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21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7 5 6 9 31 108 3499
本店铺共有 6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无法联系卖家
2
33%
商品问题
1
17%
发货问题
2
33%
其他
1
17%
已解决
6
100%
店主称呼:陈生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02085287516    地址:广东省 广州市 天河区 五山粤汉路22号笨牛图书
促销广告:满28元包邮,下午4点前付款当天发货。默认汇通 中通快递哦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特大好消息,小店满28元包邮(默认发汇通 中通快递)

包邮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山东省、河北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广东省、广西、福建省、海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陕西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

不包邮偏远;地区

新疆,内蒙,青海,宁夏,西藏,地区均不包邮。

自2018年2月6日起停止发货,春节期间不定时上线处理订单,付款的订单将在2月24号左右陆续发出

平时下午4点前付的书一律当天发货,4点后的订单款第二天发货,谢谢大家选购我们的图书。
本店合作的快递是汇通快递。旧书库存不稳定,亲们拍之前最好咨询下客服是否有库存。
联系电话:02039354923 客服QQ:2910194587
店铺介绍
笨牛书店购书满18元包邮,本店为真实库存,查询有货的,可直接购买!需要请联系!本店同时承诺:本店售出的任何一本书都会先检查再发货,保证书籍无缺页,无破损等影响阅读的情况!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蔡玉兰 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纺织服装国际贸易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811114867 [十位:7811114860]
页数:253      
定价:¥33.00
店铺售价:¥33.00 (为您节省:¥0.0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02085287516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纺织服装国际贸易》内容提要:
本书结合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实际需要,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纺织服装工程学科的交叉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简要介绍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当前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概况、贸易格局、商品结构,以及国际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操作流程等。本书的特色在于强调应用性和操作性,书中配有大量同步练习题和案例分析。
本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纺织工程、服装丁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纺织服装国际贸易的相关人员作参考。
《纺织服装国际贸易》图书目录:
**篇 国际贸易概论
**章 国际贸易分类与基本概念
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理论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第四章 国际贸易区域合作与多边协调
第二篇 纺织服装贸易格局与主要市场概况
第五章 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格局
第六章 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
第七章 美国纺织品服装市场及中美纺织品贸易
第八章 欧盟纺织品服装市场及中欧纺织贸易
第九章 日本纺织品服装市场及中日纺织品贸易
第十章 亚洲其他主要纺织品服装市场概况
第三篇 纺织品服装进出口实务
第十一章 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合同的商订
第十二章 纺织品服装合同中的品质条款
第十三章 数量条款
第十四章 包装条款
第十五章 贸易术语与价格条款
第十六章 支付条款
第十七章 运输与装运条款
第十八章 保险条款
第十九章 纺织品检验与商检条款
第二十章 违约与索赔
第二十一章 不可抗力
第二十二章 仲裁
第二十三章 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参考文献
《纺织服装国际贸易》文章节选:
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理论
**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的产生。
一、对外贸易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人们处于自然分工状态,劳动成果仅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没有剩余产品用以交换,因此谈不上有对外贸易。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以畜牧部落从其他部落分离为标志的人类社会**次大分工。之后,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生产力提高,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了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换,人们把这叫作初级对外贸易。当然,这种交换还是极其原始并偶然发生的物物交换。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形成了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手工业出现。有些家庭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另一些家庭则可能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劳动者的剩余产品也越来越多,便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当产品是专门为满足别人的需要而生产时,商品交换就逐渐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伴随着这种交换的发展和客观需要,产生了货币。这样,产品交换就逐渐地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再随着商品流通的日益扩大,又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商人和商业。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每次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和奴隶制的形成。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随着**和**的出现,商品交换超出了国界,**之间的贸易便产生了。由此可见,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引起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以及商人和商业资本的出现,**的形成,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