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类
-
体育保健(2)
-
成功励志(1)
-
科技工程(3)
-
哲学(3)
-
生活时尚(4)
-
文学小说(5)
-
经济金融(5)
-
管理(1)
-
医学卫生(80)
-
新闻传播(1)
-
家庭育儿(1)
-
文化历史(4)
-
心理(1)
-
计算机与网络(1)
-
活动图书(1)
-
自然科学(2)
-
语言学习(1)
店铺公告
电子书 需要的书友可以联系!17310084334优惠哦!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9日
店铺介绍
本店销售电子出版物 各类目旧版图书 新书畅销书
入驻时间:2021年11月16日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506739511
[十位:7506739518]
页数:314
定价:¥39.00
店铺售价:¥15.60
(为您节省:¥23.40)
店铺库存:100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4741374137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6-22 18:48:16]
张*
成都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2-02-09 21:56:52]
唐*
武汉市
《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三辑:桂枝茯苓丸》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桂枝茯苓丸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的参考书。书中从中医学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介绍了桂枝茯苓丸的理论、临床、药理三方面的研究,其中又以临床分科为子目,详述了桂枝茯苓丸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举例。可供临床医师、在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
《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三辑:桂枝茯苓丸》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研究
**章 概述
**节 桂枝茯苓丸的来源
第二节 桂枝茯苓丸的组成及用法
第三节 桂枝茯苓丸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的功效与主治
二、桂枝茯苓丸的功效与主治
第四节 桂枝茯苓丸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古今医家的论述
中篇 临床研究
**章 内科病证
**节 心血管疾病
一、高黏滞综合征
二、心悸
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四、冠心病心绞痛
五、高脂血症
六、高血压
七、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伴附壁血栓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
一、肺源性心脏病
二、肺气肿
三、肺栓塞
四、肺脓肿
五、支气管哮喘
六、包裹性胸腔积液
七、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八、小儿包裹性脓胸
九、肺癌
十、胸膜粘连
第三节 神经系统疾病
一、头痛
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三、神经根型颈椎病
四、三叉神经痛
五、失眠
六、郁证
七、脑卒中偏瘫
八、坐骨神经痛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
一、脂肪肝
二、肝炎
三、肝硬化
四、肝硬化腹水
五、肝囊肿
六、多发性肝囊肿
七、慢性胆囊炎
八、夜间胃痛
九、胃体息肉
十、神经性呕吐
十一、溃疡性结肠炎
十二、便秘
十三、顽固性腹水
十四、多脏器囊肿
第五节 泌尿系统疾病
一、慢性肾炎
二、紫癜性肾炎
三、泌尿系结石
四、肾功能不全
五、肾病综合征
六、输尿管囊肿
七、尿痛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糖尿病
二、肥胖
第七节 风湿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八节 传染科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二章 外科病证
一、术后肠粘连
二、术后腹痛
三、急性阑尾炎
四、阑尾周围脓肿
五、肠痉挛
六、神经纤维瘤
七、深静脉血栓形成
八、血栓性静脉炎
九、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十、单纯性甲状腺肿
十一、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十二、急性乳腺炎
十三、乳腺增生病
十四、乳房结块
十五、乳腺良性疾病
十六、乳腺癌
十七、腰痛
十八、术后肿胀
第三章 妇科病证
一、经行水肿
二、原发性痛经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
四、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五、闭经
六、经期延长
七、子宫内膜异位症
八、更年期综合征
九、盆腔炎
十、先兆流产
十一、异位妊娠
十二、稽留流产
十三、产后尿潴留
十四、产后发热
十五、恶露不绝
十六、妊娠痒疹
十七、药流后阴道流血
十八、人工流产后腰痛
十九、流产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二十、结扎后腹痛
二十一、带环后腹痛
二十二、子宫肌瘤
二十三、子宫肥大
二十四、子宫癌
二十五、子宫发育不良
二十六、输卵管阻塞
二十七、排卵障碍性不孕
二十八、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二十九、卵巢囊肿
三十、卵巢癌
三十一、阴吹
第四章 男科病证
一、精索静脉曲张
二、精液不液化
三、慢性前列腺炎
四、前列腺增生
五、男扎术后痛性结节
六、前列腺痛
七、前列腺癌激素疗法不良反应
第五章 皮肤科病证
一、痤疮
二、黄褐斑
三、多发性疖肿
四、过敏性紫癜
五、荨麻疹
六、皮肤变应性结节性血管炎
七、银屑病
第六章 耳鼻喉科病证
**节 咽喉科疾病
一、慢性咽炎
二、声带息肉
第二节 鼻科疾病
一、鼻腔血管瘤
二、慢性鼻窦炎
第三节 耳科疾病
梅尼埃综合征
第七章 眼科病证
**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下篇 实验研究
**章 桂枝茯苓丸制剂研究
第二章 桂枝茯苓丸组成中药的药理研究
一、桂枝
二、赤芍
三、桃仁
四、茯苓
五、牡丹皮
第三章 桂枝茯苓丸全方药理研究
一、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二、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三、抗**作用
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五、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六、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七、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
八、对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影响
九、抗肝纤维化作用
十、**作用
十一、镇痛、镇静及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十二、其他作用
十三、毒性
《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三辑:桂枝茯苓丸》文章节选:
**章 概述
**节 桂枝茯苓丸的来源
桂枝茯苓丸来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功效**化瘀,缓消癥块。主治妇女少腹素有瘕块,按之痛,腹挛急,漏血不止,脉涩者,或妇女血瘀经闭,或经停腹痛,或难产,或胞衣不下,或死胎不下,或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原方载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为瘀血内阻所设的代表方。张仲景认为:“妇人素有癥病,经断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瘕痼害也。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虾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瘕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立此方即通阳**,化瘀消瘕。
第二节 桂枝茯苓丸的组成及用法
桂枝茯苓丸是一首**化瘀的方剂,其**组成为桂枝、茯苓、牡丹(去心)、芍药、桃仁(去皮尖,熬)各等份,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第三节 桂枝茯苓丸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的功效与主治
1.桂枝桂枝异名柳桂(《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樟科樟属植物肉桂的嫩枝。性味辛、甘,温;归膀胱、心、肺经。
【功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①本品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如治风寒表实无汗者,常配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如麻黄汤;若治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如桂枝汤。②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本品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若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常与枳实、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若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每与白芍、饴糖同用,如小建中汤;若血寒瘀阻,经闭腹痛,多与当归、吴茱萸同用,如温经汤;若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可与附子同用,如桂枝附子汤。③用于痰饮、蓄水证。本品甘温,助阳化气,以行水湿痰饮之邪。若脾阳不运,痰饮眩悸者,常与茯苓、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若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每与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④用于心悸。本品辛、甘性温,能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若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见心悸动、脉结代者,每与甘草、党参、麦冬同用,如炙甘草汤。此外,若阴寒内盛,引动下焦冲气,上凌心胸所致奔豚者,常重用本品,如桂枝加桂汤。
历代医家论述:①《用药心法》:“桂枝气味俱轻,故能上行发散于表。”②王好古:“或问《本草》言桂能止烦出汗,而张仲景治伤寒有‘当发汗’,凡数处皆用桂枝汤。又云无汗不得服桂枝,汗家不得重发汗,若用桂枝是重发其汗,汗多者用桂枝甘草汤,此又用桂枝闭汗也。一药二用,与《本草》之义相通否乎?日:《本草》言桂辛甘大热,能宣导百药,通血脉,止烦出汗,是调其血而汗自出也。仲景云太阳中风阴弱者,汗自出,卫实营虚,故发热汗出。又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阴虚阳必凑之,故皆用桂枝发其汗。此乃调其营气,则卫气自和,风邪无所容,遂自汗而解,非桂枝能开腠理、发出其汗也;汗多用桂枝者,以之调和营卫,则邪从汗出而汗自止,非桂枝能闭汗孔也。”(引自《纲目》)③《本草衍义补遗》:“仲景治表用桂枝,非表有虚以桂补之;卫有风邪,故病自汗,以桂枝发其邪,卫和则表密,汗自止,非桂枝能收汗而治之。”④《纲目》:“麻黄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⑤《本草汇言》:“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嗽,去肢节问风痛之药也。气味虽不离乎辛热,但体属枝条,仅可发散皮毛肌腠之间,游行臂膝肢节之处。”⑥《本草述》:“桂枝与薄桂,虽皆属细枝条,但薄桂尤其皮之薄者,故和营之力似不及枝也。又肉桂治奔豚,而桂枝亦用之者,以奔豚属肾气,肾气出之膀胱,桂枝入足太阳故也。”“世医不悟桂枝实表之精义,似以此味能补卫而密腠理,若然,何以不用参、芪耶?盖四时之风,因于四时之气,冬月寒风伤卫.卫为寒风所并,则不为营气之并而与之和,故汗出也。惟桂枝辛甘能散肌表寒风,又通血脉,故合于白芍,由卫之固以达营,使其相和而肌解汗止也。”⑦《长沙药解》:“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荣郁。善解风邪,*调木气,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湿寒,能止奔豚,更安惊悸。大抵杂证百出,非缘肺胃之逆,则因肝脾之陷,桂枝既宜于逆,又宜于陷,左之右之,无不宜之。”⑧《**学纲要》:“桂枝轻用三、五分至七、八分,重用一钱至钱半,若营血素虚,而卫阳亦微,外有凛寒,则用一、二分与白芍合炒,其舌滑无苔者,且必桂、芍同炒,而拣去桂枝不用,仅取其气,不食其味,此虽吴下近时新法,而不可谓其无深意者也。桂枝即肉桂之枝,柔嫩细条,芬芳馥郁,轻扬升散,味辛气温。祛营卫之风寒,主太阳中风而头痛。立中州之阳气,疗脾胃虚馁而腹疼。宣通经络,上达肩臂。温辛胜水,则抑降肾气,下定奔豚,开肾家之痹着,若是阳微溲短,斯为通溺良材。惟在燥咳气升,妄用即教血溢,抑或阴亏液耗,误投必致病加。其效在皮,而仲景书反去其皮,可悟传抄之谬,无皮为木,而晚近来或用其木,毋乃嗜好之偏。”⑨《本经疏证》:“凡药须究其体用;桂枝能利关节,温经通脉,此其体也;……盖其用之道有六:日和营,日通阳,日利水,日下气,日行瘀,日补中。其功之*大,施之*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 2.茯苓 茯苓异名茯菟(《本经》),松腴、不死面(《记事珠》),松薯、松苓、松木薯(《广西中药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多孑L菌科卧孔属真菌茯苓的菌核。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
【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主治】①用于各种水肿。茯苓甘补淡渗,性平作用和缓,无寒热之偏,故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若表邪不解,随经入腑之膀胱蓄水证,或水肿、小便不利,多与猪苓、白术、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若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可与滑石、阿胶、泽泻同用,如猪苓汤;若脾肾阳虚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②用于脾虚诸证。茯苓能健脾补中,若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常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如四君子汤;若脾虚停饮,常与桂枝、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若脾虚泄泻,可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如参苓白术散。③用于心悸、失眠。茯苓益心脾而宁心安神。若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神不宁,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若水气凌心之心悸,与桂枝、白术、生姜同用,如茯苓甘草汤。
历代医家论述:综述茯苓的主要功效及机制:①《用药心法》:“茯苓,淡渗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湿淫所胜,小便不利,淡味渗泄,阳也。治水缓脾,生津导气。”②《本草经疏》:“(茯苓)其味甘平,性则无毒,人手足少阴、手太阴、足太阴、阳明经,阳中之阴也。胸胁逆气,邪在手少阴也;忧恚惊邪,皆心气不足也;恐悸者,肾志不足也;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亦手少阴受邪也。甘能补中,淡而利窍,补中则心脾实,利窍则邪热解,心脾实则忧恚惊邪自止,邪热解则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自除。中焦受湿邪,则口发渴,湿在脾,脾气弱则好睡。大腹者,脾土虚不能利水,故腹胀大也。淋沥者,脾受湿邪,则水道不利也。膈中痰水水肿,皆缘脾虚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见斯病,利水实脾,则其证自退矣。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湿,解热散结之功也。”③《本草正》: “(茯苓)若以人乳拌晒,乳粉既多补阴,亦妙。”
论茯苓利小便:①《本草衍义补遗》:“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②《纲目》:“茯苓,《本草》又言利小便,伐肾邪,至李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朱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用,义似相反,何哉?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之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素问》,饮食人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观此,则知淡渗之药,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小便多,其源亦异。《素问》云,肺气盛则便数而欠,虚则欠咳,小便遗数,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胞遗热于膀胱则遗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厥阴病则遗溺闭癃。所谓肺气盛者,实热也,其人必气壮脉强,宜用茯苓甘淡以渗其热,故日小便多者能止也。若夫肺虚、心虚、胞热、厥阴病者,皆虚热也,其人必上热下寒,脉虚而弱,法当用升阳之药,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症,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热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证皆非茯苓辈淡渗之药所可治,故日阴虚者不宜用也。”
3.桃仁异名桃仁核(《本经》),始见于《本经》,本品为蔷薇科桃属植物桃或山桃的种子。性味苦、甘,小毒;归心、肝、大肠经。
【功能】****,润肠**。
【主治】①用于多种瘀血证,如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瘕积及跌打损伤等。本品味苦而人心、肝血分,善泄血滞,**力较强,又称破血药。治血瘀经闭、痛经,常配红花、当归、川芎等同用,如桃红四物汤;治产后瘀滞腹痛,常配炮姜、川芎等,如生化汤;治癥积痞块,配桂枝、牡丹皮、赤芍等,如桂枝茯苓丸;或配三棱、莪术等;若体内瘀血较重,需破血下瘀者,可配大黄、芒硝、桂枝同用,如桃核承气汤。近代有同桃仁提取的苦扁桃仁苷注射液静脉滴注治肝、脾肿大,有明显缩小作用,对脾脏缩小尤为明显。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当归、红花、大黄等,如复元**汤。②用于肠燥便秘。桃仁为种仁,含油脂,能润燥滑肠,常配当归、麻仁等同用,如《脾胃论》润肠丸。③用于肺痈、肠痈。桃仁善泄血分之壅滞,痈之成者,热毒壅聚、气血凝滞所致。本品常配清热药同用,以清热****消痈。治肺痈,配苇茎、冬瓜仁,如苇茎汤;治肠痈,配大黄、牡丹皮,如大黄牡丹汤,亦可配红藤、败酱草、冬瓜仁等同用。此外,桃仁还可用治咳嗽气喘,有**平喘作用,常配杏仁等同用。
历代医家论述:综论桃仁主要功用及主治:①《伤寒明理论》:“肝者血之源,血聚则肝气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桃仁之甘以缓肝散血,故张仲景抵当汤用之,以治伤寒八九日,内有蓄血,发热如狂,小腹满痛,小便自利者。又有当汗失汗,热毒深入,吐血及血结胸,烦躁谵语者,亦以此汤主之。与虻虫、水蛭、大黄同用。”②《用药心法》:“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③《纲目》:“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润燥**,宜汤浸去皮尖炒黄用,或麦麸同炒,或烧成性,各随本方。”④《本草经疏》:“夫血者,阴也,有形者也,周流乎一身者也,一有凝滞,则为癥瘕,瘀血,血闭,或妇人月水不通,或击扑伤损积血,及心下宿血坚痛,皆从足厥阴受病,以其为藏血之脏也。桃核仁苦能泄滞,辛能散结,甘温通行而缓肝,故主如上等证也。心下宿血去,则气自下,咳逆自止;味苦而辛,故又能杀小虫也。”⑤《药品化义》:“味苦能泻血热,体润能滋肠燥,若连皮研碎多用,走肝经,主破蓄血,逐月水,及遍身疼痛,四肢木痹,左半身不遂,左足痛甚者,以其舒经**行血,有**生新之功,若去皮捣烂少用,入大肠,治血枯便闭,血燥便难,以其濡润凉血和血,有开结通滞之功。”⑥《冯氏锦囊》:“此(桃仁)与杏仁润肠功同,但杏仁治气秘,桃仁治血秘,虽云苦以去滞,甘以生新,然究竟破血之功多,而益气之力少,但走血分而性滑润,佐麻仁、当归以治燥结如神。”
4.牡丹皮牡丹皮又名牡丹根皮、牡丹皮、丹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毛莨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性味苦、甘,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清热凉血,****。
【主治���①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本品苦寒人心、肝血分,善清营分、血分实热,功能清热凉血、止血。治温病热入营血,破血妄行所致发斑、吐血、衄血,常配水牛角、生地、赤芍等药;治热毒发斑常配栀子、大黄、黄芩等;治血热吐衄常配大黄、大蓟、茜草根等药,如十灰散;若治阴虚血热吐衄常配生地黄、栀子等药。②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本品性味苦辛寒,入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常配鳖甲、生地黄、知母等药。③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本品辛行苦泄有****之功,治血滞经闭痛经常配桃仁、川芎、桂枝等;治跌打伤痛可与红花、乳香、没药配伍。④痈肿疮毒。本品苦寒,清热凉血之中,善于消瘀散痈。治火毒炽盛,痈肿疮毒,可配大黄、白芷、甘草等;治瘀热互结之肠痈初起可配大黄、桃仁、芒硝等药。
历代医家论述:《本经》:“主寒热,中风瘛疭、惊痫邪气,除瘕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别录》:“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药性论》:“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日华子》:“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女人冷热血气。”《珍珠囊》:“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无汗蒸热。”《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癥瘕之疾,除血分之热,堕胎。”《纲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5.赤芍又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始载于《本经》,为毛莨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肝经。
【功能】清热凉血,**散瘀。
【主治】①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而奏凉血、止血之功。治温毒发斑常配水牛角、牡丹皮、生地黄等;治血热吐衄常配生地黄、大黄、白茅根等。②目赤肿痛,痈肿疮疡。本品人肝经而清肝火,配荆芥、薄荷、黄芩等药可**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如芍药清肝散;配天花粉、乳香、银花治热度壅盛,痈肿疮疡。③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瘕瘕腹痛,跌打损伤。本品苦寒人肝经血分,有**散瘀止痛之功,治肝郁血滞之胁痛,可配柴胡、牡丹皮等**;治血滞经闭、痛经、瘕瘕腹痛,可配当归、川芎、延胡索等;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配虎杖,或配桃仁、红花、当归等。
历代医家论述:《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瘕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痛,血气积聚,通宜脏腑壅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日华子》:“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泄血,痔瘘,发背,疥疮,头痛,明目,目赤,胬肉,赤色者多补气。”《开本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滇南本草》:“泄脾火,降气,行血,退血热。”《本草要略》:“泻肝家火。”《纲目》:“止下痢腹痛后坠。”
二、桂枝茯苓丸的功效与主治
【功效】**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妇女少腹素有癥块,按之痛,腹挛急,漏血不止,脉涩者,或妇女血瘀经闭,或经停腹痛,或难产,或胞衣不下,或死胎不下,或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
第四节 桂枝茯苓丸的临床应用
桂枝茯苓丸是张仲景为治妇人癥瘕所设之方,现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方立方之意即为**化瘀,缓消瘕瘕,用于**妇科瘕瘕,即子宫肌瘤。若腰膝困倦、白带增多者加怀山药、海螵蛸、白术、鹿角霜、茜草等;若月经淋漓不断或时来时止者,加生黄芪、白术、熟地黄、当归、茜草等;若下腹刺痛、血瘀胞宫者,加桃仁、乳香、没药等;若少腹冷痛、得温则舒者,加炮姜、小茴香、五灵脂、生蒲黄等;若痛无定处者加柴胡、当归、三棱、莪术等。方中桂枝能温通血脉,调和气血。桂枝与牡丹皮相配,寒温相济,共消瘀滞。茯苓与牡丹皮一气一血,能调其寒温,而桃仁尤能消散瘀血,溶化血块。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证实:桂枝茯苓丸具有催乳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及抗雌激素作用,并具有较强的镇痛、松弛子宫平滑肌及**作用,全方共奏调气**、化瘀消瘕之功,非独子宫肌瘤可用此方,临床上凡属血瘀证者皆可用本方加减。
……
《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三辑:桂枝茯苓丸》编辑推荐与评论:
诠释经方奇方,探究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
本书按照理论研究、临床研究、试验研究三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理论研究探讨桂枝茯苓丸的组成、用法、功效、适应证、应用范围、组方原理及特点、古今医家评述、方剂的现代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介绍研究者对桂枝茯苓丸的系统性的临床观察以及大量临床医家的医案和经验总结。试验研究探讨桂枝茯苓丸的每一味中药的现代药理,并以此为基础研究该方**各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