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100.00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0 0 9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雪晴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7600200229    地址:河北省 保定市 涿州市 涿仝村
促销广告:雪晴书店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冰心老师:读好书,读好书,好读书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中学教育心理学
出版日期:2013年03月
ISBN:9787302310570 [十位:7302310572]
页数:304      
定价:¥40.00
店铺售价:¥12.00 (为您节省:¥28.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7600200229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中学教育心理学》内容提要: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属于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一本通(新大纲版)·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系列教材:中学教育心理学》内容设计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所产生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而展开。
全书以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要素组成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的活动过程为主线,以美国**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的八阶段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日本学者小泉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理论及我国学者编译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基点,阐述了教育心理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结构脉络、知识点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教案设计、教学管理、教育效果分析评估方法、技术等形式、手段,将教育学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方法及过程展示给读者。全书各章辅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各类习题对上述内容进行反复训练、识记,以便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一本通(新大纲版)·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系列教材:中学教育心理学》另有配套教辅《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预测试卷及历年真题详解——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心理学》图书目录:
丛书前言
前言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概况简述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应试建议

**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本章知识结构图
考点归纳和**提示
本章命题预测
**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三、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巩固练习及真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本章知识结构图
考点归纳和**提示
本章命题预测
**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二、认知发展��教学的关系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巩固练习及真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本章知识结构图
考点归纳和**提示
本章命题预测
**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一、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
二、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巩固练习及真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 学习动机
本章知识结构图
考点归纳和**提示
……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附录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心理学》文章节选:
(1)强度律,是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象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讲授过程中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差异律,是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被区分开来就越容易,也就越能影响学生的感知效果。同一知识内容和体系中对象和背景的设置与区别已经成为了一门艺术。对象与背景的设置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分析:在物质载体层次上,应在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上,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
(3)活动律,是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比如,我们可以用电脑制作一些幻灯片、动画等,把死的学习内容变为有声有色的流动形式,就会提高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感知。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4)组合律,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要有间隔和停顿。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并有思维参与的知觉过程。在直观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纵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有条理的感性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组织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