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811056976
[十位:7811056976]
页数:369
定价:¥54.00
店铺售价:¥6.20
(为您节省:¥47.80)
店铺库存:9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7335588169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7 11:21:53]
宋**
石家庄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7 10:04:13]
七**
德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6 22:28:57]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6 17:08:37]
陶**
益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6 11:12:58]
何**
佛山市
《材料腐蚀与防护(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内容提要:
本书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近年来新兴的复合材料、功能材料腐蚀的概念与特征、腐蚀机理、影响因素以及防护方法,特别是在以往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核工业材料、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纳米材料等领域的腐蚀基础理论介绍。全书共分11章,依次为绪论、金属腐蚀电化学理论基础、金属常见腐蚀形态及机理、应力作用下的腐蚀、自然环境中的腐蚀、典型工业环境中的腐蚀、金属的高温腐蚀与防护、金属腐蚀防护与控制方法、典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腐蚀及防护、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与防护、功能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教材编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内容难易程度适中,既有经典的理论知识,也包含*新的研究进展。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材料学科的教材,也可作为化工、冶金、机械等学科的学生用书,又可以供从事工程技术和科研设计相关工作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材料腐蚀与防护(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材料腐蚀学的主要内容
1.1.1 腐蚀的定义
1.1.2 防护技术
1.1.3 材料腐蚀学的特点
1.2 对材料腐蚀的认识过程
1.3 材料腐蚀的分类和评定
1.3.1 材料腐蚀的分类
1.3.2 材料腐蚀速度与程度的评定方法
第2章 金属腐蚀电化学理论基础
2.1 腐蚀电池
2.1.1 电极系统与电极反应
2.1.2 电极电位的形成与双电层结构
2.1. 3原电池与腐蚀电池
2.2 电化学腐蚀热力学
2.2.1 电化学热力学基础与电化学位
2.2.2 电化学腐蚀的热力学判据、电动序
2.2.3 电位一pH图
2.3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2.3.1 电极的极化现象
2.3.2 单电极体系电极反应动力学
2.3.3 多电极反应的偶合与混合电位
2.3.4 腐蚀电位的形成与金属的腐蚀速度
2.3.5 腐蚀电极体系的极化行为
2.4 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2.4.1 析氢腐蚀
2.4.2 吸氧腐蚀
思考题
第3章 金属常见腐蚀形态及机理
3.1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概论
3.2 电偶腐蚀
3.2.1 电偶腐蚀的特征与概念
3.2.2 电偶腐蚀机理
3.2.3 电偶腐蚀的影响因素
3.2.4 电偶腐蚀评价方法
3.3 点蚀
3.3.1 点蚀的特征与概念
3.3.2 点蚀的机理
3.3.3 点蚀的影响因素
3.3.4 点蚀敏感性评价方法
3.4 缝隙腐蚀
3.4.1 缝隙腐蚀的特征与概念
3.4.2 缝隙腐蚀的机理
3.4.3 缝隙腐蚀的影响因素
3.4.4 缝隙腐蚀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3.4.5 特殊形式的缝隙腐蚀——丝状腐蚀
3.4.6 垢下腐蚀
3.4.7 点蚀和缝隙腐蚀及垢下腐蚀的比较
3.5 晶间腐蚀
3.5.1 晶间腐蚀的特征和概念
3.5.2 晶间腐蚀的机理
3.5.3 晶间腐蚀的影响因素
3.5.4 晶间腐蚀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3.5.5 特殊形式的晶问腐蚀
3.6 选择性腐蚀
3.6.1 选择性腐蚀的特征与概念
3.6.2 选择性腐蚀的机理
3.6.3 选择性腐蚀的影响因素
3.6.4 选择性腐蚀的评价方法
思考题
第4章 应力作用下的腐蚀
第5章 自然环境中的腐蚀
第6章 典型工业环境中的腐蚀
第7章 金属的高温腐蚀与防护
第8章 金属腐蚀的防护与控制方法
第9章 典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腐蚀及防护
第10章 高分子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第11章 功能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附录
参考文献
《材料腐蚀与防护(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文章节选:
第3章 金属常见腐蚀形态及机理
3.4 缝隙腐蚀
3.4.1 缝隙腐蚀的特征与概念
金属表面因异物的存在或结构上的原因而形成缝隙,从而导致狭缝内金属腐蚀加速的现象,称为缝隙腐蚀。
造成缝隙腐蚀的狭缝或间隙的宽度必须足以使腐蚀介质进入并滞留其中,当缝隙宽度处于25-100um之间时是缝隙腐蚀发生*敏感的区域,而在那些宽的沟槽或宽的缝隙中,因腐蚀介质易于流动,一般不发生缝隙腐蚀。缝隙腐蚀是一种很普遍的局部腐蚀,因为在许多设备或构件中缝隙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缝隙腐蚀的结果会导致部件强度的降低,配合的吻合程度变差。缝隙内腐蚀产物体积的增大,会引起局部附加应力,不仅使装配困难,而且可能使构件的承载能力降低。
金属的缝隙腐蚀表现出如下主要特征:
(1)不论是同种或异种金属的接触还是金属同非金属(如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之间的接触,甚至是金属表面的一些沉积物、附着物(如灰尘、砂粒、腐蚀产物的沉积等),只要存在满足缝隙腐蚀的狭缝和腐蚀介质,几乎所有的金属和合金都会发生缝隙腐蚀。自钝化能力较强的合金或金属,对缝隙腐蚀的敏感性更高。
(2)几乎所有的腐蚀介质(包括淡水)都能引起金属的缝隙腐蚀,而含有氯离子的溶液*容易引起缝隙腐蚀。
(3)遭受缝隙腐蚀的金属表面既可表现为全面性腐蚀,也可表现为点蚀形态。耐蚀性好的材料通常表现为点蚀型,而耐蚀性差的材料则为全面腐蚀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