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75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1 0 0 1 6 516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班长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357151682    地址:安徽省 合肥市 蜀山区 大学城
促销广告:实际库存,放心选购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各位亲,欢迎光临本店!临近春节,快递停运。本店在正月初十2月3日开始正常发货!因疫情影响,暂时湖北全境等快递通知发货!期间只接单,不发货!祝各位春节快乐!事事顺利!
店铺介绍
本书苑主营正版二手大学教材和小说等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曾宪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87301152034 [十位:7301152035]
页数:381      
定价:¥36.00
店铺售价:¥7.90 (为您节省:¥28.10
店铺库存:19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357151682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内容提要:
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教材,也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该教材系统论述了中国近五千年的法律发展历史,全面阐述了法律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吸收国内外法律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注重开阔学生的法律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该教材从整体上反映了目前中国法律史学研究与教材编写的*新水平。
该教材既可作为高等学校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和相关学科学生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教材,也可作为**司法机关及其他政府部门人员从事法律实务与理论研究的参考用书。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图书目录:
导论
**章 夏商法律制度
**节 中国法律起源与夏代法制简况
第二节 商代的法律制度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节 西周时期的法律概况
第二节 西周的礼及礼刑关系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刑事法律制度
第四节 西周时期的民事法律制度
第五节 西周时期的司法制度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节 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变化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法律发展
第四章 秦代的法律制度
**节 统一后的秦代法制
第二节 秦代司法制度
第五章 汉代的法律制度
**节 汉代法制指导思想的变化
第二节 汉代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
第三节 汉代刑事立法
第四节 汉代民事立法
第五节 汉代司法诉讼制度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主要发展变化
第二节 魏晋律学与刑罚制度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司法制度
第七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
**节 隋代立法概况
第二节 唐代立法概况
第三节 唐代行政法律规范的发展
第四节 唐代刑事法律规范的完备
第五节 唐代的民事经济法律规范
第六节 唐律的基本精神与历史地位
第七节 唐代的司法制度
第八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法律制度
**节 宋代法律制度
第二节 辽金两代立法概况及法制特点
第三节 元代法律制度
第九章 明代的法律制度
**节 明初立法思想与立法过程
第二节 明代法律内容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三节 明代司法制度及其特点
第十章 清代的法律制度
**节 清代的立法概况
第二节 清代刑事法制及其特征
第三节 清代民事法制及其特征
第四节 清代司法制度及其特点
第十一章 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节 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清末变法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清末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节 创建中华民国方略与立法思想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主要宪政立法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其他革命法规
第四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制度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
**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立法思想
第二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
第三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主要法规
第四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司法制度
第十四章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
**节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律制度
……
第十五章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
**版后记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文章节选: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从公元前11世纪末到公元前8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周原是生活在黄土高原渭水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相传其始祖后稷,名弃,其母姜螈“践巨人迹,感而生弃”。后稷以善于农耕而**。后稷以后十几代传至公刘,公刘九代以后传至古公直父,此时周族已经粗具**雏形,古公亶父被周人称为太王。古公亶父之子季历及孙姬昌(即周文王)时,周人渐渐强盛,并逐渐积累了与殷商分庭抗礼的资本。不过,终文王之世,周人并未摆脱商王朝的控制。文王死,子姬发立,是为武王。武王即位,联合四方诸侯发动反商战争,推翻腐败的商王朝,建立了周人的政权,定都于镐(今陕西长安县),史称“西周”。武王以后的成、康、昭、穆至共王统治时期,是西周的盛世。但到中期以后,西周内外矛盾逐渐激化,周王朝开始走上衰败的道路。在末期的厉王、幽王统治时期,西周的社会危机加剧。公元前770年,由于宫廷权力斗争,申侯等王室**勾结少数民族犬戎侵入,杀幽王于骊山,西周遂亡。幽王的继任周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节 西周时期的法律概况
西周是中国上古文明的全盛时期。西周时期的礼乐刑罚、典章制度,对中国后世几千年的政治结构、法律制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法律思想方面,西周统治者在继承夏、商两代“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这种主张是汉以后主流法律思想“德主刑辅”的直接渊源。在法律形式上。西周时期“礼”、“刑”并用,这种法律模式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礼法结合”、道德与法律相为表里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刑事法方面,无论是“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还是老幼犯罪减免刑罚等刑法原则,以及早期的教育刑思想,影响都及于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此外,西周时期形成的婚姻制度、婚姻礼仪,以及富有特色的司法诉讼制度,至今仍然可以在中国社会深处找到踪影。故而,在中国古代法制的发展和传承之中,西周法制占有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