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9787560839929
[十位:7560839924]
页数:361
定价:¥34.00
店铺售价:¥34.00
(为您节省:¥0.00)
店铺库存:1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700369&r=1738932320)
02085287516
店主推荐图书:
-
¥27.90
-
¥13.30
-
¥9.90
-
¥9.5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9-09 18:03:33]
严**
佛山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9-05 17:08:53]
许**
潮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9-05 16:14:45]
郑**
温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9-02 10:44:57]
李**
绍兴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8-30 15:52:41]
胡**
深圳市
《建设与房地产法规》内容提要:
本书结合建���与房地产领域的*新法律、法规,在总结我国建设与房地产相关实践经验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建设法规概论、建设法律基础和法律责任、城市与乡镇建设规划法规、建设程序与建设管理法规、建设发包承包与招标投标法规、建设勘察设计法规、建设监理法规、建设合同管理法规、建设**生产法规、建设质量管理法规、建设竣工验收法规、建设土地管理法规、房地产管理法规、物业管理法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等内容。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全面新颖,紧密联系实际,理论深入浅出。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教材和相关教师、研究生理论研究的参考资料,也可供从事建设工程的技术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阅读使用。
《建设与房地产法规》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建设法规概述
1 建设法规的概念
1.1 建设法规的定义
1.2 建设法规的特征
1.3 建设法规的基本原则
2 建设法规的地位和作用
2.1 建设法规在整个法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建设法规在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建设法规体系及构成
3.1 建设法规体系
3.2 建设法规的构成
4 建设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4.1 建设法规的制定
4.2 建设法规立法的基本原则
4.3 建设法规的实施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建设法律基础和法律责任
1 民事法律
1.1 民法通则
1.2 合同法总则
1.3 担保法
1.4 仲裁法
1.5 民事诉讼法
2 行业法律
2.1 城乡规划法总则
2.2 建筑法
2.3 招标投标法
2.4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2.5 行政管理条例
3 建设法律责任
3.1 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3.2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3.3 法律责任的种类
3.4 建设活动中的法律责任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城市与乡镇建设规划法规
1 城乡规划的概念和类型
1.1 城市的概念
1.2 城乡规划的概念
1.3 城乡规划的类型
1.4 城乡规划法概述
2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
2.1 城乡规划编制的原则
2.2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权限
2.3 城乡规划的编制机构和方法
3 城乡规划的实施
3.1 城乡规划法的重要内容
3.2 城乡规划法的实施**
3.3 城市规划的实施步骤
……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建设程序与建设管理法规
第5章 建设发包承包与招标投标法规
第6章 建设勘蔡设计法规
第7章 建设监理咨询法规
第8章 建设合同管理法规
第9章 建设**生产管理法规
第10章 建设质量管理法规
第11章 建设竣工验收法规
第12章 建设用地管理法规
第13章 房地产管理法规
第14章 物业管理法规
第15章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
参考文献
《建设与房地产法规》文章节选:
1.3 担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于1995年6月30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担保是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以确保债权实现为目的的法律措施。担保是产生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担保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1.3.1 保证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