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1年01月
ISBN:9787538549577
[十位:7538549579]
页数:344
定价:¥29.80
店铺售价:¥10.60
(为您节省:¥19.2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917916355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6 12:26:25]
冼**
珠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05 11:47:29]
佛山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4 15:40:34]
樊**
武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25 21:52:52]
杨**
东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8 10:02:04]
李**
唐山市
《论语--精编插图典藏版》内容提要:
《论语》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语录集。编纂者为孔子门生及再传弟
子,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集中
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研究孔子及
儒家思想尤其是早期儒家思想的主要著作。
《论语--精编插图典藏版》图书目录:
学而**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
颜渊第十
子路第十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子①曰:“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 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 愠⑧,一不亦君子⑨乎?” 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中 “子”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 等传统文化典籍。 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 “在适当的时 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 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音yue,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日朋”, 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 的人。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 见于外。 ⑦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 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⑧愠:音yun,恼怒,怨恨。 ⑨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 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高尚人格的人。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 远方来,不是很 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 吗?” 宋代**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人道之门,积德之基”。 本章这三句话是 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 兴吗?等等。三 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 不符合原义,指 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释为时常, 而是时代或社会 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 立的,而是前后 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 兴了;退一步说, 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 问题,我也感到 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 做,不也就是君 子吗?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 的后面没有宾语, 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 么,别人就可以 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 的朋友向我求教, 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 所讲述的”了。 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 庆、诲人不倦、 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中多处可见,有 助于对**章内 容的深人了解。 1.2有子①日:“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③ 者,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 也⑤。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⑦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⑧与!”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 说较为可信。 在《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因此。许多 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②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 音和意义与 “悌”(音ti)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 提倡的两个 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日孝,善事兄长日弟。 ③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④鲜:音xian,少的意思。《论语》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⑤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 律,否定句的宾 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⑥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⑦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 道,即以仁为核 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 本原则。 ⑧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 之本,即以孝悌 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 即做人的 根本。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 很少见的。不喜 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 ,根本建立了, 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有人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 就可以对**尽 忠,忠是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悌, 统治者内部就不 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 服从,而不会起 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 理思想非常重要。 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 也是如此。整个 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 ,而孝悌说正反 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 主张都是由此出 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 本这个道理。自 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 孝治天下”,汉 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 禁锢在纲常名教、 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 整个中国传统文 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 醒的认识和分析 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 应有的作用。P1-3