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0年07月
ISBN:9787117130240
[十位:7117130245]
页数:366
定价:¥51.00
店铺售价:¥17.80
(为您节省:¥33.20)
店铺库存:3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3558697902
店主推荐图书:
-
¥17.20
-
¥18.40
-
¥23.40
-
¥22.5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9 19:03:47]
韩**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9 09:41:34]
张*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7 20:59:37]
邵*
上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5 08:45:09]
刘**
重庆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5 00:35:17]
陈**
湛江市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第2版)》内容提要:
本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授课学时和编写内容比第1版有了较大调整:增加了第九章“核医学成像”;强化了各成像系统的图像质量相关内容,增加了医学影像成像的基本条件等;同时吸收了近几年出现的医学影像新概念、新技术,并简化去除了部分陈旧的知识内容,如模拟X线成像中有关X线胶片等内容。本教材计划授课126学时,共分九章:**章概论,介绍各种医学成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介绍放射物理基础、模拟X线成像、数字X线成像、X线成像理论、CT成像、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核医学成像等内容。本书编写力争全面、系统,既有传统X线成像理论,又有近年来出现的CR、DR、DSA、CT、MRI、US、RNI成像原理、图像重建与图像处理及图像质量因素分析,并且简介新发展的医学影像成像技术。在内容编排、文字组织、图表应用等方面,努力做到概念清楚、条理分明、语言通畅、直观性强,深入浅出,做到好懂、好读、好用,适宜于学生学习且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第2版)》图书目录:
**章 概论
**节 医学成像技术的分类
一、X线成像
二、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三、磁共振成像
四、超声成像
五、放射性核素成像
六、其他成像
第二节 医学影像成像的基本条件
一、信息影像的传递与形成
二、信息源
三、信息载体
四、信息检测
五、影像视读
第三节 医学成像系统的评价
一、电磁波透射成像
二、超声成像与X线成像
三、MR成像与CT成像
四、形态学成像与功能成像
五、对人体的**性
第四节 医学影像展望
一、医学影像学发展历程
二、提高影像设备的性能
三、分子影像
四、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
五、计算机辅助诊断
第二章 放射物理基础
**节 X线的产生和性质
一、X线发现
二、X线的本质和特性
三、X线的产生
四、X线产生原理
五、X线的量与质
六、影响X线量与质的因素
七、X线产生效率
八、X线强度空间分布
第二节 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光电效应
二、康普顿效应
三、电子对效应
四、其他作用
五、在诊断放射学中各种作用发生的概率
第三节 X线的衰减规律
一、距离引起的衰减
二、物质引起的衰减规律
三、X线通过人体的衰减规律
四、影响X线衰减的因素
第三章 模拟X线成像
**节 X线影像的形成
一、X线影像信息的形成
二、X线影像信息的采集、传递与转换
三、X线影像的形成与显示
第二节 X线照片
一、医用X线胶片
二、增感屏
三、屏一片组合
四、数字成像胶片
第三节 X线照片影像的基本要素
一、密度
二、对比度
第四节 X线影像清晰度
一、X线管焦点的成像性能
二、模糊度
三、影像噪声
四、影像失真
五、散射线
第四章 数字X线成像
**节 数字图像基础知识
一、数字图像
二、数字成像基本概念
三、数字图像的形成
四、数字图像的基本处理
第二节 计算机X线摄影
一、成像板
二、CR成像基本原理
四、CR技术新进展
第三节 数字X线摄影
一、直接型平板探测器
二、间接型平板探测器
三、多丝正比电离室型
四、DR特殊成像技术
第四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一、DSA原理与方法
二、DSA工作方式
三、DSA图像后处理
四、DSA技术新进展
第五节 数字X线图像质量
一、影响数字成像质量的因素
二、数字图像质量评价
第五章 X线成像理论
**节 信号理论
一、信号的描述
二、信号系统的描述
三、信息理论
第二节 信号检测与受试者操作特性解析
一、受试者操作特性解析的应用意义
二、ROC解析的基本原理
三、ROC曲线的制作方法
四、ROC曲线的种类
五、ROC解析的特征参数
六、ROC曲线评价指标与临床应用
第三节 影像的频率响应特性
一、空间频率和调制度
二、点扩散函数
三、线扩散函数
四、卷积计算成像
五、光学传递函数
六、单脉冲函数傅氏变换的物理意义
七、X线成像系统的非线性及其线性变换
八、成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
九、调制传递函数的测试与应用
第四节 噪声特性
一、噪声的概念
二、影响噪声的因素
三、噪声特性
第五节 噪声的等价量子数和量子探测效率
一、用NEQ和DQE评价成像性能的原因
二、NEQ和DQE在放射成像系统中的物理意义
三、数字X线成像系统DQE的检测方法
第六章 CT成像
**节 成像原理
一、概述
二、成像原理
三、CT值与灰度
第二节 扫描方式与数据采集
一、扫描方式
二、数据采集原则
三、数据采集方法
第三节 CT图像重建
一、数理基础
二、图像重建方法
第四节 CT图像后处理
一、显示功能处理
二、测量兴趣区域
三、二维重组
四、三维重建
五、表面阴影显示
六、*大密度投影及*小密度投影
七、容积再现
八、仿真内镜
第五节 CT成像新技术
一、CT灌注成像
二、CT能谱成像
第六节 CT图像质量
一、CT成像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二、CT图像质量参数
三、CT放射剂量
第七章 磁共振成像
**节 磁共振物理基础
一、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
二、静磁场中的自旋核
三、磁共振现象和磁共振条件
四、磁共振的宏观描述
五、饱和现象
第二节 弛豫和共振信号的检测
一、弛豫
二、磁化强度矢量M的弛豫过程
三、弛豫的生物学意义
四、自由感应衰减信号检测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一、梯度场
二、磁共振成像的空间定位
三、磁共振图像重建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序列
一、脉冲序列的基本概念
二、自旋回波序列
三、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四、反转恢复序列
五、梯度回波序列
六、梯度自旋回波序列
七、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第五节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一、时间飞越法MRA
二、相位对比法MRA
三、对比增强MRA
四、非对比剂增强血管成像技术
第六节 磁共振其他成像技术
一、磁共振波谱成像
二、磁共振功能成像
三、磁共振灌注成像
四、弥散成像
五、磁敏感加权成像
第七节 磁共振成像的图像质量
一、MR图像质量参数
二、MRI参数优化
三、提高图像质量的特殊技术
第八章 超声成像
**节 超声的传播
一、超声在介质中的传播
二、超声多普勒效应
三、超声的衰减
第二节 超声探测的物理基础
一、超声的发射与接收
二、超声脉冲回波成像原理
第三节 超声成像系统工作原理
一、A型超声诊断仪
二、B型超声诊断仪
三、M型超声诊断仪
四、超声多普勒成像系统
五、其他超声成像
第四节 超声医学图像质量
一、图像质鼍参数
二、质量控制
三、临床诊断的强度与**剂量
第九章 核医学成像
**节 核医学成像物理基础
一、放射性核素
二、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的产生
一、核反应堆和原子核裂变
二、医用回旋加速器
三、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第三节 放射性**
一、放射性**分类
二、放射性**标记方法
三、临床常用体内诊断放射性**
四、放射性**质量控制
第四节 核医学显像原理
一、核医学显像基本原理
二、放射性**体内定位机制
三、核医学显像特点和显像类型
第五节 γ照相机
一、γ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二、γ照相机成像中的定位方法
三、γ照相机的图像采集
第六节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一、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成像原理
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图像采集
三、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图像重建
四、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特点
第七节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一、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原理
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图像采集
三、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图像重建
第八节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
一、PET/CT图像采集
二、PET/CT的图像融合及图像配准
参考文献
附录
实验
中英文名词索引
英中文名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