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46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2 1 0 0 6 19 856
本店铺共有 68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7% ,高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5
7%
服务态度问题
1
1%
商品问题
4
6%
发货问题
36
53%
退款问题
20
29%
其他
2
3%
已解决
68
100%
店主称呼:真实库直接拍下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157865383    地址:浙江省 丽水市 莲都区 莲都区龙庆路249号
促销广告:真实库存直接拍下,闪电发货!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仓库面积1000余平方,图书库存80万本,品种4万有多,包含大学教材/辅导欢迎选购。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李俊清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导论(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1143353 [十位:7301143354]
页数:449      
定价:¥45.00
店铺售价:¥18.00 (为您节省:¥27.00
店铺库存:13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157865383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导论(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内容提要: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目前中国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1 55个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到了国土总面积的64%。《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导论》对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理念、公共管理环境、公共管理组织体系、人力资源管理、政府职能、公共政策、公共财政、法治与伦理以及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把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实践相结合,开拓了一个新的学术领域。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导论(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图书目录:
**章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
**节 民族与**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环境
**节 公共管理环境概述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环境分析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的环境要素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组织
**节 公共组织概述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组织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第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非营利组织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体制
**节 公共管理体制概述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体制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体制的优化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
**节 关于政府职能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市场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能

第六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财政
**节 公共财政概述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财政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第七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节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人力资源开发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第八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政策概述
**节 公共政策基本原理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政策分析
第三节 民族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政策

第九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政策过程
**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政策制定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政策执行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政策监督与问责制度
第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部分主要公共政策

第十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法治
**节 法治与公共管理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法治化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法制建设

第十一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伦理
**节 公共管理伦理概述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部门职业伦理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制度伦理
第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策伦理

第十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改革
**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改革的模式选择
参考书目
附录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简表
……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导论(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文章节选:
民族首先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但是在**产生之后,民族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的要素包括领土、人民、主权和政治机关。在这些要素中,领土和人民都是与民族相关联的。**涵盖的领土是一个或多个民族生活的地理区域;**统辖下的人民一般都包括一个或几个民族。民族文化和心理是**合法性的来源和基础;民族传统和民族关系格局是诸多**制度的社会和文化根源。
1.**的起源与性质
恩格斯在摩尔根等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其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与**的起源》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的起源。在**产生之前,作为**基础的族群与作为民族源头的族群具有很大的重合性。**起源于氏族——部落——部落联盟这一不断扩大的族群联合体。但是,**产生的轨迹与民族产生的轨迹却不一样。民族,如前所述,主要是一种文化概念,是与地域、语言、宗教、经济生活方式等相关的族群划分方式。而**的发展轨迹则是公共权力的产生及公共组织的构建。氏族一部落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内部贫富差距的产生和扩大以及对外扩张的生存需要,要求有一种组织化的权力和机构来凝聚内部力量,维持内部秩序,开展对外战争。*初,这些权力和机构是临时性的,往往由威望较高的老年成员担任领导人来处理氏族一部落内部的矛盾,分配内部价值,由身体强壮的人担任军事首领指挥对外战争,只要内部矛盾或对外战争一结束,这些人便不再拥有权力。但是,随着部落的扩大和内部财富分配不公越来越明显,部落内部的矛盾经常化、暴力化,*终产生了**分化。当**之间的矛盾已无法用和平方式解决,就需要有一个常设的组织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由于部落成员不断增加,生产生活需要的资源量也大大增加,部落为了获取资源而开展的战争也变得经常化。这两方面的事务使得成立相关组织以行使相应权力成为必要。这样,随着军事和内政权力逐渐融合,*终形成了凌驾于氏族一部落成员之上的公共权力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公共组织。所以恩格斯说:“**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①
2.**的结构形式及成因
**形成以后,为了管理上的便利,也为了使**管理活动适应各地的实际与需求,需要在统一的**疆域内划分规模不等的地方管理区域和管理层级。这种划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各管理区域和管理层级之间以及它们与**政府之问的关系也纷繁复杂,从而形成不同的**结构形式。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各民族一律平等,为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目前,我国共有155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其中有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此外,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补充,为了保障较小民族聚居区内少数民族的权利,还建立了1159个民族乡(镇)。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总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64%,自治地方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
民族自治地方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文化以及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截止到2006年底,民族地区(指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多民族省份)生产总值达到20519亿元,与2002年的10518亿元相比,按**价计算增长了63.5%,年均增长13.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832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其他如道路、交通、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也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制约,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依然相对落后,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8.94%,人均生产总值只相当于东部地区人均水平的35%左右,地方财政收支差达二千多亿元。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和初步解决了温饱的低收入群体也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发生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约有20个民族390万人贫困程度较深,贫困发生率高达23.9%。五大自治区及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的云、贵、青、川四省还有约1.6万个行政村不通公路;新疆、云南、广西、甘肃和内蒙古,还有600多个乡镇不通电,涉及人口160多万;不少地区人畜饮水十分困难,教育、**条件还相当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和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长期制约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的“瓶颈”。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导论(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作者介绍:
李俊清,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兼任**行政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客座研究员、国际行政学会会员、中国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曾在美国杜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日本立教大学任**访问学者,并在法国、德国、瑞典、墨西哥等**的多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府与政治、民族地区行政管理。出版《现代文官制度在中国的创构》、《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丛书》、《政治与行政史论集》、《村民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等专著15部,发表《民族地区公共产品的缺失与政策选择》、《国外政治学研究的队伍构成及学术动向分析》等学术论文及《再论文明的冲突》等译文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