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562445838
[十位:7562445834]
页数:320
定价:¥48.00
店铺售价:¥8.60
(为您节省:¥39.40)
店铺库存:13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758542161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6 17:50:02]
孙**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6 17:41:44]
四***
大理白族自治州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6 12:47:59]
管**
南通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6 12:13:44]
夏**
青岛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6 09:04:11]
赖**
广州市
《文艺常识》内容提要:
本书涵盖了美术、设计、电影、电视、戏剧、戏曲、音乐、文学、舞蹈九大艺术门类,内容包括了这九个门类各自的属性特征、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各个时期的名家名作,是一部帮助读者了解、学习这些艺术的工具书。每一编都按章节分为艺术通识、中国艺术和外国艺术三部分。
本书内容编排采取大纲式,**概念和内容用粗体标出,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将文学艺术的博大精深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欣赏、分析各种艺术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人文艺术整体修养。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人文艺术通识教育的教材,同时可以作为艺术高考、艺术硕士全国联考入学考试的复习用书,或者供其他文学艺术爱好者查阅参考。
《文艺常识》图书目录:
美术编
**章 美术通识
**节 美术概述
第二节 美术的主要门类与表现语言
第三节 美术鉴赏学说
第四节 中国书画
第二章 中国美术
**节 史前至秦汉美术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至五代美术
第三节 宋元明清美术
第四节 近现代美术
第三章 外国美术
**节 中世纪之前的美术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三节 17—18世纪欧洲美术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美术
第五节 20世纪现代美术
设计编
**章 设计通识
**节 设计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艺术设计的特性
第三节 设计的文化
第二章 中国设计
**节 史前至秦汉的设计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隋唐设计
第三节 宋元明清设计
第三章 西方设计
**节 古代设计
第二节 近代设计
第三节 现代设计
第四节 后现代设计
影视编
**章 影视通识
**节 电影概述
第二节 影视艺术语言
第三节 电影的类型与体裁
第四节 广播电视
第二章 中国影视
**节 中国电影的形成(1922—1930)
第二节 中国电影的艰难探索(1931—1949)
第三节 新中国的电影发展(1949—1978)
第四节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9—2007)
第五节 几代导演与代表作品
第六节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线索
第三章 外国电影
**节 电影艺术的拓荒与探索(1895—1930)
第二节 电影创作的新流派(1930—1960)
第三节 现代电影的多元化繁荣(1960至今)
第四节 外国电影流派与名家名作
戏剧戏曲编
**章 戏剧戏曲通识
**节 戏剧概述
第二节 戏剧体裁与流派
第三节 戏曲艺术
第二章 中国戏剧
**节 先秦至宋辽金戏剧: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元代戏剧:杂剧与南戏的辉煌
第三节 明代戏剧:传奇的兴盛
第四节 清代戏剧:地方戏的蓬勃发展
第五节 近代戏剧:京剧的形成
第六节 20世纪:中国话剧
第七节 中国戏剧名家名作
第三章 外国戏剧
**节 17世纪之前的戏剧
第二节 17—18世纪戏剧
第三节 19世纪戏剧
第四节 20世纪现代主义戏剧
第五节 外国戏剧名家名作
音乐编
**章 音乐通识
**节 音乐概述
第二节 音乐的构成与表现
第三节 音乐的类型与体裁
第二章 中国音乐
**节 史前至秦汉时期音乐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隋唐音乐
第三节 宋元明清音乐
第四节 近现代音乐
第五节 中国音乐名作
第三章 外国音乐
**节 古代与中世纪音乐
第二节 文艺复兴音乐
第三节 17—18世纪音乐
第四节 1910世纪音乐
第五节 外国音乐名家名作
文学编
**章 文学通识
**节 文学概述
第二节 文学的类型与体裁
第三节 文学创造与接受
第四节 文学批评
第五节 文学流派与文学运动
第二章 中国文学
**节 秦汉文学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第三节 宋元文学
第四节 明清文学
第五节 近现代文学
第三章 外国文学
**节 古代与中世纪文学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三节 17—18世纪文学
第四节 19—20世纪文学
舞蹈编
**章 舞蹈基础知识
**节 舞蹈概述
第二节 舞蹈的分类
第三节 术语释例
第二章 中国舞蹈
**节 古代舞蹈
第二节 近现代舞蹈
第三章 外国舞蹈
**节 芭蕾舞
第二节 现代舞
第三节 外国舞蹈名家名作
参考文献
《文艺常识》文章节选:
**章 美术通识
**节 美术概述
美术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绘画用颜料、墨、纸、绢、木板等,雕塑用石、泥、木、金属等)创作成可视的、具有美学欣赏价值的平面或立体形象的艺术。“美术”的概念和范围不是凝固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该词*初由德国美学家莱辛所创用。17世纪在欧洲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塑等,以区别于具有实际用途的工艺美术。从范围上讲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东方还包括书法艺术、篆刻艺术等。“美术”这个词不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近代从日本移植过来的。具体说是“五四”运动前后我国才开始普遍使用这一名词。
美术学
美术学是研究美术现象、阐述美术规律及美术原理的文艺科学,包括美术创作、美术理论、美术史和美术批评等内容。通过对各种美术现象的研究,总结美术发展规律,阐明美术基本原理,指导美术创作和美术鉴赏。
美术批评
美术批评又称美术评论。在美术欣赏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作者和各种美术现象(包括美术运动、美术思潮、美术流派)所做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其中以对作品思想感情和艺术形式的分析、评价占主导地位。美术批评是一种科学的审美活动,一方面沟通与协调创作与欣赏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美术创作的质量和社会的欣赏水平。
美术的社会功能
由于美术与社会生活联系的广泛性以及美术创作的多样性,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总和,形式是作品的存在方式。任何作品,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美术作品内容的特征,取决于反映对象的特殊性和艺术表现方式的特殊性。一般表现为具体可感的现象形态,通过视觉形象唤起人的想象。作品的形式,包含着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诸因素的内部组织和结构,也叫内形式;二是艺术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的组成方式,也叫外形式。
第二节 美术的主要门类与表现语言
美市的主要门类
雕塑
雕塑是造型艺术之一。它是通过雕、刻、塑以及堆、焊、敲击、编织等手段制作三维空问形象的美术类型。雕和刻是指在金属、石、木等材料上刻制立体的艺术形象。塑是指用黏土、油泥等材料堆塑立体的艺术形象。
绘画
绘画是一种平面造型艺术。它借助一定的工具,运用线条、明暗、色彩等手段,在二维空问范围内,创造具体的艺术形象,再现生活,描绘视觉形象。
油画
油画是绘画的一种。它是用快干油(亚麻仁油、核桃油、罂粟油等)调和颜料而绘制的画。油画起源并发展于欧洲,14—15世纪油剂改良后被广泛运用,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是油画的前身。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
版画
版画是造型艺术之一。它是指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胶版、铜版、锌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形式。中国木刻版画约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早可能产生于隋唐之际。
壁画
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它是历史*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其内容一般为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生产、战争和社会习俗等。现代壁画注重于与整个建筑场所的协调,有很强的装饰性。
肖像画
肖像画是描绘实在的具体人物形象的画。
风俗画
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习俗为题材的人物画。中国的风俗画始于汉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苏汉臣的《货郎图》等是风俗画的代表。欧洲在14—15世纪开始出现风俗画,17世纪的荷兰画派是欧洲风俗画代表。
风景画
风景画是以自然风景为描绘对象的绘画,在中国画中称为“山水画”。魏晋南北朝时风景仅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衬托,隋唐时开始独立成画。
美术的表现语言与手去
素描
素描是指以单色线条和块面来绘制物体形象的一种造型艺术。
速写
速写是指在短时间内以简练的线条扼要地勾画出对象的形态和神态的作画方式。
写生
写生是指直接以实物和景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
笔触
笔触泛指绘画中之笔法,通常多用于指油画和水彩画中运笔的痕迹。
肌理
肌理是造型艺术特有的美感特征,因所用工具或材料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感觉。例如油画和中国画的肌理就因为使用了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而不同。它是美术的表现语言之一,是艺术家进行各种情感和观念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透视
透视是指在平面上重现物体在空间上的立体感的绘画方式,可分为形体透视(几何形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数学原理,用线条描绘物体空间位置、轮廓和物体投影。空气透视是通过空间距离对物体色彩及明显度所起的作用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构图
构图的英语词为“composition”,意为组合、构成。在美术创作中,一般指在美术创作时根据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将要表现的形象加以组织,构成一个完整协调的画面,使个别和局部的形象通过艺术加工而成为一个整体。在西方,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有许多艺术家和学者对美术中的构图进行系统研究,专门研究构图对于形象呈现的作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极受重视。
第三节 美术鉴赏学说
传神论
中国画史上*早运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顾恺之的传神论是人物画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直到唐代,传神论还是被作为人物画主要的审美标准而运用。
六法论
六法论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长期以来,凡绘画的创作与批评,都未曾越出“六法”的范围。
六要论
古代画论词语。五代荆浩《笔法记》提出“六要”:一日气,二日韵,三日思,四日景,五日笔,六日墨。
逸、神、妙、能论
古代画论词语,是评画的标准之一。如唐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中,把评画的标准分为神、妙、能三品,外增逸品。到北宋黄休复的《益州名画记》中,将标准分为逸、神、妙、能四品。
南北宗论
晚明文人画家董其昌以禅宗南北两个宗派来比喻山水画的不同风格。他将王维和李思训分别定为南北两派的祖师,荆、关、董、巨、米家父子至元四家为南宗;赵伯驹、赵伯驌和李、刘、马、夏为北宗。他极力推崇南宗为画家正统,贬斥北宗为行家画。这一理论观念对明末、清代乃至当代的中国画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书画同源
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书画同源的观点在当代中国书画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民族美术形式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亦称黄金分割率,简称黄金率。它的分割方法为:将某直线段分为两部分,使一部分的平方等于另一部分与全体之积,或使一部分与全体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一部分之比。用数字来表示,它的比值约为1.618:1或1:0.618,被称为黄金比。黄金比*早是由古代希腊人发现的,直到l9世纪仍被欧洲人认为是*美、*协调的比例。黄金比广泛用于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
第四节 中国书画
中国书画的分类
书法
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以毛笔表现汉字的艺术。它是中国文字在书法家审美观的长期运用和发展中形成的特有艺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与通常写字有一定的区别,书法必须具备用笔、结构、章法、墨法等艺术表现手段。毛笔是书法的*主要工具。汉字书法可分为五种书体,即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国画
国画即“中国画”,中国民族绘画。它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一般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科。图画强调融化物我,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效果。在国画中,画与书法、篆刻融为一体,相互映衬。它形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成熟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国画的工具是我国特有的毛笔、墨、纸、砚,与诗文、书法、篆刻互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其特点主要有:**,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冲破了时问与空间的局限。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诗、书、画、印交相辉映的特色。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在处理形神关系时都要求“神形兼备”,在造型和意境的表达上都要求“气韵生动”。
文人画
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的画,以区别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师所作的画。他们讲究笔墨情趣,强调神韵,重视文学书洪和面中意境的表现。作品大都取材于山水、竹石、花鸟等,惯以梅、兰、竹、菊为主要题材,借以标榜画家高尚的自我人格。唐代王维为“文人画”的***。
山水画
山水画简称“山水”,我国传统画科之一,是以描绘山川等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魏晋时期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开始出现独立的山水画。五代、北宋时日趋成熟,从而形成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
青绿山水
青绿山水是山水画的一种。它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画的主色。青绿山水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勾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
浅绛山水
浅绛山水是山水画的一种。它是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以红赭色彩渲染为主的山水画。
人物画
人物画是以人物为内容的绘画。要求形神兼备,即不但人物形象要符合透视原理,结构、比例要正确,而且要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人物的面部是描绘的**,同时还要处理好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特定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求得人物动作的协调和画面布局的统一。
花鸟画
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画科之一。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作画主体。唐末逐渐成熟,五代时发展有“徐、黄二体”。
水墨画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指不用彩色颜料,以墨代色,用不同的墨色(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表现变化和层次。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水墨画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体裁,因民间习惯于新年时张贴而得名。题材多为迎财神、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春牛图等喜庆吉祥的内容,带有祝福祈年的意义。长期以来存在于我国广大农村,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年画形式有门画(独幅的和对开的)、四屏条和横的或竖的单开独幅等。我国历史上**的年画产地有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潍坊的杨家埠等。
界画
界画是中国画的画科之一,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起源很早,晋代已有,隋代时界画已相当成熟。现存唐懿德太子墓道西壁的《阙楼图》是目前我国*早的一幅大型界画。宋代的**界画有《黄鹤楼》、《滕王阁图》等。
中国画绘画技法
笔墨
笔墨是中国画技法的总称。“笔”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指烘、染、泼、积等墨法。
墨分五色
墨分五色是指墨的浓淡干湿,但“五色”说法不一,或指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也有加“白”称“六彩”。古代中国画家崇尚“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因此“墨分五色”,也就是指墨色运用的变化丰富。
皴法
皴法是中国画技法名称之一。早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以线条勾勒轮廓,然后敷色。随着绘画的发展,为了再现山石树木的脉络和凸凹向背,形成了皴、擦的笔法。皴法是以点线为基础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凸凹)。因地质的结构不同,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等;因质感不同,表现树身表皮有鳞皴、绳皴、横皴等。皴法是画家根据山石树木质地结构归纳而成的。
写意
写意俗语“粗笔”,中国画技法名,与“工笔”对称。写意属于简略一类的画法,以简练的笔墨,画出物象的神态,以墨的皴点、浓淡、干湿变化为主。它一般只是寥寥几笔,就可以大致表现物象,显出物象的气韵神态,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有高度的表现力。
工笔
工笔亦称“细笔”,中国画传统的画法之一,与“写意”对称。用细微精刻的手法描摹物象,线条细致,一丝不苟,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
白描
白描的特点是有线无色,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修饰,多画人物、花卉。
……
《文艺常识》编辑推荐与评论:
艺术高考文艺常识复习**书目;艺术硕士全国联考应试指导用书;考研艺术学综合考试基础 参考书;人文艺术通识教育****教材;文学艺术学基础知识常用工具书。
艺术通识、中国艺术、外国艺术的系统化布局;内容全面、体例简明、文字精练的人性化编写;专业知识、通识教育、鉴赏素养的一体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