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9787562237136
[十位:7562237131]
页数:308
定价:¥29.80
店铺售价:¥11.90
(为您节省:¥17.90)
店铺库存:2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128414&r=1738940876)
13891892813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6 13:48:01]
关**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0 23:07:28]
王**
南通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7 06:51:34]
张**
衡水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08 15:50:01]
叶**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8 09:45:31]
孟**
大兴安岭地区
《教育心理学(小学)》内容提要:
教师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与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与发展。
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政府为保障教师具备基本的从业素质而对教师资格进行审查许可的制度。教师资格是**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人员的*基本的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岗位的法定前提条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
从世界范围来看,通过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推进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先进**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于1993年1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这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中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2000年教育部出台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对教师资格认定办法进行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至此,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2001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师资格实施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及相关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任何符合条件的公民,包括社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均可申请教师资格。**鼓励非师范类高等学校毕
《教育心理学(小学)》图书目录:
**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评价目标
命题分析与预测
**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真题点晴
典型例题分析
巩固与提高
考点过关测评表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评价目标
命题分析与预测
**节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三节 小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真题点晴
典型例题分析
巩固与提高
考点过关测评表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评价目标
命题分析与预测
**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真题点睛
典型例题分析
巩固与提高
考点过关测评表
第四章 学习动机
评价目标
命题分析与预测
**节 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真题点晴
典型例题分析
巩固与提高
考点过关测评表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评价目标
命题分析与预测
**节 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真题点睛
典型例题分析
……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小学)》文章节选:
**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作用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一旦出现了学习困难,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多种方法帮助教师了解原因。例如,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困难,我们就可以应用智力测验、阅读测验或者与此有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等各种测查手段来找出语文阅读困难的症结。当然,阅读困难也可能与个人的生活经验有关,如父母离异、父母对儿童漠不关心或期望过高致使儿童的学习动机受挫;或者与教师关系不和、教学方法不当等致使儿童失去学习兴趣等。教师可以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困难或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追根溯源,准确了解学生,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心理健康发展。
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尤其是对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更为科学的观点。例如,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指定学生来朗诵课文,是随机点名还是按顺序点名?对这个看上去不成为问题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其答案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应综合考虑不同的年级、不同点名方式的利弊等,选取恰当的点名方式。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育心理学对实际教学所提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解释教育现象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的新观点。在实际教育中,许多教学方法和行为都是沿袭传统的方式,或者是想当然的。教育心理学常常会对这些方法和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提出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的观点来指导实际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和技术。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例如,根据学习动机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反馈、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等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依据学习迁移的规律,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选编、教学程序的安排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迁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