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1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7 5 6 9 31 108 3499
本店铺共有 6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2
33%
商品问题
1
17%
发货问题
2
33%
其他
1
17%
已解决
6
100%
店主称呼:陈生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02085287516    地址:广东省 广州市 天河区 五山粤汉路22号笨牛图书
促销广告:满28元包邮,下午4点前付款当天发货。默认汇通 中通快递哦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特大好消息,小店满28元包邮(默认发汇通 中通快递)

包邮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山东省、河北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广东省、广西、福建省、海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陕西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

不包邮偏远;地区

新疆,内蒙,青海,宁夏,西藏,地区均不包邮。

自2018年2月6日起停止发货,春节期间不定时上线处理订单,付款的订单将在2月24号左右陆续发出

平时下午4点前付的书一律当天发货,4点后的订单款第二天发货,谢谢大家选购我们的图书。
本店合作的快递是汇通快递。旧书库存不稳定,亲们拍之前最好咨询下客服是否有库存。
联系电话:02039354923 客服QQ:2910194587
店铺介绍
笨牛书店购书满18元包邮,本店为真实库存,查询有货的,可直接购买!需要请联系!本店同时承诺:本店售出的任何一本书都会先检查再发货,保证书籍无缺页,无破损等影响阅读的情况!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面向21世纪电子政务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面向21世纪电子政务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全国高等院校电子政务联编教材)(Security Technology of E-Government)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9787301089934 [十位:7301089937]
页数:194      
定价:¥24.00
店铺售价:¥24.00 (为您节省:¥0.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02085287516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面向21世纪电子政务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面向21世纪电子政务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全国高等院校电子政务联编教材)(Security Technology of E-Government)》内容提要:
本书是“面向21世纪电子政务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中的一本,围绕电子政务**技术进行展开,全书主要从电子政务的**体系、各种常见的攻击技术和防范技术、信息加解密技术和鉴别认证等方面进行探讨,*后给出一个电子政务总体**解决方案。
本书适合用作高等院校、党校、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相关课程的专业教材,也可用作政府公务员的培训教材,对相关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面向21世纪电子政务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面向21世纪电子政务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全国高等院校电子政务联编教材)(Security Technology of E-Government)》图书目录: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1.1 电子政务的**问题概述.
1.1.1 电子政务**问题的提出
1.1.2 对电子政务的**威胁及其产生
1.2 电子政务的网络**与信息**
1.2.1 电子政务网络**
1.2.2 电子政务信息**
l.3电子政务**体系
1.3.1构建电子政务系统**体系的基本原则
1.3.2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1.4 电子政务**评估
1.4.1 **评估内容
1.4.2 **评估标准发展概况
1.4.3 国际**标准
1.4.4 国内**标准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现代加密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2.1 引论
2.2 加密与解密的基本概念
2.3 对称加密系统
2.3.1 对称加密系统的工作原理
2.3.2 对称加密系统的密钥管理
2.3.3 DES算法
2.4 非对称加密系统.
2.4..1 非对称加密系统概述
2.4.2 RSA算法
2.4.3 非对称加密系统的应用
2.5 对称加密系统和非对称加密系统的混合使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子政务鉴别和认证技术
3.1 引论
3.2 报文鉴别
3.2.1 报文鉴别码与单向Hash函数
3.2.2 散列函数
3.2.3 MD5
3.2.4 SHA-1
3.3 数字签名及算法
3.3.1 数字签名的概念
3.3.2 直接数字签名
3.3.3 需仲裁的数字签名
3.3.4 专用数字签名方案
3.4 数字证书
3.4.1 什么是数字证书
3.4.2 数字证书的作用
3.4.3 数字证书的类型
3.4.4 数字证书使用举例
3.5 认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子政务的常见攻击技术
4.1 黑客与电子政务
4.1.1 黑客——电子政务网站的潜在威胁
4.1.2 对黑客问题的进步思考
4.2 IP欺骗与防范
4.2.1 IP欺骗原理
4.2.2 IP欺骗的防范
4.3 Sniffer探测与防范
4.3.1 Sniffer原理
4.3.2 发现Sniffer.
4.3.3 防止Sniffer
4.4 端口扫描技术
4.4.1 什么是端口扫描
4.4.2 网络测试的常用命令
4.4.3 扫描器
4.5 特洛伊木马
4.5.1 什么是特洛伊木马
4.5.2 木马的特点
4.5.3 发现和删除木马
4.6 拒绝服务式攻击
4.6.1 拒绝服务式攻击的原理
4.6.2 拒绝服务式攻击的防范措施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子政务的**防范技术
5.1 防火墙技术
5.1.1 防火墙的定义
5.1.2 防火墙的优缺点
5.1.3 防火墙类型
5.1.4 分布式防火墙
5.1.5 防火墙*新发展趋势
5.2 虚拟专用网技术
5.2.1 VPN的构成和功能
5.2.2 VPN连接的类型
5.2.3 VPN管理
5.2.4 VPN采用的协议
5.2.5 VPN和防火墙
5.3 入侵检测技术
5.3.1 入侵检测模型
5.3.2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5.3.3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移动电子政务**.
6.1 移动电子政务概述
6.2 移动电子政务系统的**问题
6.3 移动电子政务系统的**解决方案
6.3.1 移动电子政务服务方的**策略
6.3.2 移动电子政务客户端的**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计算机病毒与电子政务**
7.1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及危害
7.1.1 病毒产生的背景
7.1.2 病毒产生的原因
7.1.3 病毒的发展概述
7.1.4 病毒的危害
7.2 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
7.2.1 病毒的定义
7.2.2 病毒的特征
7.2.3 病毒的分类
7.2.4 病毒的组成
7.2.5 病毒的传播途径
7.2.6 病毒的识别与**
7.3 网络病毒
7.3.1 网络病毒的特点
7.3.2 网络病毒的传播
7.3.3 网络病毒的**
7.4 电子政务系统的病毒**
7.4.1 建立网关拦截机制
7.4.2 服务器防毒机制
7.4.3 客户端防毒机制
7.4.4 网络防病毒的整体模型
7.4.5 病毒防范管理策略
7.5 电子政务系统防病毒软件选用原则.
7.6 电子政务系统典型病毒及其**.
7.6.1 宏病毒
7.6.2 网络蠕虫病毒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电子政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8.1 整体**解决方案概述
8.2 电子政务系统物理层面**
8.3 电子政务系统网络平台**
8.4 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平台**
8.4.1 操作系统平台的**
8.4.2 数据库平台的**
8.4.3 办公平台的**
8.5 电子政务系统应用层面**
8.5.1 DNS的**解决方案
8.5.2 政府网站的**解决方案
8.5.3 电子邮件**解决方案
8.5.4 网络化办公的**解决方案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电子政务**管理方案
9.1 确定电子政务**系统的实现目标
9.2 电子政务系统风险评估与**策略
9.3 制定电子政务系统**管理措施
9.3.1 网络实体的**管理
9.3.2 保密设备与密钥的**管理
9.3.3 **行政管理
9.3.4 日常**管理
9.4 强化**标准
9.5 实施**防御系统,进行监控与检测
9.6 电子政务系统**实施建议
9.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面向21世纪电子政务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面向21世纪电子政务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全国高等院校电子政务联编教材)(Security Technology of E-Government)》文章节选: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系统是通过Internet等公网实现通信的网络,然而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各种**问题接踵而至:黑客入侵、病毒肆虐、网络瘫痪、主页篡改,各种案例不胜枚举,因此,如何保证电子政务的**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章首先介绍了电子政务面临的威胁的来源和种类,然后给出有关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的概念,并分析了**评估的重要性,*后介绍了国内外的**评估标准。
本章主要内容:
电子政务的**问题概述
电子政务的网络与信息**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评估
1.1 电子政务的**问题概述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明显,以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的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正在悄然兴起。电子政务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应用领域中被列为首位,可以说,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先导,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
电子政务,目前有很多种说法,如:电子政府、网络政府、政府信息化管理等。但真正的电子政务绝不是简单的“政府上网工程”,更不仅仅是个网站系统。
电子政务推动了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它不仅仅是“将服务放到网上”而已,其主要意义在于:在虚拟空间里,政府能跨越部门问的限制,进行再造,为公众提供完整而便利的服务,突破传统“一站式”的政府办公模式,促进观念的转变,强调政府的服务功能,通过建立适应网络时代的“一网式”和“一表式”政府工作新模式,逐步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电子政务将实现政务“四化”:办公信息化、政务公开化、管理一体化、决策科学化,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提高运作效率。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明显,以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的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正在悄然兴起。电子政务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应用领域中被列为首位,可以说,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先导,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
但是,电子政务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它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各国在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硬件、轻应用,重形式、轻内容,在应用开发和**措施等方面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尤其是电子政务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电子政务涉及对**秘密信息和高敏感度的核心政务的保护、涉及到维护公共秩序和行政监管的准确实施、涉及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保证,由于关系到**政府的形象,所以电子政务系
统一旦被攻击成功,则影响十分巨大:另一方面,电子政务是搭建在基于Internet技术的网络平台上,而Intemet是一个**性先天不足的全球网络,自身缺少设防,**隐患很多,使基于Internet开展的电子政务应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书作为“面向21世纪电子政务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的一种,主要围绕电子政务**技术进行展开,从电子政务的**体系,各种常见的攻击技术和防范技术,信息加解密技术和鉴别认证等方面进行探讨,*后给出一个总体**解决方案。
本书共分为9章,各章内容分布如下:第l章概括性地介绍了电子政务系统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第2章介绍了现代加解密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第3章介绍了电子政务中的鉴别和认证技术;第4章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常见攻击技术;第5章介绍了电子政务的**防范技术;第6章介绍了移动政务的**问题;第7章介绍了计算机病毒与电子政务的**;第8章从技术方面给出了电子政务的整体**解决方案;第9章介绍了电子政务的**管理方案。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的文献,大部分已经列在参考文献中,部分参考文献或因出处不详、或因作者疏忽等原因没有进行标注,敬请原作者谅解。在此,谨向各位为中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作出贡献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探索者致以深深的敬意,没有你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肯定无法取得今天令人鼓舞的进展,当然,本书的成稿也是不太可能的。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众多师长、同事和学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沈学馗、顾其威教授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朱敏、蔡伟星、王文娟、薛亮等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张淼、董涛、胡莹、葛广超、蒋俊峰、彭星等进行了校对工作。在此一并向诸位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适合于政府公务员、电子政务系统开发与管理人员、党校与行政学院学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其他对电子政务技术与**感兴趣的读者使用。
由于电子政务应用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发展更新快,加之编委学识、资料和编写时间所限,书中肯定有不少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