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508375946
[十位:7508375947]
页数:215
定价:¥38.00
店铺售价:¥15.20
(为您节省:¥22.80)
店铺库存:1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94983&r=1739398656)
15879039705 13970923765
店主推荐图书:
-
¥14.4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31 10:48:24]
木*
上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0-17 15:14:51]
刘**
温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6-13 20:17:42]
吴**
东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6-07 13:57:40]
小*
宜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4-27 21:37:23]
小*
徐州市
《广义建筑节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内容提要:
本书立足于广义建筑节能的战略思路,在纵向层面上,探讨了建筑节能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的现状;在横向层面上,基于能源与能效的广义建筑节能理念以及技术策略的广义建筑节能方法,给出了太阳能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方法与策略。
《广义建筑节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图书目录:
**章 建筑节能发展简史
**节 中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建筑节能发展历史
第三节 现代建筑节能意识与全球能源文明的崛起
第二章 中外太阳能建筑的比较研究
**节 国外太阳能建筑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国内外住宅建筑太阳能应用状况
第三节 太阳能建筑的发展动态
第四节 太阳能建筑发展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第五节 国外建筑太阳能利用现状
第六节 国外相关激励机制和政策
第三章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节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概念
第二节 太阳能建筑光热转换一体化设计方法分析
第四章 主动式太阳能光伏的一体化设计
**节 一体化设计的方法及要点
第二节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方法
第五章 基于技术策略的广义建筑节能
**节 我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形势
第二节 建筑能耗简述
第三节 建筑节能新方法
第六章 基于能效与能源规划的广义建筑节能
**节 城市能源规划的背景与战略
第二节 **低耗建筑
第三节 建筑利用太阳能
第七章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第八章 太阳能建筑利用范例
**节 国外太阳能利用典型范例
第二节 国内太阳能利用典型范例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3号
参考文献
后记
《广义建筑节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文章节选:
**章 建筑节能发展简史
一座绿色节能建筑,对后人来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经常重复歌德的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话体现出了建筑形式的魅力,是对建筑外在美的肯定。而建筑是否节能、环保,则是建筑内在美的体现。只有做到了内在美与外在美、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才是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反映人类文明水平的**建筑作品,这也是当代建筑师们应当追求的目标。
建筑节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比其经济利益更大,它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提出的要求。在发达**,建筑节能的意识非常强,宁可不建新的建筑物也要保证节能。
要保证建筑节能不仅仅要完善体制的建设,更要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同时还要有科学技术的配套。有人提出建筑节能将增加开发商的投入,其实不然,“节能”与“节支”本来就是统一的。运用科学技术也可以降低节能成本,并且还能保证长远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节能也将成为一种观念和一种文明的标志,所以,研究节能有必要了解建筑节能的发展历史。**节中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从上古到近代,中国的建筑体系经历了从巢居穴居到高度成熟的木构建筑的演变。古人的营造活动受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受当时哲学思想的影响。比如,西方人讲究建筑的纪念性,希望通过建筑寄托永恒的思想,显示征服自然的能力,石头建筑便成为了主流。在空间上,西方人讲究大体量和复杂的立体构成。而中国人注重建筑的实用性,讲究****与环境和谐共处,于是采用了模数化的木构体系。在空间上讲究平面展开,门堂之制。特别是在古人的营造过程中,考虑到建筑、人居环境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章试图从哲学和技术的角度审视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民居中所体现的生态和节能思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巧妙设计。
一、上古时期
上古时代的人类建筑,大致经历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巢栖”、“穴居”,中期的村落建筑和晚期的城堡建筑三个阶段。
从原始建筑发展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东夷人的居住环境已形成规模较大、结构布局有序、房屋密集的村落建筑。现今考古发现的明确属于住宅建筑的遗址,始于大汶口文化时期。据不完全统计,现已发现并公布的大汶口文化遗址的东夷人住宅建筑达69座之多。例如,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5座、长岛北庄遗址4座等,其房屋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是属于半地穴式建筑,平面为圆、角、方形或长方形。
……
《广义建筑节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作者介绍:
曹伟,教授。博士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中国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会理事;《中外建筑》杂志编委、《城市环境设计》专栏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城市**及其预警系统、城市能源规划与建筑能效。已出版《城市生态**导论》、《城市规划十二讲》等专著四部,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正在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设计与规划工程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