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1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7 5 6 9 31 108 3499
本店铺共有 6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2
33%
商品问题
1
17%
发货问题
2
33%
其他
1
17%
已解决
6
100%
店主称呼:陈生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02085287516    地址:广东省 广州市 天河区 五山粤汉路22号笨牛图书
促销广告:满28元包邮,下午4点前付款当天发货。默认汇通 中通快递哦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特大好消息,小店满28元包邮(默认发汇通 中通快递)

包邮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山东省、河北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广东省、广西、福建省、海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陕西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

不包邮偏远;地区

新疆,内蒙,青海,宁夏,西藏,地区均不包邮。

自2018年2月6日起停止发货,春节期间不定时上线处理订单,付款的订单将在2月24号左右陆续发出

平时下午4点前付的书一律当天发货,4点后的订单款第二天发货,谢谢大家选购我们的图书。
本店合作的快递是汇通快递。旧书库存不稳定,亲们拍之前最好咨询下客服是否有库存。
联系电话:02039354923 客服QQ:2910194587
店铺介绍
笨牛书店购书满18元包邮,本店为真实库存,查询有货的,可直接购买!需要请联系!本店同时承诺:本店售出的任何一本书都会先检查再发货,保证书籍无缺页,无破损等影响阅读的情况!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中外建筑史
作/译者:袁新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外建筑史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301156063 [十位:7301156065]
页数:284      
定价:¥30.00
店铺售价:¥30.00 (为您节省:¥0.00
店铺库存:13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02085287516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中外建筑史》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以及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编写而成。木书共分20讲,叙述了中外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概况,对中国古建筑发展、古建筑特征、各建筑类型、近现代建筑和国外各历史阶段*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建筑流派、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本书内容精炼、**突出、图文并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作为设计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参考书或阅读用书。
《中外建筑史》图书目录:
第1讲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2讲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第3讲 城市建设
第4讲 宫殿
第5讲 坛庙
第6讲 住宅
第7讲 园林
第8讲 宗教建筑
第9讲 陵墓
第10讲 近现代中国建筑
第11讲 古埃及建筑和两河流域建筑
第12讲 古希腊建筑与古罗马建筑
第13讲 欧洲世纪建筑
第14讲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与马洛克建筑
第15讲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建筑
第16讲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
第17讲 欧美探求新建筑运动
第18讲 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上)
第19讲 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下)
第20讲 第二次世纪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参考文献
《中外建筑史》文章节选:
第1讲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建筑以独特的木构架结构体系、**的组群布局等屹立于世界建筑历史长河中,是什么原因使中国古人选择了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又是如何发展成为成熟的建筑体系?下面一起来找寻古建筑发展的足迹。
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3个历史阶段。原始社会的生产能力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和天然材料缺乏了解,建筑构成相当简单,以满足御幂和防范野兽的侵袭为*基本需要,这个时期穴居和巢居是*初的居住形式,后期又逐步创造了原始的木构架建筑。奴隶社会里大批奴隶劳动和青铜工具的使用使建筑有了巨大发展,出现了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陵墓等建筑,以木构架及夯土墙为主体的建筑体系初步形成。前期在艺术上和技术上仍未脱离原始状态,但后期陆续出现了瓦屋彩绘和豪华宫殿。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其建筑结构、艺术、材料、形制等设计处理手法至今依然可以供人们学习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