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300096681
[十位:7300096689]
页数:280
定价:¥29.00
店铺售价:¥5.20
(为您节省:¥23.80)
店铺库存:10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7335588169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4 15:00:23]
小**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4 14:59:25]
方*
赣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4 14:30:23]
刘*
深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4 14:20:27]
韩**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书挺新的,也没有太多污渍
[2025-01-03 12:32:00]
毛**
淮南市
《传媒文化研究(21世纪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系列教材)》内容提要:
本套丛书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理论建设和新领域的开辟,力争做到理论有建树,观点有创新,避免低层次的重复,与一般本科教材相区别。
特点之二是不过分拘泥于以往教材的模式,充分考虑研究生读者层次的特点与需要,在展现作者多年来独到的研究成果和心得的同时,力求开放性与引介性,努力为读者开辟一个广阔的学习与研究视野。
特点之三是经典理论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兼收并蓄,既有新闻理论、新闻报道、新闻专业主义等经典问题的新演绎,又有传媒文化、媒介批评、传播研究方法、传媒体制比较等交叉领域的新探索。
另外,本套丛书的作者中既有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各**新闻院系的学科带头人,也有海外学成归来、中西兼收的青年新锐,相信可以较好地满足各校研究生教学的需要。
《传媒文化研究(21世纪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系列教材)》图书目录:
绪论
**节 媒介与传媒文化
第二节 文化与传媒文化
第三节 传媒文化的特性
第四节 传媒文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需要面对的问题
**章 西方的传媒文化研究
**节 结构主义一符号学派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三节 英国文化研究派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五节 经验主义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二章 传媒文化的传播特性
**节 传媒文化服务于政治与商业劝服
第二节 逼真诱惑:传媒文化的视听劝服手段
第三节 广告文化与消费认同
第三章 传媒文化的生产
**节 传媒文化的文本与话语生产
第二节 传媒文化生产中的明星制造与偶像崇拜
第三节 传媒文化中的消费欲望生产
第四节 追星与青年亚文化
第四章 传媒文化的受众
**节 传媒文化的受众
第二节 几种批判的传媒文化受众研究
第三节 受众在传媒文化中的创造性、主动性与主体性
第五章 传媒生态与传媒制度
**节 “一仆二主”的传媒生态结构
第二节 传媒文化的社会格局
第三节 传媒文化生态中的商业化机制
第六章 传媒文化中的权力结构
**节 传媒权力的生成
第二节 媒介接触方式与媒介霸权
第三节 传媒权力的实现途径
第七章 媒介的真实建构
**节 客观真实、符号真实与主观真实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真实建构”
第三节 新闻框架与媒介真实的建构.
第四节 “真实”与再现真实
第五节 媒介真实的文化属性
第八章 传媒文化的奇观化
**节 “奇观”理论起源
第二节 传媒文化:从景观到奇观
第三节 媒体的视觉化奇观
第四节 情欲的奇观——身体叙事
第五节 媒体政治奇观与奇观化的政治
第九章 传媒文化的现代性、后现代性及社会认同性
**节 都市消费与视听形式的变迁
第二节 传媒文化与现代性
第三节 传媒文化与后现代性
……
第十章 传媒文化传播的社会影响
第十一章 全球化视野中的传媒文化
第十二章 符号学方法的传媒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 精神分析视野中的传媒文化
第十四章 性别与传媒文化研究
第十五章 传媒文化研究的当代课题
参考文献
后记
《传媒文化研究(21世纪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系列教材)》文章节选:
西方的传媒文化研究
早期的媒介研究,关注的是大众媒介****、无所不在的力量。当时的研究脱胎于宣传分析,认为受众是被动的“靶子”。20世纪30年代后期以来,施拉姆所说作为“记者的发明”的想象效果论——“魔弹论”为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的同仁所质疑。这派学者专注于短期的信息效果,专注于媒介的作用,属于典型的媒介**的“劝服研究”。在这些研究者眼中,只有态度的改变才是媒介影响力的表现,而其结论则认为,媒介事实上并非重要的社会机制,因为媒介不论有多大的效果,终究要经过人群中的“意见**”才能发挥作用。媒介无法影响人们的说法,转而又触发了另一种研究取向——受众**的研究。于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此时经常问的问题是:人们用媒介做些什么?这样的问法,是媒介效果研究受众**论如“使用与满足”范式的基础。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主流效果的研究范式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抨击。美国的许多研究者开始对权威的结论产生怀疑: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影响真的很小吗?于是,他们将研究的焦点从态度的“改变”,转移到态度的“形成”上来,也就是说媒介也许不大能改变人们对于事件的态度,但如果回到开始的时候来看,是否应该先问媒介在形成人们对于问题的认知时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这样一个视野下,媒介是人们观察世界的一个“窗口”,通过媒介这个渠道,人们才能了解世界。因为人们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不是很多,于是只有依赖媒介,有关议题设置与涵化分析的研究都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