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1年09月
ISBN:9787111091134
[十位:7111091132]
页数:364
定价:¥28.00
店铺售价:¥8.40
(为您节省:¥19.60)
店铺库存:1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900866&r=1739013285)
13720535247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11-13 13:58:31]
咸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4-14 20:50:55]
邓**
凉山彝族自治州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4-07 18:16:33]
樊**
上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4-02 04:21:45]
苏**
重庆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2-08 17:08:57]
刘**
福州市
《材料成形原理》内容提要:
本教材是“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教材,本教材包括原《铸件成形理论》、《金属塑成形大批量》和《金属焊接冶金原理》的基础内容,同时引入了近代有关的新成果。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对材料成形过程及其基本原理有实质性的深入理解,为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教材包括液态金属凝固学、材料成形过程中的化学冶金学及质量控制、金属的塑性成形力学等。本教材的主要读者对象为工科高等院校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及机械类本科生和教师。
《材料成形原理》图书目录:
序
前言
**篇 液态金属凝固学
**章 导论
**节 液态金属凝固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液态金属凝固学的发展
第三节 凝固学与材料成形
第二章 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节 固体金属的加热、熔化
第二节 液态金属的结构
第三节 液态金属的性质
第四节 液态金属(合金)的流动性及充型能力
第五节 合金的流变性及流变成形
第三章 液态金属(合金)凝固热力学和动力学
**节 液态金属(合金)凝固热力学
第二节 均质形核
第三节 异质形核
第四节 纯金属晶体长大
第四章 液态金属(合金)凝固过程中的传热、传质及液体流动
**节 凝固过程中的传热
第二节 凝固过程中的传质
第三节 凝固过程中的液体流动
第五章 单相合金的凝固
**节 液态合金凝固过程中的“成分过冷”
第二节“成分过冷”对单相合金凝固过程的影响
第六章 多相合金的凝固
**节 共晶合金的凝固
第二节 偏晶合金和包晶合金的凝固
第七章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凝固
**节 概述
第二节 金属基人工复合材料的凝固
第二节 自生复合材料的凝固
第八章 铸件凝固组织的形成及控制
**节 铸件宏观凝固组织的特征及形成机理
第二节 铸件宏观凝固组织的控制
第九章 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
**节 焊接及其冶金学特点
第二节 焊缝金属的组织与性能
第三节 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
第十章 液态金属在特殊条件下的凝固及成形
**节 快速凝固
第二节 徽重力凝固
第三节 起重力凝固
第四节 定向凝固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材料成形过程中的化学冶金学及质量控制
第十一章 材料成形过程中的化学冶金学
**节 导论
第二节 液态金属与气体界面的反应
第三节 液态金属与熔渣的反应
第四节 液态金属与铸型界面的反应
第五节 合金化
第六节 工艺条件对冶金反应的影响
第十二章 应力、变形及裂纹
**节 内应力
**节 变形
第二节 裂纹
第十三章 气孔与夹杂
**节 气孔的种类
第二节 气孔的形成机理
第三节 影响气孔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第四节 夹杂物
第十四章 编孔与缩松
**节 缩孔与缩松的种类
第二节 缩孔与缩松的形成机理
第三节 影响缩孔与编松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第十五章 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
**节 概述
第二节 微观偏析
第三节 宏观偏析
第四节 焊接接头中熔台区的化学成分不均匀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塑性成形力学
第十六章运动与变形
**节 笛卡地张量的定义及其代数运算
第二节 二阶张量
第三节 运动的描述
第四节 应变张量
第五节 应变速率张量、应变增量张量
第十七章 应力分析
**节 柯西应力张量
第二节 主应力和主方向。剪应力的极值
第三节 应力偏张量、等效应力
第四节 动力学基本方程
第五节 虚功原理与虚功率原理
第十八章 屈服准则
**节 初始屈服准则
第二节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与材料模型
第三节 后续屈服准则咖载函数)
第十九章 塑性应力-应交关系(本构方程)
**节 弹性应力-应变关系
第二节 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的特点
第三节 塑性变形的增量理论(流动理论)
第四节 塑性变形的全量理论(形变理论)
第五节 *大塑性功原理
第二十章 金属的塑性
**节 塑性与塑性指标
第二节 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
第三节 提高金属塑性的主要途径
第四节 金属的超塑性
第二十一章 塑性力学的应用
**节 金属塑性加工中的摩擦
第二节 主应力法及其应用
第三节 塑性成形问题的滑移线解法
第四节 求解塑性成形问题的上限法
习题
参考文献
《材料成形原理》作者介绍:
陈平昌,1943年出生,1969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铸造合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完成多项重要科研任务,曾获首部级科技进步奖三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曾主讲《铸件形成理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