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59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3 2 1 4 8 45 2507
本店铺共有 3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1
33%
发货问题
2
67%
已解决
3
100%
店主称呼:超越梦想书店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179217950    地址:江西省 九江市 共青城市 共青城市大学城(微信号18179217950)(全国多仓库发货)
促销广告:本店正常都是实际库存,请直接下单。每天16点左右发货。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主仓是江西九江共青城发货,购买多种书时会也可能分到其他仓多物流发货,主仓发极兔,韵达快递,不指定快递。由于旧书库存软件更新可能不及时导致库存不准确出现缺货情况时,我们会在线通知你退款处理(超48小时未发货,请申请退款),为保证您的利益,下单后请及时关注平台上的“在线交谈”信息或务必加QQ:895814297或电话微信18179217950联系确定发货事宜。非常感谢!
店铺介绍
本书店位于江西省国家赣江新区共青城市高校园区,有数百万册各类新旧教材、教辅,欢迎学生、老师及同行团购!同时大量经营注会、司考、证券、银行从业、公务员、教师资格、会计从业、考研、自考等各类考试用书。本店所有书籍质量上乘、价格实惠,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在这里您可以购买到您想要的一切关于学习的资料,若在此没有找到您所需资料,请给店主留言或电联:18179217950(微信),QQ:895814297,定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周菲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管理心理学(第2版)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ISBN:9787512116979 [十位:7512116977]
页数:261      
定价:¥32.00
店铺售价:¥4.00 (为您节省:¥28.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179217950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管理心理学(第2版)》内容提要:
《管理心理学(第2版)/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全书共分5篇16章。第1篇为导论,第2篇为个体心理,第3篇为群体心理,第4篇为领导心理,第5篇为组织心理。教材的编写吸取和借鉴了国内外管理心理学的*新研究成果,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特点。内容全面,结构合理。
《管理心理学(第2版)/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管理学类专业的本专科教材,也可供各层次管理人员进行自学。 管理心理学(第2版)(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__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_
《管理心理学(第2版)》图书目录:
第1篇 导论
第1章 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学习目标
重要概念
1.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1.1 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1.1.2 管理心理学的任务
1.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2.1 研究的基本方法
1.2.2 研究的基本方案
1.3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小结与回顾
思考题
第2章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学习目标
重要概念
2.1 工业心理学的兴起
2.2 行为科学的发展
2.2.1 梅奥与霍桑实验
2.2.2 行为科学的建立
2.2.3 个体行为的研究
2.2.4 群体行为研究
2.2.5 领导行为的研究
2.3 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构成与学科特点
2.3.1 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2.3.2 ��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2.4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2.4.1 当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热点
2.4.2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小结与回顾
思考题
学习与实践
第2篇 个体心理
第3章 知觉差异与管理
学习目标
重要概念
3.1 人类知觉的重要性及特性
3.1.1 知觉概述
3.1.2 知觉的特性
3.2 影响知觉的主要因素
3.3 社会知觉的类型与管理
3.3.1 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
3.3.2 社会知觉的分类
3.4 社会知觉偏差与管理
3.5 社会归因理论
3.5.1 归因理论的内容
3.5.2 归因论的依据和应用
3.5.3 归因偏差
小结与回顾
思考题
学习与实践
第4章 价值观与态度
学习目标
重要概念
4.1 价值观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4.1.1 价值观的概念
……
第3篇 群体心理
第4篇 领导心理
第5篇 组织心理
《管理心理学(第2版)》文章节选: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也可称为以点概面效应。这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这就是说,这一突出的特征或品质起着一种类似晕轮的作用,使观察者看不到他的其他品质,从而由一点做出对这个人整个面貌的判断。晕轮效应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明显。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E.Asch)用实验证明了晕轮效应的存在。他给被试看一张列有五种品质的表格(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要求被试想象一个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被试普遍把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想象为一个理想的友善的人。然后,他把这张表格中的热情换为冷酷,再要求被试根据这五种品质(聪明、灵巧、勤奋、坚定、冷酷),想象出一个适合的人。结果发现,被试普遍推翻了原来的形象,而产生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这表明,热情一冷酷的品质起着晕轮作用,它影响了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
晕轮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在掌握有关知觉对象信息很少的情况下做出总体判断的结果,这也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了解和研究晕轮效应,有助于克服自己看待别人时的偏见,也有助于了解其他人产生这种偏见的根源。
3.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
优先效应是指一个人*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这实质上与上述**印象的作用是相同的。近因效应是指*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为了说明优先效应,曾进行了一项实验:向四组大学生介绍一个陌生人,对**组说,这个人是外倾型的;对第二组说,这个人是内倾型的;在第三组,先讲述这个人的外倾特征,后讲述他的内倾特征;在第四组,先讲述他的内倾特征,后讲述他的外倾特征。然后,让这四组学生分别想象出对这个陌生人的印象。**组和第二组学生得到的印象是显而易见的。在第三组和第四组中,关于这个陌生人的印象完全符合提供信息的顺序,总是先提供的信息占优势。这就是说,第三组学生普遍把陌生人想象为外倾型,第四组学生普遍把他想象为内倾型。这一实验说明了优先效应的存在。
这个实验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进行。给两组学生按上述第三组和第四组同样的顺序描述一个人。所不同的是在先描述他的内倾或外倾特征之后,插入一段其他的作业,例如,让学生做一些不太复杂的数学习题,然后再描述相反的性格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后半部描述的特征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说,这时近因效应在起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都在人的社会知觉中起重要作用,但它们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在感知陌生人时优先效应有更大的作用,而在感知熟悉的人时,如果在熟悉的人的行为上出现某种新异的表现,则近因效应起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