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55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6 0 1 2 4 11 1436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明月夜书店(正版二手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135041234    地址:山西省 运城市 盐湖区 北相镇感恩广场
促销广告:大优惠!全场全国包邮!当天发货!圆通快递!一本也包邮(书价大于6元)库存准确!团购价更优!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小店开业啦!恭祝大家学习进步!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书价满5元包邮,当天急速发货!库存准确!可直接拍!每天中午13点之前发货。买的书越多越便宜!!可联系我详谈(留言若没回,可短信或电话15135041234告知)。团购价更优!

咨询书��信息或搞价的,麻烦下单让我知道您选购的具体哪本书,以便我回复。小店的书都不影响使用,完好无损。(对品相要求高者,建议先联系我。旧书会盖本店的章,不想盖的,留言说明。
店铺介绍
各种大学旧书,应有尽有!!库存准确!!十几万册,可直接拍!!书价满5元包邮! 主营大学教材。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杨永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体验英语写作(2学生用书)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
ISBN:9787040152241 [十位:704015224X]
页数:233      
定价:¥42.00
店铺售价:¥8.40 (为您节省:¥33.6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135041234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体验英语写作(2学生用书)》内容提要:
《体验英语写作(2学生用书)》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验英语写作》是为快速有效地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而编写的一套科学、完整的立体化教材,包括纸质教材(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1~3册)、光盘语料库、学习软件、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关键词库以及网络数据库,为学习者提供了从初级写作到学术写作的广阔发展空间。本套教材强调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双过程化发展,强调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体现了自然学习的法则。本套教材含大量的学生习作和教师评改的范文,语言风格清新活泼,生动有趣,充分体现了"快乐写作"的理念! 本书为《体验英语写作2》(学生用书),可供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二、三年级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习使用。本书还可以供英语爱好者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之用。
《体验英语写作(2学生用书)》图书目录:
Pretace 前 言 I
A General Syllabus for OurWriting Class课程介绍 vii
UNIT 1 LetMeTellYOu aScienceStow 1
科幻世界
UNIT 2 Free Writing Again 25
果真如此
UNIT 3 Hope Is One Thing&Reality Is Another 47
感受冲突
UN IT 4 It"S Fun to Complete O Fairy Tale in English 7 1
童心烂漫
UNIT 5 l Completed an Outline for My Big Project 89
学术初恋
UNIT 6 I Want to Say More About My Big Project 1 07
妙思如泉
UNIT 7 IfYou Need a Good Abstract,Why Not TryEAME? 161
软件时代
UNIT 8 Progress of a Happy Pilgrim 197
快乐写作
References参考书目 233
《体验英语写作(2学生用书)》文章节选:
赤日炎炎的夏日,渐次消去;习习送爽的秋风,迎面扑来。暑期沉寂了一阵的清华园,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与喧闹。与此同时,《体验英语写作》的编辑工作,也接近了尾声。作为本套教材的编者,我的心中不免稍有释然,感受这片刻的宁静。静思之余,浮想联翩,编写过程中师生同心,相互砥砺,撰写妙文,共创辉煌的生动情景,历历在目,挥之不去,思之愈彰--寒意料峭的初春,SARS肆虐的5月,绿荷满塘的仲夏,酷热炙人的初秋,目睹了我们体验挑战的痛苦,见证了我们战胜自我的欢愉,预示着能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以下,采用追溯回顾(retrospection)和自然描述(naturalism)的方法,谈谈我在长期的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理论见解和心得体会,旨在进一步展示"体验英语写作"的要旨,阐述从"痛苦写作"到"快乐写作"、从"快乐写作"到"学术写作"三级跨越式能力培养模式,品味"我思故我写"这一命题的教育学底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大家一起,共同探索走向"成功写作"(IlOWt0 b~ome a successful writer。)之路的"心路历程"(】3eart-felt pilgrimage ofprogress in our English writing)。 在过去的15年间,就自身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而言,我仿佛同英语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1989~1991年期间,我在美国康州**大学英语系做访问学者,兼攻应用语言学(TESO)硕士学位。从那时开始关注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并且利用那里丰富的图书资料和便捷的网络查询系统,完成了一篇有关写作研究的课程论文,受到了导师的好评。回国以后,经过进一步的修改,该篇论文以"Trends in the Teaching ofWrSting"为题目,发表在欧洲语言协会会刊Language Learnm"g.10urhal(Yang,1995)之上。从此以后,英语写作便逐渐成为自己教学与科研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初,为满足指导研究生工作的需要,结合社会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研究,我逐渐开始了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研究方面的工作,*后完成了Academic Reseat &Thesis Witing(《英语论文写作研究》)一书的撰写(杨永林、杨芳、杨莉,200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通过参与**电大英语"专升本"课程的教学与毕业论文的指导,使我深刻认识到社会对于英语写作人才的迫切需求。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又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技术的改良促进外语教学与研究方面的问题。1999年以来我们在充分利用清华大学计算机技术与网络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特点,开始了清华大学外语系"2l世纪外语教学与研究网络化工程"的计划,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杨永林、罗立胜,2002)。与此同时,就写作教学而言,我个人对虚拟环境中英语写作行为的研究发生了兴趣,完成了"双过程化控制写作模式"(A Di-process-controlled Model)课件一套(杨永林, 2000a),清华大学远程教育"英语写作"课件两套(杨永林,2002,2003),开发了电子文摘文本自动生成软件系统一套(An Electronl"c Abstract Made Easy System,简称"易觅"),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学术论文 (杨永林,2000b;郭万群、杨永林,2002)、在全国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学术会议上作了几个专题发言(杨永林、罗立胜、方艳华,2000;杨永林、施海夏、王蓓,2000;杨永林、罗立胜、封宗信等,2000),并指导学生完成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模式在网络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一清华大学SRT(StudentReseat·ch Training)项目(杨飞洋、王涛、刘维强等,2002)。基于上述探索与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有效信息反馈,*近我们以社会认知模式为理论框架(A Socio-cognitive:Model),以计算机技术为辅助手段,完成了一套论文设计与学术写作专家系统(A(20mputer-based I)esign System for Academic Writing,简称"易得")的研制,现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杨永���,2004)。
但是,作为一个语言教师来说,*令人欣慰与快乐的,莫过于和同学们在一起,体验英语写作的过程,感受认知能力的升华,品尝能力发展中的甜酸苦辣。1999~2003年期间,我在清华大学外语系除了教授一些语言学课程之外,每个学期都要担任1~2门英语写作课的教学工作,*多的时候,一个学期竟同时教授3门不同层次的英语写作课程。也还是在这一个时期,我有机会教授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英语写作,上有研究生层面的英语学术写作,下有成人短训班和专科段的英语写作,中间是本科段的英语写作。除此之外,2002年秋季以来,我还负责了清华大学遍布全国各地18个站点的远程"专升本"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试图努力做到关注国际学术前沿动向,结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特点,注重写作教学与研究的理论刨新,提出了"社会认知模式"和"双过程化控制模式"两种理论,并将其自觉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促进英语写作课的改革。通过几年细致而又艰辛的工作,在解决"如何写作"(how to wIite)和"如何思考"(130W to think)这一对矛盾方面,在"写作能力"(writing performance)和"认知能力"(cognit:ive development)过程化发展方面,均小有心得。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通过在清华大学从事英语写作课教学,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英语写作语料。200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出版**主任刘援老师到清华时提出,能否将这些宝贵的资源结集出版。经过几年时间的准备工作,我们逐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英语写作语料库。这个写作语料库有下列特点--这些特点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对于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一些基本理念与教学思想。
1.包含了3 000篇"原汁原味"(authenticity)的学生习作语料素材,提供了直观的样本范文,便于直接体验,广泛参比。
2.每一篇文章都有教师的批改文字、修改建议,以及评语反馈,为学生提供了"镜像学习"(mirror-imagelearning)的机会和"自我评估"(self-evaluation)的标准,既利于揣摩学习,又便于引为自鉴。
具体来说,我们的修改原则为:鼓励为主,批评为辅;保持习作本色,择其主要错误,不做逐字逐句修改。
3.每个学生的习作都有详细的全程纪录,体现了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过程纪录"和"能力发展轨迹",便于做跟踪式学习与研究(f"ollow-up study)。
4.不同班级的作业都有系统的分类编排,体现出不同群体之间的认知特点与学习差异,便于比较学习,以臻自我完善。
5.依据"言为心声"(you are what you write)的准则,鼓励督促学生书写"言之有物"、"笔端有情"的文章;通过阅读这些篇章,可以感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情感生活。
6.遵循"文为人生"(words are life)的信条,启发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品味个中佳品,或许也能感受到莘莘学子"与时共进"的时代脉搏。
7.笃信"以言成事"(how"t0 do things with English)的哲学理念,结合20世纪末期国外写作教学中出现的"体裁写作"(geme wr:iting)概念,引入多元化写作机制,培养和启迪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热情;通过浏览这类习作,有望加强"应用写作"(pract:ical writing)的技巧与能力。
8.通过"研究型写作计划"(big projects)的训练与实施,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通过听取清华学生的"研究报告"(presentations),可以感受学术写作的乐趣。
9.作为研究"双过程化控制写作模式"*为具体的表现,我们的写作课堂组织与教学活动由一系列相互连贯的行为过程组成。一节完整的写作训练课程,在宏观层面上,可分为"启发过程"(activating process)和"写作过程"(writing process)这两个大的过程;在微观层面上,"启发过程"由"课程讲解"(professor"s lecture)、"实例演示"(。instantiation illustration)及"课堂讨论"(classr·oom discussion)三个子过程组成。"写作过程"则通过以下9个方面的活动来实现:(1)"信息收集"(brain.torruing);(2)"前写过程"(prewriting);(3)"写作过程"(wIiting);(4)"样本处理"(sample processing);(5)"反馈过程"(feedback processing);(6)"改写过程"(rewriting);(7)"编辑过 程"(editing);(8)"自我反省"(self-reflecting);(9)"*后成型"(publishing)。
在本套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积极鼓励学生群体的参与,使他们以"学生写作者"(student writers)"学生研究者"(student:researchers)的身份出现,结合实际编写工作,分别在"自我反省"、"编辑过程",以及"*后成型"三个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训练。所以,通过阅读本套教材,可以全方位感受到团队精神与严谨风格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推动作用。
以上是对《体验英语写作》的总体介绍。在具体编写体例的安排上,我们也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首先,我们注意到纸质教材的局限性,因此不可能将所有习作集中起来,结为一集出版。其次,我们对于英语写作教学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达到今天这种认识水平的。回顾往事,这种认识过程,恰如王国维先生(1982:5)在((人间词话)中所言,经历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及"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三个境界。再次,我们对于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不是在静态的平面状态下进行的,而是反映出一种动态立体的变化过程。出于这些考虑,我们采用了一种动态发展的眼光,通过系列教材的方法,将我们的体验英语写作课堂介绍给大家。首批出版的《体验英语写作》(学生用书)共由三个分册组成。前两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每学期一册,可供一个学年的英语写作课教学之用,同时配备了与之配套的((体验英语写作》(教师用书);后一册白成体系,是专门为学完前两册书后,还想继续提高的同学们编写的。"考虑到不同的使用对象,这一册书也有相应的教师用书与之配套。为此,我们在编排体例上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以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需要。为了反映写作教学新思维,体现写作课堂新变化,我们还计划以后每隔几年推出一册系列新书,采用动态滚动,立体介绍的方式,编写出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真实反映学生能力发展轨迹,准确体现我们改革思路与历程的英语写作教材。
《体验英语写作》**册的内容安排,主要反映出我在1999~2000学年期间,担任清华大学96级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写作(4)"、97级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写作(4)",以及清华大学98级"因材施教"班"大学英语写作"这三门课程任课教师之时的教学活动。这三门写作课程中,前两门为专业课,后一门为公共课。其间,我们积累了大量学生习作。这些学生习作有几个特色:一是有针对性,二是经过仔细评阅,三是涉及不同学生群体。具体说来,**册((体验英语写作》所反映出的情况,既是清华学子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写作课改革"初试牛刀"的尝试与探索。
《体验英语写作》第二册的主要内容,是我在2000~200l学年期间,担任清华大学98级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写作(2)"和"英语写作(3)"这两门写作课任课教师之时的教学全程总结。从内容上讲,《体验英语写作》第二册同《体验英语写作》**册,在许多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在保留了**册原有特色的基础之上,我们在第二册的编写过程中,特别注意"过程化写作"(pl"ocess-oriented writing)的实施,以及"研究型写作"(big project training)的训练。具体说来,《体验英语写作》第二册所反映出的情况,既展示了清华学子从"痛苦写作"(writing is my headache)到"快乐写作"(}lappy wfiting)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变化与认知发展轨迹,也反映出学术写作给他们带来的自信与欢愉,更体现出我们在写作训练中,如何采用合宜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处理好"如何写"(how to write)与"如何想"(how t0 think)之间的突出矛盾。
《体验英语写作))第三册的主要内容,是我在2002年春季、2002年秋季、2003年春季期间,担任清华大学英语专业02班"英语写作(1)"、"英语写作(2)"、"英语写作(3)",以及文科00班"英语写作"这四门写作课教师之时,如何进一步体现"双过程化控制"(di-process-controlled)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真实写照。具体说来,《体验英语写作》第三册所反映出的情况,主要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如何在英语写作课堂上,通过"言为心声"、"以文成事"(how t0 d0 things with writing)的法则,建立一种充满批判意识 (c riticalthinking)的探索精神,培养一种真诚与灼见共存的互动关系(seirious attitude&meaningf。ulinteraction),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发展(autonomous&creativelearning),引导学生完成从"快乐写作"(happy writing)到"学术写作"(academic writing)的平稳过渡。
((体验英语写作》(学生用书)每册书都由8个单元组成,计划两周学习一个单元,可供一个学期之用。在体例安排上,每个单元由以下9个部分组成:
1.Gener。a1InIioduction(开宗明义);
2.Professol-"s Lecturle(夫子论道);
3.Sample Selection(入围要旨);
4.Students"Pieces(秀才文章);
5.Professor"S Comments(朱笔圈点);
6.Classroom Report(文场论文);
"7.Suggested Questions(问题思考);
8.Idiosyncratic Views(一家之言);
9.Challenging Experiences(体验挑战)。
《体验英语写作》(教师用书)除了指导性的介绍之外,在内容安排上,同学生用书形成一种有益的互 补性,可以交叉使用。从体例上看,教师用书每个单元分别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
1.Training Focuses(训练要点);
2.Classroom Management(课堂组织);
3.Peer Evaluation(同学互评);
4.Miscellaneous Opinions(各抒己见);
5.Professor"S Review(夫子点评);
6.Teaching Suggestions(教学建议)。
本着面向"网络时代"、开发"立体化"教材的精神,《体验英语写作》教材分别以纸质教材、光盘版 语料库,以及网络版语料库三种形式编写制作,出版发行。这三种形式虽然在指导思想、教学理念、编写宗旨方面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是在编写目的、使用对象以及使用方法上,有着实质性的差别。
纸质教材既可以作为大学英语写作课教材,也可以当作**英语写作自修课本.更可以作为英语爱好者写作训练的参考读物,感受新概念英语写作,体验快乐写作时光。
光盘版的体验英语写作语料库是一种新型的、基于语料库写作训练模式的具体体现,包含了""双过程化控制写作训练模式"(a di-process-controlledmodelfortheteaching ofwriting)的训练过程、内容描述,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在语料库建设方面的成果,有教学方法先进、教学内容充实、辅助手段完善之长,是发展自我潜能、体现创新意识,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百宝箱"。具体而言,光盘版的体验英语写作语料库具有下列特点:
1·具有浏览、比较、统计三大实用功能,为快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2.由"单元文选"(Selected Samples)、"类文集锦"(Genre Collection)以及""群英荟萃"(Writer List)三大板块组成,内容丰富,查询便捷。
3."单元文选"收录了所有在《体验英语写作》纸质教材中出现的"朱笔圈点""文章。
4·"类文集锦"为新增内容,包括18个"体裁写作"(Genre Writing)类项。所收入的学生习作,除了"应考急章"(Exam Writing)之外,均有教师的朱笔批改和评定建议,便于参比临摹,自主学习。这一板块*大特点是种类齐全、分类合理,计有下列类项:
1)Abstract Writing(文摘写作);
2)Big Project Writing(研究计划);
3)Business Writing(商业报告);
4)Direction Writing(产品说明);
5)Creative Writing(创新写作);
6)Fairytale Writing(童话写作);
7)Event Writing(事件描述);
8)Exam Writing(应考急章);
9)FreeWriting(自由写作);
10)Outline Writing(提纲要旨);
1 1)Letter Writing(信件文牍);
12)Personal Writing(私秘文本);
1 3)Reflective Wr"iting(反思之文);
14)Review Writing(评头论足);
15)Social Issue Writing(道义文章);
16)Summal_y Writing(总结报告);
17)Vanity Writing(虚荣写作);
18)Wx"iting for Fun(快乐写作)。
5."群英荟萃"板块采用卡通头像标记,区别学生作者的性别,建立了入选学生作者相关文章的链接,
便于大家了解个体写作行为变化,感受其能力发展过程,体验过程写作和过程化评估的乐趣。
6.*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所有文本均可做动态浏览、查询比较、统计分析,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定会成为大家体验英语写作、感受快乐学习的好帮手。网络版的英语写作语料库,荟萃了近年来我们开发的一系列"文章利器"。这类电子学习工具包括:一种新版的文摘文本写作软件(EAME-General 2.0新版本);三种写作语料库,简称"写作学习语料库"、"自我评估语料库",以及"写作研究语料库"。这三种并行语料数据库分别具有英语写作学习、英语写作评估、英语写作研究三种功能,兼具下列五个方面的特色:
1.规模庞大,内容由3000页学生英语习作的电子版本和若干其他类型的作业构成,*后形成了总字数达80万字的电子语料素材。
2.功能齐全,三个并行语料库涵盖了写作学习、写作评估、写作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
3.技术含量高,每篇文章都有教授的红笔批注和修改建议,比较客观忠实地反映了学生认知能力和写作水平发展的轨迹。
4.应用性强,对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5.原创价值高,国内目前尚未见有同类研究成果的报道。
《体验英语写作》教材的编写分工如下:杨永林承担全书总体统筹安排、各单元模板制作、"开宗明义"、 "夫子论道"、"朱笔圈点"、"问题思考"、"训练要旨"、"课堂组织"、"各抒己见"、"夫子点评"、"教学建议"9个内容板块的撰写,以及全书的评注解释、修改审定、编辑校阅工作。清华大学英语系02班同学,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入围要旨"、"文场论文"以及"同学互评"三个板块的编写工作,并负责语料库电子文本的录入工作。清华大学外语系研究生李鸣同学负责纸质文本的分类、电子文本的管理和校对工作、"朱笔圈点"评注的录入,参与了语料库的研制、调试、修订工作,负责资料的查询与复核,以及教程编写过程中的协调、组织、管理工作,付出了辛劳与汗水。清华大学精仪系博士生袁艳阳同学负责完成写作语料库的技术制作工作,功不可没。清华大学其他院系的同学参加了"一家之言"版块文章的撰写工作(详见下文)。李鸣和张亮还协助完成了本书电子版的修改工作。不言而喻,参与本套教材相关内容编写本身,就是"双过程化训练模式"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了一个水乳交融的**境界,创造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考验与体现,写作训练中"格物致用"和"以言成事"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同学们的学习动机和写作热情达到了一个**高度。z实际上,没有学生群体的踊跃参加,刻苦工作,积极贡献,本套教材不可能为读者提供如此广阔的观察视野,如此多彩的评价体系,如此引人入胜的趣味篇章;不可能使英语写作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写作"。学生评议者的功劳,值得一笔述之。
此外,为了反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调解单调乏味的英语学习,我们还邀请清华大学其他学院的同学们根据各个单元的主题内容,专门为本套教材"一家之言"这个板块,撰写了24篇风格各异的原创性"千字文"。这个板块在本套教材中,兼具学习和娱乐两种功用:首先,入选的每篇千字文,都和相关单元的讨论内容息息相关,有"启迪思维,揽镜自照"(milTo卜image lear~aing)之妙用;其次,这些文章,均由中文写成,有小品随笔(essay)之长,写得活泼生动,引人入胜,供大家在紧张的英语写作训练之余,"聊借佳文怡倦眼,此中妙趣两相知!"*后,为了准确反映大家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汗水与心血共洒,快乐与能力俱增"的发展历程,我们敦请所有参加了教材编写的同学们,以"体验挑战"为主题,代表各个评议小组,为每一个单元撰写了一篇回顾反思性的中文文章,放在每个单元之后,作为我们写作课堂中如何进行"创造性学习"(creative leal"ning)、"互动式学习"(inter"actiVe leal"ning)、"协作性学习" (collabor。ative leaJlling)活动的一个直接见证。
显而易见,这套教材的产生,本身即为"教学相长,实践出真知;师生同力,创新应为先"的明证。在这个学习与创造过程中,学生写作者功不可没。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以下表格,按教材1~3册各个单元的顺序,分门别类,详述所有参加者的成果与贡献。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出版**主任刘援、高等教育事业部副主任贾巍的精心策划和大力支持下,《体验英语写作》系列教材终于得以问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刘援老师事无巨细、自始至终的关心和支持,这套教材和语料库不可能如此**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衷心希望这套英语写作"教学包"(teachingpackage)能够受到我国英语教师、大专院校学生,以及广大英语爱好者的喜爱。同时,我们也殷切期望能够听到积极的反馈建议,以便做好后续新书的编写工作及现有文库的修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