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8年11月
ISBN:9787302512714
[十位:730251271X]
页数:248
定价:¥59.00
店铺售价:¥23.60
(为您节省:¥35.4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971667821
店主推荐图书: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9 15:46:20]
王**
西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7 16:43:28]
郑*
合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04 14:43:33]
宋**
武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9 15:01:09]
姜**
成都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0-08 17:14:05]
黄**
上海市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内容提要:
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按照教师陈新宇研究生课程《中国法律史》的教学内容,汇集对《中华帝国的法律》一书的研读成果。课程以读书会的形式研读经典著作,引导学生分别担任报告人、评议人等角色,在集体讨论与争鸣中激发灵感、互相砥砺;秉持“照着说”、“接着说”的研读方法,由教师引导学生对著作进行发散性思考。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研读内容既基于著作,又不拘泥于著作,既有对著作文本的补充,也有对部分观点的商榷;同时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具有多元化的研读角度。参与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编写的学生既包括法学院学生,也包括历史系学生,既有法史学专业的学生,也有法理学等专业的学生。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将法学、历史学基本理论与古代司法案例、判词相结合,与相关法典、律令相联系,使研读内容更加丰富,体现出一定的学术价值。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图书目录:
导读——为什么是《中华帝国的法律》? ·陈新宇001
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法:起源、法典与思想——**篇**章一至六节
报告 ·路 旸011
评议报告 ·杨同宇022
精彩讨论 ·026
儒家与法家——**篇**章七至十二节报告 杨同宇029
评议报告 ·郑中云041
精彩讨论 ·045
史料与法典:清代法制研究资料——**篇第二章一至二节报告
白冉冉048
评议报告 ·郑斯璐057
精彩讨论 ·061
清代法制史中律、例、注等概念及其背后的分析框架——**篇第二章三至
四节报告 王天霖063
评议报告 ·朱正豪073
精彩讨论 ·076
五刑的源起与发展——**篇第三章一至六节报告 ·刘文杭078
评议报告 ·朱正豪089
精彩讨论 ·092
《中华帝国的法律》
死刑、附设刑和刑制的总体情况——**篇第三章七至十一节报告
朱正豪094
评议报告 ·刘文杭104
精彩讨论 ·108
清代的司法构造与运作实践——**篇第四章一至二节报告 ·翟家骏110
评议报告 ·白冉冉121
精彩讨论 ·124
清代死刑案件的审判制度——**篇第四章三至四节报告 ·尹子玉126
评议报告 ·路 旸137
精彩讨论 ·145
衡情断狱,古方本草:认识《刑案汇览》——**篇第五章报告
张一民147
评议报告 ·刘文杭157
精彩讨论 ·160
家族与复仇——**篇第六章一至三节报告 郑斯璐162
评议报告 ·翟家骏171
精彩讨论 ·174
帝制中国的社会控制与家庭制度——**篇第六章四至五节报告
杨同宇176
评议报告 ·徐逸尘187
精彩讨论 ·190
清代法律和社会控制:以《刑案汇览》为**的考察——第二篇一至四节
报告 ·徐逸尘192
评议报告 ·张一民203
精彩讨论 ·206
“律例无专条”下清代刑部的法律适用:以《刑案汇览》为**的考察——
第二篇五至七节报告 翟家骏209
评议报告 ·郑中云220
精彩讨论 ·224
法典编纂与法官释法:兼论法律的概念——第三篇报告 郑中云226
评议报告 ·郑斯璐244
精彩讨论 ·247
致 谢 249
《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文章节选:
《中华帝国的法律》
“例如‘勾决’一事,档案中有不少题本对‘勾’前的程序有详细的叙
述,而‘勾’这一动作并非皇帝以朱笔在死刑人犯名单上画一个大圈,而是
将每个应予处死之人的姓名上个别作一‘勾’号,然后又在勾到本的首幅以
朱笔写明‘这所勾的某某某、某某某【将被勾之名一一抄录出来】着即处决,
余著牢固监候’。这些步骤当然是为了确切防止误行勾决而设计的,十分谨
慎细密,绝非儿戏,看到这些文书之后又想起布迪的话,不禁哑然失笑。”a
此段无心插柳而念兹在兹的学术典故,恰可从一侧面证明《中华帝国的
法律》一书具有继续深入探讨的价值,这也是对《中华帝国的法律》这一法
史学经典著作进行批判性研读的**所在。
a 张伟仁.学习法律的一些问题[J].法制史研究,2006(10):196.
得对其进行理论研究,这一观点对西方学者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法的确缺乏
有效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但是其依然对于研究中国社会有着重要的帮助。中
国古代的成文法完全以刑法为**,这表现为对于民事行为,要么没有规定,
要么采用刑罚进行处罚。法典的编纂限于对社会长期流行的道德规范的整理,
法律与道德规范紧密交织在一起,很多律典内容都来源于道德准则。只有在
其他行为规范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时,方才诉诸法律,否则法律条文很少被
引用。
(二)中国法的特点
在本章中提到了中国法的特点。首先,法律中包含有大量的儒家伦理规范,
惩罚的是道德上或者礼仪上的不当行为,或是对整个社会秩序具有破坏作用
的行为。这些行为与法律发生关系,其观念基础在于人与自然具有紧密的联
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次,法律的作用方式是垂直的,也就是由国
家指向个人,而不是以一种水平方式在个体之间产生作用。司法必须通过国
家进行,由政府决定是否对当事人提起诉讼,而审判往往是兼理司法,行政
官同时担任侦探、检察官、法官、陪审员等多种职务。再次,县官虽然自己
并非在法律上具有专长,但是会有通晓法律的技术官员从旁进行指导,他们
具有法律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对案件审判提出建议。但是令人困惑的是,
其并非行政系统的一员,而是私人的雇员,其收入是由县官从其私人收入中
支付的。*后,中国古代有着良好的诉讼制度,这也是避免出现过多错案和
误判的纠错机制,除了轻微案件,所有其他案件都必须依据程序由上级机关
作出终审——死刑案件必须报由皇帝本人批准。
(三)研究中国法的意义
人们有时候会认为,西方学者漠视中国法律是因为其本身并不值得注意,
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法的研究具有三方面意义。首先,法律是衡量一个**
文明程度的标准,中国法与西方法的作用截然不同,表明两类文明的社会差别,
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其次,对于那些旨在进行社会控制的法外团体而言(宗
族、行会和乡村共同体等),尽管我们可以了解到早期一些特征,但是绝大
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法:起源、法典与思想
013
部分没有文字记载,所以研究起来不是很方便。a 再次,这些法律文件很多,
而且贯穿的时间很长,具有连续性和权威性,在衡量官方厘定的中国社会和
政治价值的演变方面,历来是*有说服力的材料。然而,这项艰巨的工作几
乎没有人尝试过。
二、法律、宗教和经济
(一)各国法律发展与宗教、经济的联系
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首先,法律的发展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人
类*早的法律开始,其往往来源于宗教的神圣渊源,一种说法是这些法律是
由一个神或者诸神给予或展示给人类的。比如伊斯兰法和犹太法都是以宗教
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其正当性来源就是宗教的教义。其次,在埃及等**,
至今没有发现古代的成文法,因为法老认为他们就是生活在人间的神,他们
的话语本身就是“法”,不再需要成文的法律。而早期印度,同样没有形成
与法律有关的相应概念。再次,在欧洲,我们能够发现希腊、罗马都会将法
律的创制归结于上帝,即使到18世纪的英国法,其世俗化几百年后,依然
存在着神法的观念,可见宗教对于法律的影响在东西方都有着异曲同工的
妙处。
(二)中国法起源的价值基础是什么?
从上面的法律发展的路径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法律起源的价值基
础不一样。首先是宗教因素。在几个主要的文明古国中,早期的成文法都具
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法律的发展与宗教密切联系,*典型的是犹太法与伊
斯兰法。其次是经济因素。比如美索不达米亚法律的发展与其所倡导的“重
视私有财产与个人权利”的价值取向是相关联的。而相比较上面两种法律的
价值基础,中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路径。中国法律出现之后,其任务是政治
性的:对社会施加更为严格的控制。这种法律构造使得古代中国走上建立大
a 对应上文中提到的是:这些社会团体通过对习惯礼仪的使用来化解矛盾,要比法律的使用更为频繁。
一统帝国的道路。
三、古代中国的法律起源理论
(一)法、刑、律的概念
在了解中国古代法律理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中国法律中的几
个重要概念:**个是法的概念。法通常是对实证法的统称,但是在历史上
其含义更为广泛,本质上的含义是式样、典范和准则之意,同时还能延伸出
方式、程序的含义。而从法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理解其基本概念是:法是*高
统治者强制制定的、人们必须服从的行为准则。第二个是刑的概念,从汉字
上看,刑的文字中,有一个“刀”,其更多的意思是“体罚”,在成文法存
在之前,已经有了大量的肉刑,比如宫刑、剕刑等。而在成文法出现之后,
刑的含义有所扩大,不再仅仅表示刑罚本身了,还表示成文的禁令,因此此
时其已经具备了“刑法”的特征,但是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一般法与刑是合
一的,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中国的法律就是刑法,民事活动要么没有规
定进入法律,要么就是接受刑法调整。这种意识一直保持到20 世纪初,至“刑
部”改名为“法部”才*终摆脱法与刑事实上合一的情形。第三个概念是律,
律*早是一种法典的条款分类,大概是制定法的一种,同时律也表示法典的
汇编,而律字*早产生于音乐之中,其从音乐转移到法律领域有什么含义,
至今没有定论。
(二)中国法律的起源——神话故事
中国法律的起源具有明显的世俗性质,更多注重现实社会的生活。中国
的理论家在阐释超自然现象的时候,更多是采取一种理性主义而不是超自然
主义的学说,人们将神话看作历史的一部分,将神话中的神、半神等都与现
实生活中的贤明君主相联系。因此我们仔细观察法律,发现其中具有非常强
烈的世俗性质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意外。中国人对法律起初是抱有敌意的态度,
认为法律似乎是对于背叛道德者的惩罚,是对于宇宙秩序的破坏,是对于王
族神秘感的干扰。这与其他文明中的法律地位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其他民
族中法律是处于一种极为崇高的地位的,而中国的法律则是一种野蛮人发明
的对宇宙秩序产生破坏的规则。为法律正名的工作直到公元前6世纪之后才
有所缓解。而之后法律开始流行,人们开始对法律的起源提出很多社会学的
解释,他们对法律不再像之前那样抱有一种鄙视的态度,这是中国法律走向
正轨,���始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