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93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1 2 607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流年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758542161    地址:云南省 昆明市 官渡区 黄土坡
促销广告:正版二手旧书,购买多本多仓库发货,多本可优惠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正版二手多仓发货,购买多本时会有多个快递发货,不指定快递。
二手书默认不含CD/小册子,有会附赠。
批量上传,套装书只是一本的价格,需要套装联系客服(点击在线交谈)。
不接急单,售后问题请直接电话联系客服(或微信)15758542161。
店铺介绍
正版二手多仓发货,购买多本时会有多个快递发货,不指定快递。
二手书默认不含CD/小册子,有会附赠。
批量上传,套装书只是一本的价格,需要套装联系客服(点击在线交谈)。
不接急单,售后问题请直接电话联系客服(或微信)15758542161。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谢春涛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增订本)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
ISBN:9787510419317 [十位:751041931X]
页数:311      
定价:¥39.00
店铺售价:¥7.80 (为您节省:¥31.20
店铺库存:6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758542161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增订本)》内容提要:
****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背
景下经济依然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使国际社会
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随着“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
国经验”成为国内外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话题。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中国
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执政成就?为什么成立已经90年、执政超过60
年,依然充满生机活力?为什么能不断逢凶化吉、战胜困难?到底有哪些
成功的秘诀?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无优势?
谢春涛主编的《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围绕国内外读
者关注的13个重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做了深入的思考和准确的解读,既
不是一般的理论读物,也不是传统的党史著作,而是试图实现二者的有机
结合。《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故事讲思想,以事实讲
道理,不仅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还非常具有可读性,是一本真正意义上
的广大党员群众看得进、读得懂、愿意读的党史通俗读物。
引言:解读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个“谜”
一、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一个**的“两个世界”
建立多党派联合政府
农民“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增订本)》图书目录:
****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背
景下经济依然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使国际社会
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随着“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
国经验”成为国内外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话题。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中国
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执政成就?为什么成立已经90年、执政超过60
年,依然充满生机活力?为什么能不断逢凶化吉、战胜困难?到底有哪些
成功的秘诀?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无优势?
谢春涛主编的《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围绕国内外读
者关注的13个重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做了深入的思考和准确的解读,既
不是一般的理论读物,也不是传统的党史著作,而是试图实现二者的有机
结合。《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故事讲思想,以事实讲
道理,不仅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还非常具有可读性,是一本真正意义上
的广大党员群众看得进、读得懂、愿意读的党史通俗读物。
引言:解读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个“谜”
一、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一个**的“两个世界”
建立多党派联合政府
农民“躺着翻过身来”
信任的流失
国共两党的鲜明对比
二、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
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
“不要四面出击”
土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经济
“新旧社会两重天”
三、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
动机与效果的严重背离
犯错误期间也有重要成就
**与群众同甘共苦
正确对待所犯错误
四、为什么没有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
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改变中国命运
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
“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五、为什么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粮食是中国人的命根子
联合国*后一批援华粮食
袁隆平的杰出贡献
粮食**仍需警钟长鸣
六、为什么能把中国发展成世界第=大经济体?
扭住经济建设不放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打开**拥抱世界
把科技教育作为支点
七、为什么能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
计划经济的老路子走不通了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关键先生”邓小平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中国气派
八、为什么能实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
昙花一现的中国多党制
并非两党制的国共合作
众望所归的民主联合政府
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丰富与发展
九、为什么能使各民族和睦相处?
尊重历史,尊重现实
“****的创举”
开明的民族政策
无神论者面对宗教
十、为什么能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
“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主权问题不能谈判
“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
金丝雀依旧欢叫
十一、为什么能使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台湾历史和台湾问题的由来
和平解放、“一国两制”与和平发展
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
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十二、为什么能赢得众多发展中**的支持?
共同反抗殖民主义的历史
**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和平解决边界争端问题
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对外援助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
十三、为什么能**抗震救灾和成功举办奥运会?
执政党坚强有力
独特体制优势尽显
“钢铁长城”守护中国
民族精神凝聚力量
十四、为什么能唤起民众、凝聚人心?
理论创新使党立于时代潮头
行动口号唤起亿万民众
时代精神和榜样产生无穷的影响力
**文化与文艺作品“照亮人心”
畅通思想沟通渠道未雨绸缪
十五、为什么能管理好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
在有人群的地方建立和发展组织
要求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
注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强调严格纪律和按制度办事
不断优化党的执政方式
结语:中国共产党能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吗?
解读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个“谜” ****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背 景下依然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使国际 社会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于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 、“中国经验”等等成了国内外许多人探讨的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这样一个成立90 年、执政超过60年的政党,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上述问题,在我近几年同外国执政党的交流中经常被问到。对这些问 题的思考,使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多,也更深入的理解。我感到,有必 要把相关的问题及我们的初步思考写作成书,帮助国内外读者进一步了解 中国共产党。我的这_想法,在庆贺《中国简史:从孔夫子到邓小平》(英 文版)获奖的聚会上,得到了该书的策划者中国外文局原副总编辑林良旗 先生、新世界出版社总编辑张海鸥女士,以及新世界出版社英文编辑部主 任李淑娟女士和我的几位同事的热情支持。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新的出 版选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拿出了初步的编写提纲。经多次讨论,我们 商定回答以下问题: 一、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在近代中国,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志士仁人付出了艰辛努力,乃 至生命的代价,但结果都失败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人民建立新中 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二、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1949年国民党逃离大陆时,带走了**多年积累的金银和外汇储备, 留下的是被战乱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当年,不少人怀疑中国共产党的执 政能力,甚至有人等着看笑话。为什么仅用三年时间,中国共产党就将国 民经济恢复到旧中国的*高水平? 三、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也发生过“大跃进”和 “文化大革命”等失误。为什么犯了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还能得到人民 的支持、继续执政? 四、为什么没有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执政的一些共产党相继失去 执政地位。一些西方政要曾以为中国共产党也会步他们的后尘,但没过多 长时间他们就惊奇地发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依旧稳如泰山。为什么 风景这边独好?中国共产党究竟与苏联和东欧共产党有什么不同? 五、为什么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西方曾有知名学者提出过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在世界上产生了不 小的影响。但没过多少年,事实证明这位学者是多虑了。中国人不光养活 了自己,还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粮食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为 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六、为什么能把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但仅仅30多年,就发 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用什么办法创造出这一世界经济史 上的奇迹? 七、为什么能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这 在很长时间内似乎成了定论。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八、为什么能实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 中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在世界上几乎是 ****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和实行这样的制度?其他政党为什 么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九、为什么能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 曾有人预言,香港这只金丝雀会在回归中国后死掉,但十几年来它依 然欢叫。澳门回归后,不光博彩业照旧兴旺,还开始实现经济成功转型。 中国共产党的“一国两制”方针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十、为什么能使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陆和台湾曾敌对了几十年。但是近年来,海 峡两岸的中国人交往越来越多,隔阂越来越少,大陆和台湾越来越不可分 离。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能日益赢得台湾民众的理解和认同? 十一、为什么能赢得众多发展中**的支持? 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原因,中国在同某些西方发达**的交往 中时常会感受到一些不愉快,但是同大多数发展中**的关系却一直比较 密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什么能够赢得广大发展中**的理解和支 持? 十二、为什么能**抗震救灾和成功举办奥运会? 2008年,中国有两件事震惊中外:一件是**的抗震救灾行动;另一 件是****的奥运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做得如此成功?中国在体制 上有哪些优势? 十三、为什么能管理好有近8000万党员的大党? 中国共产党有近8000万党员,比许多**的人口还要多。中国共产党 用什么办法管理这一大党,使其能够保持凝聚力和执行力,能够不断发展 和壮大? 结语:中国共产党能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吗? 中国共产党过去取得了很多成功,但眼前和今后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是否清醒地意识到这些挑战,并且有无办法成功应对?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试图通过讲述历史来解答上述问题,用林良旗先 生的话说,是要“以故事讲思想”、“让别人来评述中国共产党”。这样 做,不仅有说服力,也有可读性。因此,本书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读 物,也不是传统的党史著作,而是试图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力求通过回 顾中国共产党革命、执政的历程,总结其成就及经验,增进读者对中国共 产党的了解。 此书写作的难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虽然参与编写的基本都是专业党 史工作者,但真要把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原因讲清楚,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我们作了艰苦的努力,但书中的不足和问题难免还会存在,恳请广大读者 批评指正。 编写过程中,林良旗先生指导把关、修改定稿,张海鸥女士和李淑娟 女士热情支持,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会,并充分利用她们的资源,多次征求 和听取中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我的同事刘宝东(编写**、二章)、李 庆刚(编写第三、四、八章)、沈传亮(编写第五、六、七、十二、十三 章和结语)、王启峰(编写第九、十章)和博士生袁静(编写第十一章) 具体承担了本书的编写任务。在此,我向他们真诚地表示感谢。 本书于2011年3月出版后,受到各方面读者的关注和好 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这次增补了第九章和第十四章, 改写了第十一章,对其他各章中的疏漏也做了订正。 谢春涛 2011年6月 “不要四面出击” 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就实现了。这一出乎人们 意料的胜利,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是,恢复国民经济 从哪里人手?采取什么步骤?实行什么方针?大约要用多长时间?这一系 列问题,必须先有一个通盘的规划和部署,有一个明晰的思路,才��作出 明确的回答。 早在国共战争还在进行的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就向全党 提出:“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 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 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 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可见,中国共产党对能否恢复和发展经 济的重要性是有着清醒认识的。一个多月后,针对各方有关如何恢复和发 展的问题,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被称为“四面八方” 的经济政策。他说,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做“四面八方 ”。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 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 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的政策。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的《共同纲领》,将“四面八方”政策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 根本方针。至于恢复国民经济的时间,中国共产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实现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四面八方”政策中的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四个方面,实际上是 当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四对矛盾,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中 国的社会稳定和前途。公私关系处理不好有可能丧失经济基础,劳资矛盾 处理不好有可能使**矛盾愈发尖锐,城乡关系处理不好关系到工农联盟 的巩固,内外关系处理不好将会使中国在国际上更加孤立,经济贸易发展 迟缓。而在统筹考虑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上提出的“四面八方”政策, 符合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构成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各种经济 成分之间的关系及其他关系,从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推动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合力。 然而,在实践中要做到“四面八方”面面俱到,是一件面临重重阻力 的事情,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一个重大考验。由于战争带来的破坏 及建国后社会经济面临的改组,使得各**民众在生产生活上都遇到了一 些困难。首先是民族资产**,由于原料来源和产品销路等方面的问题, 使他们在生产和经营上步履维艰,加之对新生政权的疑虑,他们的心情和 处境是“挂红旗五心(星)不定,扭秧歌进退两难”。这时,失业工人、 失业知识分子和一些手工业者对中国共产党也有意见,他们说:“解放了 ,生活为什么这样苦?”大部分农民,由于没有实行土改,又要征收公粮 ,也有意见。而由于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党内也滋生了一些不良情绪 ,如在对待公私关系问题上,有人提出:国营经济要无限制地发展,“越 发展,就越要排挤私营”。而在实践中,许多地方不是公私合作,而是公 私“打仗”,不是各得其所,而是一得其所。这些有悖“四面八方”政策 的现象,极大地妨碍了**财政经济的改善工作。有鉴于此,1950年6月, 毛泽东提出“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他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进攻面 太宽,走得太远,搞得太紧张,十分不利。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缓和一切可以缓和的地方,不要“四面出击”,一定要坚持“四面八方 ”。他还提出了合理调整工商业、解决失业问题、实行减租减息和土地改 革、给小手工业者找出路等具体举措。 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明确了打击的对象和团结、依靠的力量, 为财政经济基本好转组织了浩浩荡荡的队伍。比如,国营经济和私人经济 在原料供应、劳资关系、市场、价格、内外交流等方面实现了一视同仁, 调整工商业的工作全面展开后,民族资产**不仅渡过了经济萧条的难关 ,而且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51年同1950年相比,全国私营工业户增加11 %。生产总值增加39%。这一年,私营工商业者的心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要舒畅,他们从**和国营企业的加工、订货、包销、收购中获得的利润 ,超过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任何一年。他们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国营经 济的领导,初步消除了对社会主义的畏惧心理。再如,对国民党政府** 下来的包括官僚资本企业职工在内的600余万公职人员,中国共产党也采取 了“包下来”政策。这时**财政十分困难,但中国共产党提出宁可“三 个人的饭五个人匀吃”,对旧人员也不能不管。这项富有远见的措施,虽 给**财政带来了巨大负担,但在政治上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使 天下大定,人心凝聚。 “要四面八方,不要四面出击”政策的**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即使 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也牢牢地抓住这个**工作不动摇 。经济建设经费在全部**财政预算中,1950年占25.5%,1951年占29.5 %,1952年占45.5%。经济建设的财政投入,每年都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 长。中国共产党在打这样一场大仗,又在国内开始建设工作,而财政赤字 比原来并没有增加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经济建设经费在**财 政预算中占如此高的比重,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从未有过的事。 P32-35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增订本)》文章节选:
****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背
景下经济依然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使国际社会
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随着“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
国经验”成为国内外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话题。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中国
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执政成就?为什么成立已经90年、执政超过60
年,依然充满生机活力?为什么能不断逢凶化吉、战胜困难?到底有哪些
成功的秘诀?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无优势?
谢春涛主编的《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围绕国内外读
者关注的13个重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做了深入的思考和准确的解读,既
不是一般的理论读物,也不是传统的党史著作,而是试图实现二者的有机
结合。《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故事讲思想,以事实讲
道理,不仅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还非常具有可读性,是一本真正意义上
的广大党员群众看得进、读得懂、愿意读的党史通俗读物。
引言:解读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个“谜”
一、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一个**的“两个世界”
建立多党派联合政府
农民“躺着翻过身来”
信任的流失
国共两党的鲜明对比
二、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
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
“不要四面出击”
土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经济
“新旧社会两重天”
三、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
动机与效果的严重背离
犯错误期间也有重要成就
**与群众同甘共苦
正确对待所犯错误
四、为什么没有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
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改变中国命运
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
“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五、为什么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粮食是中国人的命根子
联合国*后一批援华粮食
袁隆平的杰出贡献
粮食**仍需警钟长鸣
六、为什么能把中国发展成世界第=大经济体?
扭住经济建设不放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打开**拥抱世界
把科技教育作为支点
七、为什么能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
计划经济的老路子走不通了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关键先生”邓小平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中国气派
八、为什么能实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
昙花一现的中国多党制
并非两党制的国共合作
众望所归的民主联合政府
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丰富与发展
九、为什么能使各民族和睦相处?
尊重历史,尊重现实
“****的创举”
开明的民族政策
无神论者面对宗教
十、为什么能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
“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主权问题不能谈判
“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
金丝雀依旧欢叫
十一、为什么能使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台湾历史和台湾问题的由来
和平解放、“一国两制”与和平发展
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
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十二、为什么能赢得众多发展中**的支持?
共同反抗殖民主义的历史
**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和平解决边界争端问题
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对外援助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
十三、为什么能**抗震救灾和成功举办奥运会?
执政党坚强有力
独特体制优势尽显
“钢铁长城”守护中国
民族精神凝聚力量
十四、为什么能唤起民众、凝聚人心?
理论创新使党立于时代潮头
行动口号唤起亿万民众
时代精神和榜样产生无穷的影响力
**文化与文艺作品“照亮人心”
畅通思想沟通渠道未雨绸缪
十五、为什么能管理好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
在有人群的地方建立和发展组织
要求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
注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强调严格纪律和按制度办事
不断优化党的执政方式
结语:中国共产党能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吗?
解读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个“谜” ****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背 景下依然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使国际 社会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于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 、“中国经验”等等成了国内外许多人探讨的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这样一个成立90 年、执政超过60年的政党,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上述问题,在我近几年同外国执政党的交流中经常被问到。对这些问 题的思考,使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多,也更深入的理解。我感到,有必 要把相关的问题及我们的初步思考写作成书,帮助国内外读者进一步了解 中国共产党。我的这_想法,在庆贺《中国简史:从孔夫子到邓小平》(英 文版)获奖的聚会上,得到了该书的策划者中国外文局原副总编辑林良旗 先生、新世界出版社总编辑张海鸥女士,以及新世界出版社英文编辑部主 任李淑娟女士和我的几位同事的热情支持。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新的出 版选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拿出了初步的编写提纲。经多次讨论,我们 商定回答以下问题: 一、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在近代中国,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志士仁人付出了艰辛努力,乃 至生命的代价,但结果都失败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人民建立新中 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二、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1949年国民党逃离大陆时,带走了**多年积累的金银和外汇储备, 留下的是被战乱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当年,不少人怀疑中国共产党的执 政能力,甚至有人等着看笑话。为什么仅用三年时间,中国共产党就将国 民经济恢复到旧中国的*高水平? 三、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也发生过“大跃进”和 “文化大革命”等失误。为什么犯了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还能得到人民 的支持、继续执政? 四、为什么没有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执政的一些共产党相继失去 执政地位。一些西方政要曾以为中国共产党也会步他们的后尘,但没过多 长时间他们就惊奇地发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依旧稳如泰山。为什么 风景这边独好?中国共产党究竟与苏联和东欧共产党有什么不同? 五、为什么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西方曾有知名学者提出过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在世界上产生了不 小的影响。但没过多少年,事实证明这位学者是多虑了。中国人不光养活 了自己,还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粮食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为 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六、为什么能把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但仅仅30多年,就发 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用什么办法创造出这一世界经济史 上的奇迹? 七、为什么能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这 在很长时间内似乎成了定论。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八、为什么能实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 中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在世界上几乎是 ****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和实行这样的制度?其他政党为什 么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九、为什么能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 曾有人预言,香港这只金丝雀会在回归中国后死掉,但十几年来它依 然欢叫。澳门回归后,不光博彩业照旧兴旺,还开始实现经济成功转型。 中国共产党的“一国两制”方针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十、为什么能使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陆和台湾曾敌对了几十年。但是近年来,海 峡两岸的中国人交往越来越多,隔阂越来越少,大陆和台湾越来越不可分 离。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能日益赢得台湾民众的理解和认同? 十一、为什么能赢得众多发展中**的支持? 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原因,中国在同某些西方发达**的交往 中时常会感受到一些不愉快,但是同大多数发展中**的关系却一直比较 密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什么能够赢得广大发展中**的理解和支 持? 十二、为什么能**抗震救灾和成功举办奥运会? 2008年,中国有两件事震惊中外:一件是**的抗震救灾行动;另一 件是****的奥运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做得如此成功?中国在体制 上有哪些优势? 十三、为什么能管理好有近8000万党员的大党? 中国共产党有近8000万党员,比许多**的人口还要多。中国共产党 用什么办法管理这一大党,使其能够保持凝聚力和执行力,能够不断发展 和壮大? 结语:中国共产党能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吗? 中国共产党过去取得了很多成功,但眼前和今后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是否清醒地意识到这些挑战,并且有无办法成功应对?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试图通过讲述历史来解答上述问题,用林良旗先 生的话说,是要“以故事讲思想”、“让别人来评述中国共产党”。这样 做,不仅有说服力,也有可读性。因此,本书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读 物,也不是传统的党史著作,而是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力求通过回 顾中国共产党革命、执政的历程,总结其成就及经验,增进读者对中国共 产党的了解。 此书写作的难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虽然参与编写的基本都是专业党 史工作者,但真要把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原因讲清楚,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我们作了艰苦的努力,但书中的不足和问题难免还会存在,恳请广大读者 批评指正。 编写过程中,林良旗先生指导把关、修改定稿,张海鸥女士和李淑娟 女士热情支持,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会,并充分利用她们的资源,多次征求 和听取中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我的同事刘宝东(编写**、二章)、李 庆刚(编写第三、四、八章)、沈传亮(编写第五、六、七、十二、十三 章和结语)、王启峰(编写第九、十章)和博士生袁静(编写第十一章) 具体承担了本书的编写任务。在此,我向他们真诚地表示感谢。 本书于2011年3月出版后,受到各方面读者的关注和好 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这次增补了第九章和第十四章, 改写了第十一章,对其他各章中的疏漏也做了订正。 谢春涛 2011年6月 “不要四面出击” 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就实现了。这一出乎人们 意料的胜利,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是,恢复国民经济 从哪里人手?采取什么步骤?实行什么方针?大约要用多长时间?这一系 列问题,必须先有一个通盘的规划和部署,有一个明晰的思路,才能作出 明确的回答。 早在国共战争还在进行的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就向全党 提出:“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 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 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 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可见,中国共产党对能否恢复和发展经 济的重要性是有着清醒认识的。一个多月后,针对各方有关如何恢复和发 展的问题,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被称为“四面八方” 的经济政策。他说,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做“四面八方 ”。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 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 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的政策。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的《共同纲领》,将“四面八方”政策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 根本方针。至于恢复国民经济的时间,中国共产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实现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四面八方”政策中的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四个方面,实际上是 当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四对矛盾,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中 国的社会稳定和前途。公私关系处理不好有可能丧失经济基础,劳资矛盾 处理不好有可能使**矛盾愈发尖锐,城乡关系处理不好关系到工农联盟 的巩固,内外关系处理不好将会使中国在国际上更加孤立,经济贸易发展 迟缓。而在统筹考虑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上提出的“四面八方”政策, 符合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构成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各种经济 成分之间的关系及其他关系,从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推动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合力。 然而,在实践中要做到“四面八方”面面俱到,是一件面临重重阻力 的事情,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一个重大考验。由于战争带来的破坏 及建国后社会经济面临的改组,使得各**民众在生产生活上都遇到了一 些困难。首先是民族资产**,由于原料来源和产品销路等方面的问题, 使他们在生产和经营上步履维艰,加之对新生政权的疑虑,他们的心情和 处境是“挂红旗五心(星)不定,扭秧歌进退两难”。这时,失业工人、 失业知识分子和一些手工业者对中国共产党也有意见,他们说:“解放了 ,生活为什么这样苦?”大部分农民,由于没有实行土改,又要征收公粮 ,也有意见。而由于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党内也滋生了一些不良情绪 ,如在对待公私关系问题上,有人提出:国营经济要无限制地发展,“越 发展,就越要排挤私营”。而在实践中,许多地方不是公私合作,而是公 私“打仗”,不是各得其所,而是一得其所。这些有悖“四面八方”政策 的现象,极大地妨碍了**财政经济的改善工作。有鉴于此,1950年6月, 毛泽东提出“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他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进攻面 太宽,走得太远,搞得太紧张,十分不利。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缓和一切可以缓和的地方,不要“四面出击”,一定要坚持“四面八方 ”。他还提出了合理调整工商业、解决失业问题、实行减租减息和土地改 革、给小手工业者找出路等具体举措。 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明确了打击的对象和团结、依靠的力量, 为财政经济基本好转组织了浩浩荡荡的队伍。比如,国营经济和私人经济 在原料供应、劳资关系、市场、价格、内外交流等方面实现了一视同仁, 调整工商业的工作全面展开后,民族资产**不仅渡过了经济萧条的难关 ,而且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51年同1950年相比,全国私营工业户增加11 %。生产总值增加39%。这一年,私营工商业者的心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要舒畅,他们从**和国营企业的加工、订货、包销、收购中获得的利润 ,超过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任何一年。他们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国营经 济的领导,初步消除了对社会主义的畏惧心理。再如,对国民党政府** 下来的包括官僚资本企业职工在内的600余万公职人员,中国共产党也采取 了“包下来”政策。这时**财政十分困难,但中国共产党提出宁可“三 个人的饭五个人匀吃”,对旧人员也不能不管。这项富有远见的措施,虽 给**财政带来了巨大负担,但在政治上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使 天下大定,人心凝聚。 “要四面八方,不要四面出击”政策的**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即使 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也牢牢地抓住这个**工作不动摇 。经济建设经费在全部**财政预算中,1950年占25.5%,1951年占29.5 %,1952年占45.5%。经济建设的财政投入,每年都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 长。中国共产党在打这样一场大仗,又在国内开始建设工作,而财政赤字 比原来并没有增加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经济建设经费在**财 政预算中占如此高的比重,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从未有过的事。 P32-35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增订本)》编辑推荐与评论:
****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背
景下经济依然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使国际社会
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随着“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
国经验”成为国内外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话题。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中国
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执政成就?为什么成立已经90年、执政超过60
年,依然充满生机活力?为什么能不断逢凶化吉、战胜困难?到底有哪些
成功的秘诀?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无优势?
谢春涛主编的《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围绕国内外读
者关注的13个重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做了深入的思考和准确的解读,既
不是一般的理论读物,也不是传统的党史著作,而是试图实现二者的有机
结合。《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故事讲思想,以事实讲
道理,不仅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还非常具有可读性,是一本真正意义上
的广大党员群众看得进、读得懂、愿意读的党史通俗读物。
引言:解读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个“谜”
一、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一个**的“两个世界”
建立多党派联合政府
农民“躺着翻过身来”
信任的流失
国共两党的鲜明对比
二、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
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
“不要四面出击”
土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经济
“新旧社会两重天”
三、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
动机与效果的严重背离
犯错误期间也有重要成就
**与群众同甘共苦
正确对待所犯错误
四、为什么没有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
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改变中国命运
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
“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五、为什么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粮食是中国人的命根子
联合国*后一批援华粮食
袁隆平的杰出贡献
粮食**仍需警钟长鸣
六、为什么能把中国发展成世界第=大经济体?
扭住经济建设不放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打开**拥抱世界
把科技教育作为支点
七、为什么能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
计划经济的老路子走不通了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关键先生”邓小平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中国气派
八、为什么能实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
昙花一现的中国多党制
并非两党制的国共合作
众望所归的民主联合政府
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丰富与发展
九、为什么能使各民族和睦相处?
尊重历史,尊重现实
“****的创举”
开明的民族政策
无神论者面对宗教
十、为什么能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
“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主权问题不能谈判
“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
金丝雀依旧欢叫
十一、为什么能使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台湾历史和台湾问题的由来
和平解放、“一国两制”与和平发展
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
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十二、为什么能赢得众多发展中**的支持?
共同反抗殖民主义的历史
**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和平解决边界争端问题
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对外援助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
十三、为什么能**抗震救灾和成功举办奥运会?
执政党坚强有力
独特体制优势尽显
“钢铁长城”守护中国
民族精神凝聚力量
十四、为什么能唤起民众、凝聚人心?
理论创新使党立于时代潮头
行动口号唤起亿万民众
时代精神和榜样产生无穷的影响力
**文化与文艺作品“照亮人心”
畅通思想沟通渠道未雨绸缪
十五、为什么能管理好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
在有人群的地方建立和发展组织
要求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
注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强调严格纪律和按制度办事
不断优化党的执政方式
结语:中国共产党能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吗?
解读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个“谜” ****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背 景下依然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使国际 社会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于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 、“中国经验”等等成了国内外许多人探讨的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这样一个成立90 年、执政超过60年的政党,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上述问题,在我近几年同外国执政党的交流中经常被问到。对这些问 题的思考,使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多,也更深入的理解。我感到,有必 要把相关的问题及我们的初步思考写作成书,帮助国内外读者进一步了解 中国共产党。我的这_想法,在庆贺《中国简史:从孔夫子到邓小平》(英 文版)获奖的聚会上,得到了该书的策划者中国外文局原副总编辑林良旗 先生、新世界出版社总编辑张海鸥女士,以及新世界出版社英文编辑部主 任李淑娟女士和我的几位同事的热情支持。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新的出 版选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拿出了初步的编写提纲。经多次讨论,我们 商定回答以下问题: 一、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在近代中国,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志士仁人付出了艰辛努力,乃 至生命的代价,但结果都失败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人民建立新中 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二、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1949年国民党逃离大陆时,带走了**多年积累的金银和外汇储备, 留下的是被战乱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当年,不少人怀疑中国共产党的执 政能力,甚至有人等着看笑话。为什么仅用三年时间,中国共产党就将国 民经济恢复到旧中国的*高水平? 三、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也发生过“大跃进”和 “文化大革命”等失误。为什么犯了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还能得到人民 的支持、继续执政? 四、为什么没有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执政的一些共产党相继失去 执政地位。一些西方政要曾以为中国共产党也会步他们的后尘,但没过多 长时间他们就惊奇地发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依旧稳如泰山。为什么 风景这边独好?中国共产党究竟与苏联和东欧共产党有什么不同? 五、为什么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西方曾有知名学者提出过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在世界上产生了不 小的影响。但没过多少年,事实证明这位学者是多虑了。中国人不光养活 了自己,还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粮食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为 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六、为什么能把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但仅仅30多年,就发 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用什么办法创造出这一世界经济史 上的奇迹? 七、为什么能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这 在很长时间内似乎成了定论。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八、为什么能实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 中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在世界上几乎是 ****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和实行这样的制度?其他政党为什 么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九、为什么能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 曾有人预言,香港这只金丝雀会在回归中国后死掉,但十几年来它依 然欢叫。澳门回归后,不光博彩业照旧兴旺,还开始实现经济成功转型。 中国共产党的“一国两制”方针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十、为什么能使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陆和台���曾敌对了几十年。但是近年来,海 峡两岸的中国人交往越来越多,隔阂越来越少,大陆和台湾越来越不可分 离。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能日益赢得台湾民众的理解和认同? 十一、为什么能赢得众多发展中**的支持? 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原因,中国在同某些西方发达**的交往 中时常会感受到一些不愉快,但是同大多数发展中**的关系却一直比较 密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什么能够赢得广大发展中**的理解和支 持? 十二、为什么能**抗震救灾和成功举办奥运会? 2008年,中国有两件事震惊中外:一件是**的抗震救灾行动;另一 件是****的奥运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做得如此成功?中国在体制 上有哪些优势? 十三、为什么能管理好有近8000万党员的大党? 中国共产党有近8000万党员,比许多**的人口还要多。中国共产党 用什么办法管理这一大党,使其能够保持凝聚力和执行力,能够不断发展 和壮大? 结语:中国共产党能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吗? 中国共产党过去取得了很多成功,但眼前和今后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是否清醒地意识到这些挑战,并且有无办法成功应对?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试图通过讲述历史来解答上述问题,用林良旗先 生的话说,是要“以故事讲思想”、“让别人来评述中国共产党”。这样 做,不仅有说服力,也有可读性。因此,本书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读 物,也不是传统的党史著作,而是试图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力求通过回 顾中国共产党革命、执政的历程,总结其成就及经验,增进读者对中国共 产党的了解。 此书写作的难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虽然参与编写的基本都是专业党 史工作者,但真要把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原因讲清楚,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我们作了艰苦的努力,但书中的不足和问题难免还会存在,恳请广大读者 批评指正。 编写过程中,林良旗先生指导把关、修改定稿,张海鸥女士和李淑娟 女士热情支持,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会,并充分利用她们的资源,多次征求 和听取中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我的同事刘宝东(编写**、二章)、李 庆刚(编写第三、四、八章)、沈传亮(编写第五、六、七、十二、十三 章和结语)、王启峰(编写第九、十章)和博士生袁静(编写第十一章) 具体承担了本书的编写任务。在此,我向他们真诚地表示感谢。 本书于2011年3月出版后,受到各方面读者的关注和好 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这次增补了第九章和第十四章, 改写了第十一章,对其他各章中的疏漏也做了订正。 谢春涛 2011年6月 “不要四面出击” 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就实现了。这一出乎人们 意料的胜利,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是,恢复国民经济 从哪里人手?采取什么步骤?实行什么方针?大约要用多长时间?这一系 列问题,必须先有一个通盘的规划和部署,有一个明晰的思路,才能作出 明确的回答。 早在国共战争还在进行的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就向全党 提出:“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 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 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 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可见,中国共产党对能否恢复和发展经 济的重要性是有着清醒认识的。一个多月后,针对各方有关如何恢复和发 展的问题,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被称为“四面八方” 的经济政策。他说,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做“四面八方 ”。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 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 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的政策。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的《共同纲领》,将“四面八方”政策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 根本方针。至于恢复国民经济的时间,中国共产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实现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四面八方”政策中的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四个方面,实际上是 当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四对矛盾,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中 国的社会稳定和前途。公私关系处理不好有可能丧失经济基础,劳资矛盾 处理不好有可能使**矛盾愈发尖锐,城乡关系处理不好关系到工农联盟 的巩固,内外关系处理不好将会使中国在国际上更加孤立,经济贸易发展 迟缓。而在统筹考虑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上提出的“四面八方”政策, 符合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构成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各种经济 成分之间的关系及其他关系,从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推动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合力。 然而,在实践中要做到“四面八方”面面俱到,是一件面临重重阻力 的事情,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一个重大考验。由于战争带来的破坏 及建国后社会经济面临的改组,使得各**民众在生产生活上都遇到了一 些困难。首先是民族资产**,由于原料来源和产品销路等方面的问题, 使他们在生产和经营上步履维艰,加之对新生政权的疑虑,他们的心情和 处境是“挂红旗五心(星)不定,扭秧歌进退两难”。这时,失业工人、 失业知识分子和一些手工业者对中国共产党也有意见,他们说:“解放了 ,生活为什么这样苦?”大部分农民,由于没有实行土改,又要征收公粮 ,也有意见。而由于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党内也滋生了一些不良情绪 ,如在对待公私关系问题上,有人提出:国营经济要无限制地发展,“越 发展,就越要排挤私营”。而在实践中,许多地方不是公私合作,而是公 私“打仗”,不是各得其所,而是一得其所。这些有悖“四面八方”政策 的现象,极大地妨碍了**财政经济的改善工作。有鉴于此,1950年6月, 毛泽东提出“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他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进攻面 太宽,走得太远,搞得太紧张,十分不利。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缓和一切可以缓和的地方,不要“四面出击”,一定要坚持“四面八方 ”。他还提出了合理调整工商业、解决失业问题、实行减租减息和土地改 革、给小手工业者找出路等具体举措。 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明确了打击的对象和团结、依靠的力量, 为财政经济基本好转组织了浩浩荡荡的队伍。比如,国营经济和私人经济 在原料供应、劳资关系、市场、价格、内外交流等方面实现了一视同仁, 调整工商业的工作全面展开后,民族资产**不仅渡过了经济萧条的难关 ,而且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51年同1950年相比,全国私营工业户增加11 %。生产总值增加39%。这一年,私营工商业者的心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要舒畅,他们从**和国营企业的加工、订货、包销、收购中获得的利润 ,超过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任何一年。他们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国营经 济的领导,初步消除了对社会主义的畏惧心理。再如,对国民党政府** 下来的包括官僚资本企业职工在内的600余万公职人员,中国共产党也采取 了“包下来”政策。这时**财政十分困难,但中国共产党提出宁可“三 个人的饭五个人匀吃”,对旧人员也不能不管。这项富有远见的措施,虽 给**财政带来了巨大负担,但在政治上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使 天下大定,人心凝聚。 “要四面八方,不要四面出击”政策的**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即使 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也牢牢地抓住这个**工作不动摇 。经济建设经费在全部**财政预算中,1950年占25.5%,1951年占29.5 %,1952年占45.5%。经济建设的财政投入,每年都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 长。中国共产党在打这样一场大仗,又在国内开始建设工作,而财政赤字 比原来并没有增加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经济建设经费在**财 政预算中占如此高的比重,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从未有过的事。 P32-35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增订本)》作者介绍:
****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背
景下经济依然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使国际社会
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随着“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
国经验”成为国内外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话题。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中国
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执政成就?为什么成立已经90年、执政超过60
年,依然充满生机活力?为什么能不断逢凶化吉、战胜困难?到底有哪些
成功的秘诀?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无优势?
谢春涛主编的《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围绕国内外读
者关注的13个重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做了深入的思考和准确的解读,既
不是一般的理论读物,也不是传统的党史著作,而是试图实现二者的有机
结合。《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故事讲思想,以事实讲
道理,不仅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还非常具有可读性,是一本真正意义上
的广大党员群众看得进、读得懂、愿意读的党史通俗读物。
引言:解读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个“谜”
一、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一个**的“两个世界”
建立多党派联合政府
农民“躺着翻过身来”
信任的流失
国共两党的鲜明对比
二、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
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
“不要四面出击”
土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经济
“新旧社会两重天”
三、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
动机与效果的严重背离
犯错误期间也有重要成就
**与群众同甘共苦
正确对待所犯错误
四、为什么没有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
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改变中国命运
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
“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五、为什么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粮食是中国人的命根子
联合国*后一批援华粮食
袁隆平的杰出贡献
粮食**仍需警钟长鸣
六、为什么能把中国发展成世界第=大经济体?
扭住经济建设不放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打开**拥抱世界
把科技教育作为支点
七、为什么能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
计划经济的老路子走不通了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关键先生”邓小平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中国气派
八、为什么能实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
昙花一现的中国多党制
并非两党制的国共合作
众望所归的民主联合政府
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丰富与发展
九、为什么能使各民族和睦相处?
尊重历史,尊重现实
“****的创举”
开明的民族政策
无神论者面对宗教
十、为什么能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
“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主权问题不能谈判
“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
金丝雀依旧欢叫
十一、为什么能使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台湾历史和台湾问题的由来
和平解放、“一国两制”与和平发展
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
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十二、为什么能赢得众多发展中**的支持?
共同反抗殖民主义的历史
**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和平解决边界争端问题
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对外援助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
十三、为什么能**抗震救灾和成功举办奥运会?
执政党坚强有力
独特体制优势尽显
“钢铁长城”守护中国
民族精神凝聚力量
十四、为什么能唤起民众、凝聚人心?
理论创新使党立于时代潮头
行动口号唤起亿万民众
时代精神和榜样产生无穷的影响力
**文化与文艺作品“照亮人心”
畅通思想沟通渠道未雨绸缪
十五、为什么能管理好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
在有人群的地方建立和发展组织
要求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
注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强调严格纪律和按制度办事
不断优化党的执政方式
结语:中国共产党能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吗?
解读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个“谜” ****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背 景下依然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使国际 社会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于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 、“中国经验”等等成了国内外许多人探讨的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这样一个成立90 年、执政超过60年的政党,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上述问题,在我近几年同外国执政党的交流中经常被问到。对这些问 题的思考,使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多,也更深入的理解。我感到,有必 要把相关的问题及我们的初步思考写作成书,帮助国内外读者进一步了解 中国共产党。我的这_想法,在庆贺《中国简史:从孔夫子到邓小平》(英 文版)获奖的聚会上,得到了该书的策划者中国外文局原副总编辑林良旗 先生、新世界出版社总编辑张海鸥女士,以及新世界出版社英文编辑部主 任李淑娟女士和我的几位同事的热情支持。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新的出 版选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拿出了初步的编写提纲。经多次讨论,我们 商定回答以下问题: 一、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在近代中国,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志士仁人付出了艰辛努力,乃 至生命的代价,但结果都失败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人民建立新中 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二、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1949年国民党逃离大陆时,带走了**多年积累的金银和外汇储备, 留下的是被战乱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当年,不少人怀疑中国共产党的执 政能力,甚至有人等着看笑话。为什么仅用三年时间,中国共产党就将国 民经济恢复到旧中国的*高水平? 三、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也发生过“大跃进”和 “文化大革命”等失误。为什么犯了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还能得到人民 的支持、继续执政? 四、为什么没有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执政的一些共产党相继失去 执政地位。一些西方政要曾以为中国共产党也会步他们的后尘,但没过多 长时间他们就惊奇地发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依旧稳如泰山。为什么 风景这边独好?中国共产党究竟与苏联和东欧共产党有什么不同? 五、为什么能���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西方曾有知名学者提出过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在世界上产生了不 小的影响。但没过多少年,事实证明这位学者是多虑了。中国人不光养活 了自己,还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粮食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为 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六、为什么能把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但仅仅30多年,就发 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用什么办法创造出这一世界经济史 上的奇迹? 七、为什么能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这 在很长时间内似乎成了定论。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八、为什么能实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 中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在世界上几乎是 ****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和实行这样的制度?其他政党为什 么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九、为什么能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 曾有人预言,香港这只金丝雀会在回归中国后死掉,但十几年来它依 然欢叫。澳门回归后,不光博彩业照旧兴旺,还开始实现经济成功转型。 中国共产党的“一国两制”方针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十、为什么能使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陆和台湾曾敌对了几十年。但是近年来,海 峡两岸的中国人交往越来越多,隔阂越来越少,大陆和台湾越来越不可分 离。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能日益赢得台湾民众的理解和认同? 十一、为什么能赢得众多发展中**的支持? 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原因,中国在同某些西方发达**的交往 中时常会感受到一些不愉快,但是同大多数发展中**的关系却一直比较 密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什么能够赢得广大发展中**的理解和支 持? 十二、为什么能**抗震救灾和成功举办奥运会? 2008年,中国有两件事震惊中外:一件是**的抗震救灾行动;另一 件是****的奥运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做得如此成功?中国在体制 上有哪些优势? 十三、为什么能管理好有近8000万党员的大党? 中国共产党有近8000万党员,比许多**的人口还要多。中国共产党 用什么办法管理这一大党,使其能够保持凝聚力和执行力,能够不断发展 和壮大? 结语:中国共产党能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吗? 中国共产党过去取得了很多成功,但眼前和今后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是否清醒地意识到这些挑战,并且有无办法成功应对?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试图通过讲述历史来解答上述问题,用林良旗先 生的话说,是要“以故事讲思想”、“让别人来评述中国共产党”。这样 做,不仅有说服力,也有可读性。因此,本书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读 物,也不是传统的党史著作,而是试图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力求通过回 顾中国共产党革命、执政的历程,总结其成就及经验,增进读者对中国共 产党的了解。 此书写作的难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虽然参与编写的基本都是专业党 史工作者,但真要把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原因讲清楚,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我们作了艰苦的努力,但书中的不足和问题难免还会存在,恳请广大读者 批评指正。 编写过程中,林良旗先生指导把关、修改定稿,张海鸥女士和李淑娟 女士热情支持,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会,并充分利用她们的资源,多次征求 和听取中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我的同事刘宝东(编写**、二章)、李 庆刚(编写第三、四、八章)、沈传亮(编写第五、六、七、十二、十三 章和结语)、王启峰(编写第九、十章)和博士生袁静(编写第十一章) 具体承担了本书的编写任务。在此,我向他们真诚地表示感谢。 本书于2011年3月出版后,受到各方面读者的关注和好 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这次增补了第九章和第十四章, 改写了第十一章,对其他各章中的疏漏也做了订正。 谢春涛 2011年6月 “不要四面出击” 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就实现了。这一出乎人们 意料的胜利,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是,恢复国民经济 从哪里人手?采取什么步骤?实行什么方针?大约要用多长时间?这一系 列问题,必须先有一个通盘的规划和部署,有一个明晰的思路,才能作出 明确的回答。 早在国共战争还在进行的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就向全党 提出:“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 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 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 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可见,中国共产党对能否恢复和发展经 济的重要性是有着清醒认识的。一个多月后,针对各方有关如何恢复和发 展的问题,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被称为“四面八方” 的经济政策。他说,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做“四面八方 ”。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 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 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的政策。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的《共同纲领》,将“四面八方”政策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 根本方针。至于恢复国民经济的时间,中国共产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实现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四面八方”政策中的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四个方面,实际上是 当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四对矛盾,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中 国的社会稳定和前途。公私关系处理不好有可能丧失经济基础,劳资矛盾 处理不好有可能使**矛盾愈发尖锐,城乡关系处理不好关系到工农联盟 的巩固,内外关系处理不好将会使中国在国际上更加孤立,经济贸易发展 迟缓。而在统筹考虑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上提出的“四面八方”政策, 符合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构成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各种经济 成分之间的关系及其他关系,从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推动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合力。 然而,在实践中要做到“四面八方”面面俱到,是一件面临重重阻力 的事情,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一个重大考验。由于战争带来的破坏 及建国后社会经济面临的改组,使得各**民众在生产生活上都遇到了一 些困难。首先是民族资产**,由于原料来源和产品销路等方面的问题, 使他们在生产和经营上步履维艰,加之对新生政权的疑虑,他们的心情和 处境是“挂红旗五心(星)不定,扭秧歌进退两难”。这时,失业工人、 失业知识分子和一些手工业者对中国共产党也有意见,他们说:“解放了 ,生活为什么这样苦?”大部分农民,由于没有实行土改,又要征收公粮 ,也有意见。而由于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党内也滋生了一些不良情绪 ,如在对待公私关系问题上,有人提出:国营经济要无限制地发展,“越 发展,就越要排挤私营”。而在实践中,许多地方不是公私合作,而是公 私“打仗”,不是各得其所,而是一得其所。这些有悖“四面八方”政策 的现象,极大地妨碍了**财政经济的改善工作。有鉴于此,1950年6月, 毛泽东提出“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他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进攻面 太宽,走得太远,搞得太紧张,十分不利。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缓和一切可以缓和的地方,不要“四面出击”,一定要坚持“四面八方 ”。他还提出了合理调整工商业、解决失业问题、实行减租减息和土地改 革、给小手工业者找出路等具体举措。 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明确了打击的对象和团结、依靠的力量, 为财政经济基本好转组织了浩浩荡荡的队伍。比如,国营经济和私人经济 在原料供应、劳资关系、市场、价格、内外交流等方面实现了一视同仁, 调整工商业的工作全面展开后,民族资产**不仅渡过了经济萧条的难关 ,而且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51年同1950年相比,全国私营工业户增加11 %。生产总值增加39%。这一年,私营工商业者的心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要舒畅,他们从**和国营企业的加工、订货、包销、收购中获得的利润 ,超过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任何一年。他们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国营经 济的领导,初步消除了对社会主义的畏惧心理。再如,对国民党政府** 下来的包括官僚资本企业职工在内的600余万公职人员,中国共产党也采取 了“包下来”政策。这时**财政十分困难,但中国共产党提出宁可“三 个人的饭五个人匀吃”,对旧人员也不能不管。这项富有远见的措施,虽 给**财政带来了巨大负担,但在政治上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使 天下大定,人心凝聚。 “要四面八方,不要四面出击”政策的**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即使 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也牢牢地抓住这个**工作不动摇 。经济建设经费在全部**财政预算中,1950年占25.5%,1951年占29.5 %,1952年占45.5%。经济建设的财政投入,每年都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 长。中国共产党在打这样一场大仗,又在国内开始建设工作,而财政赤字 比原来并没有增加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经济建设经费在**财 政预算中占如此高的比重,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从未有过的事。 P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