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8.97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2 2 3 13 22 686
本店铺共有 7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1%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服务态度问题
1
14%
发货问题
4
57%
退款问题
2
29%
已解决
7
100%
店主称呼:夏老板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879039705 13970923765    地址:江西省 南昌市 东湖区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省图南路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大学综合类本科专业教材,同时经营自考类书籍。特别声明;因为是实体店铺,图书变动很大,购书请先咨询,以免耽误你的时间,谢谢合作。
店铺介绍
本店主要经营大学生教材 欢迎选购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科举学导论
作/译者:刘海峰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举学导论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9787562231851 [十位:7562231850]
页数:465      
定价:¥58.00
店铺售价:¥23.20 (为您节省:¥34.8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879039705 1397092376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科举学导论》内容提要:
科举制不仅对从隋唐至明清时期的中国政治、教育、社会、文学等各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为东亚**的科举制和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教育也还有深刻的影响。科举学以科举制及其运作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既是一门国际性的学问,也是一门雅俗共赏、引人人胜的专学,与中国1300年间大部分知名人物、大部分书籍和几乎所有地区皆有关系。本书是**部科举学专著,将古、今、中、外、文、史、政、教等各方面的科举研究熔于一炉,系统地论述了科举学的涵义、内容、结构,重在科举学学理的阐发和学术史的梳理,并为科举学构建出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发展平台。书后还附有《新印科举古籍目录》、《科举学著作目录》和《科举研究学位论文目录》,对科举研究颇有参考价值。
《科举学导论》图书目录:
自序
绪论 一门引人入胜的专学
**章 科举学引论
**节 科举学的涵义
第二节 科举学的性质
第三节 科举学的特点
第二章 科举学综论
**节 科举学的范畴
第二节 科举学的内容
第三节 科举学的旨趣
第三章 科举学史论
**节 古代科举学
第二节 现代科举学
第三节 东亚科举学
第四节 西方科举学
第四章 科举起源论
**节 科举释义
第二节 察举为科举论
第三节 隋代起始论
第四节 唐代起始论
第五章 科举时代论
**节 隋唐科举时代
第二节 两宋科举时代
第三节 明清科举时代
第六章 科举存废论
**节 存在原因论
第二节 科举革废论
第三节 科举平反论
第四节 科举复活论
第七章 科举人物论
**节 秀才论
第二节 举人论
第三节 进士论
第四节 状元论
第八章 科举政治论
**节 科场与统治
第二节 科举与政治
第三节 同年与朋党
第九章 科举教育论
**节 科举与教育
第二节 科举学位论
第三节 自学考试论
第四节 智力测验论
第十章 科举文学论
**节 诗赋与策论
第二节 八股文
第三节 状元戏与小说
第十一章 科举社会论
**节 科名**论
第二节 社会流动论
第三节 科 第风俗论
第十二章 科举文化论
**节 科举与经学
第二节 科举与史学
第三节 科举与西儒
第四节 科举与科学
第十三章 科场法规论
**节 科场条例论
第二节 贡院论
第三节 科场案
第十四章 科举地理论
**节 解额与南北卷
第二节 分区定额与冒籍
第三节 科举人才的地理分布
第十五章 科举术语论
**节 科举术语
第二节 科举典故
第三节 科举概念
第十六章 科举文献论
**节 题名录与登科录
第二节 朱卷
第三节 闱墨与试卷
第四节 其他科举文献
第十七章 科举东渐论
**节 宾贡进士论
第二节 日本科举论
第三节 韩国科举论
第四节 越南科举论
第十八章 科举西传论
**节 西传说的由来
第二节 法英美的借鉴
第三节 西传说的确立
余论 21世纪的显学
附录一 新印科举古籍目录
附录二 科举学著作目录
附录三 科举研究学位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科举学导论》编辑推荐与评论:
科举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一个理论体系。因此本书于一般的科举研究著作不同,主要不是面面俱到地介绍科举知识或研究科举制度,而是在探讨科学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或者说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科举学导论》作者介绍:
刘海峰,1959年生,福建人,现任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考试暨自学考试研究委员会委员。已出版《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科举考试的 教育视角》等著作6部,发表《科举学发展》、《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的影响新探》、《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高等教育史研究四探》等论文1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