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9056150
[十位:7309056159]
页数:238
定价:¥25.00
店铺售价:¥198.00
(为您节省:¥-173.00)
店铺库存:5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969862975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0 11:56:16]
波**
福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6 10:56:13]
廖*
深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4 21:31:30]
汕头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2 10:25:40]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真不容易,真的买到了。图书质量非常不错!
[2024-12-30 18:44:15]
罗**
丹东市
《修辞学发凡》内容提要:
《修辞学发凡》是把存在于汉语语文中的种种修辞方法、方式,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方式的原理原则,加以系统的阐释,并且指明它的发展趋向。在阐释和说明中,引用了丰富、适切的白话和文言的例证。对于系统地研究修辞学,对于古今作品的阅读理解欣赏和练习写作,都有助益。
《修辞学发凡》共分十二篇。**篇概括地述说修辞现象和修辞学的全貌。指出修辞现象有消极和积极两大分野,又指出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和修辞所须适合的题旨和情境。第二篇述说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第三篇述说消极和积极两大修辞分野的互相区别和互相联系。第四篇述说消极修辞的一般情况。第五篇至第九篇述说积极修辞,其中第五至第八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格,第九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趣。第十篇述说修辞现象随种种不同情况而变化,以及它的统一的线索。第十一篇述说语文的种种体式,特别详述了体性方面的体式。第十二篇结语,述说修辞学的变迁、发展,并指出研究修辞学应有的努力。
《修辞学发凡》图书目录:
**篇 引言
一 修辞二字习惯用法的探讨
二 修辞和语辞使用的三境界
三 修辞和语辞形成的三阶段
四 修辞同情境和题旨
五 修辞的技巧和修辞的方式
六 修辞研究的需要、进展和任务
七 修辞学的功用
第二篇 说语辞的梗概
一 修辞和语言
二 “态势语”
三 声音语
四 文字语
五 声音
六 形体
七 意义
八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九 汉语文变迁发展的大势
第三篇 修辞的两大分野
一 形式和内容
二 内容上的准备
三 两种表达的法式
四 语辞的三境界和修辞的两分野
五 两大分野的概观
六 两大分野的概观二
第四篇 消极修辞
一 消极修辞纲领
二 意义明确
三 伦次通顺
四 词句平匀
五 安排稳密
第五篇 积极修辞一
一 积极修辞纲领
二 辞格
甲类 材料上的辞格
三 譬喻
四 借代
五 映衬
六 摹状
七 双关
八 引用
九 仿拟
十 拈连
十一 移就
第六篇 积极修辞二
乙类 意境上的辞格
一 比拟
二 讽喻
三 示现
四 呼告
五 夸张
六 倒反
七 婉转
八 避讳
九 设问
十 感叹
第七篇 积极修辞三
丙类 词语上的辞格
一 析字
二 藏词
三 飞白
四 镶嵌
五 复叠
六 节缩
七 省略
八 警策
九 折绕
十 转品
十一 回文
第八篇 积极修辞四
丁类 章句上的辞格
一 反复
二 对偶
三 排比
四 层递
五 错综
六 顶真
七 倒装
八 跳脱
第九篇 积极修辞五
一 辞趣
二 辞的意味
三 辞的音调
四 辞的形貌
第十篇 修辞现象的变化和统一
一 格局无定
二 修辞现象也不是一定不易
三 修辞现象常有上落
四 修辞现象也常有生灭
五 适应更是形形色色
六 变化的统一
第十一篇 文体或辞体
一 文体或辞体和文体或辞体的分类
二 简约繁丰
三 刚健柔婉
四 平淡绚烂
五 谨严疏放
六 语文体式的繁复情况
第十二篇 结语
一 从修辞学术萌芽时期说起
二 修辞文法混淆时期
三 中外修辞学说竞争时期
四 结语
初版刘序
初版后记
《修辞学发凡》第九版付印题记
一九五四年版重印后记
一九六二年版重印前言
一九七六年版重印前言
……
《修辞学发凡》文章节选:
**篇引言
一修辞二字习惯用法的探讨
修辞本来是一个极熟的熟语,自从《易经》上有了“修辞立其诚”一句话以后便常常连着用的。连用久了,自然提起了辞字,便会想起了修字,两字连结,简直分拆不开。但是解说起来,终究还是修是修、辞是辞的,被人当作两个单词看。直到现在讲修辞的还是如此。
而各人对于这两个单词的解说,又颇不一致,大体各可分为广狭两义:(甲)狭义,以为修当作修饰解,辞当作文辞解,修辞就是修饰文辞;(乙)广义,以为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
**,是文辞还是语辞?这在过去,往往会回答你说:既然讲修辞,自然修的是文辞。如顾亭林所谓“从语录入门者多不善于修辞”(见《日知录》十九),便是隐隐含有这种意思的一个例。但若略加考察,便知这只是礼拜文言时期的一种偏见。在礼拜文言的时期,人们往往轻蔑语体,压抑语体,贬称它为“俚语”为“俗语”。又从种种方面笑话它的无价值。而以古典语为范同今后语言的范型。其实古典语在古典语出现的当时,也不过是一种口头语言,而所谓修辞又正是从这种口头语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中外,都是如此。后来固然有过一大段语文分歧的时期,执笔者染上了一种无谓的洁癖,以谨谨守卫文言为无上的圣业。而实际从语体出身的还是往往备受非常的礼遇,如“於菟”、“阿堵”之类方言,竟至视同辞藻,便是其例。如所谓谐隐,逐渐发展,成为灯虎商谜,竟至视为文人雅事,也是其例。而(1)文辞**行的修辞方式,又常常是受口头语辞**行的修辞方式的影响的,要是承认下游的文辞的修辞方式,便没有理由可以排斥上游的语辞的修辞方式。(2)文辞和语辞的修辞方式又十九是相同的,要是承认文辞的修辞方式,也便没有理由可以排斥语辞上同等的修辞方式。(3)既是文辞语辞共有的同等现象,即不追寻源头也决没有理由可以认为文辞独得之秘。就修辞现象而论修辞现象,必当坦白承认所谓辞实际是包括所有的语辞,而非单指写在纸头上的文辞。何况文辞现在也已经回归本流,以口头语辞为达意传情的工具。而我们现在听到“演说的修辞”云云,也早已没有人以为不辞了。这就是实际上已经把语辞认作修辞的工具了。 本书是一九三二年写成、印行的,过去曾经重印过多次,一九五四年也曾经重印过一次,现在又将重印,我趁这机会又从头校读了一遍。对于用语,略有改动。是否妥当,还请大家指正。
画清,又将若干不切合实际的古来定见带便指破”。除了想说述当时所有的修辞现象之外,还想对于当时正在社会的保守落后方面流行的一些偏见,如复古存文、机械模仿以及以为文言文可以修辞、白话文不能修辞,等等,进行论争,运用修辞理论为当时的文艺运动尽一臂之力。书中有些地方论争的气氛很重,便是为此。大白先生的序言,也是一篇参加论争的序言,当时文化界的朋友大约都知道。一九五四年重印时,我曾经想把这论争的部分减去,把刘大白先生的一篇序言也一并略去,因为事过境迁,这一部分已经成为陈迹;但若如此,全书就要大动,所以终于未曾实行,还是仍原书之旧。这次重印,也是如此。只有希望大家注意这两个部分的分别,并且分别对待这两个部分:对于当时同保守落后的偏见论争的部分,看看是否当时发生过一些影响;对于画清经界或者画清轮廓的部分,看看是否现在还有什么可以用。
《修辞学发凡》编辑推荐与评论:
这是近年来的好书。有了这部书,修辞法上的问题差不多都已头头是道地解决了。
——叶圣陶
真正不顾复古派和礼拜文言者的对抗,采用由西方东方传人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彻底将中国的修辞学加以革新,写成了一部网罗万有、条例分明、有系统而又能兼顾古话文和今话文的修辞学专书的,是**的修辞学家陈望道氏。
——[新加坡]郑子瑜
这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著作……使我认识到:修辞学是一个宽广的、很值得探索的领域,是一门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意义的学问。
——张志公
《修辞学发凡》作者介绍:
陈望道(1891—977),浙江义乌人,**学者、教育家。1919年从日本留学归国,任教于浙江**师范学校,同时投身新文化运动。1920年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个完整的中文本,1921年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1920年起,历任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等校教授。1952年至1977年任复旦大学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常务委员。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达六十年,涉猎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在哲学、法学、政治学、伦理学、因明学、美学、文艺学、新闻学等方面多有所成就;他学术事业的基点和**在中国语文的研究方面,为语文改革、语法学和修辞学等学科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主要著译成果辑录于《陈望道文集》(四卷,1979—1990)、 《陈望道语文论集》(1980)和《陈望道修辞论集》(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