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61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13 8 14 13 46 160 11777
本店铺共有 2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发货问题
1
50%
退款问题
1
50%
已解决
2
100%
店主称呼:只卖正版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061483355    地址: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江苏大学
促销广告:圆通 满9元包邮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图书均为二手正版 78成新 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发货 有问题可以咨询QQ 530994338
店铺介绍
主营正版二手大学教材教辅类图书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郭贵春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自然辩证法概论(2018年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出版日期:2018年08月
ISBN:9787040501582 [十位:7040501589]
页数:188      
定价:¥19.00
店铺售价:¥10.70 (为您节省:¥8.30
店铺库存:0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06148335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自然辩证法概论(2018年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内容提要: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教学大纲《自然辩证法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广泛听取了有关试点院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2018年,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组织对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修订工作得到了**教材委员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专家委员会、思想政治审议专家委员会以及教育部原马工程**教材审议委员会的指导。教学大纲经**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
《自然辩证法概论(2018年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图书目录:
前辅文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四、自然辩证法的新时代意义
**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一、系统自然观
二、人工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二、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一、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二、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一、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
二、分析和综合
三、归纳和演绎
四、从抽象到具体
五、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一、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二、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三、思维的直觉与顿悟特征
四、思维的批判性
五、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一、数学方法及其对于精准认识事物的作用
二、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三、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
四、战略性思维及其方法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一、科学实践的方法
二、技术活动的方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一、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三、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
四、科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反思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二、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
一、大力发展有关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
二、以人文文化引导科学技术文化
三、建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
四、科学技术的风险评价与决策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节 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一、科学技术创新观
二、科学技术人才观
三、科学技术发展观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技术观
一、科学技术创新观
二、科学技术人才观
三、科学技术发展观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一、科学技术创新观
二、科学技术人才观
三、科学技术发展观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