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508461472
[十位:7508461479]
页数:224
定价:¥25.00
店铺售价:¥9.50
(为您节省:¥15.50)
店铺库存:36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91778&r=1739350272)
17718307669
店主推荐图书:
-
¥10.50
-
¥8.10
-
¥13.50
-
¥16.6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7-12 13:32:21]
刘**
渭南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4-03 16:44:29]
宋**
苏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4-01 17:40:54]
杨**
廊坊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3-31 13:56:18]
李**
大庆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3-30 19:16:26]
郑**
杭州市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第三版)》内容提要:
本书第二版于2003年出版,第三版根据作者教学实践,综合各教材使用单位同行的建议和操作系统的*新发展,在保持**、第二版原有基本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对原书各章节内容做了必要的调整、增删和完善,增加了第8章“操作系统**与保密机制”,第9章“网络操作系统”,第10章“实验指导——典型操作系统实验范例”。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操作系统概述、作业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具体操作系统对上述功能的实现的举例。第三版特别增加了四个操作系统的实验,对帮助学生认识操作系统核心内容有重要作用。
本书涵盖了操作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并将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在内容取舍、文字描述、习题选择方面力求以面向实践、重在应用、便于教学组织为原则,在章节安排、形式体例、行文风格方面与传统的理科原理式的课程不同,努力做到概念引出自然、内涵与外延适中、深入浅出。特别适合高职高专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作为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各类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第三版)》图书目录:
序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第1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
本章学习目标
1.1 存储程序式计算机
1.1.1 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系统结构
1.1.2 作为扩展计算机功能的操作系统
1.1.3 作为资源管理的操作系统
1.1.4 操作系统的工作框架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
1.2.1 手工操作阶段
1.2.2 单道与多道批处理系统
1.2.3 分时系统
1.2.4 实时系统
1.2.5 网络操作系统与分布式操作系统
1.2.6 嵌入式操作系统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1.3.1 操作系统的定义
1.3.2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1.3.3 操作系统的特征
1.4 操作系统的逻辑模型
1.5 操作系统简介
1.5.1 DOS操作系统
1.5.2 MS-Windows操作系统
1.5.3 UNIX操作系统
本章小结
习题一
第2章 作业管理
本章学习目标
2.1 作业的基本概念
2.1.1 作业的形成过程
2.1.2 批处理系统作业运行前的准备——作业控制语言
2.1.3 分时系统作业控制方法一命令
2.2 操作系统向作业提供的程序级接口——系统调用
2.2.1 系统功能调用的分类
2.2.2 系统功能调用的实现过程描述
2.3 单道批处理系统的作业调度
2.3.1 作业调度性能的衡量指标
2.3.2 先来先服务作业调度算法
2.3.3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2.3.4 高响应比优先作业调度算法
2.4 多道批处理系统作业调度应考虑的因素
本章小结
习题二
第3章 进程管理
本章学习目标
3.1 进程的概述
3.2 进程的引入和定义
3.2.1 进程的引入
3.2.2 进程的定义
3.3 进程的状态和进程控制块
3.3.1 进程的状态及状态变化图
3.3.2 进程的结构、进程控制块及组织方式
3.4 进程控制
3.4.1 原语
3.4.2 进程控制原语
3.5 线程的基本概念
3.5.1 线程的引入
3.5.2 线程与进程的关系
3.5.3 线程的类型
3.5.4 线程的特点
3.6 进程调度
3.6.1 进程调度的职能
3.6.2 进程调度所用的主要数据结构
3.6.3 进程调度的方式
3.6.4 进程调度算法
3.6.5 综合的调度策略——调度用的进程状态切换图
3.7 进程通信
3.7.1 进程互斥
3.7.2 互斥用的硬件机制
3.7.3 进程同步
3.7.4 用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
3.7.5 两个经典的同步/互斥问题
3.7.6 结构化的同步/互斥机制——管程
3.7.7 消息缓冲
3.8 死锁问题
3.8.1 死锁产生的原因和必要条件
3.8.2 预防死锁
3.8.3 避免死锁
3.8.4 检测与解除死锁
本章小结
习题三
第4章 存储管理
本章学习目标
4.1 存储管理的功能
4.1.1 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4.1.2 地址重定位
4.1.3 存储保护
4.1.4 虚拟存储器
4.2 实存管理
4.2.1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4.2.2 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
4.2.3 纯分页存储管理
4.2.4 纯分段存储管理
4.3 虚拟存储器管理
4.3.1 虚拟存储器的概念
4.3.2 请求式分页存储管理与动态地址重定位
4.3.3 页面置换算法
4.3.4 请求式分页存储管理性能分析举例
4.3.5 请求式分段存储管理与动态地址重定位
4.3.6 段页式存储管理与动态地址重定位
4.4 碎片与抖动问题
本章小结
习题四
第5章 设备管理
本章学习目标
5.1 设备管理概述
5.1.1 设备类型
5.1.2 设备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5.1.3 设备控制块(DCB)
5.2 数据传送控制方式
5.2.1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5.2.2 中断控制方式
5.2.3 DMA方式
5.2.4 通道控制方式
5.3 缓冲技术
5.3.1 缓冲的引入
5.3.2 单缓冲
5.3.3 双缓冲
5.3.4 环形缓冲
5.3.5 缓冲池
5.4 设备分配技术
5.4.1 独享设备的分配
5.4.2 共享设备的分配
5.4.3 虚拟设备的分配与Spooling技术
5.5 I/O进程控制
5.5.1 用户进程的输入输出请求
5.5.2 设备驱动程序
5.5.3 中断处理程序的处理过程
本章小结
习题五
第6章 文件管理
本章学习目标
6.1 文件与文件系统
6.1.1 文件与文件系统的概念
6.1.2 文件的分类、属性及文件系统的功能
6.2 文件的逻辑结构
6.2.1 逻辑结构
6.2.2 存取方法
6.3 文件的物理结构
6.3.1 顺序结构
6.3.2 链接结构
6.3.3索引结构
6.4 文件目录
6.4.1 单级目录结构
6.4.2 二级目录结构
6.4.3 多级目录结构
6.5 文件的操作
6.6 文件的共享与保护
6.7 文件的完整性
6.8 外存空间的管理
6.8.1 外存的主要技术参数
6.8.2 空闲块的管理
6.8.3 分配策略
6.8.4 磁盘的驱动调度
本章小结
习题六
第7章 常见操作系统典型功能和实现方法的举例
本章学习目标
7.1 Windows NT进程、线程的特点
7.1.1 Windows NT进程、线程及对象之间的关系
7.1.2 进程管理程序
7.1.3 线程调度
7.2 UNIX进程管理
7.2.1 UNIX进程状态
7.2.2 UNIX进程描述
7.2.3 UNIX进程控制
7.2.4 UNIX进程调度
7.3 UNIx进程通信与同步机制
7.4 Windows NT文件系统
7.4.1 FAT文件分配表
7.4.2 NTFS文件系统
7.5 UNIX文件系统索引结构介绍
7.6 UNIX文件系统
7.6.1 EXT2文件系统
7.6.2 EXT2索引节点
7.6.3 EXT2**块
7.6.4 EXT2中的目录
7.7 UNIX NFS文件系统
7.8 Windows NT存储管理的二级页表结构
7.9 Linux系统的内存管理技术
7.10 UNIX内存管理技术
7.11 UNIX I/O设备管理
7.12 UNIX I/O设备管理
本章小结
习题七
第8章 操作系统**与保密机制
本章学习目标
8.1 概述
8.2 访问控制技术
8.3 数据加密技术
8.4 认证技术
8.5 防火墙技术
习题八
第9章 网络操作系统
本章学习目标
9.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9.1.1 网络拓扑结构
9.1.2 通信与协议
9.1.3 网络操作系统功能
9.1.4 网络操作系统实现策略
9.2 网络通信技术
9.2.1 原语通信
9.2.2 远程过程调用
9.3 网络资源共享技术
9.3.1 硬盘共享
9.3.2 打印机共享
9.3.3 数据和软件资源共享
9.4 网络文件系统
本章小结
习题九
第10章 实验指导——典型操作系统实验范例
实验一 进程调度
实验二 作业调度
实验三 存储管理
实验四 文件管理
参考文献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第三版)》文章节选:
第1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
本章学习目标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发展*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一个新的操作系统中往往汇集计算机发展历史中传统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以及当代计算机的*新科研成果,也体现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计算机系统结构发展的方向。通过操作系统的学习,可以使读者对计算机的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更深入、系统地理解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体系。本章主要学习内容为:
●操作系统的作用
●操作系统的发展
●操作系统的特征与功能
●多道程序设计的概念
●操作系统的模型
1.1 存储程序式计算机
1.1.1 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系统结构
存储程序概念*早是由匈牙利籍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于1946年提出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现代计算机模型,从而使计算初步实现了自动化。
存储程序式计算机模型的基本方案是,要使计算机能够自动地计算,必须有一个存储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同时要有一个运算器,用以执行指定的操作:还要有一个控制器,以便实现自动操作;另外,辅以输入/输出部件,以便输入原始数据和输出计算结果。于是形成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形式。如图1.1所示。
……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第三版)》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特色:
依据《基本要求》和《培养规格》,涵盖操作系统原理基本内容。
采用“问题/任务驱动”的编写方式,便于激发学习兴趣。
概念引出自然,行文深入浅出,文字简练,可读性强。
精选3种常见操作系统典型功能实现方法案例,并将知识点融于案例中,可操作性强。
提供4个典型的操作系统实验范例,将原理与实际相结合,实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