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9787802190559
[十位:780219055X]
页数:317
定价:¥32.00
店铺售价:¥4.20
(为您节省:¥27.80)
店铺库存:6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2505765&r=1739051510)
15758542161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7 19:07:29]
郑**
曲靖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7 17:18:49]
张*
重庆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7 14:23:06]
张**
深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7 08:35:10]
高*
曲靖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6 21:36:33]
陈*
长沙市
《老子与百姓生活》内容提要: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我们在制作电视节目时惊喜地发现,很多电视观众越来越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家是想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享受生活;另一方面,是想通过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更好地把握今天,展望明天。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百家讲坛》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让更多的专家学者走出象牙之塔,走向人气指数*旺的民间,去为普通百姓服务。
姚老师用他诗化的语言、通俗的比喻,将老子的非凡智慧与百姓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巧妙地用老子的智慧为我们分析现代人存在的许多问题。他演讲生动深刻,脱口成章,循循善诱,春风化人,很受电视观众欢迎,觉得老子原来离我们这样近,老子的智慧原来是这么贴近我们百姓生活!
本书是姚老师在《百家讲坛》演讲的基础上,再加工而成。本书的特点一如演讲,将深刻的哲理,用通俗的语言浅显地写出来,人人可读,人人可懂,人人可用。一书在手,可以启发新知,可以滋生新智,可以与大智者老子促膝谈心,可以与他结伴同行,心中永远盈满智慧。
上承古代文化,下启万代之学。老子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本书教你看到事物外表下
《老子与百姓生活》图书目录:
**讲 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与我们同在
熟悉又陌生的老子
孔子向老子问礼
老子出关
《道德经》的智慧
帛书《老子》与郭店《老子》
老子知音遍世界
第二讲 老子谈饮食之道
为腹不为目
五味令人口爽
味无味
甘其食
第三讲 老子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
老子为现代人心理把脉
老子教人们重生、贵生
品尝虚静的生存智慧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含德厚者,比于赤子
第四讲 老子谈成功之道
恍恍惚惚的成功路
有为与无为
大器晚成
以柔达到成功
功成身退
第五讲 老子智慧与现代女性之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去甚,去奢,去泰
女性的大道之美
女性玄妙之美
柔静、处下之美
第六讲 老子智慧与现代爱情婚姻
五色令人目盲
知人自知,涤除玄览
爱情婚姻的“得一”
道生之,德畜之
第七讲 老子的智慧与家庭的和谐
负阴抱阳,冲气为和
安其家,守其雌
安其家,知其雄
不欲以静,家庭安定
第八讲 老子智慧与现代式离婚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及早发现婚姻的危机
慎对离婚,慎终如始
顺其自然,离就离吧
第九讲 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人际关系“天网恢恢”
把握交际之道的宝
交际之道要历练
第十讲 老子智慧与人际交往的识人
知人者智
知己者明
既知人又知己
第十一讲 老子智慧与人际交往中的定位
定位中的“处下”
用人中的“处下”
“处下”需要修养
第十二讲 老子智慧与人际交往中的竞争
当代人绷紧了竞争的弦
竞争中的不争
不争而善胜
老子智慧与当下市场竞争理念
第十三讲 老子智慧与交往的心灵淳朴
处厚不居薄
处实不居华
淳朴的回报
第十四讲 老子智慧与交往中的言说
美言可以市尊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之出口,淡乎无味
第十五讲 老子智慧与交往中的聆听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轻诺必寡信
闻道的层级
第十六讲 老子谈“善”的智慧链
“善”字智慧果
处理关系重视“善”
人际交往中的两类人
“善”的智慧链
第十七讲 老子智慧校正“厚黑学”
什么是“厚黑学”
一个历史典型
对“厚黑学”说“不”
莫教心田荒芜
第十八讲 老子智慧与人际交往的境界
技巧与境界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成若缺,上善若水
附录 道德经
后记
《老子与百姓生活》文章节选:
那么老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老子对现代人来说,确实是很奇怪的,为什么?因为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比如他的名声好像不如孔子大,但是知道老子这个人的名字。另外是有点遥远又有点亲近,比如他的书不如孔子的书好读。再说又是有点隔阂又有点接触,比如大家去旅游,都知道“天下名山僧占多”这句话,但其实这句话还不全,天下名山道士占的也不少啊!我们到了道观里,就会看到老子了。
各位如果到福建清源山去玩,就会被道教老君岩一个特大耳朵的老子石刻像所吸引。这两只耳朵太“卡通”了,那么巨大,每一脸颊又都给耳朵占去了大半个江山,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位圣人!圣人为什么耳朵跟别人不一样 ?你看,中国汉字的圣字怎样写的?繁体字的“圣”写作“聖”,是一个“耳 ”、一个“口”、一个“壬”字构成的,多有意思。《说文》说:“聖,通也。从耳,呈声。”这是说,聖字是个形声字,就是指耳朵通顺;字的结构是从耳,表示意义与耳朵有关,呈为字的读音。不过甲骨文中写的,有的是一个人上面是一个大耳朵,那时候只要耳朵的听觉好、很敏锐就算是圣人了。甲骨文又有再添上一个“口”的,表示不仅听觉好,而且口才也好。这就有点圣人是无所不通的意思了,后来渐渐就引申指有*高道德的人,或者是精通某一方面事情的人了。中国的文化就这么深,也那么有意思,所以国学大师陈寅恪说过:“依照**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中国人特别重视圣人,有道家的圣人,有儒家的圣人,有武圣、书圣、棋圣等等,如果我们有兴趣把“圣”字梳理出来,不就是一部很厚重的文化史了吗?
老子姓李,老子一生下来,他父母可能发现这个孩子怎么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啊,你看,这孩子耳朵特别大。古人又喜欢从一个孩子的特征来取名,于是这个孩子就叫做“李耳”,他就是老子了。老子又叫老聃,聃是什么意思?聃就是耳朵大的意思,也有人说是耳朵没有耳轮。有趣的是这个孩子长大以后果真成了圣人,这就难怪以后的画家、雕塑家都把老子的大耳朵突出出来了。
有人肯定要问了,孔子姓“孔”才叫孔子,孟子姓“孟”才叫孟子,那么他姓“李”应该叫“李子”啊,为什么要叫“老子”?这一问,问得好。这又引出一个生动的传说,是老子文化中的又一个元素。中国的民间文化真是积淀丰厚,传说老子生下来的时候,他家里人都吓了一跳,这孩子不仅有大耳朵,而且还有白胡须、白眉毛,于是人们就称他为老子了。
《老子与百姓生活》编辑推荐与评论:
走近老子,认识自己,感悟生活!本书为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栏目所作的《老子与百姓生活》完全版。
熟悉老子可能从《老子》开始,那么老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老子和孔子是什么关系?老子是如何教人们重生、贵生的?老子是如何处理爱情婚姻和家庭和谐的?老子的人际交往是识人之道究竟怎样?……《百家讲坛》之《老子与百姓生活》邀请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姚淦铭,讲述老子与百姓的生活。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老子与百姓生活》作者介绍:
姚淦铭,1948年生,苏州吴江人。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硕士。现执教于教育部所属“211”之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文献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古代文化学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主要著作有:《哲思众妙门——老子今读》、《王国维文献学研究》、《汉字心理学》、《汉字与书法文化》、《礼记译注》、《先秦饮食文化研究》、《趣谈中国摩 岩石刻》,编校《王国维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