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19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 0 2 2 12 20 758
本店铺共有 1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1% ,高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2
20%
发货问题
4
40%
退款问题
4
40%
已解决
10
100%
店主称呼:阿林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891892813    地址:陕西省 西安市 长安区 西北政法大学新校区西门对面盛世商都一楼C区110号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春节放假,所有订单2月10号统一发货!
店铺介绍
本店有10万册书,开书店15年了.各种书籍都有,新书旧书都有.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谢亚非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写作(第三版)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9787561706077 [十位:7561706073]
页数:342      
定价:¥34.80
店铺售价:¥13.90 (为您节省:¥20.90
店铺库存:2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891892813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写作(第三版)》内容提要:
《写作》是由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供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使用的一本教材。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而引发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高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正向着新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标准靠拢。与此同时,教材的改革和建设工作也面临着一场革命。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我们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安排,组织编写了这本新版《写作》。全书编写工作由谢亚非教授主持,负责制订编写大纲,组织编写及研讨活动,*后改定全部书稿。李广德教授主办了定稿讨论会,并和刘敬瑞教授一起参与了编写大纲的讨论和部分书稿的修改工作。编写任务分工为:李广德:写作主体基本修养、电脑与网络写作、作文训练指导;刘敬瑞:写作主体基本能力;朱祎、谢亚非:记叙文体;马明奎、李广德:抒情文体、议论文体;杨振雄、余国振:议论文体;王正:说明文体;谢亚非、李殿勇:应用文体。
《写作(第三版)》图书目录:
上编 写作素质养成
**章 写作主体基本素养
**节 人格修养
第二节 生活修养
第三节 学识修养
第四节 语言修养
第二章 写作主体基本能力
**节 选材炼意能力
第二节 营构布局能力
第三节 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节 修改完善能力
中编 文体基本知识
第三章 记叙文体
**节 消息
第二节 通讯
第三节 报告文学
第四节 记叙散文
第四章 抒情文体
**节 抒情诗
第二节 抒情散文
第五章 议论文体
**节 思想评论
第二节 经济评论
第三节 体育评论
第四节 文艺评论
第五节 学术论支
第六节 杂文
第六章 说明文体
**节 说明书
第二节 解说词
第三节 科学小品
第四节 广告
第七章 应用文体
**节 计划
第二节 总结
第三节 调查报告
第四节 简报
第五节 会议纪要
第六节 合同
第七节 演讲稿
第八节 讲话稿
下编 电脑网络写作
第八章 电脑写作
**节 电脑与写作现代化
第二节 用电脑准备写作材料
第三节 电脑写作实例介绍
第九章 网络写作
**节 网络写作概观
第二节 网络文学的写作
第三节 网络应用文体的写作
附编 作文训练指导
第十章 作文训练指导
**节 作文训练要求
第二节 作文训练方法
第三节 作文训练案例
《写作(第三版)》文章节选:
上篇 写作素质养成
**章 写作主体基本素养
写作,是现代人类较为复杂的实践活动之一。和人类其他的社会实践一样,它既是有思想意识的活动,也是有情绪情感并有针对性、指向性的活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已是人类写作实践活动的规律。古今中外的作家、写作学家和写作教育家都认为,从事写作实践的写作者需要具备基本的良好的素质。我国古代的大作家和现代文豪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对此都有所论述。21世纪的写作者要写出**的文章,更应该重视养成基本的良好的素养。写作者作为写作主体,其基本素养主要包括人格修养、生活修养、学识修养、语言修养等。写作者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强锻炼,刻苦修养。
**节 人格修养
一、人格修养与写作的关系
什么是人格?所谓人格,其日常用法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主要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品格、品质、格调、境界、道德水平以及尊严等等。心理学家一般把人格看成是一种内在的组织与结构。我国心理学界一般定义为: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指的是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也指“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一生理性状(或特征)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部分。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通过他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例如:“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无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艾青:《礁石》)短短几行诗句,体现出诗人特立不屈的高傲人格。
文艺理论家鲍昌在《(人格心理学)中译本序言》中认为:“人格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人格的定义应当是:由生理遗传与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包容有人的各种心理要素并能根据客观条件变化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的统一。”“在各种客观条件作用下,人格会发展和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