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9787302204640
[十位:7302204640]
页数:295
定价:¥32.00
店铺售价:¥9.60
(为您节省:¥22.40)
店铺库存:6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834507&r=1739007688)
15058710201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2-17 13:07:29]
小*
温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11-18 15:22:32]
小*
合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10-18 14:20:18]
卢**
温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10-14 14:34:20]
曾**
温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10-13 21:09:27]
黄**
温州市
《宏观经济学》内容提要:
宏观经济学一向充满争论、流派林立。本书的结构安排不过分强调某一学派,而是兼顾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主要以宏观经济理论的逻辑顺序为基础展开。本书按照导论→国民经济核算→总供求模型→总需求分析→总供给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这一思路,内容共分十三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结构体系。本书按照这样的框架安排,力求做到难易程度适中,经济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照顾到宏观经济理论之间的逻辑结构,并尽量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相一致。为便于我国学生学习,本书尽量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数据做例证,并大量穿插了有关的专栏、案例、习题和网络资料。以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本书主要适合大学本科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学生使用,也适用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广大读者自学,同时也可供研究生以及从事经济工作的各类人员阅读和参考。
《宏观经济学》图书目录:
**章 导论
**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定义与总结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二、名义GDP与实际GDP
三、流量与存量
四、利率与贴现
五、预期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二、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两大分支:两个剑桥之争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兴起——反凯恩斯学派
四、新凯恩斯主义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
**节 国民经济的流量循环模型
一、两部门经济的流量循环模型
二、三部门经济的流量循环模型
三、四部门经济的流量循环模型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用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
二、用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
三、用生产法核算国民收入
四、国民收入核算的其他问题
第三节 失业率与价格指数
一、失业的测度
二、价格指数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总供求模型
**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曲线的定义
二、总需求曲线的决定因素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曲线的定义
二、长期总供给曲线
三、短期总供给曲线
四、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第三节 宏观经济总量均衡
一、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的形成机制
二、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的三种情况
三、冲击、波动与宏观均衡的调整过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简单的总需求分析
**节 总需求的构成
一、消费支出与消费函数
二、投资支出与投资函数
三、政府购买支出与政府购买支出函数
……
第五章 货币供求理论
第六章 扩展的总需求分析
第七章 总供分析
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九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章 失业理论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理论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下的收入决定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学》文章节选: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
本章导读
学习宏观经济学原理,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流程,而本章将要阐述的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就是学习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本章共有三节,**节主要介绍国民经济的流量循环模型,首先从*简单的两部门模型入手,然后分别扩展到三部门模型和四部门模型,从而使读者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地全面掌握国民经济的流量循环原理。第二节阐明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这里主要涉及三种核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通过这三种核算方法,可以加深理解宏观总量之间的衡等关系。第三节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中的两个主要变量:失业率与价格指数。失业率是反映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与失业率密切相关的奥肯定律是反映失业率变动与经济增长率变动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法则。价格指数是宏观经济学中区分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的重要概念,这里介绍了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GDP缩减指数,并且进行了指数的比较;同时,说明了价格指数的应用:区分名义GDP与实际GDP以及计算通货膨胀率。
学习目标
理解国民经济的流量循环模型,掌握国民收入的三种核算方法,了解三种指数及其计算方法。
关键概念
总供给总需求 国民收入 支出法 收入法生产法 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GDP消胀指数
**节 国民经济的流量循环模型
在**章中已经指出,一个宏观经济中有企业、家庭、政府和国外4个行为主体。宏观经济的运行就是企业、家庭、政府和国外4个主体即4个经济部门在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过程。下面我们首先从简单的两部门模型出发,研究国民经济的流量循环以及各种宏观总量的恒等关系,然后再扩展到三部门流量循环模型和四部门流量循环模型。
……
《宏观经济学》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特色:
在结构安排上主要以宏观经济理论的逻辑顺序为基础展开,不过分强调某一学派,而是兼顾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形成了较为严谨的理论体系。
在写作和内容安排上力求做到难易程度适��,经济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照顾宏观经济理论之间的逻辑结构,并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相一致。
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数据做例证,并大量穿插有关的专栏、案例、习题和网络资料,便于读者学习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