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9787503697746
[十位:7503697741]
页数:310
定价:¥29.00
店铺售价:¥11.60
(为您节省:¥17.40)
店铺库存:2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128414&r=1738941733)
13891892813
《动物保护法概论》新旧程度及相关说明:
旧书正版,好品相,七成新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6 13:48:01]
关**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0 23:07:28]
王**
南通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7 06:51:34]
张**
衡水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08 15:50:01]
叶**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8 09:45:31]
孟**
大兴安岭地区
《动物保护法概论》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国**部全面介绍野生动物和驯养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教科书。其不仅立足于我国动物保护的现实状况,并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动物福利法律制度发展趋势相接轨的特色。
本书首先从动物范畴的界定、动物的作用出发对动物福利、动物权利以及动物保护法的内涵和立法原则等进行了细致的法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动物保护法的历史溯源、古今中外动物保护立法的产生、发展、演变及世界动物保护立法及实践等予以了实证梳理。尤其是系统介绍了动物保护立法先进**和地区的野生动物和驯养动物保护的法律制度。*后,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动物保护思想和现阶段动物保护实践,深入探讨了我国的动物保护组织、动物保护法的研究和教学及现有的动物保护立法的阙如,并进一步思考了和谐文化视野下我国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的路径。
本书吸收和借鉴了国内外动物保护法教学、科研方面的*新成果,力求在全面、准确、完整地阐述动物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的同时,注重法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努力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以期为读者了解和进一步研究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尽绵薄之力。
《动物保护法概论》图书目录:
**编 导论
**章 动物概述
**节 动物的概念
一、“动物”概念的词源解释
二、动物的生物学定义
三、动物的法律概念
第二节 动物的分类
一、动物的自然分类
二、动物在法学上的分类
第三节 人与动物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人与动物的关系
第四节 动物的经济价值
一、动物的经济价值概说
二、动物的食用价值
三、动物的**价值
四、动物的其他经济价值
第五节 动物的生态价值和伦理价值
一、动物的生态价值
二、动物的伦理价值
第二章 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
**节 动物保护的兴起
一、环境伦理学的出现——现代动物保护主义兴起的渊源
二、人类进入动物保护时代
第二节 动物权利论
一、动物权利主义的兴起
二、辛格的动物解放
三、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论
四、G.L弗兰西恩的动物权利论
五、沃伦的动物权利论
六、对几种动物权利理论的简要评说
第三节 动物福利思想
一、动物福利的概念
二、动物福利的标准
三、动物福利的内容和分类
四、辩证地理解人类对动物的利用和对动物福利的保护
五、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之辨析
第三章 动物保护法概述
**节 动物保护法的法理内涵
一、动物保护法的含义
二、动物保护立法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第二节 动物法律地位的界定
一、有关动物法律地位的学说
二、动物不是物,是特殊的客体
第三节 动物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一、利用与消费正义原则
二、保护动物福利与规范动物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实验动物保护的“3R”原则
四、野生动物保护的拯救与控制相结合原则
第四节 动物保护法的适用和意义-
一、动物保护法的适用
二、动物保护法的意义
第五节 动物保护法的立法模式
第四章 动物保护法的历史溯源
**节 中国古代的动物保护立法
第二节 古代欧洲**的法律有关动物的规定和案件记载
一、古希腊和古罗马有关动物的法律规定
二、中世纪欧洲**对动物审判的案件记载
第三节 近现代西方**动物保护法立法概况
一、西方**驯养动物立法出台的背景
二、近现代西方**动物保护立法的发展
……
第三编 中国动物保护立法及其实践
**章 中国动物保护思想渊源
第二章 中国动物保护现状及其现实意义
第三章 中国的动物保护立法
第四章 中国动物保护组织
第五章 动物保护法研究和
结语: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动物立法
附录一:中国主要有关动物保护和福利的法律法规
附录二:中国参加的与动物保护有关的条约
附录三:世界动物福利宣言
附录四:世界各国动物保护法律(英文)
参考文献
后记
《动物保护法概论》文章节选:
**章 动物概述
**节 动物的概念
动物的概念在不同学科中是不同的。在立法中,由于文化传统、社会发展路径以及理论基础等方面的不同,各个**和地区在动物保护法中所指称的动物内涵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动物”概念的词源解释
对动物概念的认识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动物学之父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动物志》一书中,系统地描述了500多种动物,但是并没有给出一个**的定义,而是重在考察动物之间的差异及偶然性,此后才是考虑进而解释这些事物的原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探索领域的扩大,对“动物”一词的理解越来越**。20世纪以来,由于各个学科相互渗透,“动物”的概念也更具客观性、科学性,但各种辞书的解释也各不相同。
《辞源》中记载:动物“生物的一大类,区别于植物,固礼地官大司徒:‘辩五地之物生:一日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早(草)物。’文选张平子(衡)西京赋:‘缭垣系,四百余里,植物斯生,动物斯止。”’《辞海》对动物的定义是:“生物的一大类,与植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等,已知约有一百余万种,遍布于自然界。动物一般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以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营养,因此具有与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进行摄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