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ISBN:9787302489795
[十位:7302489793]
页数:--
定价:¥49.80
店铺售价:¥14.90
(为您节省:¥34.90)
店铺库存:5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758542161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4 21:19:42]
吴**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4 17:26:37]
杨*
西宁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4 16:57:22]
袁**
南昌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3 22:12:45]
李**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3 20:25:00]
梅**
惠州市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4版)》图书目录:
目录
第1章交流高电压试验装置
1.1概述
1.2高电压试验变压器的结构型式及主要参数
1.2.1高电压试验变压器的结构型式
1.2.2试验变压器的主要参数
1.3串级高压试验变压器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4版)》文章节选:
目录
第1章交流高电压试验装置
1.1概述
1.2高电压试验变压器的结构型式及主要参数
1.2.1高电压试验变压器的结构型式
1.2.2试验变压器的主要参数
1.3串级高压试验变压器<p>目录</p> <p> </p> <p> </p> <p>第1章交流高电压试验装置</p> <p> </p> <p>1.1概述</p> <p> </p> <p>1.2高电压试验变压器的结构型式及主要参数</p> <p> </p> <p>1.2.1高电压试验变压器的结构型式</p> <p> </p> <p>1.2.2试验变压器的主要参数</p> <p> </p> <p>1.3串级高压试验变压器</p> <p> </p> <p>1.3.1串级变压器的基本原理</p> <p> </p> <p>1.3.2降低试验变压器短路电抗的内部结构措施</p> <p> </p> <p>1.3.3自耦式串级变压器的短路电抗计算</p> <p> </p> <p>1.3.4几种自耦式串级试验变压器的外形及结构</p> <p> </p> <p>1.3.5串级试验变压器的优缺点</p> <p> </p> <p>1.4高电压试验变压器的调压装置</p> <p> </p> <p>1.4.1自耦调压器</p> <p> </p> <p>1.4.2移圈式调压器</p> <p> </p> <p>1.4.3电动发电机组</p> <p> </p> <p>1.5试验变压器输出电压的升高及波形畸变</p> <p> </p> <p>1.5.1容性试品上的电压升高及引起的测量误差</p> <p> </p> <p>1.5.2试品击穿引起的恢复过电压及防止方法</p> <p> </p> <p>1.5.3试验变压器输出电压的波形失真及改善措施</p> <p> </p> <p>1.6交流高压串联谐振试验装置</p> <p> </p> <p>1.7用高压试验变压器产生操作冲击电压</p> <p> </p> <p>1.7.1电容器对变压器一次侧放电产生操作冲击电压</p> <p> </p> <p>1.7.2用闸流管使变压器一次侧瞬间接通工频电源产生操作冲击电压</p> <p> </p> <p>思考题</p> <p> </p> <p>习题</p> <p> </p> <p>参考文献</p> <p> </p> <p> </p> <p> </p> <p>第2章交流高电压的测量</p> <p> </p> <p>2.1概述</p> <p> </p> <p>2.2测量球隙</p> <p> </p> <p>2.3静电电压表</p> <p> </p> <p>2.4高压交流分压器及充气标准电容器</p> <p> </p> <p>2.4.1交流分压器的测量误差分析</p> <p> </p> <p>2.4.2交流电容分压器的组成</p> <p> </p> <p>2.4.3电容分压器等效电容的测量</p> <p> </p> <p>2.5峰值电压表</p> <p> </p> <p>2.5.1利用电容电流整流测量峰值电压</p> <p> </p> <p>2.5.2利用电容器上的整流充电电压测量峰值电压</p> <p> </p> <p>2.5.3有源数字式峰值电压表</p> <p> </p> <p>思考题</p> <p> </p> <p>习题</p> <p> </p> <p>参考文献</p> <p> </p> <p> </p> <p> </p> <p>第3章直流高电压试验装置</p> <p> </p> <p>3.1概述</p> <p> </p> <p>3.2高压硅堆</p> <p> </p> <p>3.3硅堆的电压分布和均压措施</p> <p> </p> <p>3.4倍压电路</p> <p> </p> <p>3.5直流高压串级发生器</p> <p> </p> <p>3.6小型化的直流高压串级发生器</p> <p> </p> <p>思考题</p> <p> </p> <p>习题</p> <p> </p> <p>参考文献</p> <p> </p> <p> </p> <p> </p> <p>第4章直流高电压的测量</p> <p> </p> <p>4.1概述</p> <p> </p> <p>4.2测量间隙</p> <p> </p> <p>4.2.1棒棒空气间隙</p> <p> </p> <p>4.2.2用棒间隙校核直流高电压测量装置</p> <p> </p> <p>4.2.3球球空气间隙</p> <p> </p> <p>4.3静电电压表</p> <p> </p> <p>4.4电阻分压器</p> <p> </p> <p>4.4.1高欧姆电阻器</p> <p> </p> <p>4.4.2降低电阻分压器测量误差的措施</p> <p> </p> <p>4.4.3电阻分压器实例</p> <p> </p> <p>4.4.4交、直流两用阻容分压器</p> <p> </p> <p>4.5桥式电阻分压器</p> <p> </p> <p>4.5.1工作原理</p> <p> </p> <p>4.5.2电阻的短时稳定性</p> <p> </p> <p>4.5.3分压比的误差</p> <p> </p> <p>4.5.4桥式电阻分压器实例</p> <p> </p> <p>4.6测量系统的比对和校准</p> <p> </p> <p>思考题</p> <p> </p> <p>习题</p> <p> </p> <p>参考文献</p> <p> </p> <p> </p> <p> </p> <p>第5章冲击电压的产生</p> <p> </p> <p>5.1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功用和冲击电压波形</p> <p> </p> <p>5.2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基本原理</p> <p> </p> <p>5.3发生器放电回路的数学分析</p> <p> </p> <p>5.3.1基本回路的分析</p> <p> </p> <p>5.3.2简化回路的近似计算分析</p> <p> </p> <p>5.3.3考虑回路电感的简化回路分析</p> <p> </p> <p>5.3.4发生器放电回路的程序计算</p> <p> </p> <p>5.4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充电回路</p> <p> </p> <p>5.5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同步</p> <p> </p> <p>5.5.1中间球隙过电压状态分析</p> <p> </p> <p>5.5.2改善发生器同步性能的措施</p> <p> </p> <p>5.6雷电冲击电压的波形振荡</p> <p> </p> <p>5.6.1阻尼条件分析</p> <p> </p> <p>5.6.2发生器电感和杂散电容的求取</p> <p> </p> <p>5.7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结构</p> <p> </p> <p>5.8冲击电压发生器设计计算举例</p> <p> </p> <p>5.9雷电冲击截波电压的产生</p> <p> </p> <p>5.10陡波前冲击电压的产生</p> <p> </p> <p>5.11操作冲击电压的产生</p> <p> </p> <p>5.12电力变压器的操作冲击电压试验</p> <p> </p> <p>5.12.1概述</p> <p> </p> <p>5.12.2变压器高压绕组端部对地等效电容的估算</p> <p> </p> <p>5.12.3电力变压器的非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试验</p> <p> </p> <p>5.12.4电力变压器的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试验</p> <p> </p> <p>思考题</p> <p> </p> <p>习题</p> <p> </p> <p>参考文献</p> <p> </p> <p> </p> <p>第6章冲击高电压的测量</p> <p> </p> <p>6.1概述</p> <p> </p> <p>6.2用球隙测量冲击电压的特点</p> <p> </p> <p>6.3冲击高电压分压器</p> <p> </p> <p>6.3.1冲击高压分压系统的构成</p> <p> </p> <p>6.3.2冲击测量系统的转移特性</p> <p> </p> <p>6.3.3各类冲击电压分压器概述</p> <p> </p> <p>6.3.4电阻分压器</p> <p> </p> <p>6.3.5电容分压器</p> <p> </p> <p>6.3.6阻容串联分压器</p> <p> </p> <p>6.3.7微分积分测量系统</p> <p> </p> <p>6.3.8冲击测量系统的性能试验和校准</p> <p> </p> <p>6.4高压示波器</p> <p> </p> <p>6.5数字存储示波器</p> <p> </p> <p>6.5.1发展及应用</p> <p> </p> <p>6.5.2基本原理</p> <p> </p> <p>6.5.3主要技术指标</p> <p> </p> <p>6.5.4DSO应用于高电压测试中的基本技术指标和注意事项</p> <p> </p> <p>6.6高电压测试的抗干扰措施</p> <p> </p> <p>6.6.1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和防止措施</p> <p> </p> <p>6.6.2抗干扰综合措施实例</p> <p> </p> <p>6.6.3冲击测量系统的干扰试验</p> <p> </p> <p>6.7光电测量系统</p> <p> </p> <p>思考题</p> <p> </p> <p>习题</p> <p> </p> <p>参考文献</p> <p> </p> <p> </p> <p> </p> <p>第7章冲击电流发生器</p> <p> </p> <p>7.1概述</p> <p> </p> <p>7.2冲击电流发生器的基本原理</p> <p> </p> <p>7.3冲击电流发生器的结构</p> <p> </p> <p>7.4冲击电流峰值和波形的调节</p> <p> </p> <p>7.4.1线性阻抗元件的电路</p> <p> </p> <p>7.4.2含有非线性电阻元件的电路</p> <p> </p> <p>7.5冲击电流方波发生器</p> <p> </p> <p>7.6冲击电流发生器的恒流充电</p> <p> </p> <p>7.6.1采用恒流源充电的必要性</p> <p> </p> <p>7.6.2LC恒流源的基本原理</p> <p> </p> <p>7.6.3恒流充电装置的实例</p> <p> </p> <p>思考题</p> <p> </p> <p>习题</p> <p> </p> <p>参考文献</p> <p> </p> <p> </p> <p> </p> <p>第8章冲击电流的测量</p> <p> </p> <p>8.1概述</p> <p> </p> <p>8.2分流器</p> <p> </p> <p>8.2.1对分流器的性能要求</p> <p> </p> <p>8.2.2分流器的几种结构形式</p> <p> </p> <p>8.3罗戈夫斯基线圈</p> <p> </p> <p>8.3.1罗戈夫斯基线圈测量电流的原理和特点</p> <p> </p> <p>8.3.2两种积分方式的罗戈夫斯基线圈</p> <p> </p> <p>8.3.3罗戈夫斯基线圈的结构</p> <p> </p> <p>8.4冲击电流测量系统的性能试验</p> <p> </p> <p>8.4.1IEC标准和中国**标准规定测量系统要进行的试验</p> <p> </p> <p>8.4.2阶跃响应及其试验</p> <p> </p> <p>思考题</p> <p> </p> <p>习题</p> <p> </p> <p>参考文献</p> <p> </p> <p> </p> <p>第9章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的测量</p> <p> </p> <p>9.1概述</p> <p> </p> <p>9.2西林电桥</p> <p> </p> <p>9.2.1基本原理和接线</p> <p> </p> <p>9.2.2杂散电容和电桥屏蔽</p> <p> </p> <p>9.2.3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和消除</p> <p> </p> <p>9.2.4电桥的准确度和指零仪</p> <p> </p> <p>9.3电流比较仪式电桥</p> <p> </p> <p>9.4变频介质损耗因数测量仪</p> <p> </p> <p>9.5介质损耗因数的在线监测</p> <p> </p> <p>思考题</p> <p> </p> <p>习题</p> <p> </p> <p>参考文献</p> <p> </p> <p> </p> <p>第10章局部放电测量</p> <p> </p> <p>10.1概述</p> <p> </p> <p>10.2局部放电的检测</p> <p> </p> <p>10.2.1脉冲电流法</p> <p> </p> <p>10.2.2检测阻抗</p> <p> </p> <p>10.2.3局部放电检测装置</p> <p> </p> <p>10.2.4局部放电仪的校准</p> <p> </p> <p>10.2.5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和熄灭电压</p> <p> </p> <p>10.3局部放电检测时的干扰和抗干扰措施</p> <p> </p> <p>10.4局部放电的定位及其他检测方法</p> <p> </p> <p>10.5局���放电的现场测试和在线监测</p> <p> </p> <p>思考题</p> <p> </p> <p>习题</p> <p> </p> <p>参考文献</p> <p> </p> <p> </p> <p>第11章高电压实验室</p> <p> </p> <p>11.1高电压实验室的主要装置及其参数</p> <p> </p> <p>11.2高电压实验室的净空距离</p> <p> </p> <p>11.3高电压实验室的屏蔽</p> <p> </p> <p>11.3.1屏蔽的作用和原理</p> <p> </p> <p>11.3.2高电压实验室的屏蔽结构</p> <p> </p> <p>11.4高电压实验室的接地</p> <p> </p> <p>11.4.1接地的作用</p> <p> </p> <p>11.4.2接地装置的实施</p> <p> </p> <p>11.4.3接地系统的性能试验</p> <p> </p> <p>11.5高电压实验室的建筑</p> <p> </p> <p>11.6高电压实验室的基本**规则</p> <p> </p> <p>思考题</p> <p> </p> <p>习题</p> <p> </p> <p>参考文献</p> <p> </p> <p>习题答案</p> <p> </p> <p>附录A附表</p> <p> </p> <p>表A1球隙放电标准</p> <p> </p> <p>表A2大容量成套工频高压试验装置主要技术数据</p> <p> </p> <p>表A3高压脉冲电容器和整流用电容器</p> <p> </p> <p>表A4高压硅堆技术参数</p> <p> </p> <p>表A5同轴电缆参数表</p> <p> </p> <p>表A6电阻合金材料的性能和特点</p> <p> </p> <p>表A7常用电阻合金线规格</p> <p> </p> <p>表A8国产电源滤波器的主要性能</p> <p> </p> <p>表A9各类设备的1min工频耐受电压</p> <p> </p> <p>表A10各类设备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p> <p> </p> <p>表A11超高压及特高压设备的标准绝缘水平</p> <p> </p> <p>表A12特高压变压器的试验电压值</p> <p> </p> <p>表A131000kV设备绝缘额定耐受电压</p> <p> </p> <p>参考文献</p> <p> </p> <p>附录B冲击电压发生器(3~5阶电路)输出电压象函数的表达式</p> <p> </p> <p>附录C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放电回路计算程序</p> <p> </p> <p>附录D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发生回路的计算程序</p> <p> </p> <p>附录E冲击电流发生器的放电回路计算程序</p> <p> </p> <p>附录F冲击电流发生器(包含非线性电阻)放电回路的计算程序</p>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前言
我国在2009年建成交流1000 kV特高压输电系统和直流±800 kV输电系统,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和高电压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电压技术的快速发展是超高电压和特高电压输电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高电压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形态的高电压和各种性能的电介质。尽管一百多年来高电压技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关于电介质击穿的一些机理还不是很清楚,许多实际问题需要依靠试验来解决。由于试验技术对高电压技术如此重要,以及它所使用的一些手段的特殊、内容的丰富和技术的复杂,使它成为高电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书内容包括高电压试验设备和测量技术两大方面,还涉及高电压试验室的建设。书中还介绍了有关高电压试验技术的新版中国**标准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对于某些产品试验的特殊要求,可查阅相关的试验规程。本书内容还涉及电力系统中预防性试验所用到的重要设备、仪器和试验方法,而对预防性试验的具体要求和结果分析,请参见《高电压绝缘技术》教材。<p>前言</p> <p> </p> <p>我国在2009年建成交流1000 kV特高压输电系统和直流±800 kV输电系统,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和高电压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电压技术的快速发展是超高电压和特高电压输电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高电压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形态的高电压和各种性能的电介质。尽管一百多年来高电压技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关于电介质击穿的一些机理还不是很清楚,许多实际问题需要依靠试验来解决。由于试验技术对高电压技术如此重要,以及它所使用的一些手段的特殊、内容的丰富和技术的复杂,使它成为高电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p> <p>本书内容包括高电压试验设备和测量技术两大方面,还涉及高电压试验室的建设。书中还介绍了有关高电压试验技术的新版中国**标准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对于某些产品试验的特殊要求,可查阅相关的试验规程。本书内容还涉及电力系统中预防性试验所用到的重要设备、仪器和试验方法,而对预防性试验的具体要求和结果分析,请参见《高电压绝缘技术》教材。</p> <p>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一方面力求深入阐述高电压试验设备和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另一方面也提供许多实际应用知识,如测试设备的设计和选择方法。学完本书后,应能掌握高电压试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的试验方法,还应能掌握组建高电压试验室的一些必要知识。书后的附录中提供了主要高电压设备、元件或有关材料的性能数据及计算程序,以便于查阅和应用。本书可以作为高校强电专业的参考教材,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电力系统或电气设备制造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及自学教材。</p> <p>本书第1版于1982年出版,被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作为教材使用,并于1986年获得清华大学教材一等奖。</p> <p>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电压试验技术的**标准及有关IEC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更新,有必要对本书内容进行较大幅度的修订。2003年,修订后的本书第2版出版。在第2版中,更注意了在内容上讲清物理概念,精简了一些数学推导过程; 在冲击电压发生器电路计算中,引入了4阶回路的计算程序; 结合编著者的科研成果,增补和更新了本书内容,例如在冲击电压的测量中新增了微分积分测量系统和加强了阻容分压器的理论分析; 在精简高电压示波器内容的同时,新增了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内容; 在对绝缘tanδ的测量中,新增了在线监测和全数字测量; 在绝缘的局部放电测量中,新增了局部放电的定位和其他检测方法,以及局部放电的现场测试等内容。此外还新增了练习题和思考题。</p> <p>本书的第3版于2009年9月问世。第3版中进一步根据*新的IEC标准、**标准及行业标准(DL/T992—2006),对内容进行了修改; 删除了一些原参考苏联和日本著作所写的内容; 根据清华大学肖达川教授的建议,在电路分析中改用卷积定理取代杜阿美尔积分,以便与电路课程更好地衔接; 在第2章的交流分压器的理论分析中,改用拉普拉斯变换法,使它能与后面冲击分压器部分的理论分析相呼应; 在冲击电流发生器的内容中,增加了非线性电路计算程序; 书后增添了习题的答案。本书第3版还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p> <p>在本书第4版中,全部采用*新颁布的高电压技术方面的IEC及**标准的内容; 在第5章冲击电压的产生中,增加了高压变压器进行操作冲击试验的内容,根据**标准GB/T 16927.3—2010《高电压现场试验的定义及要求》,对用变压器进行高频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试验的电路进行了理论分析; 在对绝缘的tanδ测量中,新增了变频抗干扰法; 对全书的插图和计算式中的符号,全部改用**标准规定的符号。</p> <p> </p> <p> </p> <p>在第4版的修订工作中,陈昌渔修订了第1、2、5~8和11章; 王昌长与高胜友修订了第3、4章; 高胜友修订了第9、10章及第5章的5.11.4节; 陈昌渔与王昌长修订了附录A; 谈克雄与陈昌渔修订了附录B、C、D、F; 陈昌渔与王昌长校订了习题答案。全书经由谈克雄教授仔细主审,修改了一些原书中的文字、计算式、计算程序及插图中的差错或不合适的表达,他不仅做了全书的审阅工作,而且参与改写了书中多处的文字和插图的内容[如计算式(218)及附录F等],使得本书的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p> <p> </p> <p>本书所列的计算程序全部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谭浩强教授向笔者指出,FORTRAN语言仍然是用于科学计算的****语言,并不因出现其他语言而使之地位下降。</p> <p> </p> <p>清华大学戚庆成、杨学昌教授对本书提出了修改意见,西安交通大学邱毓昌教授为本书书写了评语,我们对此深表感谢。 </p> <p>在本书第4版出版时,编著者对已故的张仁豫教授致以敬意!深深感谢和纪念他首先在清华大学讲授“高电压试验技术”课程以及他为编写教材所付出的劳动。</p> <p>在我国处于超高电压和特高电压输电大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读者在技术上提供帮助。</p> <p>限于编著者水平,本书内容中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给予指正。</p> <p> </p> <p> </p> <p> </p> <p>编著者2017年8月于清华园</p>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第1章交流高电压试验装置1.1概述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4版)》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内容包括高电压试验设备和测量技术两大方面,以及高电压试验室的建设。书中还介绍了有关高电压试验技术的新版中国**标准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