由于当时的许多没完成的其他课题的牵绊,让我*终与它止于相望而已。
自此以后,我对于学界主题研究成果的关注,变得更加刻意了。我发现,原本这个属于比较文学范畴的主题研究,在一个非常开放自由的学术领地里,其实存在着很多的缺欠和粗糙的空白。总的印象是:以目前的大陆学界在古典文学领域内进行的这种研究成果从整体情形来看,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主题比较研究仍十分遥远,这表现于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即作为与“他者”比较的前提——中国文学自己内部的主题研究尚欠账很多;表现于主题学理论的运用方面,生硬套用的痕迹触处可见。在许多有影响的著述里,理论的优长之处与其固有的缺欠共存。*值得提及的便是这种“宏大”的用思性格,又似乎很容易引人陷入“自以为是”的境地,其结果就是:辛勤制作的“产品”,常常因为这种研究的无限联系性而破绽百出。
《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编辑推荐与评论:
陈向春,硕士生导师,1952年生,河北丰润人。1977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系工作,任教于古代文学教研室至今。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学与传统诗文化的研究。现任全国柳宗元研究会理事、院属中国古典诗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论文集《松斋论诗丛稿》(2007)、主编《中国古典文学》(2005)等。曾先后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丛刊》、《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辑刊》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作者介绍:
陈向春,硕士生导师,1952年生,河北丰润人。1977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系和,任教于古代文学教研室至今。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学与传统诗文化的研究。现任人国柳宗元研究会理事、院中国古典诗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论文集《松斋论诗丛稿》(2007年)、主编《中国古典文学》(2005)等。曾先后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丛刊》、《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辑刊》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