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4年09月
ISBN:9787801639455
[十位:7801639456]
页数:411
定价:¥42.00
店铺售价:¥5.40
(为您节省:¥36.60)
店铺库存:3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1898887&r=1738957581)
17335588169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4 14:45:34]
吕**
合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4 14:41:36]
王**
廊坊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2 17:15:35]
伏**
镇江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2 12:40:02]
李**
郑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2 12:29:40]
牌*
福州市
《环境管理与规划》内容提要:
本书以社会—经济—环境系统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环境为调空对象系统论述了环境管理与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详细阐述了环境系统分析的方法和数学模型、环境问题的数学模拟和*优化方法,环境管理的概念、内容、基本理论,环境管理体制与制度、环境预测与决策方法、环境信息系统、环境法、环境管理专论,环境规划的内涵、作用、类型和基本特征,环境规划的基本理论、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编制方法等。本书内容丰富、选材新颖、系统性强,反映了环境管理与规划理论、方法的*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类与环境工程类专业教科书,也可供从事环境管理、环境规划及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人员使用。
《环境管理与规划》图书目录:
**章绪论
**节环境及环境问题
一、环境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问题
第二节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意义
第二章环境系统分析和数学模型
**节系统及其特征
一、系统的概念
二、系统的分类
三、系统的特征
第二节系统分析
一、系统分析的概念
二、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
三、系统分析的步骤
四、系统分析的准则
第三节环境系统分析
一、概述
二、费用一效益分析概论
三、系统分析应用举例
四、系统*优化
第四节环境系统数学模型
一、数学模型概述
二、河流水质模型
三、湖泊模型
四、大气的模型
第三章环境问题的数学模拟和*优化
**节废水管理问题的数学模拟
一、建立模型
二、模型的解
第二节农药管理的数学模拟
一、系统和目标的确定
二、建立模型
三、模型的解
第三节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优化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二、技术背景
三、系统分析
第四章环境管理概述
**节环境管理的概念
一、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管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对象和基本职能
一、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二、环境管理的对象
三、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
第三节环境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一、环境管理的内容
二、环境管理的特点
第四节环境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一、环境管理的方法
二、环境管理的手段
第五节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三种生产理论
二、界面活动控制论
三、冲突协同理论
四、生态学理论
五、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环境管理的体制与制度
**节环境管理体制
一、世界环境管理体制
二、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的特点
三、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第二节环境管理制度
一、“三同时”制度
二、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
三、排污收费制度
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五、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
六、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七、污染集中控制
八、限期治理制度
第六章环境预测与决策
**节环境预测
一、环境预测的概念
二、环境预测的目的和意义
三、环境预测的工作程序
四、环境预测的方法类型
五、环境预测中常用的定性预测方法
六、环境预测中常用的定量预测方法
第二节环境管理中的决策
一、环境决策的概念
二、决策的分类和构成
三、环境决策的原则
四、决策的程序
五、决策工具与决策分析
六、环境管理中的定性决策方法
七、环境管理定量决策方法
第七章环境信息系统
**节环境信息及其系统
一、信息、知识、情报
二、环境信息的涵义及特征
三、环境信息系统
四、环境信息系统的职能
第二节环境科学信息系统
一、环境科技文献
二、环境科技文献的检索
第三节环境统计
一、环境统计信息的基本流程
二、环境统计的范围
三、环境统计指标及其体系-
第四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信息系统设计
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第五节环境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
第八章环境法
第九章环境管理专论
第十章 环境规划概述
第十一章 环境规划
第十二章 城市生态保护规划
参考文献
……
《环境管理与规划》文章节选:
第三节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优化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10万人口的城市,污水排入河流。污水量为40000m3/d,用沉淀和生物氧化二级处理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然而这样的处理,未能解决河流的水质问题。处理后的污水排人河流,使夏季河水溶解氧(DO)低于5mg/L的水质标准。标准是由法规制定机构根据水生生物的需要提出的。这个城市不得不考虑加深对污水的处理,以改善污水排放的水质。
该城市考虑了两方面的对策。一个是现有处理厂增加后处理,另一个是引二级出水到距处理厂3 km处的土地利用场地,用污水灌溉玉米,减少或消除排人河流的污水。该城市要对这两个对策进行评价,以得出既达到环境标准,又经济有效的规划方案。
这个例子有关的一些城市污水管理概念具有代表性。城市污水经常排人地面水体,出于对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关心,水体水质标准和排放标准日渐严格,这就要求处理厂提高其处理效果。污水处理费用很高,从而促使工程师们考虑各种可以替代的方案,其中包括有经济效益的污水回用。污水灌溉是污水回用的一种传统方式,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与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相比,它是一种有竞争力的方案。
城市污水管理问题很适合于应用系统分析,这种方法很早就成为污水管理的组成部分。
污水处理的实施分四个阶段(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进行,本例只对**阶段一规划阶段进行研究。污水管理规划一般分析各种方案的费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目标是选择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或不同处理的组合方法。在随后的设计阶段,对之进行详细的工程分析,准确的估算费用,提出处理工艺的说明书,并对以后建设和运行所需的财务支出和运行步骤作出评价。污水处理设计费时费钱,因此在规划阶段,必须筛选可能的处理方案,以尽量减少进人设计阶段的处理方案。在污水管理的规划阶段,需要产生和评价各种方案,这*适合于系统分析。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使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规模**扩大,从自然获取的资源越来越多,随之,排放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不仅局限于某一**和地区,诸如酸雨区的扩展、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影响到整个世界范围,已引起世界各国极大的关注。面临对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威胁,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沿袭已久的传统发展模式,意识到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中国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技术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发展的,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环境管理又是环境保护的核心。
科学、技术、管理被称为现代化的"三大要素",其中以管理*为重要,被视为社会发展的支柱,管理已遍及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可以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一直从事着对自己行为的管理,当然也包括对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管理。人类的反思意识到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人们意识到加强环境管理与规划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为了追踪国内外环境管理与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趋势,我们几所高等农业院校从事环境管理与规划教学的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共同编写了此书。
本书编写过程中,力求把握该学科的知识性、系统性和适用性,力求追踪反映环境管理与规划理论、方法的*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本书共十二章:张宝莉编写**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九章的第五节、第七节;徐玉新编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吴晓斌编写第七章、第九章;王旭梅编写第十章;吴顺辉编写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限于篇幅,有些引用内容不能一一注明出处,在此向有关文献原作者谨表谢忱!本书出版得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责任编辑杨吉林为该书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并深致谢意!
环境管理与规划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学科领域非常广泛,编者学识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