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7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2 2 1 5 18 47 1616
本店铺共有 28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2% ,高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1
4%
服务态度问题
2
7%
商品问题
1
4%
发货问题
21
75%
退款问题
3
11%
已解决
28
100%
店主称呼:陈绍川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7718307669    地址:北京 北京市 大兴区 黄村镇芦城村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本店开学活动 购书满78包邮主营大学教材 一万多种 查不到的同学可以咨询我们qq21777152 或者旺旺追梦迪克 杯水难求联系电话17718307669 13811182142
店铺介绍
主营大学教材 辅导书 考研 资格考试书等 库存10万本 欢迎咨询!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811382297 [十位:7811382296]
页数:291      
定价:¥33.80
店铺售价:¥13.50 (为您节省:¥20.30
店铺库存:77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7718307669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公共关系学》内容提要:
本书既有对公共关系一般原理的理论阐述,又有可行的实际操作办法。另外,为了反映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开阔视野和便于读者学习,我们在各章前增加了全章的学习要点和引导案例;在各章后编写了本章小结、案例、思考和练习。通过这些努力,力求形成“简约、规范、科学,基本概念清楚,原理阐释有层次,方法和策略实用”的普通高等院校公共关系教材特色。
《公共关系学》图书目录:
**章 公共关系概述
**节 公共关系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节 公共关系的萌芽
第二节 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现代公共关系学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第四节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第五节 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第三章 现代公共关系观念与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节 现代公共关系观念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节 塑造形象
第二节 协调关系
第三节 实现公共关系基本职能的途径
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一般工作程序
**节 公共关系调查
第二节 公共关系策划
第三节 公共关系方案实施
第四节 公共关系评估
第五节 公共关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第六章 公共关系传播
**节 公共关系传播概述
第二节 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公关关系传播媒介的选择
第四节 公共关系传播实施技巧
第七章 公共关系心理
**节 公共关系心理概述
第二节 公众心理
第三节 公共关系活动心理
第四节 组织心理
第八章 公共关系工作机构及人员
**节 公共关系的工作机构
第二节 公共关系人员
第九章 公共关系的礼仪和作用
**节 公共关系礼仪的含义与作用
第二节 公共关系人员常用礼仪
第十章 公共关系实务
**节 新闻发布会
第二节 庆典活动
第三节 展览会
第四节 赞助活动
第五节 公共关系广告
第六节 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
第七节 公共关系文书写作
第十一章 部门公共关系
**节 政府公共关系
第二节 工业企业的公共关系
第三节 商业服务性企业的公共关系
第四节 事业单位公共关系
第五节 国际公共关系
参考文献
《公共关系学》文章节选:
**章 公共关系概述
**节 公共关系的含义与特征
公共关系诞生于20世纪初,是一门现代管理科学与艺术。在当今世界上,许多**已经把公共关系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指导各类社会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说,公共关系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公共关系的由来和定义
自公共关系形成一门学科以来,人们对公共关系的定义做出的解释有上千种,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的这些含义,是学习和应用公共关系的基础。
(一)公共关系一词的由来
“公共关系”一词是舶来品,其英文为Public Relations,缩写符号为PR,简称为“公关”。“Public”既可译为形容词“公共的”,也可译为名词“公众”;“Relations”可译为“关系”。由于“Relations”是“Relation”的复数形式,显然,这个“关系”指的是与“众多人”之间的关系,所以“Public Relations”也可译为“公众关系”,但这种“公众关系”既可理解为“与公众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公众间的关系”。对于一个社会组织来说,前者具有单向性,后者则具有无关性,因此,译为“公共关系”更容易被人们准确理解,其理由是:公共关系的“公众”不仅由人群构成,还包括政府、社区、媒介等机构,这些机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公共事业单位;港台等地区的中文著述多是这样的译法,已成为主流称谓;“公共”一词与“私人”一词相对应,准确地表达了“公共关系”与“私人关系”的不同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