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2年05月
ISBN:9787564133979
[十位:756413397X]
页数:366
定价:¥59.00
店铺售价:¥18.20
(为您节省:¥40.80)
店铺库存:6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758542161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3 14:18:03]
左**
中山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认好评!
[2025-01-02 23:12:28]
陈**
佛山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2 22:08:46]
琼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1 23:30:14]
陈**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31 10:46:18]
昆明市
《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内容提要:
《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由关传友著,从文化学、文化史学、哲学、民俗学、地理学、生态学、林学的角度,全面系统地解读了风水林产生、起源、价值、类型和文化意蕴,填补了风水林理论研究的空白。全书共分九章,**章绪论首先对风水、风水林进行了科学的定义,简述了风水林的类型及研究意义。第二章概述了中国风水理论的发展历程,对主要的风水术语进行了解释。第三章论述了风水林的产生和价值,认为风水林具有生态、景观、经济等自然价值和审美、文化、文物、旅游等社会人文价值。第四章探讨了中国人在培育保护风水林的历史实践中所展示的风水绿化思想、风水生态伦理思想。第五章选择构成风水林景观常见的四十余种具有吉祥、辟邪作用的树种。第六~八章分别考述了村落、墓地、寺院等风水林的起源、形成原因以及历代培育保护的实践,列举了各地现存的主要风水。第九章选择简介了各地流传的有关风水林的传说故事。结束语部分对现代风水林的培育和保育实践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图文并茂,融学术性、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对从事历史、地理、林学、生态、园林、环境、艺术、美学、文化、民俗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是适合于社
《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图书目录:
**章 绪论
第二章 风水的概说
一、风水的发展历程
1. 先秦时期:风水思想的发源
2. 秦汉时期:风水理论的雏形
3. 魏晋六朝:风水理论体系的确立
4. 隋唐五代时期:风水理论的不断完善
5. 两宋时期:风水理论体系的定型
6. 明清时期:风水术的泛滥和风水理论的再完善
7. 近代以降:风水的衰落与兴起
二、风水的名词解释
1. 生气
2. **
3. 形势
4. 水口
5. 天门地户
6. 明堂
7. 点穴
8. 察砂
9. 立向
10. 喝形
11. 引水补基
12. 石敢当
13. 罗经
14. 藏风
15. 补风水
16. 得水
17. 负阴抱阳
18. 宅外形
19. 宅内形
20. 解煞
第三章 风水林的产生与价值
一、风水林的产生
二、风水林的价值
1. 风水林的自然价值
2. 风水林的社会人文价值
第四章 风水林与生态哲学思想
一、风水绿化思想
1. 体现了注重林木景观的风水景观思想
2. 体现了倡导植树的风水绿化思想
3. 体现了禁止毁林的风水护林思想
二、风水的生态伦理思想
1. 尊重生命的伦理思想
2. “****”的生态和谐思想
3. “以物比德”的生态美学思想
第五章 风水林构成树种的文化意蕴
一、吉祥树种
1. 松树
2. 银杏
3. 樟树
4. 榕树
5. 榆树
6. 梧桐树
7. 槐树
8. 竹类
9. 桂花树
10. 椿树{
11. 楸树
12. 梓树
13. 合欢树
14. 枫香
15. 七叶树
16. 梅树
17. 杏树
18. 李树
19. 枣、栗树
20. 柿树
21. 玉兰
22. 海棠
23. 紫薇花
24. 柑橘
25. 荔枝树
26. 槟榔
27. 丁香花
28. 木棉树
29. 杜鹃花
30. 瑞香
31. 楠木
32. 梨树
二、驱邪树种
1. 柏树
2. 柳树
3. 杨树
4. 桃树
5. 无患子
6. 桑树
7. 杉木
8. 茱萸树
第六章 村落居宅风水林
一、村落居宅风水林的起源
二、主要村落风水林
1. 徽州村落风水林
2. 客家村落风水林
3. 民族地区的村落风水林
第七章 坟园墓地风水林
一、坟园墓地风水林的起源
二、历代营造和保护坟园墓地风水林的实践
1. 营造坟园墓地风水林
2. 保护坟园墓地风水林
三、各地坟园墓地风水林
1. **陵寝风水林
2. 中华始祖陵地风水林
3. 先贤墓地风水林
第八章 寺庙宫观风水林
一、寺庙宫观风水林的起源
二、历代营造和保护寺庙宫观风水林的成就
1. 营造寺庙宫观风水林
2. 保护寺庙宫观风水林
三、寺庙宫观风水林列举
1. 佛寺风水林
2. 道观风水林
第九章 风水林的传说故事
1. 慈禧、光绪斗风水
2. 朱熹与文公山的传说
3. 万木林的故事
4. 乌鸦不栖“至圣林”
5. 故宫大殿不植树
6. 天水伏羲庙古柏传说
7. “除奸柏”的故事
8. 国子监的“吉祥槐”
9. 鸡声林的传说
10. 一树一经文的故事
11. 乾隆植柳护风水
12. 楷模的由来
13. 于林白皮松的由来
14. 汉光武帝陵古柏故事
15. 伊尹墓地古柏的故事
16. 洛阳关林奇柏多
17. 戒台寺中古松奇
18. 香山古寺松听法
19. 清永陵神树的传说
20. 昭陵古松有寓意
21. 清西陵植树故事
22. “十八棵古榕”的前世今生
23. 林希元种树大嶝岛
24. 四十八村护松山
25. 胡厝林的故事
26. “杀人封山”护风水
27. 严田古樟的传说
28. 正觉寺里古柏怪
29. “插榕青”的传说
30. 有凤来仪的古楠林
31. 蟠龙松的传说故事
32. 土沉香与香港的得名
33. 塔尔寺丁香树的故事
34. 宋湘种植来龙风水林
35. 风水林引发的教案
36. 普照寺有六朝松
37. 都江堰的“万代长青林”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文章节选:
风水林之所以受到历代人的高度重视,是与历代人所选择的风水树种具有丰厚文化意蕴有关,将其视作为吉祥之物,或作为辟邪驱祟之物,故此深受历代人的推崇。
一、吉祥树种中国人喜爱将一些树种视为是美好、幸福与吉祥的象征,这些树种称之为吉祥树种。它的形成既与人们的主观感觉有关,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以古代人常选择喜爱的吉祥树种种植为风水林。
1.松树
松树是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植物的总称,我国有松属植物20多种,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种类有东北的红松、樟子松、落叶松,华北的油松、赤松和白皮松,西北的华山松,华东的黄山松,南方的马尾松,云贵高原的云南松、思茅松,以及被列为**保护植物名录的红松、樟子松、大别山五针松、长白松等,是我国风水林的主要构成树种。
松树*早是作为社树和墓地树栽培的。《论语·八佾》载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日“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淮南子·齐俗训》也有“夏后氏,其社用松”之载,说明夏王朝是植松为社树。《古纬书·礼纬·稽命征》之“天子坟高三刃,树以松”记载,是说周天子植松作为坟地的墓树,以为标识。《荀子·强国》称秦赵之界有大片松柏林,“其在赵者剡然有芩,而据松柏之塞。”据专家解释,“松柏之塞”是植松柏与秦为界,这是赵国于秦国边界所植松柏边防林。秦汉时期松树还被植于道路,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统一中国后,修建了以都城咸阳为**到达全国各地的驰道,夹道“树之以松”。王符《潜夫论·浮侈篇》说:“造起大冢,广种松柏。”则是说植松于坟地。东晋时钟山为京城(今南京)的镇山,《六朝事迹编类》卷二引《舆地志》记载钟山本少林木,宋时使诸州刺史罢职还者,栽松三千株,下至郡守,各有差焉。这是说东晋时回京官员在钟山种植松树,到梁朝时期,钟山已是树木葱茏,佛寺如云。陈朝陈后主与大臣张讥游玩钟山,曾经以山上的松枝取代麈尾,故诗人梅挚有“千松麈尾”句称之。所植松林直至明初尚存,明宋濂《游钟山记》称:“沿道多苍松,或如翠盖斜偃,或蟠身骄首如王虺搏人,或捷如山猿伸臂,掬涧泉饮。相传其地少林木,晋宋诏刺史郡守罢官者栽之,遗种至今。”则是南京钟山大规模种植风水林的记载。隋唐以后,种植松树作为寺庙宫观、墓地、村落的风水林,极为普遍,史书载述不绝于屡。
中国古代人之所以喜植松树为风水林,究其原因是在于将松树的自然生态特性赋予人格意义,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和意志。松树因具苍劲挺拔、蟠虬古拙的形态,抗旱耐寒、常绿延年的生物特性,被人们作为保持本真、坚强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和体魄的比况。《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格言,《庄子》谓“天寒既至,霜露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西晋的左思以“郁郁涧底松”(《咏史》其二)自比寒族孤直之士的被压抑,东晋陶渊明“抚孤松而盘垣”(《归去来辞》),感到欣慰。六朝时经常用松的形象来品评人物、形容人的神姿,如《世说新语》中称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或云“萧萧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云:“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李白欣赏嵇康孤松独立的风姿,他在《襄阳歌》中说:“清风朗月不须一钱买,玉山自倒无人推。”史载秦始皇巡游泰山,风雨骤至,在大松下避雨,后来封此树为“五大夫”,后人称此树为“五大夫松”。《幼学故事琼林》云:“竹称君子,松号大夫”,语亦由此来。
……
《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编辑推荐与评论:
《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由关传友著,是**本全面系统地解读风水林产生、起源、价值、类型和文化意蕴的著作,填补了风水理论研究的空白。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图文并茂,书中配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插图,非常有助于读者的深入理解。但本书也有某些不足之处,如对城市风水林论述不够,实际上我国古代城市的选址营建很讲究风水的,十分重视营造风水林护卫城市风水,如北京天坛的古柏林。这些有待作者今后再修订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