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9787501714414
[十位:750171441X]
页数:426
定价:¥28.00
店铺售价:¥5.60
(为您节省:¥22.40)
店铺库存:1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772678&r=1739012966)
15313279285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8-12-23 09:22:25]
刘*
济南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8-11-10 12:20:14]
黎**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8-11-09 14:14:30]
林**
抚顺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8-11-05 16:28:45]
李**
舟山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8-11-04 14:46:17]
谢**
南昌市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内容提要: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其所处的阶段,生产资料所有结构的基本格局、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主体、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宏观经济调控、对外经济开放,以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等内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照了国内**同类教材,并广泛吸收了近年来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成果。其主要特点:一是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深入浅出;二是内容和资料新,以体现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三是内容涵盖比较全面。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材,也可供学习和研究理论经济学的读者参考。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图书目录:
总序
导言
**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初级阶段
**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
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具体途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特征与意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的依据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与特征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结构的含义
二、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一、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
一、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
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与特征
二、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第四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
**节 企业的性质、类型和作用
一、企业的含义及其性质
二、企业的类型
三、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
四、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机制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与组织形式
一、企业制度及其演变
二、现代企业制度及其特征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四、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三节 国有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第五章 社会主义农业和农村经济
**节 农业、农村和农民
一、农业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二、农村经济及农村的发展
三、农户的性质及其经营机制
第二节 农户的经济行为
一、对农户经济行为的理论研究
二、农业生产与科技进步
三、农户的投入产出行为
四、农户的兼业行为
第三节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四、农村城镇化与现代化
五、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第六章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构成及其特征
一、市场体系的含义及其基本构成
二、市场体系的主要特征
三、建立和健全市场体系的必要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一、我国市场体系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第三节 市场运行规则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
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一、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分配
三、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收入分配
一、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及其构成
二、按劳分配及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征
第三节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
一、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完善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路和政策
第八章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
**节 中国人口的现状与趋势
一、人口与经济
二、中国人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节 劳动就业的性质及我国劳动就业状况
一、就业与失业
二、我国当前的就业状况
三、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劳动就业体制改革
一、现行劳动就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二、改革现行劳动就业制度的必要性
三、改革现行劳动就业制度的对策措施
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及作用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有特色的社会保障机制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
**节 消费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特点
二、消费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消费的结构、方式和水平
一、社会主义社会消费结构
二、社会主义社会消费方式
三、社会主义社会消费水平
第三节 中国消费模式的合理化及其实现途径
一、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消费模式
二、实现中国消费模式的途径
第十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
**节 宏观经济总量指标与宏观经济均衡
一、宏观经济总量指标的含义与测算
二、宏观经济均衡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性质与宏观调控目标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性质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政策和方式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三、宏观经济调控方式
第四节 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明确界定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
二、建立健全相互协调的宏观调控机制
三、转变政府职能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关键
第十一章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
**节 经济全球化及其本质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三、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与成因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第三节 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
一、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过程
二、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一、经济增长及其衡量指标
二、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三、经济增长方式
四、经济增长的周期性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结构优化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二、二元经济与经济发展
三、经济发展与工业化
四、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五、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
六、地区经济与协调发展
第三节 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增长的外部性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的现阶段的经济发���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