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58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3 1 2 2 3 10 1250
本店铺共有 4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1
25%
发货问题
2
50%
其他
1
25%
已解决
4
100%
店主称呼:小小书坊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69862975    地址:北京 北京市 海淀区 学院路
促销广告:咨询加微信13791935392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常见问题回答如下:1.是否正版?答:正版 2.是新书还是旧书?答:标明十成新的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图书是特殊商品,不接受无理由退货等无理要求,看好再买,不同意的别付款!二手书默认无光盘无答案等附件,有少许笔记划线不影响阅读,对二手书品相介意的慎拍,我们发货按付款顺序先发品相最佳的。3.买多可否包邮?答:正版图书微利经营,不议价不包邮。4.邮费多少?答:提交订单,系统会提示邮费,根据书的数量,距离等决定,实在无法笼统回答。5.可否自提?答:无法自提哦。6.是否可以发顺丰?发到付?答:一律不发顺丰,不发到付。7.快递用哪家快递?答:快递随机不指定,以实际收到为准。无法指定快递。8.付款后多久能发货?答:按网站规定,付款后3日内发货,本店一般付款第二天即可安排发出【注:非发货时限承诺】9.发货后多久能收到?答:江浙沪京津冀等周边发货后一般3,4天左右到达,偏远地区无法承诺。 10.图书内容方面的问题,例如是否彩色印刷?内页什么样的?要求提供实物图片等。答:书籍内容,配套习题集及其他衍生书籍请提供ISBN以便查询,本店书籍太多,无法逐一提供有关书籍内容方面的咨询。由于盗图猖獗,本店不提供实物图片,信得过就买,不放心就别买。谢谢合作!
店铺介绍
主营绝版稀缺类图书。库存不断更新,敬请收藏本店。所有书籍默认正版,有特殊情况会提前联系说明,尽可放心选购。本店默认普通快递(快递不到的,平邮)提交订单系统提示邮费(精装,厚重,成套图书按实际收取)。标明十成新的都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因人手有限,还有大量的书暂未上传,如未找到所需图书,可联系本店订购。咨询加微信15969862975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谢谢您再次光临!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魏本权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化概论
出版日期:2012年07月
ISBN:9787209064576 [十位:7209064575]
页数:215      
定价:¥28.00
店铺售价:¥16.80 (为您节省:¥11.20
店铺库存:2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6986297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中国文化概论》内容提要:
《临沂大学**样本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文化生态与自然遗产、中国文化历史与历史文化(一)、中国文化历史与历史文化(二)、中国文化历史与历史文化(三)、中国物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精神文化、中国区域文化等。 中国文化概论_魏本权 魏本权_山东人民出版社_
《中国文化概论》图书目录: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临沂大学**校本教材》总序
前言
**章 中国文化生态与自然遗产
**节 中国文化生态概述
第二节 地理环境与自然遗产
第三节 农耕游牧与文化遗产
第二章 中国文化历史与历史文化(一)
**节 上古文化
第二节 夏商西周三代文化
第三节 春秋战国文化
第三章 中国文化历史与历史文化(二)
**节 秦汉文化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
第三节 隋唐文化
第四章 中国文化历史与历史文化(三)
**节 宋元文化
第二节 明清文化
第三节 近代文化中学与西学的碰撞
第五章 中国物态文化
**节 中国服饰文化
第二节 中国饮食文化
第三节 中国建筑文化
第六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案分析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七章 中国精神文化
**节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第三节 中国传统社会价值体系
第八章 中国区域文化
**节 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区域文化的类型
第九章 中国文化现象的个案考察
**节 《白蛇传》的演变及发展
第二节 梁祝传说的文化内涵及其流变
第三节 《天仙配》的流变及其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文化概论》文章节选:
二、从孔子到孔子文化:一个文化个案的考察
春秋战国时期,对后世影响*为**的思想家,莫过于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倡的仁义学说、礼的思想为后世所传承发扬,成为秦汉以至晚清时期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规范;孔子周游列国,创立私学,开私人教育之先河,培养了大批儒学弟子,为儒家发展贡献极大;孔子晚年著书立说,编订古籍,为后世留存下来《诗经》、《春秋》等文化典籍。孔子去世以后,历朝历代对孔子和孑L子学说的阐释、定位和评价就不曾中断,孔子也被塑造成圣人。时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依然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素材。本节对从孔子到孔子文化作一个案考察,作为从文化产业开发角度解读孔子文化的尝试。
(一)从人到符号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春秋时期真实的孔子是怎样的呢?有学者这样认为:孔子生前饱受磨难,历尽艰辛,希望自己的学说能治国济世,却几乎总是郁郁而不得志。除了他的少数弟子,那时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孔子去世后,他的地位却逐渐显赫起来。在后世的宣扬之下,孔子及其学说迅速传遍各地,影响越来越大,与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
但是,自从孔子的学说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以后,孔子就成为一个不断被建构的人物和符号。孔子去世后,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不断追封追谥,孔子被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尽管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已经日渐模糊不清,但是一个文化建构的孔子——作为中国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的孔子,在历史长河中日益确立和丰满。”**学者杨义曾经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孔子一旦成了圣人,他的名字就成了公共的文化符号,人们可以尽心竭力地对之进行阐释、开发、涂饰和包装,他也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不再属于他本来的自己了呢?”他认为,孔子成功的“人生三根本”是备尝沧桑、阅历天下、学贯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