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8.74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2 2 1 1 6 18 438
本店铺共有 12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3% ,高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发货问题
11
92%
其他
1
8%
已解决
12
100%
店主称呼:古天书店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870629433    地址:江西省 南昌市 东湖区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北路江西师大后门46号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我店主营各种大学教材和自考书,烦需要够买书的朋友确认订单前务必于买家商量联系,怕造成买错书的麻烦。谢谢合作!~~电话15979022778,QQ;28066448
店铺介绍
本店铺刚刚开业,很多书未及时上到店铺里去,有需要购买书的爱好者电话或QQ联系。电话15979022778,13870629433.QQ;28066448,本店基本都是八五成以上的新书。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风唤雀翎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一本书看透英国
出版日期:2011年07月
ISBN:9787510704222 [十位:7510704227]
页数:249      
定价:¥29.80
店铺售价:¥11.90 (为您节省:¥17.9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870629433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一本书看透英国》内容提要:
大不列颠,这座美丽的小岛,在1000年前,还是那么的不起眼。可是当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19世纪后,这个长期所被人忽视的岛以及岛上的人民却改
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英国使整个世界进入了工业时代,而这中间又有怎样曲折的过程?如今
的英国为什么失去了昔日的雄风,而甘心跟随美国?
《一本书看透英国》用通俗的语言为你呈现大英帝国从崛起到衰落的坎
坷历程,为读者展现人类进入近代后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一本书看透英国》由风唤雀翎编著。
《一本书看透英国》图书目录:
**章 罗马人来到英国
**节 一个岛的成长
英国欢迎你/002
“巨石阵”之谜/003
第二节 凯撒两征英国
珍珠和金子/008
凯撒获得了重要情报/010
第三节 英国被统治了
哈德良长城/015
第四节 再见,罗马人
残酷的种族隔离/018
四面楚歌/019
皮克特人在英国/004
万圣节的由来/005
一征英国/011
纸是包不住火的/012
人民的血肉/016
别了,罗马人/021
第二章 蛮族入侵
**节 英国被你征服
引狼入室/024
亚瑟王传奇/025
第二节 英伦岛上的战国七雄
强盗也能当国王/029
费力不讨好的一国――东盎格利亚/030
第三节 英国统一
重任在身/032
出师救援/027
诺森布里亚的几起几落/031
王子归来/033
第三章 诺曼吞并全英
**节 丹麦人在英国
丹麦人的征服/036
奸臣弄权/038
第二节 兵不厌诈
船长拯救了大家/042
被绑票了/043
第三节 威廉征服
手足的背叛/048
斯坦福桥大战/049
孤军奋战/051
爱德华归来/039
由失势到复辟/040
智斗/045
哈罗德登基/046
腹背受敌/053
诺曼王朝/054
第四章 没事就折腾
**节 大动乱
老婆闹脾气/058
蠢儿子,罗伯特/059
不高兴和没头脑/060
第二节 妥协与背叛
斯蒂芬复辟/068
**的末日/069
改革弊政/070
大老婆和小丈夫/071
第三节 从头再来
大征税时代/080
教会可不是好惹的/082
国民之怒/084
三十年的和平/063
女王即将诞生/064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066
一切为了母亲/073
“狮心王”的烦恼/074
四面树敌/076
大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078
自由《大宪章 》/084
法权国王爱德华/085
第四节 英国,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斯勒伊斯海战/088
重整山河待后生/090
猖狂的野心家/092
第五节 玫瑰战争
红玫瑰和白玫瑰/100
议会那场戏/102
又一个女强人/104
对决才刚刚开始/106
英国,你别得意/094
让英国人头疼的乡下少女/095
伟大的光复/098
血玫瑰/107
韦克菲尔德战役/108
爱德华四世/110
*后的决战/111
第五章 奔向海洋
**节 亨利八世
我想有个儿子/114
宗教改革/115
第二节 一个女王的成长日记
公主变成了仆人/120
人生何处不相逢/123
第三节 智慧成就未来
风云突变/127
第四节 纵横四海
海盗女王/131
第五节 女王的晚霞
操纵议会/136
驾驭之道/138
暴虐的晚年/117
不伦之恋,125
女王浮出水面/128
“**舰队”/133
英格兰的妻子/139
第六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节 斯图亚特复仇记
钱!还是钱!/144
迫害清教徒/146
第二节 倒霉催的查理
婚姻大事不顺利/151
**轮交锋/153
第三节 议会造反
老爷们不想打仗/158
革命派的革命/159
第四节 革命真光荣
叫你不老实/166
从执政官到护国主/168
国王归来/170
天真的和平主义者/148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55
内战爆发/156
马斯顿荒原战役/161
决战在即/163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171
谁才是英国的主人/173
第七章 世界属于我们
**节 希望就在转角
孰轻孰重/178
把北美丢了/180
第二节 从蒸汽机说起
改进蒸汽机/185
第三节 扩张!再扩张!
东印度挂牌/190
没收印度/192
打开中国的大门/194
拿破仑,你让我头疼/182
大势所趋/188
鸦片战争/195
日不落/197
第四节 工人兄弟上大街
戈丁一家/199
《人民宪章》/201
国民公会/203
和平不是道路/205
第八章 大梦谁先觉
**节 战争未完待续
猫哭耗子假慈悲/210
变脸比翻书还快/211
第二节 走向没落
殖民地不听话/218
闹饥荒/220
不跟你一般见识/221
第三节 冷战岁月
印度离去/229
紧跟美国/232
第四节 困惑和迷茫
马岛之争/236
惜别香港/238
英国大事记/244
参考文献/248
窝里斗/214
拿什么拯救你,德国/216
张伯伦很忙/222
眼泪与汗水/224
亮剑/226
拥抱欧陆/234
走入新世纪/240
何去何从/242
英国气质 以前上学的时候,英国人给我的印象就是死板,不通情理。当然也是道 听途说来的。后来,上了大学,我有幸结识了西方主要**的老师们。英国 的帕克就是我的外籍教师之一。 帕克现年60岁,当过海军,参加过马岛海战。退伍回国后,到剑桥大 学深造,正经的剑桥高材生,可谓能文能武。后来,在一次课上的讨论中, 有个同学对帕克说,尚武的民族都会强大,比如英国,帕克先生,听说英国 海军一向尚武,训练间隙还举行裸体拳击比赛,是吗? 课堂里的同学都笑了起来,帕克也笑了。他对那个同学说,是的,英国 海军是一向好斗,但是,你前面的那番话我不能赞同。我们英国的强大不是 因为我们崇尚武力,而是因为这里。说着,帕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他接着说,英国人的传统就是崇尚思考的力量。这也就是英国人其 实很看不起美国人,因为美国人说话常常不走大脑,才会发明出诸如“of course”(当然)这样的词,在英国,只有反应迟钝、或者不愿意思考的懒 人采用“of course”去应付别人。 他说,我们尊重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 这是我们民族奉献给世界宝贵的思想财富。但是,我们也不会一味地相信前 人的话,我们能够独立思考,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对待传统的看法。 说到这里,帕克顿了一下,然后对着我们这些年轻人说:“可是对中国 现在对自己‘传统’的看法,我却感到很奇怪。他说,在他念大学时(不是 去剑桥深造的时候),他的哲学老师经常引用孔子的话,并对他们说,其实 , 英国是西方世界*早关注孔子的**之一,孔子的一些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世 的办法,我们至今都在使用。但是,这么好的人文精神,为什么你们中国人 却丢弃了呢?现在你们**,有的人捧孔子,把他捧上了天,有些人依然打 着反传统的旗号反对孔子。孔子是你们的,如果连你们都不好好珍惜他的学 说、他的思想,那么他的声音马上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哦,不,还有我 们英国人。你们不希望看到未来的世界上只有英文版的《论语》吧?” 台下的我们静静地听着,到了那天,我才知道,英国人的气质从哪里来 的:那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一种延续民族传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为 责任,所以帕克每次来上课,总是西装革履,十足的“绅士范儿”,而不像 美国、澳大利亚的老师那样,大T恤、大裤衩晃晃悠悠就来上课了。当然, 自由有自由的好处,但是正式也有正式的道理。 因为责任,帕克强迫我们上课每一个人都必须问一个问题。这在美国老 师上课时是**不会发生的。问不问问题是你的自由,当然,课堂气氛能活 跃一点他当然也高兴,可是他绝不会到强迫的地步。但是帕克却认为,他是 老师,他有责任回答每一个学生的疑问,如果你们不问,那么他就不知道你 们到底懂不懂,如果有一个人糊弄了过去,他就是不负责任。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英国和英国人,**的传统依然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 液深处。在纷繁纵横的历史当中,他们依然自信地屹立在大西洋的北部,过 着他们自认为*幸福的生活。 作者 2011年5月于北京 残酷的种族隔离 在英国即将脱离罗马帝国的日子里,人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多年前的一 个故 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个问题:罗马人和这个岛上的人,永远是水火不相容 的。 在靠近大西洋的一个“维拉”(拉丁语意为庄园)里,庄园主的儿子爱上 了英国的牧羊女,但是按照帝国法律,罗马人是不得与英国人通婚的,结果 二 人被逼纷纷跳海自杀。 为了严守这种种族隔离制度,在城市的划分上,罗马严格地把城市分为 罗 马人定居点和英国定居点。有的地方四周只有一口水井,这口水井就想当然 地 被划在了罗马人的定居点里。 一座座隔离的墙在定居点之间修筑起来。但是这丝毫不起作用,只是增 加 了英国人对罗马的愤怒。老百姓在这里为罗马人看家护院,看了几百年,到 头 来为什么连口水都不让喝? 渐渐地,就会有人去撼动那堵人为修建的墙。有了**个,就会有第二 个、第三个……墙倒众人推。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里,肥胖的英国总督听到了城墙轰然倒塌的声音。他 存在的意义就是每天把不同的美食塞进嘴里,然后躺在床上休息。对于这种 事 儿,他明显不在行,被人搀扶着到达事发现场时,他还不明就里。 大概了解了一下之后,总督才搞清楚情况。原来,方圆数十里就这么一 口 水井,却被修在了罗马人的定居点。这事不合理嘛! 但他是个总督,罗马城里随便走出个官儿都比他大,上面命令,要他压 制 这场“暴乱”。 胖总督只好下令抓人。他命令一大队人马将闹事者都送进了牢房。 可是,让这位总督大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更多的隔离墙被人推倒了 ,而 且这回人家也不跑,仍在那站着,就等你来抓。就这样,抓了一批人、倒了 一段 墙,就再抓一批人、再倒一段墙。恶性循环,监狱满员了。罗马人开始吃不 消了。 这个时候的总督大人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心想,你以为我真傻吗?会听 你 们的?这叫“欲纵故擒”。怎么样?事情闹大了吧? 就这样,参与推倒隔离墙的人都被释放了。罗马人*终还是妥协了,废 除 了延续几百年的“隔离令”。隔离墙也被**地拆除了。后来,罗马果然废 除 了种族隔离制度,允许罗马人与英国人通婚。 世上不会都是好事,也不会都是坏事。就像英国一样,400年总会遇到 一 个为老百姓做了点好事的总督。 四面楚歌 罗迪斯?阿尔比努斯,一个长得像周扒皮一样的英国总督,在那个忠厚 老实的胖总督走后,登上了英国,他用铁血政策将人民的反抗镇压了下去。 他 自己在这个“国中之国”作威作福了起来。 他在罗马曾经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吏,他知道寄人篱下的痛苦。靠着揣 测 上意、溜须拍马,他迅速地获得了提升。但是,在他获得提升的同时,更多 的 红眼病出现了,他在罗马必须夹着尾巴做人,尤其是在那些掌握军队的将军 们 面前,他更要装孙子。 他当时的想法就是,要活下去。人只能活下去,目标才能算是目标。就 是 靠着这种忍辱负重,他终于被调往英国,担任了一方的封疆大吏。 一个人摆脱了外部的束缚,就可以自由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但那种从前 对 权力的空虚会迅速地被高度的自由填满,欲望也会随之无限膨胀。 很快地,英国总督已经不是他所想要的了,他要的是更高的地位,比如 罗 马城里那把皇帝的椅子。公元196年,他开始在英国各地招兵买马,囤积粮 草, 他要杀回大陆去。 第二年,他带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挺进大陆,直逼高卢,他要在这里 打 开他通向罗马帝国**的大门。 可惜,条条大路通罗马,偏偏此路就不通。他在高卢遇到了罗马禁卫军 顽强地抵抗,他所带领的这些乌合之众完全不是那些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的 对手。 前方战事吃紧,后院又突然着火。北部的蛮族早上一起来发现对面戍边 的 军队没有像往常一样起火做饭,就派斥候去打探。斥候回来报告,边**上 只 剩下些娃娃兵在充样子,根本没有正规力量把守了。 部落的首领说,我们要好好谢谢阿尔比努斯,而且还要去家门口谢谢他 。 随着一声号令,蛮族们翻越了哈德良长城,开始在英国城镇中疯狂洗劫。 阿尔比努斯从此玩起了失踪,他再也没能回到英国。在他走后,原来宁 静 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了,这个时代属于蛮族,属于未来的英国。 撒克逊,这个来自北欧的海盗集团,他们既是一群海盗,又是一个以打 家 劫舍为生的少数民族。海峡两岸的混乱局面,为他们制造了可乘之机。每天 , 他们都会驾着自己的海盗船,升起骷髅旗,优哉游哉地在海峡两岸航行,看 上 了哪个村庄,就停船靠岸去那里抢一票大的。赃物大家平分,上至美女佳人 , 下至金银珠宝。 海盗盛行,罗马人没法通过海运做生意。帝国派了一位将军萨克森?肖 尔到英国指挥海军剿灭海盗,可惜,肖尔是个十足的草包,海盗没有剿灭, 自 己却损兵折将。 这是一次**的复仇。罗马人蹂躏英国300余年,撒克逊海盗开始蹂躏 罗 马人,而历史眷顾了这群海盗,让他们成为了现代英国人的祖先。 P18-21
《一本书看透英国》文章节选:
大不列颠,这座美丽的小岛,在1000年前,还是那么的不起眼。可是当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19世纪后,这个长期所被人忽视的岛以及岛上的人民却改
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英国使整个世界进入了工业时代,而这中间又有怎样曲折的过程?如今
的英国为什么失去了昔日的雄风,而甘心跟随美国?
《一本书看透英国》用通俗的语言为你呈现大英帝国从崛起到衰落的坎
坷历程,为读者展现人类进入近代后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一本书看透英国》由风唤雀翎编著。
**章 罗马人来到英国
**节 一个岛的成长
英国欢迎你/002
“巨石阵”之谜/003
第二节 凯撒两征英国
珍珠和金子/008
凯撒获得了重要情报/010
第三节 英国被统治了
哈德良长城/015
第四节 再见,罗马人
残酷的种族隔离/018
四面楚歌/019
皮克特人在英国/004
万圣节的由来/005
一征英国/011
纸是包不住火的/012
人民的血肉/016
别了,罗马人/021
第二章 蛮族入侵
**节 英国被你征服
引狼入室/024
亚瑟王传奇/025
第二节 英伦岛上的战国七雄
强盗也能当国王/029
费力不讨好的一国――东盎格利亚/030
第三节 英国统一
重任在身/032
出师救援/027
诺森布里亚的几起几落/031
王子归来/033
第三章 诺曼吞并全英
**节 丹麦人在英国
丹麦人的征服/036
奸臣弄权/038
第二节 兵不厌诈
船长拯救了大家/042
被绑票了/043
第三节 威廉征服
手足的背叛/048
斯坦福桥大战/049
孤军奋战/051
爱德华归来/039
由失势到复辟/040
智斗/045
哈罗德登基/046
腹背受敌/053
诺曼王朝/054
第四章 没事就折腾
**节 大动乱
老婆闹脾气/058
蠢儿子,罗伯特/059
不高兴和没头脑/060
第二节 妥协与背叛
斯蒂芬复辟/068
**的末日/069
改革弊政/070
大老婆和小丈夫/071
第三节 从头再来
大征税时代/080
教会可不是好惹的/082
国民之怒/084
三十年的和平/063
女王即将诞生/064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066
一切为了母亲/073
“狮心王”的烦恼/074
四面树敌/076
大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078
自由《大宪章 》/084
法权国王爱德华/085
第四节 英国,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斯勒伊斯海战/088
重整山河待后生/090
猖狂的野心家/092
第五节 玫瑰战争
红玫瑰和白玫瑰/100
议会那场戏/102
又一个女强人/104
对决才刚刚开始/106
英国,你别得意/094
让英国人头疼的乡下少女/095
伟大的光复/098
血玫瑰/107
韦克菲尔德战役/108
爱德华四世/110
*后的决战/111
第五章 奔向海洋
**节 亨利八世
我想有个儿子/114
宗教改革/115
第二节 一个女王的成长日记
公主变成了仆人/120
人生何处不相逢/123
第三节 智慧成就未来
风云突变/127
第四节 纵横四海
海盗女王/131
第五节 女王的晚霞
操纵议会/136
驾驭之道/138
暴虐的晚年/117
不伦之恋,125
女王浮出水面/128
“**舰队”/133
英格兰的妻子/139
第六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节 斯图亚特复仇记
钱!还是钱!/144
迫害清教徒/146
第二节 倒霉催的查理
婚姻大事不顺利/151
**轮交锋/153
第三节 议会造反
老爷们不想打仗/158
革命派的革命/159
第四节 革命真光荣
叫你不老实/166
从执政官到护国主/168
国王归来/170
天真的和平主义者/148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55
内战爆发/156
马斯顿荒原战役/161
决战在即/163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171
谁才是英国的主人/173
第七章 世界属于我们
**节 希望就在转角
孰轻孰重/178
把北美丢了/180
第二节 从蒸汽机说起
改进蒸汽机/185
第三节 扩张!再扩张!
东印度挂牌/190
没收印度/192
打开中国的大门/194
拿破仑,你让我头疼/182
大势所趋/188
鸦片战争/195
日不落/197
第四节 工人兄弟上大街
戈丁一家/199
《人民宪章》/201
国民公会/203
和平不是道路/205
第八章 大梦谁先觉
**节 战争未完待续
猫哭耗子假慈悲/210
变脸比翻书还快/211
第二节 走向没落
殖民地不听话/218
闹饥荒/220
不跟你一般见识/221
第三节 冷战岁月
印度离去/229
紧跟美国/232
第四节 困惑和迷茫
马岛之争/236
惜别香港/238
英国大事记/244
参考文献/248
窝里斗/214
拿什么拯救你,德国/216
张伯伦很忙/222
眼泪与汗水/224
亮剑/226
拥抱欧陆/234
走入新世纪/240
何去何从/242
英国气质 以前上学的时候,英国人给我的印象就是死板,不通情理。当然也是道 听途说来的。后来,上了大学,我有幸结识了西方主要**的老师们。英国 的帕克就是我的外籍教师之一。 帕克现年60岁,当过海军,参加过马岛海战。退伍回国后,到剑桥大 学深造,正经的剑桥高材生,可谓能文能武。后来,在一次课上的讨论中, 有个同学对帕克说,尚武的民族都会强大,比如英国,帕克先生,听说英国 海军一向尚武,训练间隙还举行裸体拳击比赛,是吗? 课堂里的同学都笑了起来,帕克也笑了。他对那个同学说,是的,英国 海军是一向好斗,但是,你前面的那番话我不能赞同。我们英国的强大不是 因为我们崇尚武力,而是因为这里。说着,帕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他接着说,英国人的传统就是崇尚思考的力量。这也就是英国人其 实很看不起美国人,因为美国人说话常常不走大脑,才会发明出诸如“of course”(当然)这样的词,在英国,只有反应迟钝、或者不愿意思考的懒 人采用“of course”去应付别人。 他说,我们尊重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 这是我们民族奉献给世界宝贵的思想财富。但是,我们也不会一味地相信前 人的话,我们能够独立思考,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对待传统的看法。 说到这里,帕克顿了一下,然后对着我们这些年轻人说:“可是对中国 现在对自己‘传统’的看法,我却感到很奇怪。他说,在他念大学时(不是 去剑桥深造的时候),他的哲学老师经常引用孔子的话,并对他们说,其实 , 英国是西方世界*早关注孔子的**之一,孔子的一些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世 的办法,我们至今都在使用。但是,这么好的人文精神,为什么你们中国人 却丢弃了呢?现在你们**,有的人捧孔子,把他捧上了天,有些人依然打 着反传统的旗号反对孔子。孔子是你们的,如果连你们都不好好珍惜他的学 说、他的思想,那么他的声音马上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哦,不,还有我 们英国人。你们不希望看到未来的世界上只有英文版的《论语》吧?” 台下的我们静静地听着,到了那天,我才知道,英国人的气质从哪里来 的:那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一种延续民族传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为 责任,所以帕克每次来上课,总是西装革履,十足的“绅士范儿”,而不像 美国、澳大利亚的老师那样,大T恤、大裤衩晃晃悠悠就来上课了。当然, 自由有自由的好处,但是正式也有正式的道理。 因为责任,帕克强迫我们上课每一个人都必须问一个问题。这在美国老 师上课时是**不会发生的。问不问问题是你的自由,当然,课堂气氛能活 跃一点他当然也高兴,可是他绝不会到强迫的地步。但是帕克却认为,他是 老师,他有责任回答每一个学生的疑问,如果你们不问,那么他就不知道你 们到底懂不懂,如果有一个人糊弄了过去,他就是不负责任。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英国和英国人,**的传统依然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 液深处。在纷繁纵横的历史当中,他们依然自信地屹立在大西洋的北部,过 着他们自认为*幸福的生活。 作者 2011年5月于北京 残酷的种族隔离 在英国即将脱离罗马帝国的日子里,人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多年前的一 个故 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个问题:罗马人和这个岛上的人,永远是水火不相容 的。 在靠近大西洋的一个“维拉”(拉丁语意为庄园)里,庄园主的儿子爱上 了英国的牧羊女,但是按照帝国法律,罗马人是不得与英国人通婚的,结果 二 人被逼纷纷跳海自杀。 为了严守这种种族隔离制度,在城市的划分上,罗马严格地把城市分为 罗 马人定居点和英国定居点。有的地方四周只有一口水井,这口水井就想当然 地 被划在了罗马人的定居点里。 一座座隔离的墙在定居点之间修筑起来。但是这丝毫不起作用,只是增 加 了英国人对罗马的愤怒。老百姓在这里为罗马人看家护院,看了几百年,到 头 来为什么连口水都不让喝? 渐渐地,就会有人去撼动那堵人为修建的墙。有了**个,就会有第二 个、第三个……墙倒众人推。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里,肥胖的英国总督听到了城墙轰然倒塌的声音。他 存在的意义就是每天把不同的美食塞进嘴里,然后躺在床上休息。对于这种 事 儿,他明显不在行,被人搀扶着到达事发现场时,他还不明就里。 大概了解了一下之后,总督才搞清楚情况。原来,方圆数十里就这么一 口 水井,却被修在了罗马人的定居点。这事不合理嘛! 但他是个总督,罗马城里随便走出个官儿都比他大,上面命令,要他压 制 这场“暴乱”。 胖总督只好下令抓人。他命令一大队人马将闹事者都送进了牢房。 可是,让这位总督大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更多的隔离墙被人推倒了 ,而 且这回人家也不跑,仍在那站着,就等你来抓。就这样,抓了一批人、倒了 一段 墙,就再抓一批人、再倒一段墙。恶性循环,监狱满员了。罗马人开始吃不 消了。 这个时候的总督大人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心想,你以为我真傻吗?会听 你 们的?这叫“欲纵故擒”。怎么样?事情闹大了吧? 就这样,参与推倒隔离墙的人都被释放了。罗马人*终还是妥协了,废 除 了延续几百年的“隔离令”。隔离墙也被**地拆除了。后来,罗马果然废 除 了种族隔离制度,允许罗马人与英国人通婚。 世上不会都是好事,也不会都是坏事。就像英国一样,400年总会遇到 一 个为老百姓做了点好事的总督。 四面楚歌 罗迪斯?阿尔比努斯,一个长得像周扒皮一样的英国总督,在那个忠厚 老实的胖总督走后,登上了英国,他用铁血政策将人民的反抗镇压了下去。 他 自己在这个“国中之国”作威作福了起来。 他在罗马曾经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吏,他知道寄人篱下的痛苦。靠着揣 测 上意、溜须拍马,他迅速地获得了提升。但是,在他获得提升的同时,更多 的 红眼病出现了,他在罗马必须夹着尾巴做人,尤其是在那些掌握军队的将军 们 面前,他更要装孙子。 他当时的想法就是,要活下去。人只能活下去,目标才能算是目标。就 是 靠着这种忍辱负重,他终于被调往英国,担任了一方的封疆大吏。 一个人摆脱了外部的束缚,就可以自由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但那种从前 对 权力的空虚会迅速地被高度的自由填满,欲望也会随之无限膨胀。 很快地,英国总督已经不是他所想要的了,他要的是更高的地位,比如 罗 马城里那把皇帝的椅子。公元196年,他开始在英国各地招兵买马,囤积粮 草, 他要杀回大陆去。 第二年,他带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挺进大陆,直逼高卢,他要在这里 打 开他通向罗马帝国**的大门。 可惜,条条大路通罗马,偏偏此路就不通。他在高卢遇到了罗马禁卫军 顽强地抵抗,他所带领的这些乌合之众完全不是那些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的 对手。 前方战事吃紧,后院又突然着火。北部的蛮族早上一起来发现对面戍边 的 军队没有像往常一样起火做饭,就派斥候去打探。斥候回来报告,边**上 只 剩下些娃娃兵在充样子,根本没有正规力量把守了。 部落的首领说,我们要好好谢谢阿尔比努斯,而且还要去家门口谢谢他 。 随着一声号令,蛮族们翻越了哈德良长城,开始在英国城镇中疯狂洗劫。 阿尔比努斯从此玩起了失踪,他再也没能回到英国。在他走后,原来宁 静 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了,这个时代属于蛮族,属于未来的英国。 撒克逊,这个来自北欧的海盗集团,他们既是一群海盗,又是一个以打 家 劫舍为生的少数民族。海峡两岸的混乱局面,为他们制造了可乘之机。每天 , 他们都会驾着自己的海盗船,升起骷髅旗,优哉游哉地在海峡两岸航行,看 上 了哪个村庄,就停船靠岸去那里抢一票大的。赃物大家平分,上至美女佳人 , 下至金银珠宝。 海盗盛行,罗马人没法通过海运做生意。帝国派了一位将军萨克森?肖 尔到英国指挥海军剿灭海盗,可惜,肖尔是个十足的草包,海盗没有剿灭, 自 己却损兵折将。 这是一次**的复仇。罗马人蹂躏英国300余年,撒克逊海盗开始蹂躏 罗 马人,而历史眷顾了这群海盗,让他们成为了现代英国人的祖先。 P18-21
《一本书看透英国》编辑推荐与评论:
大不列颠,这座美丽的小岛,在1000年前,还是那么的不起眼。可是当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19世纪后,这个长期所被人忽视的岛以及岛上的人民却改
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英国使整个世界进入了工业时代,而这中间又有怎样曲折的过程?如今
的英国为什么失去了昔日的雄风,而甘心跟随美国?
《一本书看透英国》用通俗的语言为你呈现大英帝国从崛起到衰落的坎
坷历程,为读者展现人类进入近代后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一本书看透英国》由风唤雀翎编著。
**章 罗马人来到英国
**节 一个岛的成长
英国欢迎你/002
“巨石阵”之谜/003
第二节 凯撒两征英国
珍珠和金子/008
凯撒获得了重要情报/010
第三节 英国被统治了
哈德良长城/015
第四节 再见,罗马人
残酷的种族隔离/018
四面楚歌/019
皮克特人在英国/004
万圣节的由来/005
一征英国/011
纸是包不住火的/012
人民的血肉/016
别了,罗马人/021
第二章 蛮族入侵
**节 英国被你征服
引狼入室/024
亚瑟王传奇/025
第二节 英伦岛上的战国七雄
强盗也能当国王/029
费力不讨好的一国――东盎格利亚/030
第三节 英国统一
重任在身/032
出师救援/027
诺森布里亚的几起几落/031
王子归来/033
第三章 诺曼吞并全英
**节 丹麦人在英国
丹麦人的征服/036
奸臣弄权/038
第二节 兵不厌诈
船长拯救了大家/042
被绑票了/043
第三节 威廉征服
手足的背叛/048
斯坦福桥大战/049
孤军奋战/051
爱德华归来/039
由失势到复辟/040
智斗/045
哈罗德登基/046
腹背受敌/053
诺曼王朝/054
第四章 没事就折腾
**节 大动乱
老婆闹脾气/058
蠢儿子,罗伯特/059
不高兴和没头脑/060
第二节 妥协与背叛
斯蒂芬复辟/068
**的末日/069
改革弊政/070
大老婆和小丈夫/071
第三节 从头再来
大征税时代/080
教会可不是好惹的/082
国民之怒/084
三十年的和平/063
女王即将诞生/064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066
一切为了母亲/073
“狮心王”的烦恼/074
四面树敌/076
大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078
自由《大宪章 》/084
法权国王爱德华/085
第四节 英国,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斯勒伊斯海战/088
重整山河待后生/090
猖狂的野心家/092
第五节 玫瑰战争
红玫瑰和白玫瑰/100
议会那场戏/102
又一个女强人/104
对决才刚刚开始/106
英国,你别得意/094
让英国人头疼的乡下少女/095
伟大的光复/098
血玫瑰/107
韦克菲尔德战役/108
爱德华四世/110
*后的决战/111
第五章 奔向海洋
**节 亨利八世
我想有个儿子/114
宗教改革/115
第二节 一个女王的成长日记
公主变成了仆人/120
人生何处不相逢/123
第三节 智慧成就未来
风云突变/127
第四节 纵横四海
海盗女王/131
第五节 女王的晚霞
操纵议会/136
驾驭之道/138
暴虐的晚年/117
不伦之恋,125
女王浮出水面/128
“**舰队”/133
英格兰的妻子/139
第六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节 斯图亚特复仇记
钱!还是钱!/144
迫害清教徒/146
第二节 倒霉催的查理
婚姻大事不顺利/151
**轮交锋/153
第三节 议会造反
老爷们不想打仗/158
革命派的革命/159
第四节 革命真光荣
叫你不老实/166
从执政官到护国主/168
国王归来/170
天真的和平主义者/148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55
内战爆发/156
马斯顿荒原战役/161
决战在即/163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171
谁才是英国的主人/173
第七章 世界属于我们
**节 希望就在转角
孰轻孰重/178
把北美丢了/180
第二节 从蒸汽机说起
改进蒸汽机/185
第三节 扩张!再扩张!
东印度挂牌/190
没收印度/192
打开中国的大门/194
拿破仑,你让我头疼/182
大势所趋/188
鸦片战争/195
日不落/197
第四节 工人兄弟上大街
戈丁一家/199
《人民宪章》/201
国民公会/203
和平不是道路/205
第八章 大梦谁先觉
**节 战争未完待续
猫哭耗子假慈悲/210
变脸比翻书还快/211
第二节 走向没落
殖民地不听话/218
闹饥荒/220
不跟你一般见识/221
第三节 冷战岁月
印度离去/229
紧跟美国/232
第四节 困惑和迷茫
马岛之争/236
惜别香港/238
英国大事记/244
参考文献/248
窝里斗/214
拿什么拯救你,德国/216
张伯伦很忙/222
眼泪与汗水/224
亮剑/226
拥抱欧陆/234
走入新世纪/240
何去何从/242
英国气质 以前上学的时候,英国人给我的印象就是死板,不通情理。当然也是道 听途说来的。后来,上了大学,我有幸结识了西方主要**的老师们。英国 的帕克就是我的外籍教师之一。 帕克现年60岁,当过海军,参加过马岛海战。退伍回国后,到剑桥大 学深造,正经的剑桥高材生,可谓能文能武。后来,在一次课上的讨论中, 有个同学对帕克说,尚武的民族都会强大,比如英国,帕克先生,听说英国 海军一向尚武,训练间隙还举行裸体拳击比赛,是吗? 课堂里的同学都笑了起来,帕克也笑了。他对那个同学说,是的,英国 海军是一向好斗,但是,你前面的那番话我不能赞同。我们英国的强大不是 因为我们崇尚武力,而是因为这里。说着,帕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他接着说,英国人的传统就是崇尚思考的力量。这也就是英国人其 实很看不起美国人,因为美国人说话常常不走大脑,才会发明出诸如“of course”(当然)这样的词,在英国,只有反应迟钝、或者不愿意思考的懒 人采用“of course”去应付别人。 他说,我们尊重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 这是我们民族奉献给世界宝贵的思想财富。但是,我们也不会一味地相信前 人的话,我们能够独立思考,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对待传统的看法。 说到这里,帕克顿了一下,然后对着我们这些年轻人说:“可是对中国 现在对自己‘传统’的看法,我却感到很奇怪。他说,在他念大学时(不是 去剑桥深造的时候),他的哲学老师经常引用孔子的话,并对他们说,其实 , 英国是西方世界*早关注孔子的**之一,孔子的一些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世 的办法,我们至今都在使用。但是,这么好的人文精神,为什么你们中国人 却丢弃了呢?现在你们**,有的人捧孔子,把他捧上了天,有些人依然打 着反传统的旗号反对孔子。孔子是你们的,如果连你们都不好好珍惜他的学 说、他的思想,那么他的声音马上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哦,不,还有我 们英国人。你们不希望看到未来的世界上只有英文版的《论语》吧?” 台下的我们静静地听着,到了那天,我才知道,英国人的气质从哪里来 的:那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一种延续民族传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为 责任,所以帕克每次来上课,总是西装革履,十足的“绅士范儿”,而不像 美国、澳大利亚的老师那样,大T恤、大裤衩晃晃悠悠就来上课了。当然, 自由有自由的好处,但是正式也有正式的道理。 因为责任,帕克强迫我们上课每一个人都必须问一个问题。这在美国老 师上课时是**不会发生的。问不问问题是你的自由,当然,课堂气氛能活 跃一点他当然也高兴,可是他绝不会到强迫的地步。但是帕克却认为,他是 老师,他有责任回答每一个学生的疑问,如果你们不问,那么他就不知道你 们到底懂不懂,如果有一个人糊弄了过去,他就是不负责任。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英国和英国人,**的传统依然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 液深处。在纷繁纵横的历史当中,他们依然自信地屹立在大西洋的北部,过 着他们自认为*幸福的生活。 作者 2011年5月于北京 残酷的种族隔离 在英国即将脱离罗马帝国的日子里,人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多年前的一 个故 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个问题:罗马人和这个岛上的人,永远是水火不相容 的。 在靠近大西洋的一个“维拉”(拉丁语意为庄园)里,庄园主的儿子爱上 了英国的牧羊女,但是按照帝国法律,罗马人是不得与英国人通婚的,结果 二 人被逼纷纷跳海自杀。 为了严守这种种族隔离制度,在城市的划分上,罗马严格地把城市分为 罗 马人定居点和英国定居点。有的地方四周只有一口水井,这口水井就想当然 地 被划在了罗马人的定居点里。 一座座隔离的墙在定居点之间修筑起来。但是这丝毫不起作用,只是增 加 了英国人对罗马的愤怒。老百姓在这里为罗马人看家护院,看了几百年,到 头 来为什么连口水都不让喝? 渐渐地,就会有人去撼动那堵人为修建的墙。有了**个,就会有第二 个、第三个……墙倒众人推。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里,肥胖的英国总督听到了城墙轰然倒塌的声音。他 存在的意义就是每天把不同的美食塞进嘴里,然后躺在床上休息。对于这种 事 儿,他明显不在行,被人搀扶着到达事发现场时,他还不明就里。 大概了解了一下之后,总督才搞清楚情况。原来,方圆数十里就这么一 口 水井,却被修在了罗马人的定居点。这事不合理嘛! 但他是个总督,罗马城里随便走出个官儿都比他大,上面命令,要他压 制 这场“暴乱”。 胖总督只好下令抓人。他命令一大队人马将闹事者都送进了牢房。 可是,让这位总督大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更多的隔离墙被人推倒了 ,而 且这回人家也不跑,仍在那站着,就等你来抓。就这样,抓了一批人、倒了 一段 墙,就再抓一批人、再倒一段墙。恶性循环,监狱满员了。罗马人开始吃不 消了。 这个时候的总督大人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心想,你以为我真傻吗?会听 你 们的?这叫“欲纵故擒”。怎么样?事情闹大了吧? 就这样,参与推倒隔离墙的人都被释放了。罗马人*终还是妥协了,废 除 了延续几百年的“隔离令”。隔离墙也被**地拆除了。后来,罗马果然废 除 了种族隔离制度,允许罗马人与英国人通婚。 世上不会都是好事,也不会都是坏事。就像英国一样,400年总会遇到 一 个为老百姓做了点好事的总督。 四面楚歌 罗迪斯?阿尔比努斯,一个长得像周扒皮一样的英国总督,在那个忠厚 老实的胖总督走后,登上了英国,他用铁血政策将人民的反抗镇压了下去。 他 自己在这个“国中之国”作威作福了起来。 他在罗马曾经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吏,他知道寄人篱下的痛苦。靠着揣 测 上意、溜须拍马,他迅速地获得了提升。但是,在他获得提升的同时,更多 的 红眼病出现了,他在罗马必须夹着尾巴做人,尤其是在那些掌握军队的将军 们 面前,他更要装孙子。 他当时的想法就是,要活下去。人只能活下去,目标才能算是目标。就 是 靠着这种忍辱负重,他终于被调往英国,担任了一方的封疆大吏。 一个人摆脱了外部的束缚,就可以自由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但那种从前 对 权力的空虚会迅速地被高度的自由填满,欲望也会随之无限膨胀。 很快地,英国总督已经不是他所想要的了,他要的是更高的地位,比如 罗 马城里那把皇帝的椅子。公元196年,他开始在英国各地招兵买马,囤积粮 草, 他要杀回大陆去。 第二年,他带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挺进大陆,直逼高卢,他要在这里 打 开他通向罗马帝国**的大门。 可惜,条条大路通罗马,偏偏此路就不通。他在高卢遇到了罗马禁卫军 顽强地抵抗,他所带领的这些乌合之众完全不是那些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的 对手。 前方战事吃紧,后院又突然着火。北部的蛮族早上一起来发现对面戍边 的 军队没有像往常一样起火做饭,就派斥候去打探。斥候回来报告,边**上 只 剩下些娃娃兵在充样子,根本没有正规力量把守了。 部落的首领说,我们要好好谢谢阿尔比努斯,而且还要去家门口谢谢他 。 随着一声号令,蛮族们翻越了哈德良长城,开始在英国城镇中疯狂洗劫。 阿尔比努斯从此玩起了失踪,他再也没能回到英国。在他走后,原来宁 静 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了,这个时代属于蛮族,属于未来的英国。 撒克逊,这个来自北欧的海盗集团,他们既是一群海盗,又是一个以打 家 劫舍为生的少数民族。海峡两岸的混乱局面,为他们制造了可乘之机。每天 , 他们都会驾着自己的海盗船,升起骷髅旗,优哉游哉地在海峡两岸航行,看 上 了哪个村庄,就停船靠岸去那里抢一票大的。赃物大家平分,上至美女佳人 , 下至金银珠宝。 海盗盛行,罗马人没法通过海运做生意。帝国派了一位将军萨克森?肖 尔到英国指挥海军剿灭海盗,可惜,肖尔是个十足的草包,海盗没有剿灭, 自 己却损兵折将。 这是一次**的复仇。罗马人蹂躏英国300余年,撒克逊海盗开始蹂躏 罗 马人,而历史眷顾了这群海盗,让他们成为了现代英国人的祖先。 P18-21
《一本书看透英国》作者介绍:
大不列颠,这座美丽的小岛,在1000年前,还是那么的不起眼。可是当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19世纪后,这个长期所被人忽视的岛以及岛上的人民却改
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英国使整个世界进入了工业时代,而这中间又有怎样曲折的过程?如今
的英国为什么失去了昔日的雄风,而甘心跟随美国?
《一本书看透英国》用通俗的语言为你呈现大英帝国从崛起到衰落的坎
坷历程,为读者展现人类进入近代后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一本书看透英国》由风唤雀翎编著。
**章 罗马人来到英国
**节 一个岛的成长
英国欢迎你/002
“巨石阵”之谜/003
第二节 凯撒两征英国
珍珠和金子/008
凯撒获得了重要情报/010
第三节 英国被统治了
哈德良长城/015
第四节 再见,罗马人
残酷的种族隔离/018
四面楚歌/019
皮克特人在英国/004
万圣节的由来/005
一征英国/011
纸是包不住火的/012
人民的血肉/016
别了,罗马人/021
第二章 蛮族入侵
**节 英国被你征服
引狼入室/024
亚瑟王传奇/025
第二节 英伦岛上的战国七雄
强盗也能当国王/029
费力不讨好的一国――东盎格利亚/030
第三节 英国统一
重任在身/032
出师救援/027
诺森布里亚的几起几落/031
王子归来/033
第三章 诺曼吞并全英
**节 丹麦人在英国
丹麦人的征服/036
奸臣弄权/038
第二节 兵不厌诈
船长拯救了大家/042
被绑票了/043
第三节 威廉征服
手足的背叛/048
斯坦福桥大战/049
孤军奋战/051
爱德华归来/039
由失势到复辟/040
智斗/045
哈罗德登基/046
腹背受敌/053
诺曼王朝/054
第四章 没事就折腾
**节 大动乱
老婆闹脾气/058
蠢儿子,罗伯特/059
不高兴和没头脑/060
第二节 妥协与背叛
斯蒂芬复辟/068
**的末日/069
改革弊政/070
大老婆和小丈夫/071
第三节 从头再来
大征税时代/080
教会可不是好惹的/082
国民之怒/084
三十年的和平/063
女王即将诞生/064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066
一切为了母亲/073
“狮心王”的烦恼/074
四面树敌/076
大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078
自由《大宪章 》/084
法权国王爱德华/085
第四节 英国,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斯勒伊斯海战/088
重整山河待后生/090
猖狂的野心家/092
第五节 玫瑰战争
红玫瑰和白玫瑰/100
议会那场戏/102
又一个女强人/104
对决才刚刚开始/106
英国,你别得意/094
让英国人头疼的乡下少女/095
伟大的光复/098
血玫瑰/107
韦克菲尔德战役/108
爱德华四世/110
*后的决战/111
第五章 奔向海洋
**节 亨利八世
我想有个儿子/114
宗教改革/115
第二节 一个女王的成长日记
公主变成了仆人/120
人生何处不相逢/123
第三节 智慧成就未来
风云突变/127
第四节 纵横四海
海盗女王/131
第五节 女王的晚霞
操纵议会/136
驾驭之道/138
暴虐的晚年/117
不伦之恋,125
女王浮出水面/128
“**舰队”/133
英格兰的妻子/139
第六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节 斯图亚特复仇记
钱!还是钱!/144
迫害清教徒/146
第二节 倒霉催的查理
婚姻大事不顺利/151
**轮交锋/153
第三节 议会造反
老爷们不想打仗/158
革命派的革命/159
第四节 革命真光荣
叫你不老实/166
从执政官到护国主/168
国王归来/170
天真的和平主义者/148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55
内战爆发/156
马斯顿荒原战役/161
决战在即/163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171
谁才是英国的主人/173
第七章 世界属于我们
**节 希望就在转角
孰轻孰重/178
把北美丢了/180
第二节 从蒸汽机说起
改进蒸汽机/185
第三节 扩张!再扩张!
东印度挂牌/190
没收印度/192
打开中国的大门/194
拿破仑,你让我头疼/182
大势所趋/188
鸦片战争/195
日不落/197
第四节 工人兄弟上大街
戈丁一家/199
《人民宪章》/201
国民公会/203
和平不是道路/205
第八章 大梦谁先觉
**节 战争未完待续
猫哭耗子假慈悲/210
变脸比翻书还快/211
第二节 走向没落
殖民地不听话/218
闹饥荒/220
不跟你一般见识/221
第三节 冷战岁月
印度离去/229
紧跟美国/232
第四节 困惑和迷茫
马岛之争/236
惜别香港/238
英国大事记/244
参考文献/248
窝里斗/214
拿什么拯救你,德国/216
张伯伦很忙/222
眼泪与汗水/224
亮剑/226
拥抱欧陆/234
走入新世纪/240
何去何从/242
英国气质 以前上学的时候,英国人给我的印象就是死板,不通情理。当然也是道 听途说来的。后来,上了大学,我有幸结识了西方主要**的老师们。英国 的帕克就是我的外籍教师之一。 帕克现年60岁,当过海军,参加过马岛海战。退伍回国后,到剑桥大 学深造,正经的剑桥高材生,可谓能文能武。后来,在一次课上的讨论中, 有个同学对帕克说,尚武的民族都会强大,比如英国,帕克先生,听说英国 海军一向尚武,训练间隙还举行裸体拳击比赛,是吗? 课堂里的同学都笑了起来,帕克也笑了。他对那个同学说,是的,英国 海军是一向好斗,但是,你前面的那番话我不能赞同。我们英国的强大不是 因为我们崇尚武力,而是因为这里。说着,帕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他接着说,英国人的传统就是崇尚思考的力量。这也就是英国人其 实很看不起美国人,因为美国人说话常常不走大脑,才会发明出诸如“of course”(当然)这样的词,在英国,只有反应迟钝、或者不愿意思考的懒 人采用“of course”去应付别人。 他说,我们尊重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 这是我们民族奉献给世界宝贵的思想财富。但是,我们也不会一味地相信前 人的话,我们能够独立思考,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对待传统的看法。 说到这里,帕克顿了一下,然后对着我们这些年轻人说:“可是对中国 现在对自己‘传统’的看法,我却感到很奇怪。他说,在他念大学时(不是 去剑桥深造的时候),他的哲学老师经常引用孔子的话,并对他们说,其实 , 英国是西方世界*早关注孔子的**之一,孔子的一些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世 的办法,我们至今都在使用。但是,这么好的人文精神,为什么你们中国人 却丢弃了呢?现在你们**,有的人捧孔子,把他捧上了天,有些人依然打 着反传统的旗号反对孔子。孔子是你们的,如果连你们都不好好珍惜他的学 说、他的思想,那么他的声音马上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哦,不,还有我 们英国人。你们不希望看到未来的世界上只有英文版的《论语》吧?” 台下的我们静静地听着,到了那天,我才知道,英国人的气质从哪里来 的:那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一种延续民族传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为 责任,所以帕克每次来上课,总是西装革履,十足的“绅士范儿”,而不像 美国、澳大利亚的老师那样,大T恤、大裤衩晃晃悠悠就来上课了。当然, 自由有自由的好处,但是正式也有正式的道理。 因为责任,帕克强迫我们上课每一个人都必须问一个问题。这在美国老 师上课时是**不会发生的。问不问问题是你的自由,当然,课堂气氛能活 跃一点他当然也高兴,可是他绝不会到强迫的地步。但是帕克却认为,他是 老师,他有责任回答每一个学生的疑问,如果你们不问,那么他就不知道你 们到底懂不懂,如果有一个人糊弄了过去,他就是不负责任。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英国和英国人,**的传统依然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 液深处。在纷繁纵横的历史当中,他们依然自信地屹立在大西洋的北部,过 着他们自认为*幸福的生活。 作者 2011年5月于北京 残酷的种族隔离 在英国即将脱离罗马帝国的日子里,人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多年前的一 个故 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个问题:罗马人和这个岛上的人,永远是水火不相容 的。 在靠近大西洋的一个“维拉”(拉丁语意为庄园)里,庄园主的儿子爱上 了英国的牧羊女,但是按照帝国法律,罗马人是不得与英国人通婚的,结果 二 人被逼纷纷跳海自杀。 为了严守这种种族隔离制度,在城市的划分上,罗马严格地把城市分为 罗 马人定居点和英国定居点。有的地方四周只有一口水井,这口水井就想当然 地 被划在了罗马人的定居点里。 一座座隔离的墙在定居点之间修筑起来。但是这丝毫不起作用,只是增 加 了英国人对罗马的愤怒。老百姓在这里为罗马人看家护院,看了几百年,到 头 来为什么连口水都不让喝? 渐渐地,就会有人去撼动那堵人为修建的墙。有了**个,就会有第二 个、第三个……墙倒众人推。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里,肥胖的英国总督听到了城墙轰然倒塌的声音。他 存在的意义就是每天把不同的美食塞进嘴里,然后躺在床上休息。对于这种 事 儿,他明显不在行,被人搀扶着到达事发现场时,他还不明就里。 大概了解了一下之后,总督才搞清楚情况。原来,方圆数十里就这么一 口 水井,却被修在了罗马人的定居点。这事不合理嘛! 但他是个总督,罗马城里随便走出个官儿都比他大,上面命令,要他压 制 这场“暴乱”。 胖总督只好下令抓人。他命令一大队人马将闹事者都送进了牢房。 可是,让这位总督大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更多的隔离墙被人推倒了 ,而 且这回人家也不跑,仍在那站着,就等你来抓。就这样,抓了一批人、倒了 一段 墙,就再抓一批人、再倒一段墙。恶性循环,监狱满员了。罗马人开始吃不 消了。 这个时候的总督大人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心想,你以为我真傻吗?会听 你 们的?这叫“欲纵故擒”。怎么样?事情闹大了吧? 就这样,参与推倒隔离墙的人都被释放了。罗马人*终还是妥协了,废 除 了延续几百年的“隔离令”。隔离墙也被**地拆除了。后来,罗马果然废 除 了种族隔离制度,允许罗马人与英国人通婚。 世上不会都是好事,也不会都是坏事。就像英国一样,400年总会遇到 一 个为老百姓做了点好事的总督。 四面楚歌 罗迪斯?阿尔比努斯,一个长得像周扒皮一样的英国总督,在那个忠厚 老实的胖总督走后,登上了英国,他用铁血政策将人民的反抗镇压了下去。 他 自己在这个“国中之国”作威作福了起来。 他在罗马曾经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吏,他知道寄人篱下的痛苦。靠着揣 测 上意、溜须拍马,他迅速地获得了提升。但是,在他获得提升的同时,更多 的 红眼病出现了,他在罗马必须夹着尾巴做人,尤其是在那些掌握军队的将军 们 面前,他更要装孙子。 他当时的想法就是,要活下去。人只能活下去,目标才能算是目标。就 是 靠着这种忍辱负重,他终于被调往英国,担任了一方的封疆大吏。 一个人摆脱了外部的束缚,就可以自由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但那种从前 对 权力的空虚会迅速地被高度的自由填满,欲望也会随之无限膨胀。 很快地,英国总督已经不是他所想要的了,他要的是更高的地位,比如 罗 马城里那把皇帝的椅子。公元196年,他开始在英国各地招兵买马,囤积粮 草, 他要杀回大陆去。 第二年,他带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挺进大陆,直逼高卢,他要在这里 打 开他通向罗马帝国**的大门。 可惜,条条大路通罗马,偏偏此路就不通。他在高卢遇到了罗马禁卫军 顽强地抵抗,他所带领的这些乌合之众完全不是那些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的 对手。 前方战事吃紧,后院又突然着火。北部的蛮族早上一起来发现对面戍边 的 军队没有像往常一样起火做饭,就派斥候去打探。斥候回来报告,边**上 只 剩下些娃娃兵在充样子,根本没有正规力量把守了。 部落的首领说,我们要好好谢谢阿尔比努斯,而且还要去家门口谢谢他 。 随着一声号令,蛮族们翻越了哈德良长城,开始在英国城镇中疯狂洗劫。 阿尔比努斯从此玩起了失踪,他再也没能回到英国。在他走后,原来宁 静 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了,这个时代属于蛮族,属于未来的英国。 撒克逊,这个来自北欧的海盗集团,他们既是一群海盗,又是一个以打 家 劫舍为生的少数民族。海峡两岸的混乱局面,为他们制造了可乘之机。每天 , 他们都会驾着自己的海盗船,升起骷髅旗,优哉游哉地在海峡两岸航行,看 上 了哪个村庄,就停船靠岸去那里抢一票大的。赃物大家平分,上至美女佳人 , 下至金银珠宝。 海盗盛行,罗马人没法通过海运做生意。帝国派了一位将军萨克森?肖 尔到英国指挥海军剿灭海盗,可惜,肖尔是个十足的草包,海盗没有剿灭, 自 己却损兵折将。 这是一次**的复仇。罗马人蹂躏英国300余年,撒克逊海盗开始蹂躏 罗 马人,而历史眷顾了这群海盗,让他们成为了现代英国人的祖先。 P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