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8.85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0 2 13 25 56 223 4302
本店铺共有 27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1%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1
4%
商品问题
15
56%
发货问题
7
26%
其他
4
15%
已解决
27
100%
店主称呼:王健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062525075    地址:湖北省 武汉市 洪山区 文化大道李桥1号库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正版旧书 满42多省包邮
店铺介绍
主营二手旧书 库存百吨 团购优惠 满42多省包邮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赵苏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学(第二版)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
ISBN:9787302293361 [十位:7302293368]
页数:272      
定价:¥30.00
店铺售价:¥6.00 (为您节省:¥24.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06252507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商品学(第二版)》内容提要:
《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系列教材:商品学(第2版)》力求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围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这个核心问题,及时跟踪、反映当代世界市场、国际贸易以及中国作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对进出口商品的要求及相应的管理机制,探索当前社会与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具体包括: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商品的质量;商品的组成与性能;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标准与标准化;商品的检验检疫;商品质量监督与质量认证;商品包装;商标与商品条形码。
全书内容充实、针对性强,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资料新颖翔实,叙述深入浅出,使读者阅读本书后,能够了解商品学学科体系中各部分具体问题,掌握商品质量的基本分析方法,“知道用在哪里,知道如何应用”。
《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系列教材:商品学(第2版)》适合商贸营销、财经类等专业作为本、专科生学习商品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教程和参考读物。 商品学-(第二版)_赵苏 编_清华大学出版社_
《商品学(第二版)》图书目录:
**章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节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同步测练与解析

第二章 商品的质量
**节 商品质量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
第二节 国际贸易环节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决定和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国际贸易中表示商品质量的方法
第五节 国际贸易合同中商品品质条款的订立
同步测练与解析

第三章 商品的组成与性能
**节 商品的成分与结构
第二节 商品的性质
同步测练与解析

第四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
**节 商品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商品的分类标志及常见的分类方法
第三节 商品分类体系和商品目录
第四节 商品编码的概念、意义与种类
同步测练与解析

第五章 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节 商品标准
第二节 商品标准的作用与采用
第三节 商品标准化与标准化组织
同步测练与解析

第六章 商品的检验检疫
**节 商品检验检疫概述
第二节 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的内容和方法
同步测练与解析

第七章 商品质量监督与质量认证
**节 商品质量监督
第二节 商品质量认证
同步测练与解析

第八章 商品包装
**节 商品包装的属性与功能
第二节 国际贸易商品包装分类
第三节 商品防护包装技法
第四节 商品包装标志
第五节 商品包装标准与**法规
同步测练与解析

第九章 商标与商品条形码
**节 商标
第二节 商品条形码
同步测练与解析
综合测练与解析
综合测练与解析(一)
综合测练与解析(二)
综合测练与解析(三)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摘录)
附录B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摘录)
附录C 新调整的进出境检验检疫商品目录
附录D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代号
附录E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 19084-2003普通脱脂纱布口罩
附录F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法(摘录)
附录G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摘录)
附录H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商品学(第二版)》文章节选:
3.热学分析法
热学分析法是指借助热学仪器测定商品在一定的温度变化情况下的热学性质,如熔点、沸点、闪点、燃点、自燃点、凝固点、耐热性、耐寒性等。例如,用熔融指数仪测定塑料的熔融指数,用开(闭)口杯闪点仪测定石油等易燃液体的闪点等。
4.力学器械分析法
力学器械分析法是指根据机械学原理,利用物理学力学仪器测定商品受到各种外力作用时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能、机械性质的方法。例如,使用各类拉力试验机(又称抗张试验机)测定纺织纤维、纸张、橡胶、皮革、金属、塑料制品的抗拉强度;使用磨耗试验机测定橡胶和皮革的耐磨强度;用硬度机测定钢材的硬度;用硬度计测定橡胶的硬度;用冲击韧性试验机测定金属、橡胶的冲击韧性;用摆锤弹性计测定橡胶的冲击弹性等。
5.其他物理学方法
这些方法是指除了上述方法外,用于测定与商品质量有重要关系的物理性质的其他方法,如测定石油的蒸汽压、油脂和原油的密度和黏度、橡胶的电阻系数、胶布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肥皂的溶解度和泡沫量,以及纸张的透气度和伸缩率等。
6.微生物学检验法
微生物学检验法是检查食品、动植物及其制品、某些日用化学品和工业品以及包装容器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测定有害微生物是否存在及存在程度,判断商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例如,通过微生物培养、分离和显微镜观察法(镜检)可以测定病原微生物(如冰蛋和罐头中的沙门氏菌,罐头中的志贺氏菌、致病葡萄球菌、肉毒杆菌,猪鬃和皮张中的炭疽菌,肠衣中的大肠杆菌等)和霉腐微生物(某些细菌、霉菌、酵母菌等)的种类、数量和性质。再如,食品卫生检验普遍应用的指标是细菌总数。如大肠菌群和致病菌,这些菌群的存在和数量都是通过微生物学检验法测定的。
7.生理学检验法
生理学检验法是用于测定商品对人体有无危害性及危害性大小的方法,也用于食品的可消化性、发热量、营养价值的测定以及检测粮食的发芽情况等。生理学检验法分为组织分析法和生物试验法。后者一般用兔、鼠等动物进行商品中的毒性成分(如商品生产中使用的助剂、染料等)的毒性试验,通过观察动物健康状况的变化或者解剖观察体内病变来确定毒性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