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0年08月
ISBN:9787122085986
[十位:7122085988]
页数:223
定价:¥29.98
店铺售价:¥29.90
(为您节省:¥0.08)
店铺库存:2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02085287516
店主推荐图书:
-
¥31.60
-
¥11.90
-
¥8.00
-
¥8.0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9-09 18:03:33]
严**
佛山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9-05 17:08:53]
许**
潮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9-05 16:14:45]
郑**
温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9-02 10:44:57]
李**
绍兴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8-30 15:52:41]
胡**
深圳市
《环境保护概论(第二版)》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近年来环境保护专业的发展情况,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和环境问题的概念、生态学基本知识、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水环境与水资源化、大气污染及其**、固体废物污染、其他物理污染、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等内容。与**版相比,本书增加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境工程治理技术、生态修复等内容,并对原来的法律法规、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结合*新**政策进行了更新。为更好地理解和深化有关内容,编者还精选了一定篇幅的阅读文章并制作了配套的电子教案与本书同时出版。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环保教学以及环保人员培训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人员和关注环境保护的人士阅读参考。
《环境保护概论(第二版)》图书目录:
**章 绪论
**节 环境概论
一、环境的概念
二、环境的分类和组成
第二节 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及其分类
二、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三、环境问题的性质和实质
四、我国的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科学
一、环境科学概述
二、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三、环境科学的特点
四、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第四节 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1973~1978年)
二、改革开放时期环保事业的发展(1979~1992年)
三、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中国环境保护(1992年以后)
四、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章 生态学基础
**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
四、食物链(网)、营养级和生态 金字塔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联系
第三节 生态平衡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
二、保持生态平衡的因素
三、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四、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
第四节 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一、物物相关——普遍的依存与制约规律
二、能流物复——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规律
三、负载有额——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
四、协调稳定——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
五、协同进化——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
第五节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一、应用生态学及其研究内容
二、生物监测
三、生物**
四、生态规划
五、生态修复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
**节 通向里约之路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通向里约之路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意义和作用
三、《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计划
第二节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一、清洁生产的概念与内容
二、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二、循环经济的原则
三、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影响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低碳经济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的对策
第五节 绿色GDP
一、传统经济指标缺陷与绿色GDP理论
二、实施绿色GDP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
三、构建绿色经济体系的主要对策
第四章 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
**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中国的自然资源保护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一、土地资源
二、我国的土地资源
三、人口、粮食和耕地
四、土地资源的保护
第三节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二、草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
四、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第四节 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矿产资源概况
二、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三、我国矿产资源保护
第五章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节 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
一、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
二、环境与疾病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一、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
二、环境污染的特征
三、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四、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
五、环境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
六、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
第三节 室内环境与健康
一、室内污染源
二、居室污染的预防
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第六章 水环境与水资源化
**节 概述
一、水体
二、水污染与自净
第二节 废水污染控制与处理技术
一、废水污染的控制
二、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三、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
四、污泥处理、利用与处置
五、几种常见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废水资源化
第七章 大气污染及其**
**节 概述
一、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污染物
三、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四、大气污染的危害
第二节 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
一、大气污染控制的含义
二、废气排放控制系统
第三节 大气污染的**与治理技术
一、消烟除尘,降低排入大气中的粉尘含量
二、消除燃料中硫的污染
三、从排烟中除去氮氧化合物
四、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措施
五、绿化造林
第八章 土壤污染及其**
**节 土壤的组成
一、土壤矿物质
二、土壤有机质
三、土壤水和土壤空气
四、土壤中的营养元素
第二节 土壤的性质
一、土壤的物理性质
二、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
三、土壤中的pH值与营养物质有效
利用的关系
四、土壤的自净作用
第三节 土壤污染及危害
一、土壤的污染
二、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及修复技术
一、土壤污染的**
二、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与方法
第九章 固体废物污染
**节 固体废物的概念及种类
第二节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产量与减少产量的途径
一、城市垃圾与工业固体废物的产量与测算方法
二、城市垃圾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率统计分析法
三、减少固体废物产量的途径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的综合**
一、固体废物的控制
二、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三、城市垃圾与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终处置
第五节 几种常见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方式
一、坑口电站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二、矸石的资源化利用
第十章 其他物理污染
**节 噪声污染
一、噪声污染源
二、噪声污染的危害
三、噪声污染的**措施
第二节 电磁辐射污染
一、电磁辐射污染及危害
二、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护
第三节 光污染
第四节 热污染
第五节 放射性污染
第六节 振动污染及其**技术
第十一章 环境监测
**节 环境监测的作用和目的
一、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监测的发展
三、环境监测的目的、性质和原则
第二节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征
一、环境污染与时间、空间、含量的关系
二、污染物的综合效应评价
三、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四、环境监测的特征
第三节 环境监测方法
一、常用环境监测方法
二、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动向
第四节 环境优先污染物及优先监测
第五节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一、采样的质量控制
二、样品运送和贮存中的质量保证
三、实验室的分析质量控制
四、报告数据的质量控制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环境标准
**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第二节 环境标准体系
一、环境标准
二、环境标准的分级和分类
三、环境质量标准
四、污染物排放标准
五、环境基础标准
六、环境方法标准
七、环境标(校)准物质标准
第三节 环境标准制定原则
一、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
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第四节 我国主要的环境质量标准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水环境质量标准
三、环境噪声标准
四、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第十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
**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一、环境质量的概念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
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和等级
四、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第四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战略环境评价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二、战略环境评价
第十四章 环境管理
**节 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基本概念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内容
三、环境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原则、对象及手段
一、 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环境管理的对象
三、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四、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演变
二、环境管理学的内涵、特点及其形成
第四节 环境管理制度概述
一、概述
二、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体系及发展趋势
第五节 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环境管理正由全面到深入
二、强化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
阅读材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