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7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2 2 1 5 18 47 1616
本店铺共有 28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2% ,高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1
4%
服务态度问题
2
7%
商品问题
1
4%
发货问题
21
75%
退款问题
3
11%
已解决
28
100%
店主称呼:陈绍川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7718307669    地址:北京 北京市 大兴区 黄村镇芦城村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本店开学活动 购书满78包邮主营大学教材 一万多种 查不到的同学可以咨询我们qq21777152 或者旺旺追梦迪克 杯水难求联系电话17718307669 13811182142
店铺介绍
主营大学教材 辅导书 考研 资格考试书等 库存10万本 欢迎咨询!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蔡运龙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口、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9787107210006 [十位:7107210009]
页数:437      
定价:¥30.60
店铺售价:¥12.20 (为您节省:¥18.40
店铺库存:77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7718307669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人口、资源与环境》内容提要: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有关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资培养的要求而编写的。全书分为绪论、人口篇、资源篇、环境篇、结论五部分。全书力求突出“重视基础,突出原理,吸收新知,拓展思维,强调实践”的思想,全面系统介绍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全书内容丰富,吸收了学科发展的*新知识,延伸了学科知识体系,便于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书中采用了大量示意图和实景图片,图文并茂,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提高了可读性;书中安排了大量的阅读资料,便于延伸学生思维空间、扩大学生阅读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书中还设置了大量思考题和实践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书除适用于高等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科专业教学用书以外,也适用于其他高等院校各专业和公共选修课使用教材,也可适于具有中等文化水平以上的读者阅读使用。
《人口、资源与环境》图书目录:
绪论
**节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论争
思考题
**篇 人口篇
**章 人口动态
**节 人口概述与人口动态的衡量
第二节 世界人口动态
第三节 中国人口动态
思考题
实践活动
第二章 人口增长的影响与人口容量
**节 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第二节 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人口容量
思考题
实践活动
第三章 人口理论与人口控制
**节 人口理论与人口政策
第二节 人口总量的控制
第三节 人口质量的提高
思考题
实践活动
第二篇 资源篇
第四章 自然资源概述
**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思考题
第五章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节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概述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三节 土地资源
第四节 矿产资源
第五节 能源
第六节 森林和草地资源
第七节 生物多样性资源
第八节 湿地资源
第九节 海洋资源
思考题
实践活动
第六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节 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总体战略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对策
第三节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工程
思考题
实践活动
第三篇 环境篇
第七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节 环境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环境问题
……
第八章 环境污染及其**
第九章 生态系统与生态经济
结论
主要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主要参考文献
《人口、资源与环境》文章节选:
**篇 人口篇
**章 人口动态
**节 人口概述与人口动态的衡量
一、人口的概念与性质
(一)人口的概念
人口,从广义上讲,是指某一地区的全体居民。在统计术语中,凡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都可以称为人口。这就是说,人口不是泛指人类,也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指由个人组成的群体。中国人口学术界认为,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实现其生命活动并构成社会生活的主体,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二)人口的性质
人口具有自然属性,也叫生物属性。人口作为有生命活动的群体,有其出生、发育、衰老以至死亡的生命全过程,有为生物学规律所支配的一切生物所具有的遗传变异及全部生理机能。许多人口现象,如性别、年龄、生育、死亡、寿命等,都是以人口的生物属性为基础的。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任何社会生产方式下的人口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人口又是有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社会群体,因而有其社会属性,这是人口的本质属性。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与动物相比,在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上有本质的区别。动物只是依靠大自然的恩赐获取自然界现成的可供食用的生存资料,按照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竞争规律生存和发展。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则是以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说:“一旦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恩格斯还说过:“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仅仅由于这个**然而是基本的区别,就不可能把动物社会的规律直接搬到人类社会中来。”而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人们怎样从事生产劳动,生活资料怎样在社会成员间进行分配,所有这些都是由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